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常洛在一旁心里笑道,幸好不是你做的,要不连我都有份!

    皇家人,天下的皇亲国戚都是你一家子的,郑贵妃这一诅咒,连皇帝一块都骂了一遍,她自知口无遮拦说错了话,不敢再诅咒,看样子第二招也不管用了。

    闹也不行了,只有第三招了——不活了!

    郑贵妃又大哭道:“陛下,臣妾不能清白于身,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陛下,您就赐死臣妾吧,臣妾以后不能再陪伴您身边了!”

    郑贵妃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的万历皇帝心烦又心疼,这一说要寻死,万历皇帝心立马软了,拽起郑贵妃的手,叹道:“爱妃何必如此,这事朕也帮不了你。”

    郑贵妃哭道:“陛下,臣妾只能以死以证清白,您就赐死臣妾吧”

    这一招果然奏效,万历皇帝也没了脾气,心酸的抚慰着郑贵妃,柔和道:”爱妃,你与朕朝夕相依几十年,朕舍不得你。”说道这,万历皇帝不免心酸流了几滴眼泪,伸出袖子擦拭眼角,这时透过眼角余光看到还在低头站在那的朱常洛。

    这一会儿郑贵妃又哭又闹又寻死的倒把他晾一边了,让太子看两人的笑话了。

    突然,万历皇帝灵机一动,有办法了救郑贵妃了,但也是极其无奈的的办法。

    不得已,连老子都要有求这个从来不待见的儿子了,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没办法,可这事又不能明说,只能旁点侧敲。

    万历皇帝不好意思直视太子,抬起手略微指了指站在一边的太,对正在哭哭啼啼的郑贵妃说:“朕真的救不了你,有什么事去跟太子说吧。”

    郑贵妃停止了哭声,抬头看着万历皇帝,她明白了万历皇帝的意思。又哀求的瞅了瞅旁边的朱常洛,两人斗了这么久,早已是形同路人,这猛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常洛心里明白,万历皇帝离不开郑贵妃,这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是要他网开一面,出面放过郑贵妃。这个台阶不能不给啊,皇帝的招谁敢不接,何况还是自己的亲爹!

    朱常洛上前拜道:“父皇,此案很简单,都是那个刺客张差一人所为,只要把他法办了,案子就结了。”

    万历皇帝一听,阴沉的脸立马笑开了,一脸的忧愁顿时烟消云散,一拍大腿,笑道:“太子说的对,这都是那个贼人所为!”

    万历皇帝没想到太子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的冤家,高兴的不得了,这样一来郑贵妃保住了。太子真是一点就透。

    郑贵妃听到太子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也舒心的笑了,她明白,太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此劫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日,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刻!万历皇帝召集群臣,带着朱常洛和朱由校聚集乾清宫上朝。这是二十五年来第一次上朝,朝中许多大臣还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的尊容,有的激动的两腿打颤,站都站不稳。俺滴娘啊!终于见到天子了!万历皇帝二十五年不上朝,朝臣换了一拨又一拨,多少朝臣干了一辈子没见过天颜!除了首辅和几个内阁重臣能进宫面圣,其他连皇城脚下都没几个站过!能见到皇帝那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万历皇帝挽着朱常洛的手对群臣说:“宫外传言朕与太子不合,有人还造谣是非,说朕要废长立幼,这纯属无稽之谈,朕与太子父子情深,父慈子孝,阖家欢乐。今日召集众臣来此,就是向列位澄清此事!前几日发生的一起袭击太子的大案,纯属张差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着即凌迟处死!”

    众位大臣一片哗然,这么大的案子皇帝竟然如此发落,何况案子已经审清楚了,幕后元凶也查出来了,这天下人谁不知道啊,皇帝怎能如此袒护元凶。有几个大臣按耐不住,要上前阻止万历皇帝的决断。

第二十二章出宫() 
大臣们的表情万历皇帝都看在眼里,不等他们开口,皇帝抢先一步说:“另外,朕借此与列位臣工面授之际,册封长孙朱由校为皇长孙!”

    大臣们还有不少要上言请求严查呢,听到万历皇帝册封皇长孙,这一下子可把大臣们乐坏了。

    长孙和皇长孙虽然是一字之差,可意义是天壤之别,皇长孙就是未来的皇太子!大明的储君!

