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一听这话,脸上顿时变了颜色。
“停!你住手!”
国家重器?卧槽!你瞎开什么玩笑呢!
武松虽然是匪,但这梁山泊目前不是还没跟官府正式开战吗?忠義会高调喊出“替天行道”的口号,所走的其实是关西五路义勇军弓箭社的路子。
在大宋体制下,目前勉勉强强还算是合法的社团组织。
民间结社,目前是法律所允许的。赵官家自己就主持了一个齐云社蹴鞠爱好者协会。关西五路的诸多弓箭社,也全都是立过功受过奖的先进社团。
河北山东的弓箭社,前些年,倒是涉嫌勾连匪盗,被官府以剿匪的名义,剿过一回。
但官府的口径是很明确的:大宋官方从来没说过弓箭社有罪,也从没说过要捉拿天下所有弓箭社团成员。官方强调的是,勾连匪盗者,立案侦查,缉拿归案,从严法办。
事实上梁山好汉骨子里头就是匪。皮面上也是合法社团。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还没被官府抓到切实的人证物证,匪首们也一个都没被缉拿归案吗?
简言之,官府对梁山的态度目前是:我们有理由怀疑你们就是匪帮,正在立案侦查中……
开封府许幾大尹现在郓城帅司衙门所搞的这一套清乡法,恰恰打在了梁山的软肋上。许幾这个做法,就是一把软刀子,要逼梁山泊尽快揭竿造反。
清乡法规定:当地民户早晚两次必须向保长签到,缺勤就是通匪。
梁山好汉怎可能傻乎乎地跑去签到呢?一去必定被抓。
倘若藐视帅司衙门颁下的新法度,不去签到的话,朝廷兵马也就有了剿匪出师有名的说辞。
此刻,许幾还没有正式上奏枢密院发兵剿匪,但此事已经箭在弦上。朝廷暂时按兵不动,是在等许大尹拿出最终的汇总簿册。
究竟有几千人还是几万人,抗拒朝廷法度,拒不打卡签到的?这数字略有些大,一时还没来得及统计完毕。
武松却不知道,许大尹要的并不仅仅是个数据。而是要所有这些抗拒者完备的编户档案,这就会形成一张超过五万人规模的通缉犯大榜单。这浩浩荡荡的通匪名单中,多有豪绅大户,许大尹都需派出干吏,逐一上门核实。
所谓的逐一核实,其实并不是志在“勘误”,而是,借机敲打。
许大尹毕竟不是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什么的,必定会激怒一大批土豪大地主士大夫,君不见司马缸、苏轼之流,全都把这王安石恨之入骨吗?许幾的体量和腰围,可不敢跟王安石相比。
所以他这清乡计,也就只是个造势威胁的意思。其实并不敢当真把拒不签到的豪绅大户,统统录入匪盗大名单。
逐一上门威逼利诱,这是必须的办事流程。既可以在剿匪工作中不误伤这些实力阶级,又可以中饱私囊,敲点油水出来。
毕竟,大宋的政权,既不是皇家DU裁,也不是军阀执政。大宋政权的主体,其实就是广大豪强地主阶级千头万绪的裙带关系,共同汇成的云势力,把持着真正的国家权力。
许幾身为开封府大尹,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于是这郓城帅司衙门统属的禁军兵马,一时半会儿并不会暴力征剿五百里梁山水泊。
枢密院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发出战争动员令。
故此,当地官府目前跟梁山泊之间,形成了奇怪暧昧的对峙关系。
梁山固然是不好意思主动杀官造反,官府倒也拿不到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批复令。几个或者十几个巡检,带着几百人马去犯罪现场办案,又会弄得来集体失踪。
局面僵持下来。
但这样的僵局注定不会持续太久。最重要的一批当地豪绅,迟早会站在许大尹的一边。到时候许大尹没了顾忌,宋公明便不得不反。
武松此刻面临的便是这样的一个尴尬背景。
这种敏感形势下,梁红玉忽然说起什么“国家重器”。
由不得武松不惊!
当时就大吃一惊!
国家重器落入匪帮的手中,这意思不就是要僭称皇帝么?这可不得了!
