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腿伺褰1冉隙蹋K担阂淮绯ひ淮缜浚嗡亲ò探#俊

    巫贞正闷气在胸,见他找上门来挨骂,冷笑道:“半罐水,响咚咚!养明是智、信、仁、勇、严五品兼具的名将,才让你去跟他,淘些见识,原来你却是打定主意要做一辈子门神!枉你还是养明贴身侍卫,与巴人作过战,却发此愚问,甚为不智,皆是不读书之过。

    “巴人居住的地方,多密林、陡路,狭路之上,长剑多有牵拌,不能施展,短剑,却游忍有余。故而,巴国武士以近身作战、勇猛无畏著名,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再利的兵器,也惧不怕死的。

    “不要以为你有些三脚猫功夫,上过疆场,杀过敌人,溅过人血,爬过坟坡,就自以为天下第一,舍我其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看两岸陡峭的山峰,就可想象这里的男人,这一河清清的水,就可想象这里的女人。

    “常说秦人尚武,陈人尚巫,巴人则既尚武又尚巫,巴国大地,巫风烈烈,藏龙卧虎,水不知其有多深,山不知其有多高,神秘莫测。所谓不入沧海,不知已之渺小,不登泰山,不知已之低微。  小子谨记!”

    这一通教训,舟上的人听来半懂不懂也要替他脸红。巫城知道父亲是心中不爽,借题而发,反而想发笑,向妹妹做了个怪相,随后正经答道:“谨听父亲教诲!”

    巫夫人道:“常给你说,不要把颈子歪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真是个偏颈,看将来有哪个女人喜欢!”

    巫城笑道:“习惯了。”

    母亲道:“既然知道是习惯,就正经点,颈子一歪起,说句正经话,别人以为在说笑。”乃和好如初。

    当时,丹涪水下游岸边,没有专门的馆舍,若夜色降临时,错过了沿途的了几个部族住地,就只能倚江边岩洞避风之处,钻木取火,就水造餐。巫氏四人就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第三日,舟至金巴山荼氏部族的渡头。舟子让众人下舟休息一个时辰,等候大汗淋漓的纤夫换班。

    巫夫人道:“人在舟中,感觉周身都在恍荡,要等上一个时辰,不如上岸去等。在枳都听说巴蜀一带是天下最先饮茶,还能制茶的地方,不如去喝点他们的茶水,看味道到底如何。”

    巫城道:“茶有甚喝头,不如去喝酒。”有种说法,直到西汉,只有巴蜀一带才习惯饮茶,巫城不习惯饮茶,故有此言。

    茶,这种现代人司空见惯的饮料,与巴人、蜀人关系颇大,不妨多费点口舌。

    茶,最先是利用其药用价值,有消暑解烦渴、消食、利尿等功用,因茶的品种不同,药用功效也不相同,后来才慢慢成了一种家居保健的日常饮料。

    巴人是最早有饮茶、种茶习惯的民族(谦虚点:加上“之一”),《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子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荼、蜜。。。。。。皆纳贡之。。。。。。园有芳蒻、香茗。”《华阳国志》的作者、史家常璩明确指出,进贡的“芳蒻、香茗”不是采之野生,而是种之园林,“香茗”正是茶叶,且是种植的茶叶,芳蒻,指蒲草。有人考证,巴人用茶、种茶的历史迄今至少在3000年以上,而且是献给王室的贡品。

    有种说法,汉朝才开始喝茶,理由是现存最早记录饮茶的文献资料出现在汉代,这当然有他的道理。可是,这似乎值得讨论,如果从史料中找不到最早的吃饭、拉屎的记录,几千、几万年前的人难道就没干这样的事?

    何况,文字才发明了几千年?包括巴人在内的所谓蛮夷族群的历史又被自认为正宗的史学家所割裂,甚至毁灭,虽然他们并不一定都是心甘情愿和处心积虑要这样做。

    遗憾的是,古代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第二次远游,“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邛都、笮都,今西昌、汉源一带)、昆明,还报命”,与巴国腹地檫肩而过,否则,无韵之《离騒》一定会增添几篇有韵的巴人歌舞。

    还是以专家意见为准:唐代茶学家陆羽(称茶圣、茶仙)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便是最好的证据。

    很多事情,在巴人这里,似乎无理可讲了,这就是巴人。他们是真实的,并且不去思考后人如何诧异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有过的习俗。

