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兴路-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萧轩也估算到:这样一个长期面对英格兰压力的民族未必有很深的内部矛盾,因此就在行军的过程中告诫各个部队的军官们:北方那些不服王化的当地人是比建州更为顽劣的“反动民族”,只要对于大军的行动采取不合作与布配合的态度,所有持有武器的青壮年就都是敌对的武装力量。

    就这样,在五六万外来武装的压力之下,针对英国北方的苏格兰人为核心,也包括其他一些西欧残余力量的清剿作战很快开始了。并非多路的大军利用随时可以升空并侦查到远方敌情的侦查热气球多次瓦解了苏格兰人进行的多次伏击作战企图,并通过对占领地的迁徙清理不断的压缩苏格兰人的包围圈,最终迫使苏格兰人不得不像以往面对英格兰人的围剿那样同进攻中的大军至少展开一次正面决战。毕竟整个苏格兰范围内的领地和人口都是明显有限的,远远无法通过所谓的消极战术来摆脱自身的危机。就这样,激烈的大战也很快就在英伦北部展开。

    拥有主场优势的苏格兰人还是最终集结起了五万人以上的力量针对从北部包抄登陆的一股大概一万五千兵力左右的强敌展开了进攻准备。

    不过在骑兵乃至热气球侦查手段上的劣势还是让这次大规模的伏击丧失了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从而最终不得不演变成一场正面的对决。

    发现了对方大军的埋伏地点的情况下,进攻中的队伍毫不犹豫的选择在白天展开接连不断的猛烈炮击以迫使对手首先发动进攻。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志愿左军主力也装备有三百多门中重火炮,几乎每一轮开火都能将几万枚重霰弹发射出去,在短短不过十余轮开火的打击之下就给缺乏西班牙人那样防御手段苏格兰人带来了数千人的伤亡。迫使敌军的进攻不得不提琴展开。

    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之下,苏格兰人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发动了全面攻击而不是选择撤退。炮火冒着一定程度上炸膛的风险再一次展开接连不断的猛轰。铳炮手和弓箭手也在接下来敌军进入有效射程之内展开接连不断的打击。五万上下的苏格兰人逼近到可以用弓箭乃至火枪对射的距离上的时候,至少接近一半的人已经在作战中减员,可是进攻的势头却是在遇到强有力的弓箭直射之后才真正的停了下来。苏格兰人以前并不是没有同英国人的长弓兵打过交道,不过英格兰人的弓箭手很早就不在巅峰状态了。当遇到那些不小的本钱选训出来的东方精锐的时候,苏格兰人才终究明白为什么这些东方而来的强敌在很大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成吉思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攻到了基督教世界的腹地。

    百步以内的志愿左军火力还是过于猛烈了,在之前的进攻中本就付出了不少代价的苏格兰人除了极少数散兵精锐同前阵的官兵们发生了近距离上的交战之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大规模的突破投射火力网的防御逼近到近接肉搏战的距离上。在一鼓作气的勇气彻底消耗殆尽的时候,战场的最终结果也就渐渐的锁定下来。在炮火猛烈的封锁和骑兵的追击之下,参与进攻的五万苏格兰人大军最终只有不到万余残兵逃脱,而数以万计的尸体最终都留在了战场之上,最终被俘的苏格兰人仅仅不到千人。大部分的尸体在被清点之后也最终被投入了熊熊的大火之中。不论在哪里,队伍在大规模的决战之后始终是十分重视战场的打扫乃至避免大规模疫病的隐患的。

    在这一场决战之后,大军继续展开行动,在整个英伦北部不少地方都遇到了零星的抵抗,但狭窄的本土乃至有限的人口也让苏格兰人的抵抗最终难以为继。

    而萧轩在这场决战之后的第一个月间到不少作战报告之后就可以确定:从崇祯四年展开的这场大规模的远征,在经过两年左右的征战之后也算终究化上了句号,至少真正具有威胁的对手在很大程度上被消灭了。

    本章完

    

