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支军队叫北洋-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重大的问题。

    此外,军火和军费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隆裕在南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京师会失陷,所以户部的银库直接被王宾夺了过去。

    使得清廷损失了大量的钱银,不过还好的是南方今年的税收还没有上缴到国库,足足七千万两的税收总算是让清廷有了那么一点自信。

    这要是连充实军队的钱银都没有的话,打个屁啊!直接投降就行了,于是这七千多万两的白银被遭遇刺激的清廷拨出了两千万来武装军队。

    至于剩下来的五千万两白银,当然是先收好了。

    然后皇上、皇太后什么遭遇了惊慌自然是要开个大型宴会什么的好好的安慰一下自己,再每个大臣分点钱好好的为皇室效力。

    于是这一笔钱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就花去了一千万,这种的大手笔要是搁在王宾身上,还不如多置办一些重机枪还有一些火炮什么的。

    那里会如此的浪费,可是满清还偏偏这么做,心安理得的花了那么多的钱之后,才想起来扩军应对王宾的威胁。

    现在的清廷在经过了南迁之后,总算是有一些人将目光放远了一点。

    比如端方、周馥、丁振铎等人在拿到了两千万两的军费之后,一直是在亲自负责这笔军费的开支,防止有人侵吞。

    当然成效也是十分的斐然,两千万两的白银一分不少的全部用来改善士兵的伙食,增加火炮和军械,当然还有扩军上面。

    小半年的时间,足够端方等人重新打造出一支像模像样的新军了,尤其是在背后还有着日本人和英国人的支持。

    英国人和日本人提供低价的军火,还免费的为端方等人提供了合格的教官提清廷训练军队,至少目前这支看起来战斗能力好像不弱的军队,总算让南清朝有了那么一点自信。

    于是北伐这一事宜,便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此前为了防范王宾南下,清廷布置了不少的军队,如今过了小半年的时间,南清朝原本有些不堪的军队逐渐扩充到了现在的十二个镇,分别称之为南洋陆军十二镇也叫作北伐十二镇。

    其中有半数的军队全部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陕西一带,这些军队布置成了第一道防线,随后以武汉三镇为中心的第二道防线则是驻扎了三个镇的军力。

    随时可以通过京汉铁路源源不断的从后方朝前线运兵,对于端方和周馥来说,北伐的契机早已成熟。

    “端兄,眼下我们已经在两江还有陕西一带汇聚了七个镇的兵力,还有武汉三镇这些个军力,加起来只怕北伐可期啊。”

    在武汉,周馥用着无比自豪的语气对着两江总督端方说道,于往常不同因为满清失去了北方,现在依托南方的诸多汉臣。

    现在这些汉臣的地位极大的上升,满臣和汉臣倒是不得不融洽了许多。

    做在一旁的端方在听了周馥的话之后,也是呵呵一笑,在端方自己看来,现在怎么说也是有了十二镇的军力,后方还在不断的编练新军,暂时王宾对于清廷来说算不得什么太大的危险。

    这军队的战斗能力打不过你,咱们就用数量来取胜。

    这样的思想,在满清朝廷当中还是比较盛行的,因此满清的新军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不断的进行整编和扩军。

    而且最让端方等人拥有信心的是南洋的海军。

    不错就是南洋海军,北洋海军以前直接被日本人给打废了,虽然后来有所补充,但是船舰的战斗力只不过达到了过去的一半。

    但是南洋可就不一样了,南洋海军一直都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打击,军舰的数量一直都是满编的。

    尤其是南洋海军有着不少的内河小炮艇和用于近海防御的小型军舰,可以极大的加强军队的支援火力。

    “周兄说的有理,现在光是我两江之地的江苏和安徽便已经布置了三个镇的军力,更不用说湖北了,那可是有四个镇,还有陕西的一个镇,这样的军力可以说已经将王宾的北方被团团围住了。”

    周馥在听了端方的话之后,当即也是接着说道:“不错,从地图上面来看目前王宾的河南已经是四面受敌,反观他王宾呢,面对如此局势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不错,周兄这话说的在理,咱们已经在靠近王宾的地盘上面布置了八个镇的军力,然而这个王宾却还依旧保持四个镇的军力,也不怕咱们手下的军队把他王宾的军队给吃了。”

    在端方看来,现在前线自己这一方的军队已经是王宾的两倍,也就是两个人打你一个人,难不成还会输?这赢的不要太轻松哦!