第059章 弜头虎子() 
多说了些闲话,书归正传。

    妹妹巫妮口里不说,也早在当时最先进、后人看来仍只是巴掌大的舟儿中憋得如坐牢一般难熬,道:“就去喝茶。”

    一家四口,取了行囊。巫城道:“最重的便是书籍,不如就放舟上。”

    巫贞道:“一屋子的书,只选了这几册,均是大有来头的,或是名家所藏,或是稀竹所刻,我常常遗憾只能在几样书中选其中一册带走。你怕累,为父自己背。”

    巫城笑道:“死且不惧,还怕累?我是说这里人不读书,谁会稀罕,就是做柴火,人家还嫌不熬火。既是父亲看得比命重,为子者,不得不带上父亲的命。”

    上了渡头石阶梯。

    不远处,有一茶庄,上写“天尺茶庄”,大约是这里人来人往,除了巴人图案,尚有中原流行的文字注明。

    四人进去,小二迎上前来请进。

    巫贞道:“要个江景的位置。”

    小二看了一眼巫夫人母女,道:“我们有专供女眷品茶的。”

    夫人轻轻对丈夫道:“出门在外,安全比礼仪重要。”

    巫贞轻微点了点头,对小二道:“稍歇便走,不妨。”

    四人脱履坐定。巫城臀部坐地,想来一个箕踞坐式,放松身体,正在张腿,听父亲“哼”了一声,改为正规的跪坐。

    小二上前来招呼侍候,巫城见这店小二头上扎有两个突出的髻,结发使上,从头部左右斜出如角,森然挺立,他这个比常人笼得高了,像两个尖尖的角儿,长相清秀,丹凤眼、锛额头。

    巫城暗道:“这里人大多如此长相。”

    他不知这长相、发式正是巴族群的特征。注意力再次到了小二的头式,心想应是巴国男人都这样。

    他更不会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晋时人称一部分巴人为“弜头虎子”,是巴国男子的特有发式。远来的客人胡乱琢磨。场

    正这时,进来一对父子,父亲先叫道:“有不有现成的盐汤茶,来一罐。”

    巫夫人正想问这里人常饮什么茶,便道:“就来盐汤茶。”

    小二诺了一声,先招呼才进来的父亲随意找个座位。

    过不多时,小二送上一只陶罐,冒着热气,几只陶杯,为巫贞等倒上,道:“几位慢饮。”又去为其他客人服务。

    巫贞捧起杯子,轻轻喝了一口,品了品,感觉香咸,但清香味不足,巫城叫道:“这是茶水还是盐水?”

    小二听见叫喊,快步过来,陪笑道:“我正料客人喝不惯这茶。”

    巫贞道:“如何煮的?”

    小二回道:“将陈茶炒黄,加上果实、盐等炒脆,捣成细末,大火烧沸,文火煨成汤。这茶吃了不饿不寒。”

    巫贞道:“明白了,原来是陈茶。我等此时并不饿寒,来一种新茶,清心的。”

    小二道:“原来你们是想品品天尺茶。”

    巫夫人道:“要上好的。”

    店小二笑道:“茶不欺客,看几位来头,并不敢拿次等的上来。”重新送来茶具、放入茶叶,倒上开水。

    巫贞对于茶,也没有多少研究,但也曾经饮过,捧起茶具,闻了闻,小沾一口,连道:“好喝!好喝。”

    巫贞问此茶出于何处,意思是想捎上一包,就是购买土特产。

    小二道:“茶出于金巴山天尺峰。”

    “有何讲究?”

    “委实道不明白。一会子管事回来,问他。”

    巫城一口喝干茶盏中水,早被烫得嘴巴起泡,急忙吐了,生气道:“这清烫寡水的,有点苦味,还烫死个人,如何解得了渴?小二,快来几斗酒!”

    小二有点意外,看了他一眼,声音有点怪怪的道:“这位小哥,没听说解渴茶不如酒。我这茶庄没有酒,要喝酒走错地了,我看时候也不对。出去顺江走,三五十步,有处店家,也是荼氏的,有酒可喝。”

    巫贞喝道:“不一时就要上舟,今日又不是什么节日,喝什么酒!胡闹!”又问道:“这里人平时也喝酒?”

    小二笑道:“喝酒的理由还不好找?”