第333章 收获() 
至崇祯六年秋收时节真正来临的时候,不仅是主力部队发起快速的突击作战,西欧一带不少后续梯队也相聚发来占领和清剿作战中的报告。本来在远征中的安排就是以十万人左右的主力集团展开快速和接连不断的打击,而后续部队跟随而来的队伍则重点展开针对中西欧地区针对当地抵抗武装的控制。至此,不仅仅远征作战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告一段落,就是为了占领和控制当地所进行的一些清剿行动,也渐渐的濒临尾声。毕竟针对欧洲腹地的“治安强化运动”大概从崇祯五年秋冬大军刚刚抵达欧陆腹地的时候就已经展开了。此时,除了俄国、波兰、南欧等不少地方还存在大规模有组织的抵抗之外,从中欧到西欧的抵抗武装再屡经严厉清剿、对广大基层的政治与分配收买和军事行动联合压力之下也已经渐渐平息下来。

    在整个远征作战行动中,正规部队以总共大概五万人左右的伤亡损失歼灭从河中到英伦一带的各种对手正规武装一百二十万余万人,其中战场击毙和战后处决的俘虏多达近百万人以上的规模。在后续梯队接连不断的清剿中,清洗的对方后备武装和非正规武装则超过了此数,同样有至少上百万人在作战行动中被打死,还有超过百万人的青壮年在报复性的清缴中被处决。

    虽然整个大军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展开灭绝性的屠杀,但短短两年时间内在亿人口左右的地区范围内带来的三百万以上超过十分之一青壮的死亡,再加上“均贫富”“不征粮”等一系列政治政策终究在这个民族主义还没有于欧陆乃至其他地方广泛流行的年代最终瓦解和平息了对手的种种抵抗。

    清剿作战中,后续接连不断增援过来的队伍在两年的时间内也接连不断遭遇到了三万五千多人以上的伤亡损失。萧轩也能够大致的推测到:整个远征行动以来的伤亡损失的九万人很可能还是有所缩水,并排除了一些轻伤的结果。

    不过,同伤亡损失相比,整个大军更大的收获还不仅仅是那些没有太大意义的首级。古典时代以来就远比东方更为突出的硬通货产量外加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不断积累还是让这个时代的欧洲拥有远远超乎萧轩想象的财富,尤其在法国、荷兰、西班牙、南欧等地的抄掠征集报告大大送上来的情况下。按照大致仅仅是已经缴获到和摸清情况的黄金就有九千万两折合后世三千吨左右的规模,白银则多达近十亿两。而且,这还不包括中等富裕群体以下的平民百姓们手中所掌握的各种金银财富,乃至在战乱中很可能被逃亡的各地贵族所隐藏起来的金银财富。这些收获毫无疑问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彻底解决东方所面临的钱荒问题。按照货币存量在正常的情况下最多是经济体量的一半估计,仅仅是折合二十亿两白银的货币存量就能够支持起四十亿两经济产出的经济体。在物价不出现相比现在太大规模涨幅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可以满足两亿人口左右的经济体最终达到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那种发展水平下的需求。这也开始让萧轩明白了欧洲在近代积累起来的货币优势究竟有多大,仅仅是通过货币存量带来的物价差别,恐怕近代的数百年里从各个地方所获得的好处未必比直接殖民获益少多少。

    当然,萧轩最为看中的还不是这些可以做为短期动员手段的金属硬通货,还包括已经开始在文化和出版领域都已经明显超过东方的文教资源乃至相关技术。

    十五世纪中叶之前,西方总藏书量始终紧紧只有一万上下左右的规模,远远逊色于东方。可是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出现后的五十年内就有三万多种图书出版,超过千万计的图书发行,大幅度的缩小了和东方的差别。整个十六世纪,欧洲图书出版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种的规模。几乎是四库全书外加四库全书所禁毁和波及书目的十倍以上。至此,在原来东方领先的文教和出版领域,欧洲也拥有了明显的优势。很显然,在此时的萧轩眼中,整个欧洲此时每年几万种书上千万册书刊发行能力的庞大文教资源才是这一次远征中所获得的最大财富。