    于是两人聊着聊着就不由的产生了进攻河南开始北伐的想法。

    “周兄,既然咱们在前线哟有着如此的优势,倒不如乘着王宾在河南只有两个镇的军力,一举仆过去直接将河南给拿下来。”

    端方的话一说出口,这周馥也是有些心动了,自己先前线有八个镇的军力,通过京汉铁路还随时可以将武汉的三个镇运送到前线,怎么看自己这一方都不会输,只要打的好,这河南说不定就能够收回来。

    “嗯,端兄这可得先多找几个大臣,咱们联手上一道秘密奏折,然后再请日本人趁着这个机会给咱们前线的部队多传授一些打仗的经验。”

    端方一听这话顿时就知道,周馥同意了自己北伐的意见,顿时一拍大腿说道:“好,既然周兄已经这么说了,那么我就先去联络几位大臣给太后上道奏折请求北伐,不过周兄可就要为此好好的费心一番了。”

    说道最后,端方已经明显的带着一种调侃的语气,在端方看来这河南已然是朝廷的掌中之物。

    “哈哈,端兄放心,这既然要开始北伐了,老夫又怎么会拖朝廷的后腿!”(。)

第三百零五章南清的谋算(下)() 
多谢书友zcf516scz的月票,还有书友panggeyu的打赏。

    北伐这个词语一经端方提起,就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认可,由于是端方私下里和这些大臣一个个的进行交流,所以对于北伐的事情也仅限于这些大臣自己知道,并没有在满清的朝廷里面流传出来。

    经过端方和周馥的一些努力,一封关于北伐的奏折终于在数位督抚的联名之下秘密的送到了隆裕太后的手上。

    自从隆裕被王英楷所骗之后,对于手下的大臣多有不信任,不过这一次的奏折是数位满清的大臣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况且所上的奏折还是关于如何反攻拿下京师的内容。

    因此隆裕也是晓得轻重,在隆裕看来北伐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让她这个妇道人家来做这个决定,实在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决定。

    隆裕那优柔寡断的性格,让她坐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人,一旁的小德张看到了隆裕太后如此的神色之后当即便知道太后遇到了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

    当即小德张便用着太监那独特的嗓音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后,可是遇到了一些什么难事,瞧您这愁眉不展的样子,奴才看了也是有些担心啊!”

    小德张有些谄媚的话落在了隆裕的耳中之后,顿时便想道,不如让小德张来替自己参考一下,反正小德张是自己的心腹,是不会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的。

    当即隆裕便对小德张说道:“你倒是有心了,既然这样不如替本宫分担一下,看看这奏折里面的内容可不可行。”

    隆裕的本意只是希望看一看的小德张对于这道奏折的看法,却没有想到这句话才刚刚说出口。

    小德张立马技一脸惶恐的跪了下来,一边跪了下来还一边惊慌的说道:“太后,小。。。。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乱说话了,还请太后当小的在放屁,饶小的一命。”

    作为一个太监,即便是身份再高也哪敢来对国家大事进行决断啊,隆裕这么做简直就是在宣告小德张的死刑,让小德张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顿时便跪了下来求隆裕饶自己一命。

    坐在上面的隆裕,看着下面的小德张一边跪下来磕头,一边开口所说的话露出一种无比惊慌的语气,就好像命不久矣的样子,一时之间也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对于这些太监来说,可以在隆裕面前诋毁某个人,但是让这些太监去看下面的大臣所送上来的奏折,简直就是间接在告诉这些个太监:你就要死了一般。

