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日,耽误朕的大事啊!”

    “事发突然,叛军人多势众,我军装备虽然精良,奈何寡不敌众,且又弹尽无缘,能退十万叛军也足见其才了。”孙承宗说道。

    “步骑兵协同作战,这还要战场上检验?你看看奏报上说的,卢象升也给朕玩起了心眼,这明显是在减轻责任,若不是在平叛在即,朕非撤了他!”朱由校气呼呼的愤道。

    “陛下不是十分的器重他吗?”孙承宗反问道。

    “这”朱由校哑口无言。

    卢象升的名气在后世还是挺大的,朱由校熟知明史,自然对卢象升的印象特别的深,自然会对他格外器重,可是没想到卢象升带去的两千神机营折损近半,这可是他辛辛苦苦积攒的最精锐的部队,能不为此心疼吗?打造这么一支部队是十分烧钱的,尤其是现在朝廷财政极度困难和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点家底就显的十分的重要了。

    “既然已用,陛下就不要再为此生气了,卢象升初掌将印,能打成这样也算不错了,战场上多多历练,日后更可堪大用。”

    孙承宗见朱由校无言以对,又好言相劝。

    朱由校摆摆手,无奈的说:“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朕不光是心疼这点家底,更愁恼的是朕的计划被打乱了。辽东内撤几十万人,本是迁徙到西南,为朕日后改土归流之策打下基础,可卢象升没能完成朕速战速决的战略决策,也就耽误了几十万人的迁徙呀!”

    “陛下所虑甚是!”孙承宗的头上也升起了愁云。

    内撤的几十万辽民散落在京畿地区的各处州县,官府的压力十分的巨大,为了减轻负担,已经开始了向南迁徙,部分辽民踏上了向西南的路途,但大部分辽民正等待着西南平定后在上路,他们刚从一个战火缤纷的地方出来,可不想再到一个战乱的地方生活了,毕竟谁都像过安稳的日子。

    朝廷给了辽民很大的优惠,只要到了西南,他们可以免除一切繁杂的徭役,这种诱惑力对于平民百姓是巨大的,可战乱也是十分畏惧的。

    所以,朱由校要想完成迁民的战略布局,必须先平定西南!

    还有一个隐藏的政治危险,那就是许多权贵们正暗暗的盯着西南的战事,只要卢象升平定西南失败,他们就可以借机发难,逼迫朱由校退位。朱由校损害权贵们的利益太多了,几乎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朝廷再难,也不能难了西南平叛的事!”

    两人沉寂了许久,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由校坚定的吐出一句话。

    “发往西川的兵饷和弹药到哪了?”朱由校又问道。

    “已经进入陕西了。”

    “命他们不得耽搁行程,务必在十五天内送到成都!”

    “臣遵旨!”孙承宗俯首应道。

    朱由校又严肃道:“西川援助成都不利的官军,除石砫宣慰使的弟弟秦民屏严加申斥外,其他各路官军之将,一律撤职!”

    “遵旨!”

    “看来辽东的百姓又要在京畿地区多呆些日子了,可惜朝廷都揭不开锅了,师傅有什么办法吗?”朱由校严下几道圣旨后,把话题引到了辽东难民问题上。

    这也正是孙承宗整天愁的事情,朝廷要是有钱,辽东也不会弃守,西南用兵也不会这么捉襟见肘。

    朱由校要他想办法,可真会难为人。

    孙承宗脸色左右难看,愁云满布,从头到脚都想了遍也没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借。

    “借钱吧!”孙承宗生硬的挤出几个字来。

    “借钱?”

    朱由校忽然眼前亮了起来,他似乎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前世的时候国家发行的债券——国库券!

    他怎么没想到呢?

    这真是好个好主意。

    “对!借钱!”朱由校的眼睛忽然闪亮了起来,兴奋的脸上的每块肉都笑了起来。

    孙承宗只是说了句借钱,没想到皇帝这么高兴,借钱都是要还的,皇帝还能笑的出来,难道他想借钱不还?

