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知道王宾对王英楷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在王英楷离开了奉天之后,从王宾的府邸里面便发出了一道道命令。(。)
第二百九十章王英楷告密?()
此次王英楷秘密来到奉天,除却他自己的一些心腹之外,并没有人知道王英楷已然从奉天和王宾碰过了面。
在外人看来,神秘紫禁城的高墙是如此坚固,而紫禁城里面的一切又是那么的隐秘,以至于没有一位外人,无论是欧洲人、汉人或是满人,能够知晓1907年的二月份。
在盖有黄色琉璃瓦的红墙后面的深宫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们纷纷猜测、推理、窃窃私语,然而却并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一事情的真相;只知道自己的皇帝和太后都死了。
而且濒死时遵循了几千年前的礼仪,即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孤独地死去。
没有人伸出手来安慰他们,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双手可以触摸一位皇帝和太后的圣体。
年轻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同时去世,神秘的恐惧笼罩在了整个皇宫当中。
身为大清王朝名义上最高的领导者,光绪的下葬却是如此的寒酸,在陵墓都还没有建好的情况下,才刚刚死去七天的光绪帝便匆匆下葬。
与其相比之下,慈禧太后的葬礼却要更为隆重一些,成堆的冥财和纸糊的士兵在下葬之前便被大量的焚烧。
在葬礼进行的时候,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人的关注,作为一国掌权者的葬礼,各国的公使都参加了这一次的葬礼。
从二月份到四月份,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朝廷都是在进行光绪和慈禧的葬礼,作为东三省总督的王宾自然也是派出的相关的人员前去参加葬礼。
至于自己,则是推脱患有病痛暂时没有办法前去参加葬礼,这个借口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现在的朝廷也无法强制的要求王宾去做些什么,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浩浩荡荡的葬礼在结束之后,新皇这个不过刚刚才出生没多久的孩子便成为了清廷的皇帝,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尚还不知道此刻的清廷面临着怎么样的困境。
内有民患,外有压迫。
而作为摄政的隆裕太后也只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动的女人而已,空有摄政职权,却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在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隆裕便是大肆的加封官职,先是将总觉得近亲什么的统统封了个官职,就好像现在这朝廷的官职已经不怎么值钱了一般。
不仅这些皇亲国戚都得到了官职,即便是朝堂上面的一些重要官员多多少少的都得到了一些赏赐,以示新皇的恩典。
即便是王英楷也是得到了一些赏赐,朝廷的这些赏赐下来之后,别的就不说了四九城里面的治安顿时就好了许多。
许多人都不再慌慌张张的,人心也是安稳了许多,一些朝廷里面的官员都纷纷表示会为新君肝脑涂地什么的。
这些人之所以做官,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上面人的恩赐。
朝廷的恩赐一下来,这些人起码就会感觉到安心,不再会有慌张的情绪,但是在王宾看来朝廷的这一举动,还是有着极为不恰当的地方。
加封官员,往往加封的都是一些有才干有贡献的官员,而这一次只要是皇亲国戚都捞到了大大小小的官员。
就好像只要将官位牢牢的抓在了手中就可以永保大清江山一般,却丝毫不考虑这些皇亲国戚在封官之后能够做些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肆的分封官员,只不过是暂时的让这大清的江山看起来十分牢固的样子,实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而已。
此刻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动荡之后,隆裕太后的心才刚刚平静了下来,开始享受原本慈禧才拥有的地位。
隆裕不善于巴结于人,所以亲信不多,自从当了太后,时有秉裁军国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宝座,必须要保住溥仪的帝位。
这就必须要建立一股自己的势力,尤其是与那些手握实权的亲贵与外臣联合,防止有人对那皇帝的宝座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
对于自己所要拉拢的第一个人,隆裕便选择了在朝堂当中掌握着军权的王英楷,令隆裕太后有些高兴的是,对于自己的拉拢王英楷并没有拒绝,直接选择倒向了自己。
而隆裕也是毫不吝啬官位,直接委以重任让王英楷担任北洋大臣兼陆军部尚书,一时之间王英楷位极人臣。
此刻的王英楷便身处隆裕太后的面前,不知道说这些什么,只见隆裕太后的神色却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好像受到了什么重大的冲击一般。
“这王宾果真有了反心?”
