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那一望无垠的大海,都难以阻挡洪堂舰队远行进取的脚步,更别说这内陆黄河,最宽不过数十丈的宽度呢!

    当然,这些都还是官府需要去头疼的事情,现在的明朝民间,却因为一件事情,而出现了一番波澜。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洪门与大明朝开战,双方因此而进行的交战封锁,最终引起了一场随之而来的变化。

    首先引起变化的,自然是江南一带已经习惯了大量出售各种特产的工厂作坊和商号们,随着洪门对外发表声明,禁止了海外商人与大明朝之间的贸易,许多工厂主、作坊主们所花大成本所生产出来的货物,顿时间便失去了他们的买主。

    明朝国内市场,如今哪里能够做到对江南商品的内部消化啊,不说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有喜欢明朝江南货物的,便是江南本土的百姓,也因为土地兼并等因素,少有能买得起这些奢侈品居多的货物。

    没有买主,也就意味着工厂主和作坊主们所生产出来的货物,变成了积压在仓库里的无用之物,换不来金钱,那工厂主作坊主们就没有办法发放个哦工人们工资,采购原材料继续开工。

    短时间的封锁,工厂主作坊主们到时候能够咬咬牙坚持坚持,但是眼看这战争封锁,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有余,而且还看不到尽头,再是想要坚持的工厂主们,此时心里也不由打起了退堂鼓。

    不是他们不想坚持下去,而是他们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了。

    在洪门发兵之初,没有人能够想到南海王竟然会放弃仅次于明朝皇帝的异姓王位,他们正憧憬于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丰厚利益,用一次次加工产品所赚取的银钱,扩张着他们的工厂、作坊,借此赚取更多的银钱,周而复始。

    甚至有那胆大的,还去找人借了高利贷,妄图凭此一夜暴富,如今看来他们却是因此而陷了进去,未来前景不容乐观啊!

    “刘东主,开门,是我老陈!”

    “姓刘的,开门!”

    “再不开门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啊!”

    苏州城外,一处民宅外,六七名气势汹汹的汉子,敲打着这座宅邸的大门,但是迟迟无人应答。

    “老大,这家人是不是跑路了啊?”

    有人敲门敲得不耐烦,回头对身后蹲在树荫下栖息的中年汉子抱怨道。

    “别管他们在不在家,你就给老子使劲儿敲门就好!”

    蹲在地上休息的中年人,姓苏名怀仁,出身苏州府城中的本地人,从小便在民间各行各类中厮混,到长大后便成为了苏州府城中的游侠儿头目之一。

    说是游侠儿,其实也只是苏怀仁他们这些人自己的美誉,在外人眼里他们这些人其实也就不过手一群不入流的混混儿而已,甚至还不如其他三教九流的人士。

    但是像他们这样的混混儿,自然有他们存在i的价值,像是哪家钱庄赌坊出了什么事情,要不回帐来,正好可以交给他们这些人来办事,反正他们做事费用不多也随时可以抛弃,好用得很。

    这回苏怀仁所接对差事,是为城内沈氏钱庄收回一笔即将到期的借债,借债人正好便是此时他们所堵住的刘氏宅邸人家。

    这刘氏宅邸主人名叫德旺,本是苏州府城中算得上殷实人家,早年间也有上百亩良田,家中还在城内西区开设了一家绸缎铺子。

    按说这样的人家,原本不该有什么外债才对,光是他们这份家业只要好生打理,过得那也还算是舒坦。

    可是要怪就怪他们家传承的祖业上,他们家所绣苏锦,虽然还达不到上供皇室的地步,可是在苏州这座以苏绣闻名天下的地盘上,他们家出产的苏绣,那也是坊间邻里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了。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而明朝政府又渐渐放松了对海洋贸易的管束,民间官方纷纷闻声而动,开始加入到这一场利益丰厚的大局当中来。

306 危机() 
刘氏宅邸里进里屋之中,刘氏一家老少十余口子亲人,悄身聚在屋里,大气不敢出一声。

    家里的下人仆从,倍安置在了外间,刘德旺家主下了死命令,不准他们发出一点响动,比刘氏一家人这里还要安静。

    “都怨你,我早就劝过你了,让你做事不要冒进,不要贪心,你看看现在搞成这样,可叫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啊!”