黑旋风那家伙成天撺掇着宋公明造反当皇帝,但忠義会二十四人委员会是有形成决议的,羽翼未丰之前绝不能那么乱来。那分明就是作死。
所以,梁红玉提及国家重器,武松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起灵、无鞋那样开开心心捡到宝,我要上缴国家什么的。
武松的第一反应就是:国家重器什么的,分明是要诛灭九族的,恐怖祸根。
天下各种罪,最重无过于造反。造反其实也有小造和大造。海外称王的造反派,譬如湾湾岛、譬如交趾国、譬如大理国和西宁州赞普宗喀巴国,朝廷是有心剿灭的,但征剿一旦失败,也经常会倒过来招安,索性就封你一个藩王。
南北朝五胡乱华,就是这么玩的。慕容家割据北方,自称燕王,偏安江南的司马皇帝还不是赶紧送个诏书去承认燕王乃是合法的北方藩王。
刚刚结束的五代,亦是如此。
但称王和称帝的性质截然不同。称王的,国家搞不定你,便有可能承认你是合法藩王。
持有国家重器僭称伪帝的,那便再也无法和解。必须血战到底。袁术当年拿了传国玺,就这么惨死的。
所以这国家重器,从袁公路惨死的教训上看,绝非什么好宝贝,这特么的完全就是要灭人全族性命的大凶器啊!
话说,武松忽然脑筋急转弯,梁红玉的女主不是李清照?
当朝宰相的儿媳妇,身边藏着传国玺,她不上缴国家,她私藏如此可怕的天下第一大凶器,这是个啥意思?
还有!我现在不就是想打两只鸟来烧烤吗?你却忽然跟我说起造反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赶紧住手!那宝贝,你揣好!千万别拿出来!”
国家重器什么的,既是如此可怕之物,武松是断然不敢与此案沾连。
宋公明的处境已经很艰难了,梁山是真心想要经营一个桃花源式自由渔猎免赋区,并不愿意仓促杀官造反。许大尹一直耍手段想要破坏和谐,挑起内战。这传国玺什么的神器,若不出世还好,一旦出世,必定要掀起一场黄巾式的大反乱。
武松心想,过个十年八年的,等吴学究和卢博士他们的神武大将军炮造好以后,说不定这国家重器倒是有用。
现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这东西还是不要过早拿出来的好。
尤其是不能让这赵延庆小萝莉当场看到呀!
我又没打算弄死小公主,你当着赵皇帝女儿的面,公然说你有玉玺?你当这小公主是死的么?回去人家就告爸爸!然后殿前司禁军兵马大举出动,一下子抄了赵挺之全家,灭你赵氏李氏两家的九族。
……
第184章、半钟()
梁红玉很懂事很听话。
让她住手,她便住手。
毕竟这姑娘这时候岁数还不大,暂时还没有培养出英烈夫人的气概来。
“武二哥可是有什么忌讳么?”
梁红玉朝着身边的赵延庆看了一眼,似乎猜到了武松的顾忌所在。
怎么说也是宰相府里出来的丫头,这种事情多少也是懂一点的。
她在武松跟前好像是有点害羞,期期艾艾地小声分说道:“如果……如果武二哥是疑惑此物违禁什么的,大可不必担这份心。这器物,并非本朝的,亦非前朝的。碍不着官家什么事儿。官家其实也晓得我家女主正在收集此物,还颇加赞赏呢!”
好吧!于是武松心想,大概这大唐大宋以来,另有新的国玺制度,不再像“说三分”里头那样,动不动就认定传国玺的持有者就是真命天子。
话说这秦汉国玺,早就被袁公路给弄丢了。就算有倒斗高手,从哪个古墓中掏摸出来,大概也就只能是算是个值钱的古董。早已没有什么号召力的吧。
再一想忽然又觉得不对!
梁红玉刚刚说什么来着?收集?
那就是说,这是一套器物中的一件或者一个碎片。那分明就不是什么国玺了。
于是武松就说:“你过来,悄悄跟我讲,到底是个啥宝贝?小声讲!不要声张。”
于是红玉小萝莉丢下赵延庆,跑了过来。
附耳过来,小声笑道:“是个蛮奇怪的上古青铜器,也不值许多钱,赵官家也不怎么瞧得上眼。偏偏是我家这位女主,特别高看此物,说这是河图洛书的番外篇。”
这么一讲,武松的心里又是一惊。
尼玛!河图洛书,那不是皇帝龙袍上绣的乾坤地理图么?说来说去,这虽然不是传国玺,却还是个造反专用的道具啊!