听完王英楷的话之后,隆裕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略显慌乱的问道。
隆裕乍从王英楷的口中听说王宾随时可能入关直奔京师之后,整个人顿时便开始变的有些慌张起来。
对于王宾这个人隆裕的了解虽然不多,但是还是知道王宾大败日本人,手中的军队数量也是比较多的。
这王宾要是挥师京师的话,那还得了。
自己这孤儿寡母的,怎么可能挡得住那么多的军队,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隆裕便已经无法安稳下来,一副六神无主样子。
见到隆裕太后的反应之后,王英楷的眼神当中随即有一股莫名的神色一闪而过,而沉浸在王宾随时可能挥师入京的消息当中的隆裕太后正六神无主,又怎么会注意王英楷的神色。
“回太后,根据臣的消息,这王宾现在已然开始不断的陈兵于山海关,这到底要做些什么,狼子野心昭然如揭。”
王英楷在说完这句话之后,隆裕更是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隆裕无比慌张的时候。
只见这个时候,王英楷又突然开口说道:“太后,臣倒是有一计可以暂时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
王英楷的话刚说出口,原本有些惊慌的隆裕太后,顿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朝着王英楷问道:“爱卿可有什么对策,尽管说出来。”
随即王英楷便开口说道:“太后,这王宾现在作用东三省之地,带甲十万但以京师这点士兵是无法抗衡的。
如今之计只有请太后速速离开京师南下,再谋他法。”(。)
第二百九十一章谋其国(一)()
隆裕太后一听王英楷所提出来的建议,不免的又想到了当年的庚子事变,自己和光绪等人也是被迫离开了京师。
而这一次列强也没有打进来,只是因为一个边疆大臣的隐形危险,就要再一次的离开京师吗?
不这一次决不允许这样,自己好不容易成为了太后,有着摄政的权力,难不成还会怕一个小小的东三省。
在隆裕看来,自己堂堂大清朝帯甲无数,只需要在山海关调集一定的军队进行防守,再从南方调遣一两支新军,还会怕了他王宾。
一想到这些,隆裕便顿时有了一点信心,然后和王英楷说道:“爱卿此言莫不是有些过了,要知道我大清兵甲百万之众,难不成还会怕这王宾的带甲十万!依本宫来看这直隶的数万悍卒,在加上南方的新军调派到山海关附近。
本宫量这王宾也不会有出兵关内的想法。”
越说到后面,隆裕便越是有了底气一般,她就不信了,这东北区区弹丸之地,也敢和朝廷对抗。
隆裕在气势满满的说完这些话之后,下面的王英楷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说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但是这怎么可能。
根据王英楷的映像,这个隆裕应该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女子,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没什么主见,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怎么今天就突然又了底气一般,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竟然还会有些主张,看来自己还是要再添一把火。
随即王英楷又接着隆裕太后的话说道:“太后,臣下想问上几个问题。”
对于王英楷的话,隆裕则是示意王英楷直说即可。
“太后,臣想问这日本人的军队和我大清的军队相比之下,谁更强一些?”
