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

    朱由校猛然一阵,深层的一根敏感神经被挑动。

第三百五十七章杀李() 
朱由校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不敢相信会偶遇未来颠覆大明王朝的牛人李自成,不管是巧合还是重名,敏感的神经容不得他出现一点差错,本着“宁可冤杀一千,也绝不可漏网一人”的心态,快速的向伙房走去。

    卢象升、陈霈两人看到他神情忽然一变,眉宇间上腾升杀气,不禁惊然,按剑随他左右而入。

    朱由校进入伙房,正见驿站长厉声的呵斥面前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驿卒。

    驿站长见到朱由校进来,先是吃了一惊,又看到他身后的两名按剑将军,顿时明白了什么,戾气的脸上顿时挂上笑容,被气的发紫的脸色顷刻变的红润起来,堆着逢人的笑意鞠着弓跑过来,点头哈腰的赔笑道:“大人见笑了,一个不成器的下人惊扰了您的大驾,小的有罪,有罪”

    朱由校没有理会他,卢象升和陈霈更是恶心的斜视了他一眼,不屑他的善变逢迎。

    原来这个叫李自成的人不小心打碎了一锅粥,暴躁的驿站长气的大骂,可能是平日里驿站长严厉暴躁,吓的其他几个人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恐的听他训斥。

    朱由校双目威视这几个驿卒,将眼睛放在了驿站长训斥的年轻小伙的身上,见他清瘦修长,相貌平平,但虎目炯烁,英气十足,挺胸直立,毫无惧色,正直视着朱由校威而不怒的神色。

    朱由校故意盯看着他,明知故问的阴沉的低吼道:“谁是李自成?!”

    他的话一出,驿站长吃惊的忽然愣住了,几个驿卒也怔了。

    敢与直视他的李自成也吃了一惊。

    驿站长的眼睛放着惊愕的光芒,心里吊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猜摸不透,犯着嘀咕:难道李自成和这位大人有什么亲戚关系?或者是有过节?要是亲戚,我可倒大霉了;要是有过节,说不定我还能讨个赏。

    见没人回答,朱由校瞪着骇人的双眼斜视驿站长,杀气十足的抬起右手指着李自成,又沉闷的低声问驿站长,“是不是他?!”

    “是,是,就是他!”驿站长惊悚的不假思索的指认。

    李自成对视朱由校,与他冷峻而又杀气腾腾的目光对接上,那一刹那间,李自成感到一股凉意从脚底升起,瞬间游遍全身,像是整个人置身在冰天雪地里一样,冻的身体僵硬,动弹不得。

    朱由校阴冷的盯看了两眼李自成,但见他稚嫩的眼睛中丝毫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不屈服和叛逆的感觉。

    这就是未来颠覆大明的人?朱由校暗嘘,此人果然与众不同,要是换作平常百姓看到他这一身装束,还有身后两个威武的按剑将军,早就害怕的浑身哆嗦了。

    虽然看不出他有王霸之气,但未来叱诧风云事迹不能不让朱由校慎重对待。

    “你就是李自成?!”

    朱由校沉声的说道。

    “是,我是李自成。”他毫无惧色的回道,其声不卑不亢。

    现在朱由校左侧的卢象升很不高兴,大怒,按剑怒怼,“你一个小小的驿卒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这么说话,快跪下!”

    卢象升的怒斥把驿站长和几个驿卒吓的浑身哆嗦了起来,赶紧的跪下,唯独李自成没有跪下,只是怔愣了一下,这让陈霈也很不舒服,跟着怒斥一声:“跪下!”

    李自成这才感觉事态的严重性,极不情愿的弯曲双膝,跪了下去。他不明白,不就打碎了一个瓦罐,洒了一片汤水,尖酸刻薄的驿站长发一通脾气就算了,身份高贵的将军还这么较真干嘛!都说“将军额头上能骑马”,今日一见也是心胸狭窄之人。

    朱由校脸色僵硬,神色不改,冷冷的问道:“你是哪里人?”

    “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李自成语腔中夹杂着怨气回道。

    “李继迁寨?莫非你是名人之后?”

    “小的祖上正是李继迁。”

    “李自成,好名字,但这个名字害了你!”