    朱由校望着惊讶的孙承宗,高兴的说:“速命户部,印制一种年期债券发行,凡是购买的,到期后朝廷以每年年息五厘回购。”

    孙承宗愕然了,似乎听明白些,他惊讶的起身,露出敬佩的眼光,敬道:“臣不过是想向藩王亲贵们借钱,陛下却能想到向天下人借钱。陛下真是天纵英才啊!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去户部与侯光远商议发行债券。”

    “哈哈,还是师傅的一句话点醒了朕,”朱由校咧开嘴笑道:“好,户部制作好模板后与朕御览。”

    “臣明白!”

    孙承宗向朱由校深深的叩拜一下,便急忙的起身离去了。

    望着离开的孙承宗,朱由校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多日来没有开心过的他,此刻务必的畅快,债券若能顺利发行,那他可就创造又一个石阶第一,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国债的国家!

    朱由校能想象到,国债一发行,百姓们冲着高收益就趋之若鹜的购买,朝廷就暂时解决了财政问题,眼前的许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发行遇困() 
孙承宗对国债的事十分的上心,因为他也正在为i缺钱的事发愁,可以说愁的恨不得能把自己的老骨头都卖了,他现在最怕见到的人是侯光远。

    侯光远是户部尚书,天天急的跺脚,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希望这天过的快点,今年是大明全面征税的第一年,按照大明税制章程,今年开始全面实行“一条鞭法”,实物税也改为货币税,在新税法下凡是大明疆域内的,只要有产业和做生意的,无论官绅士民,皇亲国戚,一律征缴,再无免征之人。大明税制章程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缴税是大明臣民必须尽的义务,不分地域、种族、高低、贵贱,一律依法缴纳。

    这是打破了大明二百多年来的“穷人纳粮,富人纳凉”的制度,在新税法面前已经没有特权阶级了,而且是越有钱的越多缴,越没钱的越缴的少,或者不需要缴纳,税收的征收对象已经不仅仅是穷人了。

    还有一点是,新税法明显是鼓励商业发展的,只要商业发达,税收就会提高,这也打破了“重农抑商”的政治制度。

    更为重要的,实行的新税明文规定,只收真金白银,不收实物,而且税率也按照等级划分,收入、营业额越高的缴纳的越多。还有一条,就是明确了白银是流通货币,这从法律上明确了白银的地位。

    这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法,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将税平摊到了富户身上,还增加了税源,有利于朝廷财政的收入。

    侯光远根据清丈出来的田亩呈报上来的数据,田赋今年有望达六百万两以上,商业税预计也在千万两之上,还有海关等税的征缴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一百万两。其他的如盐铁、矿税等,就无法估计了。

    侯光远就盼着这一天的快点到来,他天天做梦梦到银子,可一睁眼却是两眼空空,一无分文。

    有时候他真不想醒来啊。

    “大人,首辅大人来。”

    户部的一名小卒急匆匆的跑进来向坐在户部内堂的他禀报了一声。

    “呃,”侯光远诧异,孙承宗平日里都躲着他不见,甚至远远的见到他都绕着走,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可是不寻常啊!难不成他弄到钱了。

    侯光远从书案上一屁股站起来,讶道:“快请进来啊!”

    “呵呵,光远,我来了。”孙承宗喜眉颜笑,乐呵呵的小快步的进来,整个人红光满面,走路都轻飘飘的。

    看来真的有好事啊!

    侯光远还没反应过来,孙承宗已经接近了他,挽起他的手轻拍道:“好事啊!好事啊!”

    “阁老有何喜事”侯光远很不适应,感觉别别扭扭的,孙承宗这个样子他还真没见过,应该说这么久了就没见过他有今天这么高兴过。

    孙承宗喜道:“我刚从陛下那里过来,正商议筹钱的事”

    他的话还没说完,侯光远像是极为避讳“钱”这个字眼似的,脸色登时紧绷,抽回他的手,严词道:“如果是问我要钱,我没有,想要,就把我这条命拿去!”说完,他气哼哼的把脸别过去。

    虽然他管着户部,可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朝廷就现在这个状况,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弄来钱。

    “哎,光远,你误会,我这次来是给你想办法的,不是问你要钱的。”

