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鹗窃谏蕉淮E吕慈瞬豢欤虼硕徘ǜ媪俗锍雒爬凑遥赏趼缀土楣俣嘶乩戳恕�
“王大哥,您可回来了!”杜迁见到王伦回来十分高兴,高叫一声。“我托人请来的掌柜早就到了,正在楼上喝茶。走走走,您去见见。”
王伦见杜迁心急心里好笑,不过他知道请来的掌柜是给自己赚钱的,又有杜迁的脸面,自己不能怠慢。紧忙跟着杜迁上了二楼。
上得二楼来,杜迁领着王伦进了一间雅间。正在雅间里喝茶的人也早就察觉到了有人进来,这时看见王伦三人进来,连忙起身看向杜迁。
杜迁当下就向新来应聘的掌柜介绍道:“朱大哥,这位就是咱们的东家,秀才相公白衣秀士王伦。”
介绍完王伦之后,杜迁又把来人介绍给王伦。“这一位是朱贵朱大哥,朋友介绍来的掌柜。”
“哦,朱贵!莫不是人称旱地忽律的那位!”听到杜迁的介绍王伦心中一动,脱口问道。
听到王伦张口就叫破了朱贵的诨号,杜迁十分诧异。朱贵向王伦一拱手,十分自然地说道:“没想到小人些许薄名也入得王官人之耳,惭愧惭愧!”
朱贵在江湖上闯荡多年,人送外号“旱地忽律“,这个绰号听起来好像有点外族人的意思,远不如“黑旋风“、“小李广“等一目了然。
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忽律“在宋代契丹语里是对鳄鱼的称呼。鳄鱼是水里的霸王,在陆地上还轮不到它。在水浒中,而朱贵就是这样,表面上看是个平常开酒店的老板,不是什么绿林好汉,就像是那没有呆在水里的鳄鱼,而实质上他可是梁山泊的耳目。探听消息,接引各路好汉上山。这个绰号,和他弟弟朱富的绰号“笑面虎“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忽律“还指一种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情下捡起它后,便发出夺命一击,直接致人死命。不论何种解释,“忽律“都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可怕动物,这和朱贵的工作性质很相像,这个绰号,相当贴切人物身份。
“哪里哪里,朱大哥的大名在下也是闻名已久了。今日得见,万分荣幸。在下为琐事耽搁了些时间,朱大哥勿怪。”无意之中找来了朱贵做自己酒楼的掌柜,王伦喜出望外,毕竟这是自己接触到的第二位梁山好汉。
这朱贵本是和杜迁在沧州柴进柴大官人的庄上认识的,正巧王伦新开酒楼需要有人帮忙经营,杜迁就托人找来了朱贵。朱贵本来自己经营酒水生意,但是本小利薄,一直十分惨淡。后来停了买卖投到柴进庄上混日子,另谋出路。
这次杜迁找他来经营酒楼,正合朱贵心意,朱贵心里十分热切,跋山涉水来到济州。不过他和杜迁都考虑到王伦是读书种子,秀才相公,不打算告诉王伦自己的绰号。不过二人万万没想到,王伦知道朱贵的绰号。何止是朱贵啊,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人有几个人的绰号是现在的王伦不知道的呢。
杜迁见王伦并不排斥朱贵这样的江湖中人,心里一点担忧也放下。对王伦说道:“朱大哥和我是在河北沧州柴大官人府上相识的,朱大哥开酒店那是行家里手,保证咱们酒楼财源广进,日进斗金。”
听到杜迁到过柴进的庄上,王伦又有惊喜。想来是在杜迁出去闯荡的日子在庄上待过,这些以前杜迁都没与王伦提起过。但是王伦还是想确定一下,于是开口问道:“可是后周苗裔,仗义疏财有古名士之风的柴进柴大官人么?”