虽然是愈发地吃惊,情绪却渐渐地平稳下来。
盖因为这红玉小萝莉已经说明,赵官家已经见识过这个东西。听她叙说的这个语气,赵官家似乎没把这“河图洛书”当回事儿。
既然皇帝都不在乎,那武松当然犯不着去做那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事情。
所以,尽管是心中疑惑,却也不再大惊小怪。
“既然是这样,便拿出来与我看看。”武松现在很好奇,这东西又怎么能帮忙捉到肉鸟?
梁红玉打开包袱,露出来一块拳头大小的古董。
这古董,铜锈斑斑,看上去确实古得可以。
只是形状有点怪。看起来既不像鼎,也不像爵,倒像是半边钟。
虽然此物怪异,武松却不再刨根问底。
听说王侯公卿,帝王将相,向来都讲究个钟鸣鼎食。喝酒也不用杯盏,只用一种叫做爵的古董。于是这钟、鼎、爵,出现在贵族世家的手中,不足为怪。
虽然还是闹不懂这个破烂流丢玩意儿,怎么就成了国家重器。却也不打算再好奇。
毕竟武松自忖自己不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问不问都是不懂,索性不问。
做人要务实。
于是武松不问来历和性质,只问这东西要怎么用。
“这古董能用来捕鹤?这要怎么用?”
现在武松已经不觉得危险了,看样子这所谓的国之重器,跟造反半点儿关系都没有。索性也就放开了嗓门儿,不再窃窃私语。
赵延庆远远地听见了最后这一句。
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隔着远远地,冲着武松手里胡乱遥望了几眼。
忽然插嘴说道:“我知道!我认得这个东西!这东西惯用来招鹤的。倒些清水进去,捧在手里,那鹤就会过来喝你手里的水。你要抓祂,祂也不跑。”
“呃!这么神奇?”
“是地!”红玉小萝莉为赵延庆提供辅证,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就是这样子地!”
武松大惑不解,挠了挠头。
决定就按两个小萝莉说的办法试试。
虽然一个成年人,万一被两个未成年萝莉给忽悠了,会很没面子。不过,武松觉得女孩子在没成年之前都是天真纯洁又可爱地,不可能有那么腹黑的算计。
女人这种奇怪的存在,嫁人之后就会变得心机深沉,岁数见老之后甚至能进一步变成凶恶歹毒的生物。
唯独就是垂髫稚龄的小女娃娃,看着也乖,坏心眼几乎没有,性格也烂漫可爱。
他又怎好意思去猜疑两个小萝莉会不会有坏心眼呢?
既然她两个都这么说,那就信她们这个邪吧。
于是武松把这个看似残缺的半边铜钟,捧在手心里,走向最近的小水潭。一边蹲下身子,作势要把拿宝器来舀水,一边回头做出最后一次确认:“就这样吗?真的没问题?”
两个小萝莉一起抿嘴笑道:
“就是这样子的!”
“我家大人就是这么做地!”
好吧!那就这么舀点水在里头,试试看先。
然后,就发生了诡异的事情,又或者说,神奇的变化。
这个锈迹斑斑的半边古董钟,一碰到水面,水面上就滋滋地冒起袅袅的水气来。
这就奇怪了!把烧红的铁器扔进水里,这是铁匠常做的动作,炽热的铁遇到冷水,激发出白色的雾气,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这古董半边钟,武松拿在手里,感觉根本就不烫啊。
此事怎么看都觉得十分诡异。
但红玉小萝莉说这个是国家重器,延庆小萝莉又说他们家的大人也是这么干过的……
延庆小萝莉家里的大人,自然就是赵官家。
这总不能说当今天子也爱干些诡异的事情吧?所以诡异这个说法是不对地,应该抱着虔诚端庄的态度,将此事视作为造化的神奇之功。
武松去过很多地方,饱览过无数名山大川的奇诡风光……不是奇诡,应该是奇瑰。
嗯!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