“这还用说,自然是日本人的军队更强一些了,不然的话当初我天。朝上国又怎么会输给东洋人这等蛮夷小国。”
对于隆裕来说,这日本人和清**队谁更能打这方面,还是有点头脑的,知道日本人的军队更强大一些。
“太后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么也就该知道这王宾的军队此前在关外大败日本人的军队,单凭我们手上的军队又怎么能够击败王宾。”
王英楷的话一说出口,隆裕也是听懂了王英楷的意思,但是隆裕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这王宾能打得过日本人又怎么样。
我大清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难不成还能挡不住区区十万人的军队,不过隆裕虽然这么想但是心里面还是有点虚。
清末时期朝廷上面的一些人多喜欢窝里斗,畏惧列强,对于自己人自然谈不上像列强那般的畏惧。
隆裕虽然不会窝里斗,但是对于列强还是有着一种退让。
王宾虽然打败了日本人,但是在隆裕看来,始终是朝廷的一员,而自己又掌握着大义,因此对于王宾倒是没有向列强那般的畏惧。
而是感觉朝廷还是能够和王宾斗上一斗。
随即便对着王英楷说道:“王卿家多虑了,这王宾总是击败了日本人由如何,朝廷虽然怕日本人,但是可不怕他王宾。”
王英楷在听了隆裕的话之后,脸上是冒过了一堆莫须有的黑线,感觉隆裕的大脑回路和别人的都不一样。
自己只是想告诉她,王宾既然能够击败日本人的军队,那么击败朝廷的军队自然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没想到反而没有让隆裕感到危机。
想到这里,王英楷顿时感觉自己得发大招了,不然的话这隆裕还真的不感到害怕。
“太后,这话虽然如此,但是您也知道这个下面的军队都是一些什么货色,连日本人都打不过,又怎么能够阻挡的了王宾的军队!”
“不是还有爱卿的北洋军嘛”
在隆裕看来,王宾能击败日本人凭借的是他手上的北洋士兵,这北洋的士兵不仅仅是他王宾有,朝廷也是有的。
隆裕单纯的以为,所有的北洋士兵都是一个样子的,既然王宾能凭借手上的北洋士兵大败日本人,自己也能够凭借所掌握的北洋士兵挡住王宾。
却没有想到,王英楷的下一句话直接将自己给打入了地域当中。
“太后,臣所要说的正是这一点,现在不仅王宾有了反心,就连王士珍、段芝贵等北洋人都不见得听朝廷的指挥啊!”
隆裕一听到王英楷的这句话,顿时就蒙了,有些不知所措,隆裕的原本的信心是建立于这军队听从自己的指挥上面的,没想到王英楷却突然告诉自己这朝廷的军队自己还不一定的指挥的动,怎么能够平静下来。
当场便又恢复了此前慌乱的模样,朝着王英楷急急忙忙的说道:“这这这,这怎么可能,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军队可都是吃着朝廷的俸禄的,爱卿你是不是听错了。”
希望能从王英楷的口中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王英楷紧随其后的回答却是让隆裕彻底的绝望。
“太后,这种大事臣万万不敢有所妄言,据臣所查,早在此前王士珍等人便为王宾提供了一批军火和饷银来支持王宾对付日本人,可见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而且最近王宾和王士珍等人的联络愈加密切,所以臣断定一旦王宾起事,王士珍等人一定是会助王宾一臂之力。”
王英楷对隆裕所说的这句话,倒是一个大实话,自从王英楷秘密从奉天回来之后,便一直在私底下和王士珍等人进行联络。
而王士珍等人对于王宾的实力早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地位,作为军人的王士珍等人自然知道在关内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抗衡王宾,所以对于王英楷替王宾抛过来的橄榄枝,自然是欣然的接下。
听了这话之后,隆裕是越发的六神无主,整个人都无力的靠在了座椅上面,作为一个妇道人家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有人替她出来解决这个问题,隆裕自己又能够做些什么。
就咋隆裕如此六神无主的情况下,王英楷突然开口说道:“此次唯有太后随便找个借口,和皇上先暂时南下躲避一段时间,由臣来替太后会会这王宾,实在不行便只有凭借南方的新军来维持局势。”
王英楷的话就像是救命稻草一般,让已经陷入死境的自己牢牢的抓住了希望,急忙同意了王英楷先前提出来南下的建议。(。)
第二百九十二章谋其国(二)()
大晚上的还有人给我这个小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