见王伦也知道柴大官人,杜迁毫不吃惊,毕竟柴大官人名头响亮。杜迁连连点头,回答道:“正是人送外号小旋风的柴进柴大官人。”
柴进在水浒世界可是有资金有实力,属于潜力股,可能是王伦以后需要的助力。现在有杜迁和朱贵二人能与柴进充当日后建立关系的桥梁,王伦心中暗暗思量,这条关系要好好维护。
与朱贵互相认识完毕,王伦示意朱贵坐下,一起品茶。杜迁也在一旁陪坐,小灵官恭敬地侍立在王伦身后。
“大官人选择此间地方做生意,眼光精准,真是有莫大好处。”朱贵来酒楼之前就把酒楼周围的地理环境看了一遍,因此有这样的感慨。
经商首先看重的是地利,所谓的地利,就是交通便利之处、居民集中有利于消费,物产丰赢才买便利。这样的地方,往往可以使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些地方必然是商业兴旺之地,也是商家必争之地。
此时的王伦有着后世千年的经验,虽然没开过店铺没做过买卖。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找个好地点那是小菜一碟。于是轻轻一笑谦虚地说道:“买下此地也是一时走运,呵呵!咱们本钱小,当然要好好筹算,凡事都要精打细算。”
朱贵感觉此事并不简单,但他初来乍到还不明所以,也不好贸然动问。那边的杜迁却是心知肚明,心里诽谤不已。暗道这事别人不知,我还不知。
那边王伦也不管朱贵心中如何猜测,拿起茶壶给朱贵倒了一杯茶水,自己也倒满一杯。施施然开口说道:“朱大哥你我虽是初次相识,但也闻名已久,况且还有柴大官人和杜迁面上。来我这里做掌柜我是万分信得过的,希望朱大哥与我也不要见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朱贵到济州来投奔王伦无非是迫于生计,但他也是有心思的人物。眼见王伦提到正题,和他商谈酬劳的问题。心下思量了一阵,冲王伦一拱手平静的说道:“小人现今无以为业,却也不是游手好闲之人。王大官人看得起小人用为掌柜,一切事情都照官人的意思。”
朱贵这话虽然没说出要多高的报酬,实则是以退为进的高招。有柴进和杜迁的面子,还有自己经营的本事,想来王伦不会亏待自己。而且这些年朱贵走南闯北也见过好些人物,自认眼力不差,王伦不是小气吝啬之人。
这些年王伦通过一些计略和手段,手里也攒下了些家底。而且这酒楼是他长远计划的一部分,再加上王伦招揽朱贵的心思热切。略一思量,王伦当即说道:“朱大哥也是爽快人,咱们就直截了当。朱大哥在我这当掌柜,月钱五贯,并且每月红利中有百分之一的分红,如何?“
一听月钱五贯,朱贵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仿佛有大把大把的银钱从天而降。五贯那就是五千文钱,相当于五两银子。可不要小瞧了这五贯钱,要知道此事一位县令每月的本职俸禄也不过十五贯钱而已。
再比照物价,此时城里的茶楼一碗茶卖一文钱,客栈的一块糖也是一文钱。十文钱能买一斗(十升)粗粮,早年收成好时的米价平均是在每石五百文左右浮动,到了如今最贵也才在一贯左右,江南湖广地区那就更加便宜了。绢价,北宋时在每匹半贯到一贯之间。十几贯钱就可以买一头猪,一百贯钱买就可以买一头牛。
震惊了好一会,朱贵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显然十分满意,何况自己还有分红呢,每月也是一笔大收入。
“多谢王大官人,小人定不负所托。”王伦的手笔不可谓不大,朱贵赶忙表达忠心。
第五章 王伦过往()
眼见朱贵被自己收入麾下,王伦心中小小得意。然后又抬头对杜迁吩咐道:“掌柜由朱大哥担任,大厨二厨我也找好了人。还缺一员刀工和面案,可以在济州城内熟悉的人里面找找。伙计要找四人,口齿伶俐,腿脚勤快的。”
杜迁听见自己又有了差事,立刻有了精神。邀功似得说道:“哥哥放心!刀工已经有了眉目,过几日我亲自去请。”
王伦见杜迁如此轻松接了差事暗暗点头,这个兄弟还是任劳任怨的。不过他还不放心,又开口嘱咐道:“这些人务必要身家清白,老实本分的。等过几日开业的时候,我再立个规矩。”
杜迁将胸脯拍的咚咚响,表示一定照办。然后又问道:“那这些人的工钱是什么个标准?”