    这些太监哪里能够不惶恐。

    “行了,起来吧,本宫只是想让你来给本宫提一提意见而已,又不是要杀了你怎么就怕成这个样子了。”

    下面还在跪拜求饶的小德张在突然听到了隆裕太后的话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当即便站了起来摸了摸总觉得鼻涕和眼泪,然后才说道。

    “太后,您刚刚说的那话落在了奴才的耳中,那可真的是一道霹雳,奴才还以为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得太后生气了。”

    隆裕看着小德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先是让小德张擦了擦然后才说道:“本宫又不是让你去做些什么,只不过让你看看这奏折顺便给本宫提提意见,看把你给吓的。”

    隆裕的话怎么不是一种恐吓,历来拥有翻越奏折权力的太监到头来那一个有好下场的,即便是有着君上的宠信也没有用。

    下面的一群大臣要是知道了太监随意翻越奏折的话,估计能天天上道奏折请求将自己给正法了,就是有太后保自己也没用。

    当即小德张便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本以为这样一来太后就不会让自己去看这个奏折了。

    却没有想到太后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非要自己去看这个奏折然后给出一些建议。

    “有本宫在,谁敢说一些其他的话。”

    无奈之下,小德张只好认命了,将那奏折拿了过来,细细的看了起来。

    不一会的时间小德张便看完了这奏折上面关于北伐的意见,奏折最后的大臣签名看的小德张是惊心胆颤的,那可都是一些朝堂上面的大人物,光看到这些大人物的联名小德张就知道这份奏折的重要性。

    可偏偏太后要自己来给个建议,此刻的小德张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有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奏折给看完了。

    从奏折当中,小德张知道了现在这下面的大臣们总想着打回京师去,所以训练的许多的军队,而且目前在前线的军队还是王宾那个乱臣的两倍。

    不够的随时可以从武汉调集三镇兵马通过京汉铁路前运,不仅如此这个东洋鬼子还为前线的军队提供教官和军火,加强军队的战斗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个大臣自然要倡导北伐。

    小德张总算知道了现在这些大臣想的是什么了,可是偏生这么重要的奏折太后还要自己提个建议,顿时小德张就感到了亚历山大。

    但是最后小德张还是理了一下头绪之后,便十分高兴的对隆裕说道:“太后,咱家看来这既然下面的大臣提出了北伐的意向,必然是存在把握的不然的话,又怎么会上了这道奏折,在咱家看来太后啊,您只需要等这前方的将士重新打回京师行了。”

    末了,小德张还不忘恭贺一番,在小德张自己看来虽然他不懂什么军事,但是这些个大臣在奏折上面说了,前线的军队数量是乱臣王宾的两倍。

    这足足两倍的数量,还拿不下一个乱臣?

    小德张的这些话说完之后,隆裕也是感觉有些道理,于是很快关于隆裕太后同意北伐的奏折便传到了这些大臣的手中。

    可以说目前北伐已然成了定局,在北伐被同意之后,最先倡导北伐的端方和周馥便急匆匆的开始对北伐的事情不断的进行敲定,从那里进攻、后勤怎么补给。

    甚至还从日本人那里要来了一些精通阵地战的军官,到前线去指导士兵构筑阵地。(。)

第三百零六章异动() 
多谢书友zcf516scz昨晚的月票。

    对于一直驻守在最前线的段祺瑞和马龙标等人来说,自从驻守河南的南部地区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整整半年的时间,作为军事主官的师长都是要一直钉在战线上面,防止前线出现任何突发情况。

    至于士兵还好一点,有着轮休的时间,不断的将一支支军队轮流防守,虽然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面,双方在明面上从来都没有开战。

    但是在私底下,小规模的交火却从来都没有停止,南方想要知道北方的军队布置情况,北方何尝也不是如此。

    私底下,双方的侦查部队早就进行了多次的交火,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王宾这一方获得胜利,满清的斥候们往往会被全歼。

    当然最初的时候,全部是以王宾这一方的斥候胜利为主,但是在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