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浪腔寡赝静杉恍┟蟮南梢婷窦浒傩罩尾 

    巫咸国不仅因为巫师而天下闻名,还以多盐闻名,拥有后来巴国三大盐泉之一的宝源山盐泉。

    多盐即富,巫咸国因此也是远古时最著名的富国之一,不种而食、不织而衣、鸾鸟歌舞的幸福富裕国度,原因同样是有盐。

    因为有盐,成都平原、两湖盆地、汉中盆地等各地的商民,不畏路途艰难,带着本族的五谷、兽肉兽皮、水果慕名前来,与巫咸国人交换食盐。

    常言说:“家中宝贝,不可示人”。巫咸国的盐远销各国,声名远播,无人不垂涎三尺,自然要引来虎狼。大约到殷王祖乙之后,此时已接近商代中期,巫咸国为庸国所灭,宝源山盐泉落入庸人手中。

    巫咸国灭亡后,巫咸国人为纪念故国,多以巫为姓,巫贞祖上降归于庸国。

    庸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

    早在商末周初,庸国集团地盘之大超乎想象,包括其附属国,大约含:今湖北汉水部分地区、今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也算是庸国所属;还包括今荆州市、荆门市一部,甚至后来楚国都城郢(现荆州市北),原本也为庸国所属;更还包括今重庆的东北地区,含万洲、开县、梁平以北各县。

    总之,  庸国是长江、汉水流域中一个广大的地区,其历史比诸多后来的大国长,当然其架构形式有所不同,以部族联盟为主,算是一个超级联盟部落——百濮联盟。

    庸人不庸。中化民族有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近年,有学者开始提出一种观点,长江文明之兴早于黄河,而长江文明中心之一就在庸国境内。百濮族群是多个族群的前身,包括其后的巴人,以及其前的巫咸人及更早的人类。正是百濮族群四方迁徒,与同样不断迁徒的氐羌族群、百越族群三大族群融合,形成了同源、异流、汇合的中华文化。

    庸国文明最直接的继承者是巴国,还有蜀国、楚国。巴国国土与庸国国土多有重合,因此有学者毫不迟疑地直接称为“巴文化”,或“泛巴文化”。  这无疑是巴人的骄傲。

    巴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通婚是文化融合最原始、最有效方式之一,黄帝也受巴文化的强烈吸引,他的正妃为西陵氏的嫘祖,名女节,据有人考,“节”就是“巴”,也就是嫘祖是巴人(有人考证说是宜昌姑娘)。或许,这是一场政治婚姻,但更是一场文化婚姻。

    可惜,“泛巴文化”这个荣耀被淹没,准确说是被删削了。最先做这件事情并被传承下来的,不是一般人,是圣人孔夫子。出于“尊周攘夷”、恢复周礼的需要,孔夫子删《书》,腰斩五帝,断自唐虞。有学者考证,删削的或许主要是“巴史”。老夫子不相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会在“夷蛮”之地。

    两千四百多年后,来自欧州的学者走马观花,便“科学地”证明了“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并且被学界所接受,这当然不是错的,但如果被有人加上“唯一”、“最早”,就不一定了。

    地质学家研究,大约在新生代第四季之初(大约200…300万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冰河时期,我国除西南一带外,黄河以北地区均为冰河所覆盖。也就是说,巫山这一带的部分动物,没有被第四纪的冰川所灭绝,应该包括人类的前身。

    “巴文明”被埋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虽然她是那样的真实、古老和灿烂,仍然那样沉默,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静静地观看时代的变迁,最多在考古学者从她身上取下一个细胞时发出一丝微笑。

    庸国,还曾经是一个军事强国,周武王曾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和方国,讨伐商纣,庸国名列于八国之首,在泛巴联盟中坐第一席,是仅次于商、周的大国。

    春秋时,庸国地盘缩水,但仍是巴、秦、楚三国之间一个较大的国家,建都在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

    新陈代谢,自古皆然。当楚国、巴国、秦国后来居上,逐步蚕食庸国。至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装过傻b三年的楚庄王联合巴国、秦国将庸国灭亡。

