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你放心,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个道理老夫还懂。僧格林沁这个狗杂种故意帮着捻匪杀入湖北腹地,除了想报复老夫和你以外,肯定还打着乘机在湖北发财的主意,这点老夫也看得出来。”

    是夜,花沙纳通宵未眠,然而盘算了整整一夜之后,花沙纳却还是选择了忠于职守,没有冒险把湖北东部的兵权全部交给吴超越,只是向吴超越借了四个营的抚标,派遣北上拦截捻军,配合舒保所部前堵后追,同时又命令汉阳、德安、安陆和襄阳四府清军扼守道路河流,封堵捻军的流窜道路,全力压缩捻军的活动空间。

    做出了这些决定后,花沙纳又向吴超越请教是否合适,吴超越则答道:“如果四府总兵能够不打折扣的执行命令,全都调度得法,忠于职守,剿灭入境捻匪不难。”

    很有自知之明的花沙纳默默无语,然后才又在各府总兵的公文上加了一句有使捻匪越境而过者,杀无赦!

    如何严令也没用,如何让湖北新军和襄阳清军前堵后追也没用,过于开阔的地形早早就注定了清军难以围困擅长流窜的捻军,再加上官文和花沙纳前后两任总督都不许吴超越染指地方兵权,所用的地方总兵都不是什么杰出之辈,根本无法为平捻主力湖北新军和襄阳清军提供强力帮助,捻军很快就在清军兵力空虚的湖北腹地搅得天翻地覆。

    受灾最严重的是德安和安陆两府的交界处,这一带不但地势开阔,适合捻军流窜作战,且市集众多,人口密集,让捻军可以轻松获得粮草物资的补给,还让捻军劫到了大量的毛驴骡马,更加增强了本就十分出色的机动能力。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舒保和聂士成所部兵马靠着辛苦努力。一度把捻军压缩到大别山南部的地形狭窄处,然而德安府的清军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被捻军成功突破德安清军驻守的章水防线,取道平里杀入汉阳北部,继而威胁到人口和市镇更加密集的黄州北部,迫使花沙纳只能是紧急动用黄州绿营兵北上封堵。

    这个时候,几乎把老好人花沙纳气爆肚皮的事又突然发生入境湖广遭到拒绝后,僧王爷竟然恶人先告状,上表弹劾湖北将领舒保畏敌怯战,封堵不力,致使捻军流窜进湖北,更导致僧王爷的辛苦追击前功尽弃。而满清朝廷也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给了舒保革职留任的处分,还顺便呵斥了一通花沙纳的驭下无能,剿匪不力。

    处分下发到湖北,老实人舒保当场就气得放声大哭,带着所部兵马穷追捻军主力不舍,结果中了埋伏差点遭到重创,好在聂士成及时率军赶到,杀散捻军伏兵救出舒保所部,但即便如此,清军还是损失不小,悲愤过甚的舒保也因为亲自率军冲杀,在战斗中受了不轻的伤。

    更加悲愤的还是花沙纳,上表替舒保喊冤无用,弹劾僧王爷纵敌为祸,又拼不过僧王爷的高贵血统,同时无辜的湖北百姓也在战乱中蒙受了巨大灾难,流民满地隐患四伏。愤恨与伤心之下,觉得自己已经尽了责的花沙纳下定决心,终于还是把湖北东部的州府兵权尽数交给了吴超越暂时掌管,任由吴超越调动兵马和任免将领,接替自己主持湖北境内的平捻事宜。

    接过重担的吴超越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停止追击,给疲惫不堪的清军主力以休息机会。然后整编兵马,把舒保麾下的清军骑兵交给自己的大舅子聂士成率领,同时也重新整编湖北鄂勇,罢免和处分了一批作战不力的营官以及地方官吏,全部换上自己人,并且大力扩军,把参与平叛的鄂勇扩建为一万六千余人,武装以刀剑火绳枪,辅助装备少量米尼枪和击针枪以补强战斗力,使得清军有充足兵力可以从容布防。

    再然后,吴超越又命令清军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集兵于各地人口密集处,发动百姓为眼线寻找捻军踪迹,大量建立烽火台以迅速传报军情。一旦发动敌人行踪,距离最近的清军负责正面攻击,周边东西南三路清军则负责出兵接应,不求立即打大胜仗一举破敌,只为削弱和疲惫敌人,逐渐封堵捻军的流窜空间,也逼着捻军向北流窜。