    “哦,你有办法了?”他眼光一闪,发出久违的光芒。

    “我刚从陛下那里来,陛下想到了一个妙招,让你这个穷户部尚书过一下有钱的瘾。”说着,孙承宗神秘的一笑。

    侯光远站不住了,他想钱都快想疯了,天天做梦都梦到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可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孙承宗是相见也难见了,两人碰到一块也没别的话,除了钱就是钱。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孙承宗能主动来找他看样子是有办法了。

    “阁老,什么妙招?”他已经等不及了,说话的语气也客气了许多。

    孙承宗“呵呵”的畅快的呼出几口沉闷在胸中许久的淤气,显得十分沉得住气,而侯光远却急不可耐了,“你倒是说呀!还卖什么关子!”

    看着他猴急的样子,孙承宗乐呵呵的笑道:“你们户部印制宝钞的模板还有吗?”

    “什么?”侯光远瞪起眼睛,脸色瞬间变的难看起来,不悦的回道:“你想干什么?想印制宝钞充钱用?那玩意早就成废纸了,印了也没人肯要!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主意呢!哼!”他气哼哼的翻起白眼,把脸别到一边去。

    宝钞是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纸币,由于没有本位币,朝廷滥发致使通货膨胀,正德年间正式废止。

    侯光远怒其这么个“饮鸩止渴”的歪主意,孙承宗想重启宝钞的印刷,这无异于是给脆弱的大明经济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亏他能想的出来。

    “哎,光远,你误会了,”孙承宗解释道:“我是想印制债券,将它卖出去,许诺到期朝廷回购,年息五厘,这样就可以筹到钱了,缓解朝廷当前的燃眉之急。”

    “呃,发行国债?”侯光远转怒为惊讶。

    “对!年息五厘,收益还是挺高的,有这么大的诱惑力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筹到钱。”

    “这到是一个好主意啊!”

    侯光远挠了挠头,自责一番,“我怎么就没想到啊,还整天愁的脑袋都大了,陛下真是奇计百出啊!”

    “呵呵,今日我来就是为此事!”

    侯光远明白了,心情大畅,叫来一名差役,吩咐道:“快命人找来当面宝钞的模板,本部堂要按照宝钞模板制作国债券!”

    很快,大明第一种印制的国债券样本送到了朱由校的御案前,只见此债券呈方形,高一尺,广六寸“(明朝时长度单位),青色,外为龙纹花栏,横题印有“大明债券”’其内上两旁为篆文八字:“大明债券天启元年”。中图钱两,印有一百两,其下印“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债券,不可与钱币流通,只为借债凭据,年息五厘,期限一年,到期户部回购,未及时回购者可延期五年。债券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正中印有清晰的户部大印。

    朱由校看完,甚是满意,将这样本交给候光远,对他说:“这件事要尽快落实,先发行五十万两,面额就先定一百两!”

    “微臣遵旨!”侯光远欣喜万分。

    国债券的事就此敲定,侯光远回到户部后就加紧了印制。五十万两需要印制五千张,这五千张他都要亲自盖章,几天下来盖的手都麻了,但他也乐此不疲,因为他每盖下一个大印就是一百两,这买卖还是划的来的。

    朱由校也对此给予了厚望,只要国债券能顺利发行,就能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最起码能帮助他撑过辽东难民的吃住问题,不至于饿死人。

    很快,正月十五刚过,国债券正式通告发售。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国债券无人问津,根本没人愿意购买,侯光远在户部等了一天也没见一人来。

    这可急坏了他。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百两一张的国债券,平民百姓是买不起的,富户能买的起但不愿意买,毕竟这是朝廷第一次发行,谁知道信誉怎样。权贵们更是不屑一顾,皇帝坑他们的钱太多了,早就怕的如惊弓之鸟,对这国债券根本不相信,不仅不愿意买,还十分的抵触,还到处造谣说这是朝廷骗百姓们的钱。

    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朱由校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去户部打听国债券出售的情况,派去的人回来汇报说一分钱也没卖出去,朱由校登时傻眼了。

    一分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