    朱由校黯然的一句似有恐吓的话,令在场的人吃了一惊,李自成更是猛然抬起头来,愕然的翘起眉头,不明白他的名字犯了什么忌讳。

    “小的原名李鸿基,曾有一个算命先生说这名字不好,看似蕴意宏图远大,如鸿雁展翅鹏飞,却暗与唐明皇李隆基谐音,命运不济,展宏图而不得志,基础不牢,于是就给我改了名,叫自成。”

    “好一个自成!”

    朱由校心中已经确信他就是二十年后叱诧风云的闯王,只不过现在还是个混饭吃的毛头小子,为了绝后患,他阴阴的哼笑了一声,不再跟他多费一句话,对卢象升和陈霈命道:“将他拉出去,斩了!”

    众人一阵惊愕,卢象升和陈霈不敢相信的互对起双眼,没敢动弹,他们俩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驿卒,难道就因为打碎了一个瓦罐吗?或者是名字犯了忌讳?

    这两个理由太牵强了,根本罪不至死,虽然皇帝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但也不能随便杀人呀!这对他的声誉影响太大了。

    驿站长和站在案板前的三个驿卒吓的脸色惨败,连头都不好抬,身上的冷汗直冒,已经浸透了衣衫,李自成比他们有点气魄和胆量,但也吓的不轻,不服气的挺直了上身,叫屈道:“小的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瓦罐就获死罪,岂不是将军滥用职权?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的话引起了卢象升的共鸣,卢象升也拱手劝道:“陛下,他一个无名小卒,洒了一罐汤水是无心之过,罪不至死,还请陛下熄怒,从轻责罚。”

    陈霈也从旁附和规劝,“卢督师说的有道理,陛下杀一个驿卒事小,损了您的声誉是大,还望陛下三思。”

    李自成听到几声“陛下”,眼睛彻底的懵了,再没见识也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原来和他一样差不多年纪轻轻的公子竟然是皇帝!

    驿站长和几个驿卒怀着十二分的敬畏昂起头,怀着复杂的心情仔细瞻仰了朱由校的尊荣,他们也万万没想到这是当今皇帝,一个小小的银川驿竟然迎来了当今圣上,这真是荣幸之至,但也感觉不爽,因为皇帝今天看起来戾气很重。

    朱由校双眉怒色十足,不容他们求情,厉声道:“拖出去!斩!再有求情者,与他同罪!”

    卢象升和陈霈无奈,皇帝是贴了心要杀他了,今天任谁也救不了他,只能唉声叹气的对外高声喊了一声,“来人!”

    从门外进来两名强壮的士兵,卢象升将面部别过去,不忍心看跪在地上的李自成,只伸出一根指头一指,轻声命令那两个士兵,说:“拖出去,斩了。”

    在几个胆子都快吓出来的驿卒睽睽之下,李自成被两个强壮的士兵拖了出去,他没有挣扎,没有辩解,更没有求饶,而是充满了怨恨的愤怒目光死死的盯着朱由校,与他冷酷的目光碰撞。

    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杀他,但他知道自己就要命丧在这里,在他被拖出去的一瞬间,他用最后的余光瞪了一眼驿站长,这个平日里霸道欺负他的驿站长,后悔这么多年来一直忍气吞声而没有顶撞过他一句,如果上天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先杀了驿站长再赴死,这样死了也不算吃亏。

    李自成被拖出去了,卢象升惋惜不已的问朱由校,“陛下,微臣看他也算是个有胆量的人,何不充军为我所用,说不定是个将才。”

    朱由校白了他一眼,喝道:“你懂什么?!他那是叛逆,不是胆量!朕若留他,只怕日后朕就睡不踏实了。”

    朱由校说完,一甩袖子而出,留下几个惊惧的还没缓过神来的驿卒跪在原地。

    卢象升和陈霈叹息的也出了伙房。

    不远处,四五十米的距离,为微风轻拂下,披头散发的李自成被反绑缚着,跪在黄土之上,低头露出脖颈,等待死亡的到来。

    他的脑子里已经处在空白之中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运转脑子的意义了,回忆只是痛苦,不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平静下去。要说遗憾,就是没有反抗自己不公的命运,如果有来生,一定与命运抗争,像黄巢一样,带甲百万入京师!

    阳光下,刽子手中的长刀闪耀的反射了烈烈光辉,一尘不染的刀身明亮的发出寒光,由空中而落,只一霎那

    朱由校长呼出气息,闭上双眼,满意的沉静了。

    卢象升和陈霈也在旁,无奈的看到一个无辜的人消逝了,他不明白皇帝为何要对一个驿卒如此憎恨,非要杀之而后快,这与他平日所了解的皇帝性格大相庭径。

    天子真的是喜怒无常吗?