    再是擅长流窜,毕竟也要吃喝休息,同时捻军各部首领也存在着保存实力的心思,所以几次向东向南都遭到了清军的顽强阻击后,不愿拼光本钱的捻军终于还是退缩到了汉黄交界的河口附近休整,结果百姓迅速把消息报告给清军,以逸待劳的聂士成也这才带着主力出击,迫使捻军与自己决战于河口。

    正面决战毫无任何悬念,再是比历史上成熟得早,捻军仍然还远远不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吴军将士对手,激战不过半天,捻军就已经全线崩溃,重要首领陈大喜被吴军击毙,王贯三老老实实的带着败兵逃回河南。倒是在湖北发了大财的张龙舍不得离开这个金窝窝,乘着吴军主力被王贯三的大队败兵吸引的机会,带着所部人马又流窜向了德安,一路不打家不劫舍只是急行西窜,妄图杀到德安人烟茂密的南部再发大财,结果却被吴军旧卒出身的云梦县令率领的团练击败,吴军骑兵又随后杀到,斩张龙于阵,全歼了这股为祸不小的捻军。

    河口大胜的消息传回了省城后,松了口气的花沙纳第一打算就是想赶紧解散数量明显过多的湖北鄂勇,然而吴超越却抢先一步警告花沙纳道:“花制台,不管新征召的鄂勇是否还有作用,目前都绝对不能急着解散。”

    “原因有二,一是要防着僧王爷故技重施,故意又把捻匪赶进湖北。二是鄂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数以万计,饥寒交迫之下随时可能酿成民变,需要有重兵镇守地方。这时候解散鄂勇,相反还有可能导致这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鄂勇在找不到饭吃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成为更大隐患。”

    仿佛是为了证明吴超越的高瞻远瞩,事隔仅一日,此前被捻军祸害得极惨的安陆府果然出现了民变。同时河南那边也传来消息,僧王爷正在极不要脸的把活动于河南陈州的捻军韩奇峰部拼命往南赶。被迫无奈之下,花沙纳也只好接受了吴超越的建议,决定继续保持目前湖北北部的鄂勇规模,吴超越的大舅子聂士成也乘机捞到了候补道的头衔,受命统率新编鄂勇,坐镇随州总司北部,还乘着襄阳清军折损空虚的机会,把所部兵马的部署范围扩大到了湖北重镇襄阳境内。

    然后,老好人花沙纳又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脏话,“僧格林沁,你这个狗娘养的,吴超越在湖北实际控制的兵马反超老夫,都是你给害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 也在长进() 
湖广熟,天下足。

    这句话还真不是吹的,在湖北腹地已经被捻军在一定程度上搅乱的同时,花沙纳和吴超越却仍然还能支持湖北水师发起东线战事,与太平军的水师主力大打出手,争夺长江中游的制江权。只不过很可惜,战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东线不顺的关键原因仍然还是实力不足,就象吴超越对都兴阿说的一样,这次大战实际上是湖北的一省水师之力,单挑太平军水师的倾巢之兵,湖北水师即便拥有船只质量和火力方面的优势,船只数量和兵力方面仍然还是处于下风,自然也就很难成功夺取长江中游的制江权。

    花沙纳在选将方面的局限性也严重影响到了湖北水师的用兵作战,为了替满清朝廷掌握住前线主力,花沙纳选择了让都兴阿担任前线主帅。虽然都兴阿有清廉正直和勇猛善战的优点,有资格也有能力做这个主帅,却吃亏在了从来没有打过水战,在水上战场的经验严重匮乏,带着咸丰五年才开始组建的襄阳水师和太平军的百战水师打,当然是怎么打都占不到便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针对太平军石钟山防线的突击战,为了杀进鄱阳湖内,获得与太平军水师主力决战的机会,都兴阿亲自督师出击,然而即便有忠诚号和仁义号的强大炮火掩护,在火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经验匮乏的襄阳水师却还是无法突破太平军的重锚铁索防线,几次进攻都被太平军的陆上炮火击退。

    焦急之下,都兴阿竟然象打陆战一样亲自身先士卒,带领旗舰发起冲锋,结果马上就遭到了太平军的陆上火力重点关注,接着太平军又突然发下可以活动的蔑缆,蓄势已久的水师主力大举反扑,借着遄急水流突然杀出湖口,差点就直接干掉了都兴阿的旗舰。其后吴军水师为了掩护惊慌失措的湖北水师撤退,连旗舰忠诚号都被太平军水师纵火烧伤,损失舢板十余条,伤亡比新年时的九江大战都还大。

