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奋力抵进,才能求得一线生机啊。“

    张青北说的很是诚恳,一旁的毛戡鉴却沉默了,他喝了一杯茶还不够,又续了一杯之后,这才看着张青北,说道:“先生,我退与不退,已然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即便先生不说,我也不可能一走了之,家慈及子孙,都在我一念之间,我又怎可能放下不管,只是先生,我想问您一句,您此番改变主意,又重新回到我的幕府之中,所求者,到底是为何?先生之志向,到底是在新大陆之制度,还是在本土之制呢?

    又或者,先生有更大的目标和野望,还请先生不要推辞,万望告知与我,不然,在下庙小,恐怕也容不下先生这尊大佛了。“毛戡鉴的这番话把自己放得很低,但话里的意思无疑是诛心了,对于张青北,毛戡鉴始终是尊重的,但毛戡鉴在新大陆执政如此之长的时间,虽然是甩手掌柜,但终究也不再是原本懵懂无知的莽汉了,面对张青北,毛戡鉴始终是看不透的,在毛戡鉴的眼中,张青北永远表现的十分儒雅,得体,简直就是毛戡鉴心中读书人该有的样子,就像最近本土非常热门的才子,苏轼所写的词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看到张青北,毛戡鉴的眼中就会浮现出这句诗词。

    他这才知道,原来诗人并不是在夸大,而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但这也让毛戡鉴在这一刻,不得不有些提防起张青北了,说到底,张青北的身上始终有着传统官僚的影子,这就让毛戡鉴不得不防了,若是他本心倾向于本土的制度,那么在这场争斗中,毛戡鉴自然不敢把这样一尊大佛放在自己的身边,而至于最后一句,则是彻底的诛心之言了。

    事不在本土与新大陆之制,那么还有什么是能让张青北留下来的呢?毛戡鉴能够想到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天换地,这是他从来不曾想的,他的志向也没有那么大,封疆裂土的梦想,小时候或许有,但等长大了之后,却再也没有了。

    毛戡鉴身上很多的臭毛病,但倒也有一些优点,比如一往无前的精神,这让他领先所有人找到了新大陆,还有就是自知之明,这是许多人身上所欠缺的,而毛戡鉴始终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所以他会放手新大陆的行政管理事务给地方自己处理,所以他会尊重张青北人,让他来处理整个新大陆殖民地的重要事件,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哪一步,皇帝,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自己没有这个心思,不代表身边的人没有,张青北在毛戡鉴的眼中显然就是抱负很大的那一类人,至于到底有多么大的抱负,就不是毛戡鉴能够知道的了,所以他此刻才会问出这么一句话,他的心里,终究还是放不下这功名利禄的,所以看着张青北的双眼中,带着几分热枕,他希望能够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而张青北在听完毛戡鉴的这番话后,立刻便明白了毛戡鉴的意思,他笑着说道:“主公想哪里去了,在下一介书生,平身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善事,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从小四书五经,圣人之言,从不敢忘,大宋待士人不薄,在下添为士林之一,自然不敢有他念,此次之所以想要辅佐主公,一来是主公两年多来的信任,全境大小之事,皆交付在下,若是此时离开,主公必然会在面对秦王殿下时,大失阵脚。

    主公以诚心相待,在下自然不会在主公最危急关头离开,此其一也,其次,则确实是在下不愿意见到新大陆生灵涂炭,自从在下来到新大陆之后,对此地所成之制度,便一直非常好奇,三年时间之中,曾经调查探究了无数次,到如今,我也算是半个新大陆人了,对于此地的制度,自然无有排斥。

    至于主公所问的大志向,在下确实有,但无关乎家国,而在于思想,在下是儒门传人,自然知道我等之至高愿望,便是实现圣人眼中的法先王,三代之治,但追根溯源,三代之治到底是什么,却始终没有一个读书人说得清楚,即便是孔圣人,也不甚明了,是周礼么,但这是在周建立之后才出现的,三代之治与周礼之间,相差千年的时间,又怎么可能是同一种制度呢?

