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个攻击目标。

    来传旨的高起潜跟在后面,小声的劝着:“潞王殿下,您就答应了吧。这大明的江山,今后可就靠您了。咱们大明三百年江山,可不能坏在您的手里呀。”

    朱常汸无力的喊着:“你们这不是害我吗,这不是害我吗。桂王比我血脉更近,你们怎么不找他呀?”

    “殿下,您就为了大明朝,勉为其难吧。”高起潜随意的劝着。他此时也觉得,这个皇帝选的实在有些离谱,与之前的贤名怎么也对不上号呀。

689第689章一代不如一代() 
尽管朱常汸哭闹着不愿意,可是也敌不过群臣们的劝进。大臣们根本就不理他的拒绝,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就是让他监国了。谁让他与万历皇帝的血脉最近呢?要是桂王在跟前,才没有人搭理他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桂王血脉近,可是却远在广西,自然也是不会被考虑的。要是让广西的桂王登基为皇帝,那他们这些在浙江的人,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

    朱常汸做了监国的第二天,黄道周就请见,想要给潞王监国出出主意,劝潞王早日登基,凝聚人心。同时也要奋图强,整顿军备,拼力抗敌,恢复江山。恢复整个中原不太现实,至少先把江西防线重新收拾起来,给这残缺不全的江南提供一个稍微安全一点儿的环境。再同时呢,也让监国不要屈从于马士英等人,江南地方不止有听命于马士英的军队,还有其他的兵将呢。

    可是黄道周的奏请还没有说了一半儿呢,就被朱常汸给制止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他在为他的性命担忧,哪里还有余暇关心什么恢复大计。

    “黄先生,”朱常汸客气的说道:“今日时间不多,一会儿还要同马辅商议犒赏三军的事情。黄先生的高论,只能改天再请教了。”

    黄道周尴尬的停了下来,愣了片刻,只好躬身告退。他知道,这个被东林传说的有贤名的潞王,也不过是一个徒有其名的朱家子孙而已。他失望不已,这新朝的官,他也不打算做了,还是回漳州老家去吧。

    朱常汸没有管黄道周的失望,他在焦急的等待马士英等人的到来。不过却不是商量什么犒赏三军的事情,而是要商议自保的办法。

    等了两刻钟,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终于来了。

    朱常汸不等众人见礼,马上说道:“诸位先生不用多礼,赶紧坐下说正事吧。”

    马士英见朱常汸着急,只好马上汇报:“监国,南撤福州的事情,还要再缓一缓。”

    他见朱常汸变了脸色,马上解释:“才刚刚派人去传旨,郑芝龙那里还没有消息,所以还不能贸然南下。不过李自成的前锋才刚到婺城,宁海一线,咱们先在瓯江组织江防,等待郑芝龙的消息。”

    “南安伯郑芝龙难道对孤监国有意见?”朱常汸担心的问着。这沿海地带,光有马步军可不够,没有东南最强的郑氏水师支持,那就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了。何况6师也确实孱弱,别看几个总镇加起来也有十多万人马,可是却没有一个敢去同李自成作战的。

    阮大铖回道:“只是以防万一而已。郑氏出身海寇,殿下监国又是非常之举,总要获得郑氏认可才好南下。否则起了误会,咱们君臣岂不是自蹈险地。”

    “那,那,议和如何?”朱常汸本来也没有想挑起残明这个担子,此时现自身安全不保,不由自主动了和谈的心思。

    马士英无奈的笑着说道:“要是李岩南下,倒是可以与之和谈。可来的是李自成,这就,有些缘木求鱼了。”

    “那如何是好?!”朱常汸激动的叫喊起来:“昨天你们说的,一定能保本王的安全。你们既然食言,那这个监国,本王也不做了,本王马上就走!”