    大臣们几十年来和皇帝争来争去,不就是争的国本吗?这个案子说到底不也是为了国本吗?

    如今皇帝连皇长孙都册立了,那还计较什么啊!大臣也顾不得查不查幕后真凶了,这比查真凶都重要的多了!

    群臣激情高涨,跪下高呼皇上万岁,太子千岁,皇长孙千岁!

    我成皇长孙了!是帝国合法继承人了!

    没想到这来的这么突然,万历皇帝也是无可奈何了,不册立皇长孙怎么能平息众怒,这所有的事万历皇帝看的清清楚楚的。

    至此,轰动朝野,震动天下,留下后世重重谜团的“梃击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万历皇帝保住了郑贵妃,太子朱常洛地位巩固了,而朱由校,是最大的受益者,成了皇长孙!他站在万历皇帝侧身,注目御台之下山呼朝拜的群臣,一种君临天下之感油然而生,萌发登极天下,手握乾坤的想法用上心头,听到群臣的山呼,心发畅快淋漓,这种感觉令人陶醉!

    大明帝国的命运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时刻!

    不稍几日,万历皇帝密令处死在狱中的庞保刘成二人。

    回到慈庆宫,一切都变了样,从此慈庆宫成了宫中的焦点,原本不受待见的慈庆宫是一应俱缺,要什么没什么,给的也是人家不用或淘汰下来的,不是老就是嫩,没几个机灵的,如今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去。

    家具换了,用品换了,吃的上档次了,喝的茶也不再是陈的了。

    太子的地位巩固了,郑贵妃再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地位了。

    只要朱常洛好好活着,皇位就是他的!

    压抑三十多年的朱常洛终于挺直了腰板,再也不是那个文文弱弱的太子了,天子的威严现在就要开始培养!

    朱常洛红光满面,喜不自胜,朱由校从来没见过太子这么精神过。只见太子对他们喜道:“多亏了众位卿家鼎力相助,大事已成,日后必重赏各位。魏朝是本宫主管,日后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日后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在本宫登基前王安侍随皇长孙!”

    两人高兴万分,激动的热泪盈眶,跪下高呼:“谢太子殿下!奴才誓死效忠殿下!”

    朱由校听到太子对他们的许诺,眉头轻轻一挑,似有不悦,他深知这两个位置的重要性,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明朝太监行业的最高职业了,一个掌管御玺,一个起草圣旨,在此位置上的太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于仍在基层默默的挣扎的小太监门来说,能熬到这个位置除了运气加能力外,还得祖坟上冒青烟。像武宗朝的大太监刘瑾,身兼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两职,与皇帝无二,自己随便想写什么写什么,然后拿着御玺盖上去,假的也是真的了,所以当时人称“刘皇帝”。

    朱常洛又对孙承宗说:“先生日后入阁辅助本宫,不过现要好好教导皇长孙!”

    孙承宗激动万分,伏地谢恩道:“臣谢太子殿下!谢皇长孙殿下!”真是选边站对了,一下子蹿了上去了,奋斗了几十年也不过翰林院编修啊!如果站错了队,后果可想而知,就像庞保刘成那样死了都不明不白的。

    如今功成名就,大家都欣喜万分,这很明显已经形成了一股小势力圈了。

    大家都在高兴头上,这时王安又拜道:“还有一人立了功,请殿下恩赐!”

    “哦,何人?”朱常洛问道。

    王安拱手说道:“全靠此人在外接应,悉心照顾,若无此人,我等不能分身完成此事”。

    “哦,”朱常洛想着,有功封赏,日后皆为肱骨之臣,于是招手宣道:“那就叫他进来吧!”

    “遵旨!”王安出去把人引了进来,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跟在王安身后,弯腰躬身,不敢直立。

    王安指着这人说,“就是此人!”

    小厮见到太子,忙跪下参拜:“奴才叩见太子殿下!皇长孙殿下!奴才能为殿下效劳,奴才虽死无恨!”

    “好,好个忠心的奴才!”朱常洛笑道。

    朱由校也惊鸿一瞥,好一个机灵的人,出口说话便是讨人喜欢。

    朱常洛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魏忠贤!”

    什么!朱由校耳边象是炸雷似的,他就是魏忠贤!