    因此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刚刚结束的时候,进一步扩充和发展乃至改善这个年代欧洲造纸和印刷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就开始迅速展开了。当然在短期内,最为重要的还是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汉语普及工作。这个时代的汉语哪怕经过自己乃至身边人很大程度上的改造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人来说还是太难了。在出版领域更是会面临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掌握另一种拼音文字,不论是在文化上遭遇的抵制还是时间中的推广难度都要小了不少。

    欧洲各地存在的规模不小的铁器还有相关的军事生产工业在被彻底的控制起来之后也开始转向农具、马具等方面的生产。

    深秋时界的西欧腹地气候依旧伊人,志愿部队主力在做好了占领军相关调整和安排之后也跟随者超过十万人规模辎重队满载着黄金,同时还有超过五万人规模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工人和人才踏上了胜利的归途。

    “足足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当队伍回归中原的时候,主力部队的远征差不多已经离开本土三四个年头,虽然没有太大的事情传来,当我总有一种感觉。在大军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内地各省潜在的矛盾和隐患并不算小,真的会如此平静么?”

    此时的萧轩最为担心的当然还是在大军远征的过程中后方会不会闹出不可控的乱子出来。其实,萧轩没有让周大勇乃至一些拥有足够威信的实权人物坐镇后方,并留守足够的核心部队,也有希望一些问题能够尽早暴露出来的期望。但也当然不希望那些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达到不可控的地步。

    

第334章 内乱() 
    自从崇祯四年萧轩所率领的大军展开远征之后,军情是尽量隐瞒的。除了此时坐镇北京城乃至西安的少数志愿部队留守力量高层,民间大多数人只能从依旧存在的源源不断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征发、预备队的选训方面才预感到持续两年多接近三年左右的远征似乎仍然没有结束。

    不过到了崇祯七年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一则长篇通信突然在杭州城内发表了出来,进而传遍了整个九州大陆。

    “捷报!捷报啊!西征大军抵达泰西极西之地,在泰西极西海峡先后取得陆海决战胜利。至此,从河中到罗莎,再到泰西诸邦的远征最终胜利结束,斩首二百三十万余级取得空前胜利!君上携军十万正在回归的路途中!”这样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简直是让整个东南的文人士子们如蒙大赦一般。

    这两三年以来的时间内,海内的风云变换。先是明廷原有的官绅士人乃至民间的读书人利用在人脉和基础上的优势,乃至各地新成立的省府各院法堂专门针对留守的军管会势力展开了实质意义上的反扑。

    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政治斗争经验乃至权术经验的各地军管会首脑们还并不了解背后一些人的用意。顶多以为是那些之前遭遇到重大打击有些不得志的文人士子们借基层土地革命变革中的一些局部问题借题发挥抒发怨气罢了。

    可是当崇祯五年秋收之后各省府法堂的一次突如其来的“诉讼政变”中接连不断有二百多个县的军管会头目以执法犯法的名义被强行提审,九十多个县的军管会主要军官骨干因为没有防备而遭到法堂系统突如其来的公审处决之后全国各地的军管会系统都开始反应过来。

    虽然对方的行为看起来合法合规,但是各地的军管会头目为了自保也纷纷对各地的法堂人员乃至相关的护军、民兵展开彻底的清理。也就因为这一件事,波及整个中原的内战也就在崇祯五年冬天的时候彻底爆发了。

    最初的时候,掌握更多人力物力,在近代军队建设方面也更有经验的军管会很快在绝大多数地方赢得了上风,彻底清洗和控制了海内大部分省府的实际控制权。“东南义军”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到了广州城与杭州城两个相对靠水的城池。

    不过在远征部队带走了大部分优质火药乃至相关火炮,又有不少火药库存和防御器材留守在广州城与杭州城两地的情况下战事并未如国内军管会武装预想的那样顺利。

    为了应付远征作战中的军需和差事,留守力量的大本营不得不在陕甘一带保持重兵,并不短抽调人力物力西援。同时,国内的军管会在很大程度上也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体系。南下内战中抽调的力量大多是从各地临时抽调而成,在力量上并不能对拥有明确组织构架的法堂派系武装拥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几年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