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泌还想相劝,李亨却摆了摆手。

    “朕乏了,先生且先回去歇息,午时之后重臣们会往殿中议论此事,届时再做决断。”

    见李亨态度摇摆不定,李泌也知道他的这种性格,凡是都难以立下决断,必须思忖再三,考虑过几十遍才有可能做出决定,于是也不再催促。

    “既然如此,臣便告退,陛下好生歇息,莫要累坏了身子。”

    便殿内再次剩下了李亨一人,然则这一回空荡的殿中没了久久不绝的叹息,只有左右为难的脚步声来回响起。

    ……

    距离午时还有小半个时辰,秦晋正打算赶往太极宫,却又忽闻军报,这回是来自于潼关。

    恰逢郭子仪崔光远等人俱在军中,纷纷紧张的屏住了呼吸,生怕里面装的又是坏消息。

    秦晋手捧军报,才看到一半,竟嗤的笑了出来。

    见他这种表情,众人心里安稳了几分,崔光远期期艾艾问道:

    “可,可是捷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都集中在秦晋的脸上,期待着他的答案。

    岂料,秦晋却呵呵一笑。

    “是,也不是!”

    崔光远愣怔了一下,弄不清楚秦晋话中究竟有什么深意。

第五百四十五章 :弃暗投明也() 
“御史大夫就别打哑谜了,潼关军报究竟是吉是凶啊?”

    崔光远急的有些失态,如果潼关方向传来的也是噩耗,那么连日来好转的局面只会比以往变的更坏。与之相反,郭子仪虽然也面露关心之色,可也仅仅是关心而已,似乎对潼关的处境并不十分忧虑。

    “潼关局面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难道军报的消息再败坏还能甚于此吗?大尹何以如此沉不住气?”

    一连两问,把崔光远说的满面通红,这个郭子仪总是话里话外,有意无意的嘲讽于他,以前每每都忍下了,今日却不知为何勃然而怒。

    “郭子仪,难道潼关的安危,你就没有半分关心吗?万一有变,我大唐社稷便岌岌可危了呀!”

    他本来想质问郭子仪一番,可话一出口,却又成了哀叹连连。

    秦晋见状,赶紧出面打圆场。

    “也许是郭将军已经猜到了这军报中的内容也未可知呢?”

    崔光远不服气,气鼓鼓道:

    “某便不信,他能猜得出来,让他说说,究竟是好,是坏?”

    郭子仪淡然笑道:

    “自然是好消息!否则御史大夫又何以如此气定神闲?”

    如此倒提醒了崔光远,他这才觉得有几分懊恼,也是关心则乱,竟然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给忘了。

    意识到这一点,崔光远立即收敛了怒容,如果继续与郭子仪纠缠下去,丢人的只会是他自己。于是乎,安坐于座榻之上,不再说话。

    帅堂中的气氛经过崔郭二人如此一番搅合,反而不如先前那般紧张了,众人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都眼巴巴的等着秦晋将军报宣之于众。

    “不要怀疑和担心,的确是好消息。原潼关守将田承嗣率残部向裴敬投降了!”

    田承嗣投降了?

    人人都以为军报不论是好是坏,潼关一定发生了恶战,万料不到竟是田承嗣投降了。

    “那厮如何就投降了?”

    有人奇怪问道,秦晋却没有说起具体因由,只询问着,该如何处置田承嗣和他的残部。

    崔光远立即说道:

    “自然是收编厚赏,昭告天下,以收叛贼人心!”

    秦晋闻言点了点头,又转向郭子仪以目光征询他的意见。

    和这位御史大夫接触了近两月时间,郭子仪早就把秦晋的脾性摸的一清二楚,所谓询问也好,群策群力也罢,都是做做样子,切实核心的决定,必然在问话出口之前就已经有了。

    只见郭子仪笑着反问:

    “大夫已经有了决断,末将还是藏拙的好!”

    崔光远暗自在肚子里低估了一句,郭子仪这厮看似忠直,实际上真是个老滑头。

    秦晋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忽而用一种极为严肃的口吻说道:

    “田承嗣此人断不可恕,必然取其项上首级,其部下**整编,化入神武军各营……”

    众人立时打了个寒颤,想不到秦晋对叛贼的恨意竟如此之深,这么做是否不够理智呢?