    朱由校还沉寂在欢喜之中的表情突然僵住了,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个人,个子不高,身体精瘦,趴在地上却不时的用眼睛余角四处张望,此人不简单,如此精滑,怪不得能成为改变大明命运的一代奸宦!

    朱由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能让历史重演,决不能!

    太子指着朱由校对魏忠贤说道:“皇长孙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本宫看你机灵,就呆在皇长孙身边好生伺候!”

    魏忠贤高兴地叩头道:“奴才谢太子殿下!奴才叩见皇长孙殿下!奴才服侍长孙殿下一定如同伺候父母一样,请太子殿下放心!”他心里明白,陪伴皇长孙,那他就是皇长孙的大伴了,将来位极人臣不再话下。

    “嗯,好机灵的奴才!下去吧!”朱常洛挥挥手说道。

    魏忠贤!朱由校满脑子在想他!虽然现在还是个小奴才,没有形成气候,但他的恶名深深的印在了朱由校的脑海里,一个能毁掉整个大明王朝的太监,换了谁也会心惊胆寒,如果让明朝人知道后十几年的历史,朱由校相信人人都会拿刀现在就把他剁成肉泥,可总不能告诉他们魏忠贤的影响要比刘瑾更大吧?说了谁信?

    “校儿,你在想什么?”朱常洛看到朱由校呆呆的愣神。

    朱由校被朱常洛的问话打断了沉思,回过了神来,对朱常洛说:“没什么,我想出宫一趟。”

    “出宫?出宫干什么?”朱常洛疑惑的问。

第二十三章观刑() 
朱由校望着太子,回道:“我想看看张差行刑,心里总是感到对不住他,想去送送他。”

    朱常洛脸色一沉,坚决的说道:“这怎么行!这事完全不能!”

    朱由校哀求道:“父王,我只是远远的去看,我心里有分寸。”

    太子大手一挥,“你小小年纪怎么出宫?让你皇爷爷知道了,会责罚的!”

    朱由校走到太子身边,摇着太子的手臂,撒娇道:“我乔装打扮成小太监,让王安带我出去,父王放心,要不让孙师傅也跟着去,可保儿臣无忧。”

    “这个”太子面带难色的犹豫了起来。

    “父王,你就让我出宫吧,呆在宫里我都快闷出病来了,身为皇长孙,顺便体察民情,了解民间风情,也有益于儿臣成长,便于日后治国啊!”朱由校开始忽悠了。

    太子听这么一说,心想自己三十几年没出过宫,不知道外面什么样,此子如此聪明伶俐,不能让他像我一样,既然如此,就让他出去一趟吧。太子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好吧!这事就由王安安排,出宫后,一切听王安的,出了差池,回来我可要重重的罚你!”

    听到太子松口,朱由校高兴的蹦了起来:“谢父王!您放心,儿臣心里有数!”

    到了张差行刑的一天。张差在大牢里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还以为快放他回去了,想着自己很快住在大宅子里,娶几房媳妇,过着无忧自在的生活,身上的疼痛也都消失了,在那自个乐了起来。

    一个牢头端来饭食冲着张差喊道:“开饭了,快点吃吧,吃完了好上路!”

    “唉,来啦!”张差爬了起来,看到牢头端着好菜上来,高兴的不禁脱口,“呀!这么多好吃的呀!”

    “这是你最后一顿饭了,快点吃吧!”牢头不耐烦的说。

    “是吗?”张差笑呵呵地,“要放俺走啊,那俺得好好吃,好回家!”

    牢头怪笑起来,“是,让你回家!”

    张差心里美滋滋的,这回牢头这么好,竟然没贪污我的饭啊,放在平时都会扣我一个窝窝头,现在没扣反而加了这么多好饭菜,看样子这里的牢头也不坏嘛!张差顾不了那么多了,抓起饭食好好吃了起来。

    吃完饭,张差满意的擦了擦嘴,对着牢头喊道,“俺吃好了,放俺走吧!”

    听到张差的喊话,进来了两个狱卒,两人看到张差在那里冲着他们笑,两个差役也会笑诡异的笑了一下,将手中的枷锁往张差身上一套,拉着张差往外走。

    张差被枷锁套住,大惊,喊道:“哎你们干什么啊?不是放俺走吗?”

    一个差役笑着说:“放你走!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