    刘冯氏坐在床头,护着身边一大两小三个儿女,面带愁容地发起了牢骚,语气虽轻可却也将将能让刘德旺听的清楚。

    “闭嘴!”

    刘德旺不耐烦地压低声音怒斥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啊?我怎么知道这南海王突然一下子就反了呢,害得如今咱们生产出来的丝绸没人采买!”

    刘德旺何尝不是后悔自己野心太大,前面赚到了太多甜头之后,到后来胆子变得太大,硬是找上沈氏钱庄的东家,以自己家中地产借贷了一万两银子,扩建了一百架织机。

    谁承想,这世间变故如此莫测,前一刻还是繁华热闹的一片美好景象,转眼之间却是人去楼空一片萧条。

    洪门齐心堂、南洋商会各家商铺接连消失无影,官府严查严打与洪门有所关联的各方势力,甚至不惜伤及无辜进行盘查,到后来整个沿岸埠头纷纷封锁,无有船只能够出海。

    一下子之间,那些金发碧眼的西洋商人消失无踪,打扮怪异的东倭来客和琉球海商也是寥寥无几,最终使得刘德旺自家的织造厂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大批丝绸,因为没有买主,而囤积在自家的仓库当中。

    “没办法了,你们娘几个收拾家里的细软,回娘家躲些时日吧!”

    生气归生气,生完气之后刘德旺也是颓然地对自己的老婆孩子们说。

    “那你呢?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刘冯氏听闻此言,担忧地问道,好歹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们两口子相处多年的亲情不是假的。

    “我留下来解决家里这些麻烦,一个大男人总得有些担当不是?自己惹出来的祸自己处理呗!”

    “孩儿他爹,实在不行,咱们就将这些地产全给他们得了,只要你人在,咱们至少还有盼头!”

    之前的抱怨,最后还是败给了担心丈夫安危的心情上,刘冯氏咬牙忍痛说出一个最不愿意面对的解决方案出来。

    “你就安心带着孩子们出去避避,家里的事我自有分寸!”

    刘德旺瞪了刘冯氏一眼。

    “五福!”

    “老爷!”

    “你去开门,请外边几位客人进大厅等着!”

    “是!”

    “六福!”

    “老爷,在呢!”

    “等外面那些人全进屋里以后,你陪着夫人她们走咱们家后门,送她们去冯家呆上一段时间!”

    “是!”

    如此场景,不仅仅只发生在苏州府一地,而是江浙一带商业繁华地段,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埠头封锁,不仅仅只是影响到了他们这些商人、工厂作坊主们,因为江南一带大量的土地改变了它们的用途,从生产粮食变成了桑麻之地,使得原本的鱼米之乡,现在反而需要从外地运送粮食进来。

    而在如今的江南一带,粮食采购渠道有两块地盘,一块是逐渐开发出来的湖广一地,那里渐渐取代了江浙一带鱼米之乡的名号,成为如今大明朝名副其实的粮仓所在;另外一块,则是来自洪门掌控的大元岛、吕松群岛。

    大元岛和吕宋群岛的面积看起来似乎不大,但是洪门本身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啊,加上洪门农业部门推广出去的种种高产作物和先进的粪肥灌溉技术,以及这两地本身适宜的气候,却也让洪门地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放在以前,大家自然是不用太过担心,原本的农户们因为租税太高,纷纷转变职业变成了工人,大家依靠在工厂作坊里做工,或是在码头卖卖苦力等,也能赚钱养活一家人。

    可是随着洪门揭竿而起,与大明反目之后,江浙一带一个极重要的粮食渠道就此断决,致使运输到江浙的湖广粮食顿时没有了竞争对手。

    做买卖的想必都清楚,当这样一个商机摆在面前时,他们会怎么做吧?