“大厨同样五贯钱,二厨刀工和面案两贯,伙计半贯。而且做的好的,都有分红。”定下了各人的工钱标准王伦又对杜迁说道:“这几日你都在店里,等开业之后我让二郎来帮你。”
一听二郎二字,杜迁眉毛纠结在一起,好不情愿。向王伦恳求着说道:“哥哥您发个善心,别让那混世魔王来了,我一人照看的住。
“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九尺高的汉子害怕一个小伢子不成。”王伦无奈的摇摇头,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那哪是小伢子啊明明是小虎崽么!杜迁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没说。就怕王伦马上把那混世魔王派来自己身边,能躲一时算一时吧,杜迁如此安慰自己。
王伦也不去管在那里揪心的杜迁,因为自己定的大厨月钱也是五贯,和朱贵这掌柜是一个标准,怕朱贵多心,于是主动略作解释。说道:“咱们请来的大厨可不一般,你们不要等闲视之。等酒楼开业你们自会知道了。”
那边朱贵闻音而知雅意,连忙表示道:“对于酒楼来说大厨之位非同小可,月钱丰厚无可争议。”
又和杜迁朱贵二人说了会话,眼见接近中午,几人便自己的酒楼里亲自下厨吃了顿馆子。席间也自免不了说一些开酒楼的事情,虽然薄酒素菜但几人一时也是宾主尽欢,王伦明显感觉到和朱贵的关系进了一层。
之后王伦留杜迁朱贵二人在县里照看酒楼一应事务,自己则带着小灵官往王家庄返回。王伦因为酒楼和考试联保的事情已经在县城逗留三四天了,也该回家看看老娘了。
不说王伦回家,单说杜迁和朱贵二人在酒楼里,他二人早就认识,再加上马上就要一起共事,两人之间自然十分热络。
“杜兄弟,咱们这位官人明明有秀才相公这样体面的身份,为什么要从事商贾这样的贱业呢?”这朱贵也不和杜迁客气,直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哈哈!朱老兄,你问我算问对人了。我和王家哥哥自小认识,他的事情没人比我清楚了。王家哥哥这也是迫于生计罢了。”杜迁也不卖关子,当下给朱贵讲起了王伦的事情。
“咱的这位哥哥在王家庄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幼年丧父只与老母相依为命,但也十分上进早早就获得了秀才身份,光是解试就参加了两回了呢!算上这次就是三次了。”
虽然杜迁说的有些前后不搭,但朱贵也没有插言,只是安静地听着。
只听杜迁又说道:“前两次不中是因为时运不济,我想这次王家哥哥肯定高中举人。”
“嘿!要说王家哥哥最大的变化是在这最近三年之中。原本家里只有两倾薄田,他并不懂耕种,都是雇人来做。可是就在三年前收成大好的时候,他把这两倾田地都卖了出去,一卖就是三年。加上手中的积蓄,有了三十多两的本钱。”杜迁越说越兴奋,喝了一大口茶。
“之后他就去了赌场,赌了一圈手中的钱翻了十倍。然后他就开始大量收购粮食,哪料到去年的时候天不作美,受了灾,这田地青黄不接,粮食涨价。这样王家哥哥又狠狠地赚了一笔,用这笔钱他又收购了许多生丝布匹来倒卖。”
杜迁是个粗人,见识有限,只知道王伦这些手段不一般。朱贵却是见过世面的,自己还经过商,知道这里面的诀窍。常听同行们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多数人低价抛售时,我反其道而行之,大量买进。大多数人高价买进时,我同样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抛售,赚取中间的差价。
朱贵心想,王伦所运用的正是这个诀窍,如果自己能掌握这个诀窍也早就有一番作为了。
这个诀窍说来十分简单,只不过是王伦注意农业生产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当丰收之年粮食大量上市的之时,粮价下跌,这时应把粮食收购进来。欠收之时或青黄不接之际,粮价上涨,及时地把粮食销售出去。而且此时丝大量上市,价格下跌,把丝锦和织物收购进来,寻求恰当的时机再贩卖出去。
利用这种手段做买卖,关键就是要抓住有利的购销时机,当时机一到要当机立断。但如何实时观察时机,精准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这里边大有讲究。
朱贵心中有了学习的心思,又不动声色的问道:“既然已经可以做买卖粮食的大买卖,如何又想到开这家酒楼呢?”
“做粮食买卖费时费力,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折了本钱。开酒楼的想法王家哥哥早就有了,开酒楼这事是这样的。”杜迁那边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
原来就在今年三月份,原来的这家酒楼因为管理不慎,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