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二连三砸来的手雷弹落到城墙顶端炸开后,本来就一片慌乱的守军士兵自然更加大乱,更加不愿冒险探身出墙,对着正在踏梯攀登的吴军士兵开枪,吴军蚁附勇士乘机纷纷冲向城墙顶端,第一个勇士也在不到两分钟后冲上了城墙,挥刀对着躲在箭垛后的太平军士兵乱砍。
蚁附进攻的进展顺利得让曹炎忠和黄远豹等吴军将领根本不敢相信,天色甚至还没有昏黑到看不清城上情况,就有不下二十余名吴军士兵成功冲上了城墙,保护住了小块城头阵地。见此情景,吴军更是欢声如雷自然不说,黄远豹也马上大吼大叫着又往蚁附战场投入了一个营的兵力。
吴军在西门这边的蚁附顺利还直接影响到了南门战场的战事发展,本来就已经听到了林凤翔中枪而亡的传言,又听到西门城上枪声如麻,爆炸不断,南门这边的太平军李远继部当然更是军心更慌。负责攻打南门的吴军则乘机痛打落水狗,立即在水师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虽然没有立即发起蚁附战,却也乘机搭建起了浮桥。
更多的飞梯搭上了安庆西门城头,更多的吴军蚁附勇士也成功冲上了安庆城头,而当成功冲上浮桥的吴军勇士超过百人之后,城墙上的吴军将士不但保护住了更大的上城空间,还可以腾出手来大量投掷手雷和开枪射击,有效抵挡太平军在慌乱中发起的反击。
仗打到了这个地步,除非是奇迹出现,否则太平军基本已经没有了再把城上吴军驱逐下城的希望,所以不要说是普通的太平军士兵,就是很多的太平军将领都已经在心惊肉跳的四处观望,提前给自己安排撤退逃命的道路。而吴军方面则是士气更盛,冲锋上城速度的更快,成功登城的士兵也更多。
“得手了!大局定了!”
当第一面吴军营级旗帜插上安庆西门城头后,曹炎忠也顿时发出了一声欢呼,知道自军今夜破城已成定局,拿下安庆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同时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曹炎忠也基本可以肯定黄远豹麾下的狙击手确实是直接干掉林凤翔了——不然的话,太平军绝对不会慌乱得这么严重,崩溃得这么快!
“不错!不愧是黄大的三弟,到底没给他大哥丢脸!也没给我这个二哥丢脸!”
夸奖黄远豹的巧计狙杀之余,曹炎忠还没忘记夸奖自己一句,得意笑道:“不过也多亏了老子当机立断,马上发起蚁附战,不然的话,这么难得的战机就得白白错过了!”
或许曹炎忠高兴得有点太早了,察觉到了安庆西门这边的情况不对后,菱湖这边的太平军驻军,还有集贤关的太平军,先后都出兵赶来安庆西门战场这边增援,妄图为自军西门守军分担压力,挽回败局。
不过曹炎忠也有这个实力得意,菱湖和集贤关的太平军能够当机立断,立即出兵救援,无奈他们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得过吴军马家岭驻军这一关,马家岭吴军同样果断出兵阻击,击针枪加掷弹筒一通乱打,直接就把精锐主力反复稀释后战斗力大降的太平军抽得满地找牙,不得不狼狈退走。
尤其是菱湖这边的太平军驻军,一半以上都是石达开从南京带来的杨秀清旧部,既是军心不够稳定,又是在南京享习惯了福,再不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冲锋陷阵,所以菱湖这边的太平军不但崩溃得更快,甚至还不肯与集贤关赶来的友军会师一处,联手向马家岭吴军发起再次进攻。
类似的情况还有安庆城里的太平军预备队,虽然守卫西门的刘官芳早早就派人向他们求援,无奈这些太平军预备队只愿听令于林凤翔,不想被刘官芳呼来唤去,所以不但出兵不够果断,勉强出兵后打得更加不够果断,还有和刘官芳同级的太平军将领甚至已经开始这么盘算……
“林丞相阵亡了,是不是该我当安庆主将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占安庆()
虽然群龙无首,没有统一的指挥,可是随着西门这边的战事情况越来越紧急,坐在同一条船上的太平军还是纷纷向刘官芳这边伸出了援手,老老实实的带着军队过来给刘官芳帮忙。
但也已经晚了,如果说只有几十百把名吴军士兵冲上城墙,那么太平军靠着人数优势和同样在不断进步的武器装备,倒是还有希望把登城吴军赶下城去,重新守住城墙阵地。可是等各怀私心的太平军将领真正发力反攻时,吴军已经差不多快有一个营的兵力冲上安庆西门城墙,太平军再想把吴军重新赶下城墙,就只能是指望奇迹出现了。
兵力逐渐充足后,吴军将士当然利用城上空间狭窄的特点,排起了多条密集横队迎战,一边保护住后续军队的上城空间,一边用吴军赖以成名的线式战术迎头痛击来犯之敌,密集的排枪连绵不绝,子弹如同狂风暴雨,打得从两翼杀来的太平军士兵死伤不断,惨叫连连。
直接师从吴军的安庆太平军也曾多次采用线式战术冲击吴军阵地,也靠着对双方火力都十分有利的空间优势,在比拼排队枪毙期间给吴军带来了不少伤亡。然而在战术相同的情况下,太平军装备比较差的弱点却又被加倍放大,射速完全处于下风,火力自然也被压制得十分厉害。
“预备!开枪!”
