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1630-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山的部队在裕家岭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高峻山要守卫在破庙的张从,把三十袋大米抬出来,部队饱餐一顿。

    高峻山拿出十袋大米按人头分给了裕家岭的村民,韩老六一家三口分到了九十三斤大米,就连陈家大院的人也没有落下,陈家上下十八口人,分到了五百多斤的大米。

    分完大米之后,高峻山的队伍要往临汾开拔,韩老六的孙女韩雨烟成了高峻山的向导,因为韩雨烟从小就钻山沟,在大山大龄中行走如履平地,又十分熟悉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当听说高峻山需要一个向导的时候,韩老六很放心地把韩雨烟推荐给了高峻山。

    韩雨烟一身猎人装束,英姿飒爽地出现在高峻山面前。她与昨天相比,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比昨天清秀俊美了许多,洁白的肤肌散发出淡淡的玫瑰花香。

    高峻山请韩雨烟坐下,然后问:“从这里去临汾要走多长时间?”

    韩雨烟回答的声音就像小鸟在唱歌:“此地去临汾看你怎么走,如果是走水路,半天就能到;如果是走山路,没有一天到不了。”

    高峻山吃惊地问:“一天?我们走也要一天吗?”

    韩雨烟不屑地说:“你们还不一定走得过俺呢!”

    高峻山没有过多的去在意韩雨烟的话,作为一个军事指挥者,在部队出发前一刻,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之前,高峻山没有考虑到,通往临汾的是一条山路,而且是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这样的话,二百骑兵就不可能顺利地通过了。

    高峻山做了一个决定,留下一百骑兵及二百匹战马,自己带领三百人轻装驰援临汾。

    出发的时候天气阴沉,在韩雨烟的指引下,队伍从山的北面开始登山。其实这里距临汾也就四十里,只是被一座山拦住了去路。

    别看韩雨烟是个小姑娘,登起山来一点都不输给男人,就连高峻山这个优秀的军校生,也只能紧跟在她身后,不同的是,韩雨烟没有负重。

    山路是沿着山峰盘旋而上的,途中还有两座险峻的独木桥。在大家快要登上山顶的时候,太阳露出了笑脸。高峻山暗自看了一下表,此时是上午的11点23分。

    张从喘着粗气追上高峻山,请求道:“二少爷,快到山顶了,能不能让弟兄们歇一下再赶路?”

    高峻山原本想答应的,突然,他发现表盘上,有红点向他靠近,方向就在山的另一头,先是出现三五个,红点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越出越多,移动十分的缓慢。

    高峻山明白,山的南面,有一支队伍正向山顶爬来,他当机立断,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加快了登顶的速度。接近山顶的时候,高峻山警告大家注意隐蔽,山的另一头,有人出现。

    他将队伍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自己带着张从和韩雨烟登上了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探头观察南面山路的情况。

    不多久,一支纪律涣散的明军,出现在山路上,大多士兵手中没有兵器,且衣冠不整。一看就知道,是一支溃逃的部队。高峻山估计他们的行军速度,没有一个时辰,这支明军是登不到山顶的。这样就给高峻山留下了充足的准备的时间。

    首先,他派出了孙可望作为瞭哨,前去观察明军的人数,得到孙可望的报告,有一百多人,与他表盘上显示的红点数目接近。接着他就选定了山顶一处较平坦的路段作为伏击地点,决定一举拿下这股明军。

    部队充分的休息了半个时辰,高峻山下令全员用树叶伪装起来,埋伏在伏击地,等待这股溃军。

    “来了来了!”负责瞭望的孙可望低声提醒大家,大家屏住呼吸,空气似乎凝固了,没有一点声响,义军们等待着战斗的来临。不多时,明军一个个地冒出了头,鱼贯而入地进入了义军的伏击圈。

    “杀——!”高峻山第一个从隐蔽的岩石后面冲出,三百义军听到号令,去掉身上的伪装,向刚刚爬上山顶的明军举起了明晃晃的刀枪。

    高峻山手持利剑冲在最前面,因为轻装,所以他的长枪没有带在身边。左边是白文选,右面是张从,韩雨烟手持一把短剑,也跟在高峻山的身后。

    义军的突然出现,把这伙逃窜的明军惊得四下散开,全无抵抗能力,其中一个官服上绣有云雁的胖家伙,指手画脚地吆喝他的部下进行抵抗。

    高峻山一看这个胖家伙,知道是个四品文职高官,便直径本这个胖家伙而去。

    这个胖家伙就是平阳知府唐统,明朝官服上所绣的鸟兽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四品的文官,才能穿绣有云雁的官袍。