    巫贞道:“就算当该喝酒,时辰也来不及了。”

    小二提了提铜水壶,一个漂亮的转腕动作,耸耸肩,道:“客人不必急,慢慢品天尺茶,保管不虚此行。梢公说让等一个时辰,多待半个算是最快的。”

    巫城端起茶盏又使气放下,差点不曾弄破。

    巫夫人道:“让他去吧,好多日,他未沾一滴酒。酒可是他的命。多日里担惊受怕,今日总算安稳了,也算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当是个吉日。只有一件:不许喝多,不准惹事。”  巫贞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巫城起身,也不打招呼,对正抬头看他的妹妹诡笑了一下,斜挂宝剑,出了门去。

    当时,楚国已出现铁制的钢刃剑,他这把剑,产自宛地(今河南南阳),在楚国并不是第一流的宝剑,但在巴国地盘上,无疑是削铁如泥的宝剑了。

    只几十步,果然见有一家“龙乡客家”,是个用食住宿的地方。

    巫城打起望进去,一眼看见一个青年小子,年约十七  八岁,披长发,背影高大,一件黑水獭皮褂上身,腰悬短剑,剑鞘  上有一虎一蛇图案。这图案巫城未见过,再加巴国男子有断发、纹身的习惯,长发不多,故而多看了两眼。

    那小子独自站在靠江边的几桌旁喝酒,眼看江面,听有人进去,回头见是个异乡人,因为巫城少见的身高和与本地人不同的衣着打扮才有兴趣多看了一眼。

    这时巫城才看清见那人正面,面如美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暗赞道:“好一个美男子!”想不通穷山恶水还出这样人物,心里有些不舒服。

    那小子回过头去,又自抱起罐罐喝酒,看他样儿似乎想要把雕花陶罐咬出一个缺口,反手过来在菜几上抓炒熟的大豆(菽)下酒;另有几位客人在另两张几周席坐,自得其乐。

    巫城也不理会,暗喜道:“果然这里喝酒不讲那些麻麻杂杂的烂规矩,正合我意!这可能是来丹涪水唯一的好处。”随意找了个座位,蹲了下来。

    小二哥在衣衫上擦了擦手上的水,上前来问道:“小客哥,要什么菜?”

    “要什么菜!要酒!”

    “有何事需要酒?”

    “要什么理由?我仇人今日祭日!”

    小二轻轻一笑,“哦”了一声,表示牛鬼蛇神都见过的,道:“要什么酒?”

    “巴国最有名的自然是巴乡清,听说从商时开始便是贡酒。”

    “没有巴乡清,只有龙乡清,最好的是公侯醉,与最好的巴乡清一样货色。”

    巫城仍不正经就坐,道:“管他什么清的干的,公醉侯醉,只来一罐最好的。”

    小二道:“我们只有最好的。”

    巫城提高声道:“少废话!不要以为我是外乡人,好欺负!”客人们都抬头看他,只有那窗口边的青年不足为怪,头也不回。

    小二陪笑道:“来的都是衣食父母,岂敢相欺。看小哥哥这把长剑和你的发式衣衫,便知是远方的客人。要哪样下酒菜?”

    “荤的素的,只管上来。”巫城这才细心观察那个窗口边的黑衣小子,见他头式、衣裳不仅与楚人不同,与见到的多数巴人也有些差异。

    爱出风头的人尤其不喜欢别人抢风头,巫城心想这小子或许与自己一样,有点騒冲,心头有点不爽,但不足以影响情绪。

    巫城舒舒心心吐了一口长气,仿佛父亲不在眼前比什么都如意,坐下去。

    一会儿,小二送来一罐公侯醉、一个喝酒的陶杯。稍等一会,上来野猪肉、野鹿肉、咸鱼、葵菜各一盘。

    巫城看盛酒的陶杯如独木舟儿形状,感觉好玩,拿在手上看了看,心想巴人迷恋舟儿,不少器物都像独木舟儿,倒了一杯,觉得容积小了,不上口,提起酒罐喝了一大口,胸前的衣襟也吃了不少酒,又手抓起菜来吃。

    屁大功夫,才半罐酒下肚,大喊“再来一罐!”

    小二过来道:“壮士,我们这里的龙乡清,与外间酒水不同,是加一种草酿制,需要一年才成,劲头比外面的酒大,我看差不多了!”

    巫城喝道:“我喝了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