    崔光远正琢磨着是否应该劝解一番,让秦晋三思后在谨慎行事,不料郭子仪却抢他之先,说话了。

    “大夫三思,当此之时唐。军势弱,须得收揽人心,一旦杀了田承嗣,叛军若之中再有变故,只会与朝廷死战,而不敢投降。”

    秦晋却依旧坚持己见。

    “旁人可恕,唯有田某人必死!”

    众人面面相觑,甚至有人在暗暗揣测,莫非御史大夫和这个姓田的有私仇?否则何以对 这么明显的问题置之不顾,一意孤行呢?

    秦晋当然有他的理由,可是却不能宣之于众。

    在他所熟知的历史中,田承嗣乃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赫赫有名又臭名昭著的人物,安史余孽覆灭以后,他与多数安史旧部一样,非但没有被追究,反而做了魏博节度使。中晚唐藩镇割据所倚重的牙兵,正是出自此人之手。

    屡次挫败唐朝对魏博军的削藩后,一举成为各地藩镇的领军人物,开了节度使父死子继的先河,致使唐朝天子诏命再也难处关中,煌煌盛唐再也没有复起的机会。

    正是出于对此人的警惕和厌恶,秦晋才不理智了一把,决定一意孤行将田承嗣处死,一了百了。

    奈何,秦晋的这个命令遭到了空前一致的反对,崔光远在郭子仪之后也力劝秦晋三思而后行,田承嗣作为投降朝廷的第一个安史叛军中的重要军将,是万万杀不得的,否则将会带来极坏的影响。

    而后,众将也纷纷劝说,请秦晋三思而后行。

    见到众人的反对之声如此强烈,秦晋也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决定,是不是真的有些一意孤行了呢?

    “田承嗣的处置容后再议,对其旧部的置措却是迫在眉睫的。”

    郭子仪道:

    “末将以为,田承嗣旧部不宜留在潼关,一旦遭到叛军猛烈攻击,难保这些人不会生变,再度倒戈?”

    “不如迁往长安,也好补充兵员缺口!”

    一名军中长史接着郭子仪的话头建议,不过却又遭到了崔光远的反对。

    “田承嗣残部留在潼关不妥,迁来长安就更不妥了,眼下正是你死我亡的关键时刻,又怎么能祸水内引呢?”

    “大尹之见,当迁往何处?”

    “这……”

    崔光远犹豫了,虽然他明白将田承嗣残部留在潼关或者调往长安都是很不妥当的,但真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却一时间也没有主意。

    忽而,郭子仪却有了主意。

    “大夫,昨日观邸报,陈长史仍旧在风陵关坚守,不若就让田承嗣所部移驻此地,一来可以协助陈长史守城,而来可试探其究竟还有没有反意。”

    崔光远眼睛一亮,觉得这的确是个再好不过的主意,但又隐隐觉得哪里有一些不妥之处,细细思量一番,终于省悟。

    如此一来,岂非将风险转嫁给了不顾生死坚持守住风陵关的陈千里吗?陈千里虽然领着神武军长史的差事,但军中又有哪个不知道陈千里和秦晋之间那复杂的关系呢?陈千里曾是秦晋最为倚重的部下,后来又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虽然秦晋最终在平安无事以后原谅了陈千里,但伤痕愈合以后怎么可能没有疤痕?两个人之间的隔阂自然也就越来越甚,关系看似复合,却早就貌合神离。

    否则,御史大夫怎么可能将亲信部下放在风陵关这种弃子之地呢?

    一念及此,崔光远又有些鄙视郭子仪,这厮一定也深悉御史大夫与陈千里之间的复杂矛盾,否则也不会出这种主意。

    然则,崔光远敢笃定,御史大夫一定不会拒绝这个建议,因为这么做的确是对目下局势最有利的选择。换做是谁,做在秦晋的位置上,恐怕都难以用任何理由拒绝。

    果不其然,秦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

    潼关,一支人马驻扎于关墙之外,关门缓缓敞开,几个衣衫褴褛的军将带着数十名随从鱼贯入城。再一次进入潼关关城,田承嗣心绪复杂,眼见着随处可见的火烧痕迹,不禁感慨万分。

    那一夜,田承嗣为了尽可能脱身,下令在城中放起了大火,本以为这座关城定然已经被烧毁大半,岂料竟然只是浅浅的过了一层火而已。

    与之同行的神武军校尉见他如此神色,便道:

    “这可都是田将军的杰作。”

    虽然说话的口气好似在玩笑,但田承嗣还是有些尴尬的苦笑了一阵。

    “无奈之举,无奈之举,所幸没有酿成大祸!”