“准备!打!”
双方将领的命令声中,吴军士兵和太平军士兵各自成排齐射,尽量瞄准对面敌人开枪射击,枪声密如爆豆,双方士兵中枪中弹的闷哼惨叫声连绵不绝。可是吴军士兵装备的击针枪在这一刻却把射速优势发挥了极限,仅仅只是采取两轮射就能保持火力连绵不绝,始终以密集枪弹封锁住前方道路,不给太平军近身机会。
与之相反的是,安庆太平军的枪支射速却是参差不齐,少量装备的击针枪勉强能和吴军的火枪射速并驾齐驱,余下的米尼枪、燧发枪、卡宾枪和火绳枪则是射速有快有慢,难以协调一致,火力密度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证,通常是吴军都已经打出了两三次齐射,太平军才能打出一次。
“打!打!给老子重重的打!快,快装枪子,越快越好!”
太平军将领的吼叫一直不断,逼着自军士兵以最快速度装弹发射,可惜枪支的性能特点却注定了太平军的火力射速不可能追得上清一色装备击针枪的吴军精锐,乒乒乓乓的枪声中,太平军士兵再是如何卖力的迅速装弹开枪,也多少打死打伤了一些吴军士兵,却还是挡不住吴军将士有如狂风暴雨一般打来的密集子弹,前排的太平军士兵死伤始终接连不断,后排的太平军士兵再是如何奋不顾身的立即补上空缺,却还是填不满死伤不断的前排兵力,更扭转不了自军与吴军将士之间的火力优劣之势。
激战中,太平军先后从吴军阵地两面发动了七次线式进攻,结果只有两次在吴军阵地前打出四轮齐射,余下全都是只打出两三次齐射,就被吴军的猛烈火力直接击溃,付出的伤亡代价也是吴军的好几倍。
排队枪毙完全处于下风,太平军也只好拿出快要被时代淘汰的集群冲锋战术,妄图大队冲锋近身打白刃战,结果这种在吴超越刚起家时还勉强有用的战术再次投入运用后,却让太平军明白了什么叫做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他们在付出大量死伤才刚勉强逼艰难吴军阵地近处,吴军后队中马上抛出了大量的苦味酸手雷,直接把他们的密集人群炸得七零八落,死伤满地,彻底失去近身作战的机会不说,侥幸躲过手雷爆炸的太平军士兵还很快就被吴军士兵补枪打死,集群冲锋,直接变成了集群送死!
对于战场后方来说太平军士兵还算幸运,他们已经没多少机会品尝这样的滋味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有更多的吴军将士成功冲上了城墙,兵力获得更进一步补强的吴军将士已经在太平军阵地发起了进攻,已经反过来逐渐把太平军压得缓不过气,打得节节败退,阵地后方的太平军士兵自然也就用不着担心被将领逼着冲锋送死了。
太平军当然也不可能就这么直接放弃,仍然还在有太平军从城内赶来增援,可是当他们冲到上城台阶上的时候,已经逐渐腾出手来的吴军将士却马上砸下多枚手雷,把正在列队上城的太平军增援炸得鬼哭狼嚎,死伤惨重,根本无法成编制冲上城墙增援,当然也就无法对城墙上的吴军将士形成象样的威胁。
狭窄的城上空间除了对吴军将士发挥枪支优势有利外,还成功限制了太平军从其他城门赶来增援的路径和速度,吴军将士自要以密集横队守住一段城墙横切面,太平军就休想轻易近身,所以从北门赶来增援的太平军也同样无法进入吴军阵地,切断吴军的上城道路,头顶无忧的吴军将士仅凭轻便飞梯就可以把援军和弹药源源不绝的送上城墙,彻底在西门城上阵地站稳了脚步。
“西门肯定守不住了,西门失守妖兵大量进城,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打巷战,还是尽快转移出城?”