    事后,都兴阿倒是向吴军水师谢了罪,也多少汲取了一些教训,没再急于求战,还听取了左宗棠的建议,取道张家州以北的长江航道绕到湖口北部,去攻打江北的太平军八里江营地,夺取这个重要据点切断湖口太平军和下游的水上联系,也逼迫太平军水师主动出湖决战。结果太平军水师主力倒是逼出来了,清军水师却还是只和太平军水师打了一个不胜不负,在互有损失的情况下被迫退兵。

    再然后,在掐住了太平军八里江命门的情况下,襄阳水师倒是用不着再顶风逆水的去冲击太平军重兵防御的石钟山防线,只要想和太平军水师打,随时都可以用猛攻八里江营地的办法逼迫太平军出湖交战,然而几次交战都是各有胜负,始终没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太平军也果然少量投入了从洋人那里买来的苦味酸武器,大大抵消了清军的火力优势,还把木质船身的吴军主力战船忠诚号和仁义号吓得彻底不敢打近舷战,无法为襄阳水师提供更多帮助,所以湖口战场一直都处于僵持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

    还好,湖北的财力物力还供得起都兴阿打僵持战,不断获得了实战历练后,襄阳水师的战斗力和经验也在不断提升,长此以往下去,都兴阿未必耗不赢太平军水师。所以即便战事不怎么尽如人意,九江这边依然还是清军略占优势,并且长远看好。

    水上形势稍好,可陆地上却是一团糟,受命增援江西战场的湖南楚勇在临江战场上碰到了太平军猛人石镇吉,两战两败被迫退保清江,指望后续入赣的湘军来帮忙,谁曾想现在的湘军已经早已不是当初的湘军,先行率军入赣的湘军大将王鑫甚至还没能赶到清江,在路上就已经被太平军的偏师击溃,狼狈不堪的败逃到了分宜。

    接着,石镇吉倒是没有猛攻新喻,只是果断把刀锋指向了南面的吉安府,迅速攻占了峡江、吉水二城,兵临吉安府治庐陵城下,刘长佑和江忠济别无选择,只能是赶紧带着楚勇南下增援,却再次遭到了石镇吉的迎头痛击,兵败退往安福,石镇吉军也成功拿下了庐陵,从此彻底在赣南扎下了根。

    仅凭石镇吉军就已经挡住了楚勇和穷途末路的湘军,太平军在赣南的另一支主力赖桂英军当然更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地,几乎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了赣东南,把此前孤立在赣南的众多太平军小块控制地连成一个大片。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硬着头皮南下攻打抚州,妄图切断赣南太平军的左右联络,却因为不擅攻坚,死活奈何不了太平军守军不多的抚州坚城,仅有的一点新式武器消耗殆尽,向吴超越恳求弹药的书信也不断在李鸿章的笔下诞生。

    到了坚持多时的江西广西府城被赖桂英亲自率军攻破时,清军在江西的控制地实际上已经只剩下了西北部的瑞州、南昌和九江三府。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西巡抚文俊顶戴落地实际上已经只剩下了时间问题,吴超越也早早就开始着手为杨文定争取接任江西巡抚,然而才刚把恳求肃顺在朝中代为活动的书信发出,门外却突然有人来报,说是香港总督包令之子小包令登门求见。

    急于掌握二鸦战争的动向消息,吴超越当然是马上就把小包令迎进了后堂落座,结果小包令也很直接,开门见山就说道:“吴,我是来向你知会一个消息,鉴于贵国官员严重违反外交公约的野蛮行径,以及贵国政府拒绝回应我们递交的抗议文件,我国国会已经做出决定,决心再次发起对贵国朝廷的惩罚性战争。”

    说罢,小包令又补充了一句,说道:“还有,法国国会也已经通过对贵国开战的决议,届时英法两国将协同行动,共同向你们的政府军发起进攻!”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吴超越轻叹了一句,然后才苦笑问道:“亲爱的包令先生,这么说,我们以后要变成敌人了?”

    “不。”小包令摇头,说道:“我们的主要惩罚目标是贵国的广东军队,除非贵国朝廷向我们公开宣战,否则我们不会向清国的其他军队发起进攻,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