    庸国被**,巴国扩充了地盘,走向鼎盛时期。

    历史的车轮将庸国的光辉淹没,楚国继承、发展了庸国文明,也掩盖了庸国文明,后人但知有楚,不知有庸;另一个继承者巴国,此时在自求生存。

    庸国  灭时,巫贞祖上时为庸国贵族。

    因此,巫贞虽是楚国人,从血源而言,他实为大巫山人,也就是后来巴人的一支,具体属于龙蛇巴人、鱼凫巴人、鳖灵巴人,还是其他巴人中的哪一支,无法细考。

    庸国  破  后,巫贞祖上迁徒躲避,后在楚国境内安定下来,家族又慢慢复兴。

    巫贞祖父巫元,为楚国右领,相当于中级将领;其父巫亨,武功出众,以军功累职,为楚国将军。

    巫亨只有巫贞一子存活。

第056章 背井离乡() 
巫贞此人,自幼聪明,会武艺,但武艺平平,最喜读书,却不喜专攻一门,老子、孔子、法家、兵家学说均涉猎,博闻强记,擅于治典,且有谋略,为楚王所用,任为史官,有权能读记载三皇五帝及九州地理典籍,但楚国史官的社会地位远没有西周时期高,《左传》杜注说:“右领、左史,皆楚贱官”。

    巫贞娶斗缗氏之女为妻,后因妻家人获罪,受到牵连,罢去官职,赋闲在家。

    楚王爱其才,数次欲再用他,巫贞或是以为不得志,或是安于平淡,均以有病为由婉拒,好在家有田产余财,不愁吃穿。巫贞与斗姓女生育二男一女。

    巫贞常对二子道:“天下群雄并起,已是乱成一锅粥,乃大丈夫立名万世之时”。

    两兄弟却各有一套理论。

    长子巫方,聪明灵秀,能言善辨,与父母的想法正好相反,不愿早娶妻,发誓要像当时巧舌如簧而博取功名的人一样出人头地。

    巫方曾说:“武能定国,文能安帮,不要看当今世道,群雄争夺,一旦天命所归,就是君子大用之时。何况,大国之兴,岂能仅靠武力?管子、晏子、百里数人,立德立功立言,谁可比拟?就是歧山之兴,也以文王之功为大。一介武夫,我不耻为也。”

    巫方学业有成,为楚国位高权重的右尹所用。

    次子巫城,恰恰相反,性直体壮,这年十八岁  ,身高九尺,长面长颈,面色微青,背直胸宽,英俊中带有嬉皮,眼神闪光,时常轻笑,因常颈子左歪,人称“偏颈鹿”。

    此人生性耿直,最不奈烦的就是动脑筋,最厌读书。

    一次其父教训他,他道出一通自己的道理:“听说老聃、孔丘等人肚皮头的书可装好几车,没见得在几个大国出将入相?孔丘四处流落,哪个肯待见他?听说他周游列国,在陈蔡被围断粮,差点饿死,真是羞死读书人。可见读书越多,越无屁用。我要当就当万人敌,打死也不做书生辨士!”

    巫贞性情温和,又有自己的教子之道,居然无奈二子之何,因材施教,长子学文,次子学武,飞禽走兽,各有其长。

    次子巫城,只喜于习武,颇有其祖父之风,巫亨生前最喜此子,深得巫亨真传,武功精湛,在他仅仅十四岁时,楚国名将养明喜欢他武功超群而又毫无心计,用作侍卫,倒也芭蕉叶烧火,才尽其用,果然忠心耿耿,常侍左右,养明十分喜欢。

    女儿巫妮,其出生第一晚,其母梦见一位女巫师对她说:“你女儿若是一笑,可令大灵山所有花儿增颜色,若是一哭,可令大灵山所有花儿失颜色。”

    次日,巫夫人讲与丈夫听了,巫贞笑道:“但愿她多笑少哭,让花儿都有好颜色。”因之取小名“颜色”。长大后,美丽聪明,心性乖觉,耳濡目染,虽不算精通,也识得一些书,此时年十五岁零八个月。

    出卖一个人的,常常不是他的敌人,而是熟人,甚至朋友。有楚国将军屈容,又名屈庸,“容”、“庸”相通,乃是古国庸国国君的后人,与巫贞多有交往。他怀疑有一件被传为“庸国虎符”的宝物在巫贞手上,想套取出来,献给楚王,以求发达,几次试探,巫贞装聋作哑。

    两年前,屈容等得不耐烦了,心生一计,趁楚王召见之时说起庸国的旧事,于是对楚王道:“巫贞人才难得,但有异心。”

    楚王吃惊道:“此言从何而来?”