    马士英等人都是满脸的尴尬,这潞王,比之前的福王还不如呢。他们当然不能让朱常汸撂挑子,要有朝廷的名号,才能得到其他未陷落地方的支持。才能有钱粮,才能征兵自保,大明还有偏安一隅的机会,云贵,两广,四川,福建等地方还在大明的控制之下,也算是不小的地盘儿了。只要南明坚持住,他们就还是一国的宰辅,位极人臣,自然不能轻易放弃。

    “殿下不必着急。”阮大铖马上劝着:“闯军还没有过来呢,还有时间。”

    东南沿海有个好处,就是江河纵横,只要想坚守,随便一条大河就能阻挡一下敌人的脚步。可是也有不好的,那就是海岛上有不少海匪,而且这些海匪与当地士民多有联络,要是没有海上力量的护卫,确实不是朝廷久居之地。

    高起潜此时却是建言:“何不联络李岩,请他南下呢?李岩攻占南京之后就停兵不前,想来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若是能诱使李岩南下,让他与闯贼、献贼等拼个两败俱伤,那我大明就中兴有望了。”

    他当初逃离山海关,好不容易在南京某了一个京营提督的差事,这次又是只身出逃,再次成为光杆司令。现在卢九德被李自成杀了,韩赞周留在了南京,他高某人倒是有机会坐上太监里的第一把交椅,所以此时也积极了不少。

    “可以吗?”朱常汸觉得看到了希望,向马士英问道。

    马士英默默的摇头,并不看好。要是李岩连这点儿判别能力都没有,怎么可能一统北方之地呢?

    阮大铖说道:“就算是想要联络李岩,现下6路不通,只能走海路,还是要有郑芝龙的支持才能办到。要让李岩出兵南下,也要准备大量的财货,非朝廷安定下来不能办。”

    朱常汸立刻决定:“那就给郑芝龙加官进爵,加都督府都督,进南安侯,让他尽快放下疑虑,继续给朝廷效力。之前听说他的船队向清国运了不少钱财粮食,要是有了郑芝龙的支持,一切就都有希望了。”

    对于朱常汸这个决定,马士英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这是关系到他们身家性命的事,自然不会反对。要是朱常汸要给那些与他们为敌的东林升官,他们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不过议论了这么半天,他们君臣却是谁也没有提到之前的督师阁部史可法。马士英等人似乎是有意的,毕竟他们现在手里的部队少了很多,史可法带着部队回来,双方就又要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中了。不过也似乎是无意的,现在局势这么混乱,谁知道史可法是不是还活着,所以也就没人提他。

    可是此时的史可法,还依然坚守在乐平,依然履行着他督师江西的职责。虽然此时整条防线只剩下了乐平一地,可是他依然坚守着。

690第690章微小的进步() 
李自成这个时候还没时间去追击朱常汸,因为在浙东宁波一带,方国安等人推举鲁王朱以海做监国,在对抗他的部队。

    他就纳闷了,他打击士绅地主的政策早在陕西的时候就差不多停止了,当然,在他的控制区域之内,也没有多少士绅大户了。可是到了现在,到了浙江,这些士绅大户却还是要起来反抗他的统治。

    所以他要用主要的兵力,来对付浙东的敌人,因为他也需要钱塘江来做掩护,来抵挡随时可能南下的李岩。至于朱常汸也做了监国,他此时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只能一个一个解决。

    此时的李自成对于他的政策唯一满意的地方,恐怕就是把朱明的藩王都解处理掉了。不过他消灭藩王的数量,显然还是不够多,明朝的藩王遍地,随便拉出一个来,就能当监国做皇帝,来对抗他的统治,他还需要继续努力。

    他还有一个不明白的是,就算士绅大户要反对他,可是浙江的平民百姓似乎也没有支持他的,来他队伍中参军的都没有几个。不过他也知道此时已经不是五年前了,用那些乌合之众没有什么用处,也就没有大量的裹挟百姓。

    此时他正在考虑,是不是把朱由崧先处理掉。让朱由崧布的劝降诏书,作用很不明显。除了那些没有几个驻军的地方投降之外,其他的地方依然还是要他的部队去攻打才能拿下来。

    而率领部队攻向长沙的左梦庚,此时却是现他有可能陷入张献忠的重围中。后方已经有张献忠的数万大军追过来,据说张献忠从南边调来的数万大军也已经快要到了。

    此时他的队伍已经不是全盛时期的二十万大军了,被李自成一路追击,溃散和逃跑了一些,等到江北暂避的时候,又有一些人去投靠了李岩。他此时剩下的只有不到八万人马,而且士气还比较低落。

    所以左梦庚不敢留在湖广与张献忠继续硬拼,而是趁着张献忠的合围还没有形成,迅带着部队向东南逃跑,向福建方向运动。虽然福建山多地贫,可是那里没有强有力的对手,应该能够相对容易的安定下来。至于郑芝龙,他还真没放在眼里,一个海盗头子,在内6山区,还能有多大能耐?