    这让他们俩久久不能平静。

    朱由校知道自己做的过分了,但没有办法,和大明的千秋万代基业相比,杀一个李自成算什么!

    还有张献忠,他也是陕西米脂人,他现在在哪?

    朱由校忽然又想起了他!

第三百五十八章还能议和吗() 
朱由校无缘无故的杀了一个驿卒,让卢象升很是不舒服,因为在他心中,皇帝的睿智和英明是无以复加的,是从心底之中油然而生的敬服,他在这几年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中许多政策和举措都是利国利民的,是明主圣君所为,他关心朝政,体恤百姓,爱护子民,不贪图享乐,不近女色,到现在还没有大婚,一心扑在朝政上的好皇帝,竟然真是让人费解,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忍受的暴虐之举。

    卢象升如此想,陈霈亦是如此,几个驿卒更是如此,他们惊魂未定,脸色惨白,菜刀握在手上都颤栗不止,切菜的劲都吓没了。

    李自成被安葬在了附近的一座土丘上,原本光秃秃的土丘上多了一个坟头,没有碑文,更没有祭品。

    朱由校站在他的坟头上,亲自弯下腰捧起一撮黄土为他垫上,并为他默哀。

    一直陪着他的卢象升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是不解,鼓足勇气大胆的上前询问:“陛下,您既然杀了他,为何又如此对待?臣下愚钝,还请详解。”

    朱由校拍掉手上沾的泥土,头也不回,背对着他说:“朕知道,你们都道朕是滥杀无辜,实际上,朕是在为大明除去祸患啊!”

    卢象升眉头骤紧,更是疑惑,没听懂皇帝的话,愣愣的无语。

    半晌,朱由校转身直面他,看着他茫然的眼神,悠悠的问道:“朕问你,当今我朝的内忧外患是什么?”

    “内忧外患?”卢象升迟疑了一下,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问他这个问题,但他还是沉思了片刻,拱手回道:“外患是辽东的努尔哈赤,内忧,内忧是”

    这还真难住了卢象升,如果是早一年问他这个问题,他还能回答是“奢崇明叛乱”,可奢崇明之乱早已平定,现在大明境内可谓四海升平,已经没有什么内忧了。

    他吭哧了半天,也说不出内忧是什么,因为现在国内形势一片好,除了新政触及大部分官员、豪绅的利益引起这群人的不满外,还真找不到有什么忧患的事。

    朱由校看到他闷声半天没有说出来,淡然一笑,又问道:“你觉得这个李自成怎样?”

    “臣观他镇定自若,不卑不亢,见天子而不惊慌惧怕,是个有胆量的人,其目光坚韧,被拖出去的时候怨气甚重,却没有说一句话,求一句饶,这点臣下是由衷的赞服,不过也能隐隐的感觉到他内心似有叛逆。”

    卢象升如是说。

    朱由校“嗯”了一声,赞赏的点头微笑道:“正是如此,朕才不得不杀了他。当然,也许”他顿了顿,神色稍改,黯然道:“乱世出英雄,不管他有多叛逆,在太平盛世下不会出现枭雄,也许他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平民,过着衣食无忧的人,不会颠覆朝廷的想法。”

    他的话,卢象升是半懂半不懂,因为仅凭一面之缘就能断定一个人有叛逆之象而杀之,那这样的人在世上太多了,难道都要杀了吗?皇帝的解释太牵强。

    朱由校看到他抿嘴一撇,知道他对他的话不认同。这也难怪他不理解,毕竟他是穿越而来的,知后世四百年,而卢象升是这个时代的人,焉能知晓后世?

    朱由校深纳一口气,昂天长吁道:“世人将道朕是暴戾之君,滥杀无辜,朕道众人皆醉朕独醒,只要能开创大明盛世,朕岂在乎这一瑕疵?朕不做千古完美帝王,只做千古一帝!”

    长吁完,他驻立在李自成的坟前静默几分,凝神的默默祷告:不要怪我,要怪只怪你是李自成!

    返朝的队伍继续走在回京的路上,但是,千人的护卫军看上去有一股沉沉的闷气笼罩着,迎风的大旗也黯然无色的飘动。

    皇帝枉杀一个驿卒的事很快在护卫军中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