    由于明军处于散乱的状态,高峻山很快就冲到了唐统的面前,唐统身边的两个家丁,举着腰刀要来拦截高峻山,被白文选和张从一左一右分把他们割开来,高峻山直接扑向唐统。

第八章 爱惜人才() 
高峻山一剑封喉,结束了平阳知府唐统的生命,两个家丁也被白文选和张从送上了西天,余者皆放下了兵器,唯有一个身穿一件宽大的蓝色程子衣的人,不愿放下手中之剑,高峻山正想上前了结他的生命,哪曾想,此人竟然举剑自刎,高峻山手疾眼快,用剑挡住了此人的自杀行为,张从麻利地夺下了他手中之剑。

    清理战场,这股明军共有一百零七人,死亡二十八人,重伤十七人,轻伤二十二人。刀枪棍棒四十二件,各种长短弓三十张,还有十三杆三眼铳,十三名扛三眼铳的兵,无一人受伤。

    这股明军的最高武官是守备蔡芝山,高峻山首先找他来问话,从蔡芝山那里了解到李自成已经攻下了临汾,他们是一支连夜逃出城的不成建制的溃军。蔡芝山表示愿意加入高峻山的义军,高峻山很高兴,给了他一个统领百人的百夫长的职位,当然,与他原本拥有几千人马的守备相比,差距甚大。高峻山答应他,只要他立了战功,首先考虑提拔他。

    高峻山并不是应付蔡芝山的,他心里很清楚,要想在这乱世之中拉起一支队伍,没有军事人才的加入,是万万不行的,部队的军事训练,以及今后的军校的建设,都少不了蔡芝山这一类的军事人才的支持。

    对于蔡芝山来说,投到高峻山的麾下是迫不得已的事,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呢?既然成了人家的俘虏,就暂且留下,保住性命要紧。

    蔡芝山原本是袁崇焕的部下,袁崇焕入狱后,他被降职使用,做了平阳府的守备,相当于一个正规军的师长降格为保安团的团长。去年九月,袁崇焕被磔刑处死,他认为皇上处决不公,但又不敢直言,整日喝酒度日。由于袁崇焕的死,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高峻山说服了蔡芝山,又把刚才自杀未成的人请了过来,此人正是平阳知府唐统的师爷,名叫百里沙。

    百里沙见到救了自己一命高峻山,不但不感激,反而破口大骂:“反贼!如今社稷屡遭鞑虏犯境,当此危难之际,尔等不为国家效力,反而聚众反叛朝廷。我百里沙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战死沙场,在此苟且偷生,岂不毁我一世英名?我只求一死,别无他言。”

    高峻山还没开口,就被百里沙堵死了劝降的路,他打消了争取百里沙的想法,决定对这个人进行冷处理,也就是说暂时放一放,以后再来对他进行劝说,并派人专人看守这个百里沙,一是防止他自杀,二是防止他逃跑。

    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部队就开始下山了。高峻山把没有受伤的俘虏分成二人一组,负责抬受重伤的俘虏。这一举动着实让俘虏们感动了好半天,如果按常规,受了重伤的敌人是要被处死的,一是节省口粮,二是减轻自己的负担。

    下山的速度比上山时快了许多,太阳还未落山,高峻山的队伍就开进了临汾,他的队伍就驻扎在城西的一户大宅院里,闯王高迎祥的大队人马也同时进了城。

    第二天,李自成听说蔡芝山在高峻山的队伍中,他带着侄儿李过和三十几个弟兄,来到高峻山的驻扎地,气势汹汹的要带走蔡芝山,因为李自成在攻打临汾的时候,付出了三四百人的代价,他要杀了平阳府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蔡芝山,替死去的三四百弟兄报仇。

    一见到高峻山,李自成就囔着要带走蔡芝山,高峻山断然拒绝:“不行!蔡芝山现在是我的部下,自成兄,你不能把他带走。”

    李自成蛮横道:“不行也得行。我白白死了三四百个兄弟,一定要拉他回去,用他的人头来祭奠我死去的兄弟。”