    那校尉哈哈笑道:

    “说起来恐怕田将军难以相信,那夜你们撤离之后,潼关竟天降大雨,短短小半个时辰就把本该熊熊而起的大火浇灭了。”

    田承嗣愕然,他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哪校尉在故意说谎,因为除了大雨之外,人力是万万不能熄灭那场大火的。

    但他的面色很快就恢复如常,说道:

    “朝廷天兵自有上天护佑,田某罪人,罪人!”

    校尉也不作色指责,反而宽慰道:

    “田将军识得实务,又能弃暗投明,兴许就没罪了!”

    大约半个时辰以后,田承嗣在帅堂内见到了仅靠突袭就打败了他的人,裴敬。

    然则,料想不到的,裴敬竟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与想象中大不相同。

    “有罪之人田承嗣拜见裴将军!”

    刚一见面,田承嗣大礼参拜,口称有罪。

    裴敬等他拜下去之后就才虚扶了一把,笑道:

    “田将军深明大义,莫要妄自菲薄……”

    田承嗣还要再拜,裴敬这回便将虚扶改成了用力扶起,手臂加了劲以后,生生把对方托了起来。

    “田某惭愧,惭愧……”

    两个人客气了一阵,又落座说话,竟像一见如故般。裴敬出身自河东裴氏,自幼有着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温文有礼,一番刻意态度,更使出身草莽的田承嗣如沐春风,又自惭形愧。

    “田将军所部调往何处,还要等待天子诏命,这几日不如就先在关城内好好歇息一阵,虽然条件不必从前,但总是酒肉管饱,不会受冻挨饿。”

    说起受冻挨饿,田承嗣唏嘘不已,他在风陵关下率攻不破,大军很快断粮,又得不到足够的补给,最终吃尽了苦头。

第五百四十六章 :秀实入长安() 
天子诏命在次日早间送达了潼关,自从叛军哗变事件以后,出城联络外面再不是冒险之举,更多的空隙可以让神武军从容出入围城,因而诏命送达潼关也比以往快了半日。

    “将军,将军,天子诏命到了!”

    此时,田承嗣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早餐,手捧猪蹄啃的满口流油,炭炉上坐着铜制的酒壶,里面的酒液已经温的发烫。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如此惬意是什么滋味了,在风陵关外缺吃少穿,又要面对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出现的偷袭唐。军。这一个月的遭遇现在想起来都有如在噩梦中的感觉。

    闻得天子诏命到了,田承嗣浑身一颤,当即丢下了手中的猪蹄,用袖子擦了把满是肥油的嘴巴。

    “走,接诏去!”

    潼关驿馆中的佐吏见田承嗣如此便要去接诏,惊讶的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田,田将军,如此便要去接诏不成?”

    田承嗣哈哈笑道:

    “自然要去接诏的,晚了便是对天子的不敬!”

    佐吏咽了口口水,又道:

    “下走知道田将军心切,但按照规矩,接诏之前是要沐浴更衣焚香……”

    这时,田承嗣才省悟,原来佐吏的迟疑,是因为自己不懂接诏的礼仪,立时觉得有种遭受了鄙视的感觉。其实这也不怪田承嗣,在安禄山起兵南下之前,他不过是个低级镇将,手底下人不过千,别说接到天子诏书,就连安禄山、史思明这等边帅节度使也未曾单独见过,自然不知道接诏还得沐浴更衣以示庄重。

    就算安禄山称大燕皇帝以后,田承嗣的身份地位猛窜起来,如今虽然也有着正四品下的武职,可接诏时也从未有人提醒过他应该沐浴更衣的。

    “不知者不怪,田某这就更衣……”

    经过一番复杂耗时的拾掇之后,田承嗣终于光彩照人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以前他总觉得当大官,手底下带兵过万就是大富大贵了,自今日才省得,富贵就是这折腾人的规矩。

    天子诏书也不过是天子之命而已,为臣者便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才能正式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