    “方城山,是旧庸国的都城,其山顶上平坦,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而巫贞为两子取名,一个叫巫方,一个叫巫城,一文一武,足见其时刻未忘故国庸国。”

    楚王不悦道:“你是认为转背便忘了故土、故国的人才堪大用?”

    屈容惶恐,伏地请罪。

    让奴才惶恐,是主子快乐的事,楚王大笑:“快起来,放想放的屁。”

    “下臣曾禀报过庸国虎符之事。当年庸国灭亡时,布下一支由庸国贵族子弟化整为零、隐姓埋名组成的秘密军队,那虎符可调集那支军队,准备适当时机造反,重建庸国。虎符为两个半片,一半在庸国主后人手中,一半在一个将军手中。臣料有一半虎符现在巫贞手上。他拒绝为我王做事,便是有图谋复国之心。”

    “庸国灭了多年,那些化为散民的庸国武士早成泥了,虎符就是两片废物,除了换得几瓮好酒喝,并无任何用处。”

    “不然。共王十七年,舒庸人(住在今安徽舒城一带的庸人),不忘复仇,趁我国鄢陵战败,勾结吴人伐我,险酿大乱,臣料领头者正是庸君后人。”

    楚王轻轻笑道:“寡人听说你也是庸国君后人,何出此言?”

    “  微臣身世,不敢隐匿。然而,大浪淘沙,以仁代暴,乃大势所趋,商代夏、周代商,莫不如此。以楚之仁德,六国早晚归一于楚,更不用说巴、蜀两个顽皮小国。

    “当年,楚、巴、秦共灭庸国之时,庸人就已经成了楚人、巴人,乃至秦人,这是天意,岂能人为,逆天而行,只有自取灭亡。微臣不智,也闻识时务者为俊杰。”

    楚王大笑:“肝胆可见。”

    “当年,见过那虎符的人,都发过血誓,世世代代为庸国尽忠,见虎符如见庸国君。他们现今多数后人一无所有,若是聚集,其祸难说。,

    楚王不表态。屈容进一步道:不仅如此,巫贞与来自庸国故地的官员交往密切,不怕一万,只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者,吴起在时,二人亦引为知己。

    楚王终于道:“光脚的不怕穿履的,总是个隐患,你可继续寻找庸国虎符。”

    屈容对楚王说了上面的话两年不到,已是最近。

    巫贞长子巫方随主使出使秦国,其间有同缭好友派人密报他说国中发生一件大事,右尹因事下牢,明知是权力之争,自己身为右尹身边红人,不免牵扯其中,若是归国,必为政敌所害,一片光明前途蒙上阴影,甚而有性命之忧,巫方一念之差,竟然借机潜逃,投了秦公,秦公赏识他的才学,用为客卿。

    当时,雄辨之士只为前途,不讲节操,朝秦暮楚的事并不鲜见,然而一国副使在出使期间投奔他国,也是一大丑闻,楚王得报怒骂。

    楚左尹进宫,对楚王馋言道:“此前巫贞自以为文武兼修,堪为大用,仅列史官,多有怨言,后又罢官,怨气日重。当今世道,文人无节,巫贞虽曾学过一点武,其骨子里仍是个文人,其子投奔秦国,应是巫贞所使。我料他一家必然将要潜入秦国。还听说,他隐藏有对我国不利的重要秘密。”

    楚王盛怒:“寡人待巫贞为贤者,并不勉强他出山,他却心怀异志,睡着楚国的榻,做着秦国的梦,暗使其子投走他国,实不可恕!拿进大牢!”

    楚大夫庄直与巫贞交情深厚,得此消息,正在想办法去通报巫贞,突然想起上午才见到将军养明回宫中陈事,他的侍卫巫城必然是一道回来了,于是暗中通报巫城,巫城借故急还家通报巫贞。

    巫贞此时住在楚都郊外五十余里之小邑,刚得到巫方决定投秦前让心腹传回来的口信,意思是让家人赶快离楚入秦,此时正在思考如何应对,是逃跑还是求见楚王陈情,二心不定,如热锅上的蚂蚁,当天半夜听报楚王派人捉拿的消息,大惊,连夜收拾细软,一家人逃出楚国。

    为避免直接入秦被捉拿,曲线救命,转道巫咸国、庸国故土,过神龙架边缘,兜了一个大圈子,再进巴国境内。

    巫贞喜欢游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