    高峻山哪能允许李自成擅闯军营,他一挥手,身边的白文选就上去拦住了李自成。

    张从、庄有福、孙可望、冯双礼分别带着四五十人围在四周,李过因为与高峻山是结拜兄弟,他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李自成哪是白文选的对手?白文选像一堵墙似的横在他面前,他毫无办法,只好收兵,跑到高迎祥那边去告状。

    高迎祥找到儿子高峻山,高峻山死活不同意交出蔡芝山,高迎祥没有办法,他担心自己的儿子与李自成发生太大的摩擦,于是解散了第八队,同时提拔了高峻山和李自成。

    高迎祥将三四五队划给了高峻山统领,高峻山属下第八队改成直属队;又将二六七队划给了李自成统领,李自成也将自己原第八队的人马改成直属队。

    这样一来,三队长高见、四队长郝摇旗、五队长马志安就成了高峻山的部下;二队长刘芳亮、六队长高一功、七队长高杰就成了李自成部下。

    高迎祥自己领着第一队驻扎在临汾,李自成驻扎在了临汾西南的襄陵,高峻山驻扎在了临汾东北的洪洞。

    却说高峻山驻扎洪洞之后,立马将蔡芝山提拔为直属队队长,并成立练兵所,蔡芝山为练兵所的总教官,蔡芝山十分感激高峻山的不杀之恩,又感念高峻山对自己的重用,自然成为了高峻山的忠诚将领。

    高峻山在洪洞,再一次使用了中微子大米…蔬菜交换仪,而且此次交换的数量是历次以来最多的一次,换取了十万斤大米,不但自己的部队人人可以吃饱饭,还把部分大米分发给了洪洞城四周的饥民。高峻山的队伍受到洪洞百姓的热烈欢迎,并有大批的青壮年加入到高峻山的队伍中来,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三千人马。

    高峻山一直将百里沙带在身边,百里沙对义军接触多了,渐渐对义军也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是因贫困才揭竿而起的,情感上开始偏向这些义军,特别是亲眼目睹高峻山的部队纪律严明,高峻山本人重情重义,并能够切实地救民于水火,便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头脑中的一些固有观念。

    刘芳兰与高峻山新婚不久便夫妻分离两地,到了洪洞他俩才再次相聚。韩雨烟一直跟在高峻山身边,而刘芳兰并没有什么异议,不是说她不吃醋,而是当时人们三妻四妾的观念还是深根蒂固的。

    原本高峻山是想在洪洞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高峻山在洪洞练兵不到二个月,山西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四月初,延绥总兵曹文诏在山西的阳城县与义军王嘉胤的主力展开了激战,王嘉胤有个小舅子叫张立位,在曹文诏帐下为兵伍,张立位对曹文诏说他是王嘉胤的妻弟,可用假投王嘉胤的办法,等待时机谋杀王嘉胤。这样,张立位受曹文绍的派遣,就到了王嘉胤那里,被王嘉胤封为帐前指挥。

    五月三日的晚上,鏖战了一天的王嘉胤在醉酒中熟睡在帐内,张立位一看时机已到,就悄悄溜进了王嘉胤的大帐,当时在王嘉胤身边只有王国忠一人。

    王国忠和王嘉胤是同族、同村,王嘉胤的义军到了府谷县黄河东岸山西省河曲县时,王国忠就投奔到了王嘉胤义军队伍里,成了王嘉胤的亲随。而王国忠原本就与张立位相识,当张立位来投王嘉胤的时候,二人就打得火热,张立位趁机对王国忠以封官许愿相诱惑,把王国忠拉拢了过去。

    潜入帐内的张立位与王国忠一同谋杀了王嘉胤。

    张立位和王国忠杀死王嘉胤后,趁乱逃出了义军大营,张立位被朱由检封为左卫协副将,他在山西杀虎口与清军的战斗中,负伤重伤不治而亡,死后被明廷追赠为龙虎将军。王国忠被封为蒲州协副将,后来在与李自成的交战中失败被明廷免职,白身的王国忠不敢回原籍府谷,只能隐居于绥德,在后来,李过攻破绥德后,将杀死王嘉胤的凶手、义军的叛徒——王国忠,行车裂之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王嘉胤死后,义军众首领推举王自用为盟主。

    高迎祥得到这个消息,内心五味杂陈,他未被推举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