    此时南方各个势力混战一团,而北方地区,却在李岩的统治下,已经基本没有了战乱的纷扰,各地都快的安定下来,百姓们正在为他们自己努力的生产着。

    李岩此时正在听取水军统领张翰的汇报,是关于车船的建造。

    “船厂已经改建了一艘车船,”张翰认真的汇报着:“卑职也已经亲自在近海试航过了,不过效果并不好。顺风的时候,车船的桨叶太慢,非但不能让舰船加,还会拖累舰船的度。在逆风的时候,虽然能让舰船勉强前行,可是对水手们的体力消耗太大,不能坚持太长时间。”

    李岩皱眉,问道:“你们用的是人力驱动?为何不用畜力?就算是两百料的船,还放不下几头骡子,还有它们相应的草料?”

    张翰小心的回道:“放倒是能放的下,可是,船只在海上颠簸,牲畜怕是难以适应,反而不如水手们做的好。”

    李岩一愣,随即自嘲的笑道:“哦,这样啊。是我错了,乱出主意,你提醒的很好。”

    “卑职不敢,请大元帅恕罪。”张翰赶紧请罪。

    李岩抬手:“你没有错,不必请罪。谁对谁错,事实说话,我没有再船上呆过,自然比不上你了解船上的情况。今日你要是不说明原因,真的按我的意思去办了,那我以后还真要撤了你。我这里,只问对错,没有其他避讳,要是不能做到直言不讳,那才是你们的失职。”

    “大元帅教训的是,卑职记下了。”张翰感激的说着。

    李岩点头,继续讨论着车船的话题,不过他说话也平和了许多,没有刚才那么严厉。问道:“关于桨叶的度,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来解决。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对接,大齿轮转一圈儿,小齿轮却可以转好几圈儿。至于省力的问题,可以通过杠杆实现,不过还要看船上的尺寸。”

    “这个,卑职就不懂了。”张翰回道:“大元帅还是请更懂行的人来解决吧。”

    李岩想了一下,说道:“这样,我从匠作院调一些工匠师傅,去船厂看一看。你负责协调他们和船匠之间的沟通,让他们来商量具体的解决办法。”

    “卑职遵命。”

    李岩提醒着:“一定要让双方充分沟通,要充分考虑船体的承载能力,不能出现想当然的事情。你清楚了吗?”

    张翰抱拳:“明白,卑职一定让双方充分交流,不会闹出笑话来的。”

    “水师的扩充做的如何了?”李岩接着问道。

    “已经有一千二百多人入营了。新收复的江淮地区,沿海渔民只能参加水师。而大元帅给水师官兵的粮饷又是最多的,所以水兵招募进行的还算顺利。”张翰欣慰的说着。

    一千两百多人,对于6军来说,还比不上一个县报名参军的人多,可是对于水师来说,已经算是不小的收获了。之前在山东,不但没有参加水师的,就连水师的官兵都想要改去6军服役的。还好政策调整的及时,否则的话,水师恐怕是只能维持一支很小的部队了,对于万里海疆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那战船呢?”李岩接着问。

    张翰回道:“已经造了几艘小型的连环船,并且在上面也装了车船的桨叶。由于船只小,重量轻,反倒可以在水上飞航行。其度快若离弦之箭,很难被敌船击中阻截。其中的小船装载炸药,快冲撞钉住敌船,点燃炸药之后主船又能快撤离,这不失是一个很好的破敌战法。再加上我们战舰上的抛石机远距离打击,卑职认为,只要舰船足够,就能击败任何敌人,包括南海的郑芝龙。”

    李岩却是摇头:“小船作战,只是权宜之计,建造巨舰,驰骋于大洋,才是最终的目标。”

    “可是,要建大船,不但要有巨木,还要有工匠。”张翰老实的说道:“卑职寻访多时,工匠们只是听说先辈们能造三桅以上的大船,可是却没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