巷战死拼到底和尽快脚底抹油的艰难选择放到了每一个太平军带兵将领的面前,结果虽然也有一些太平军将领决定与城池共存亡,但更多的太平军将领却是一直犹豫不决,抱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思持观望态度,同时自然也有一些败类在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跑路。
太平军众将群龙无首,态度不一,吴军方面的战术态度却非常坚决,就是先拿下西门城上战场,保护好上城道路,然后再适当出兵增援南门战场,接应南门偏师登城,先控制住城墙至高点再图谋进取。
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虽然见效比较慢,却胜在稳健,不容易出现失误导致被敌人翻盘,结果也正是在这种稳健战术的帮助下,南门偏师战场上的吴军将士也逐渐的登城得手,不断冲上安庆南门,在城墙顶端与西门主战场上的吴军连为一线,有力控制住了大段的城墙阵地。
还是到了这个时候,曹炎忠才颁布命令,让吴军向安庆城内发起进攻,然而命令还没发出,旁边的幕僚谭继洵就提出了反对,先拦住了去传令的士兵,然后建议道:“曹将军,是不是用不着这么急?再等一等,等天色全明了再向城内进攻更好?”
谭继洵是曹炎忠在四川作战时请左宗棠推荐的幕僚,性格沉稳谨慎还颇有才华,文化不是很高的曹炎忠也对他十分重视,所以听了谭继洵的反对后曹炎忠也没恼怒命令被拦,还问道:“子实先生有何高见?”
“安庆是安徽省城,又是长毛伪都江宁城的上游门户,位置最是重要不过。”谭继洵指出道:“长毛在这里经营多年,城里不可能没有修筑众多的巷战工事,我军将士几乎全都没有来过安庆,对安庆城里的地形极不熟悉,又在黑夜之中仓促入城,打起巷战来肯定要吃亏不小,还是暂时稳住,等天色全明后再进城不迟。”
“还有,蛇无头不行。”谭继洵又指出道:“安庆匪首林凤翔已经被我军冷枪打死,城里长毛诸将群龙无首,战事期间又不可能聚在一起商议行事,另推首脑总司全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攻势若是太急太快,城内长毛诸贼为了自保,必然会全力抵抗,被迫与我军血战到底。但我军如果放缓攻势,让城里的长毛看到逃跑活命的希望,反倒有可能自行弃城而逃,让我军可以更加轻松的拿下安庆城。”
听了谭继洵的话觉得有理,又考虑到自军士卒确实对城里的情况极不熟悉,黑灯瞎火的打巷战既容易吃亏又浪费弹药武器,曹炎忠便点了点头,改口命令登城军队就地构筑防御工事防范太平军反扑,优先保护城墙阵地休息待命,同时派遣工兵连夜在安庆城墙下搭建大型云梯,以便在天亮之后向城内战场迅速投入兵力。
虽然不象儿子那么出名,但是谭继洵也确实是个擅长洞察人心的狠角色,当吴军将士就地构筑防御工事放缓了攻势之后,压力大减的太平军各部反倒出现了分裂迹象,或是主张全力反攻夺回城上阵地,或是主张在巷战中坚守待援,或是暗存逃命打算,人心不齐,全无统一主意。
坚决主张反攻拿回城上阵地的是性格强硬的刘官芳,可惜他的本部主力已在激战中遭到了重创,本人的威信又严重不足统御众将,要求友军出兵反攻的要求纷纷被同僚找各种借口拒绝。
主张巷战待援成了主流呼声,可惜这些人也没谁敢指望光凭城内之军就顶住吴军在天亮后发起的进攻,全都把希望寄托在集贤关和菱湖的太平军身上,出城求援的信使一个接着一个,同时这些太平军将领还大都是一边高喊和吴军血战到底,一边悄悄准备带着军队在情况不对时跑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军到底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