    没错,专营湖广粮食的商家米店,顿时便将粮食售价涨了差不多一倍,原本只需要一两银子一石的粗细粮,现在却要一两八钱。

    生活成本的增加到也不是不能克服,只要大家的工作还在,一家几口苦点累点挤挤总能坚持下来。可是随着工厂作坊主们生产出来的货物无人采买,大量积压之后,工厂作坊主们面对此情此景,他们能做的除了想方设法寻找销售渠道外,也就只剩下停工歇业这一条路了。

    连采买原料的钱都没有了,你拿什么来开工啊?

    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可没有什么辞退补助之类的玩意儿,工厂主们想要开了一个工人,也就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后患之说。

    没有了工作,又没有了土地,即便有些积蓄可以煎熬些时日,但是眼看着家中粮食罐子逐渐见底,藏在床底下的碎银钱越来越少,百信们心里那一份绝望,油然而生。

    一场人为引起的经济危机,正在渐渐酝酿,有些人已经开始察觉,而有些人则依旧懵懵懂懂,一无所知。

    “大人,城里现在情况有些不对啊。”

    苏州府知府南洙源,崇祯十年同进士出身,到现在好不容易爬上了如今知府的位置,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这天,他在府衙之中难得小憩一下,身边的绍兴师爷韩进却是大煞风情地走上前来,颇为忧愁地说道。

    “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还让不让老夫休息休息?”

    同进士的身份,身后靠山又不强硬,且家族之中无有奥援,南洙源清楚自己的官场生涯,能爬到如今的地步,已经算是他经营有方了。

    苏州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纳粮二十万石的上府之地啊,其中商贸发达,又盛产丝绸棉麻,能在此地当官,可是他南家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当然,南洙源自己本身的能力是有,但是同样不乏他背后靠山的鼎力支持,已经自己不惜代价的四方打点。

    如今好不容易坐稳了苏州府知府的位置,趁着京查还有两年时间的机会,南洙源首先想到的,便是好好享受一下如今权力带来的地位,以及搜刮当地弥补自己一路损失,还有供给上面那位老大人的供奉。

    “大人,刑房典史那边传来话,说是民间最近有十数家织造厂出现倒闭的迹象。”

    师爷如实将下边回馈的消息上报。

    “倒闭就倒闭呗,这年景倒闭的织造厂多了去了,还不是有更多的织造厂建起来吗?”

    实话说,南洙源不能说没有能力,否则不会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但是现在看来至少他的经济触觉真的很差,直到现在都把这些事情看得很小。

    这也是大多数明朝儒家文人的通病,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四书五经,八股做对上面去了,真正官场上熟悉数算一道的,屈指可数。

    加上本身文化风气就是轻视杂学,故而现在南洙源对于底下民间商业上的问题,几乎可以说是当朝官方层面所

    “大人,此言差矣!”

    师爷韩进急忙辩解起来:“光是这十几家制造厂倒闭,便带来了数百名工人的失业了,没有生活来源,如今已成为咱们苏州府城里的隐患。”

    “没有工作了便换一份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南洙源很是不解。

    “那也要得有工厂作坊招人啊!”

    韩进苦笑一声,继续回答道:“小人听了刑房典史的反应之后,前日昨日便亲自到城外的工厂作坊密集区去走了一遍,这才发现,情况远比典史所反应的还要严重!”

    “哦?”

    “刘氏织造厂,大人想必不会陌生吧?”

    韩进为了更有说服力,提了一个南洙源有印象的对象进行对比。

    “哪个刘氏?是那个苏绣世家吗?”

    南洙源想了一想,然后疑惑地问了一句。

    “正是!”

    韩进点点头。

    “这刘氏织造厂开业之时,还是我给他们的舞狮点的睛,我怎么会忘了呢!”

    有了韩进的提醒,南洙源很快便回想起刘德旺的音容面貌起来,随即联想之前的谈话后反应过来,诧异地问道:“这倒闭的织造厂里,有他们刘氏织造厂?”

    “是的。”

    韩进继续苦笑。

    “只是不应该啊,他们刘氏的丝绸,就算是放在整个苏州诸多织造厂里,那也是名列前茅的,怎么也不该是他们出现倒闭的情况啊!”

    诧异之余,南洙源渐渐收起他懒散的面容,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