    这一点,困扰着无数儒学门生,同样也困扰着在下,如今有许多人认为,宰辅所执行的道路,便是三代之治,因为三代之治,人民安乐,这便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写照,尤其是在本土,百姓千年不曾日日吃肉,而如今,寻常百姓家怡然可以在自己家中天天吃肉,这无疑是三代之治的前兆,但在下始终认为,三代之治,并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应该是精神上的,而在下看来,三代之治,便在新大陆之制上。“

    (本章完)

第578章() 
    张青北始终是一个非传统的儒生,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正规教育,看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圣人之言,儒家学说在他的文化积淀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不可更改的一部分。

    但他同时在新时代来临之后,他并没有排斥其他的教育文化,而是踊跃的去学习,这跟许多接触新文化的儒者不同,许多儒者固守己见,总是认为儒家文化才是中华文明的正统,至于其他的学科,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道,对于那些大学中发散的思想,也毫无窥探之意,但张青北不同,他能够吸纳那些不同的意见,触通百家,自然自身的眼见也就越来越大了,所以他是一个非传统的儒生。

    借鉴新时代的思想,这也让他对于孔子所描述的三代之治有了其他的想法,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并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只能够用言语去形容,比如三代之治是一个贤明的治世,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康,朝廷廉洁奉公,不曾搜刮民脂民膏,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人们之间没有什么争斗,大抵是幸福的生活着,这是对于三代之治的描写。

    但真的是这样么?起码张青北不信,他的人生阅历让他清楚的知道,一个国家倘若没有一点点的生产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夜不闭户,丰衣足食的,三代,那是一个连铁器都还没有得到运用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又怎么可能老百姓日子好过呢?

    不过这根本也无所谓,就像西方宗教中的伊甸园,在那里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的生活,根本不用去考虑明天应该怎么办,那也是西方世界中的美好图景,犹如希腊的理想国,中国的大同世界一般,到底是不是真的无所谓,只要那份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真的就行了。

    而在这些圣人之言中,张青北渐渐意识到,单纯只是让老百姓有的吃穿这就足够了么?或许以前确实足够了,在那样一个贵族也不可能天天吃肉的时代之下,如今的时代,便是平民老百姓,也能经常的吃肉,这确实是一个治世,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张青北来到新大陆之后,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新大陆的人民在精气神方面,都要比本土的人来的更好,这一方面源自于他们的生产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基准要比本土的人好一点,另外便是在这里他们少了许多层的压迫,他们拥有选择官员的权利,这让新大陆的官员不像本土的官员那样横行霸道,好官永远是没有多少的,大部分人当官,为的其实也只是自己的前程罢了。

    而在新大陆,因为制度的原因,让他们不得不对百姓低头哈腰,不然百姓就能让他们落选,尤其是在越小的地方,这些百姓的自信心就越强,因为在这些地方,每一票都非常的重要,有时候谁赢谁输,也往往就是一票之差而已。

    这种方式,让张青北感觉到,权利终归是有可能被装入笼子里的,尽管这个笼子十分脆弱,且很容易被聪明人拿来利用,但相比起君子慎独来,张青北显然更相信制度,这是他跟传统儒生思想不同的地方,中国人凡事总是喜欢讲自觉,所以君子慎独,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是一位官员,就必须要时刻自省,每日三省吾身,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犯错。

    因为孔子认为,作为官员,犯错必然会危及百姓,而不单单是自己,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要仔细思考才行,二来则是国家也确实没有什么惩罚官员的手段,所以君子必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儒学的思想理念,相比起法律来说,显然更加相信道德的力量。

    而张青北在接受了新时代的思想之后,显然更加偏向于依赖法律的力量,而不是道德的力量,倒不是道德的力量不好,而是太难了,身处高位,谁都希望大权独揽,这个时候,指望所有人都像君子一样,恪守自己的道德良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法律和民意,则能给整个权利套上一个枷锁,让他们不至于胡来。

    其实说到底,两边都有笼子,儒家认为权利的笼子是道德,是自我的坚持,而张青北则认为权利的笼子是民意,是选举,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让官员不敢擅专,这两种各有优劣,儒家虽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张青北的这一派,其实问题也不少。

    毕竟通过民意所聚拢起来的笼子,跟道德相比,其实结实不到哪里去,只要碰到一个聪明人,这个笼子照样是关不住任何权力的,就像元首和东条内阁的建立,他们都是在民主体制下完成的这一切,但是当一位狡猾奸诈的政客出现之后,民意也只不过是反手可变的笑谈罢了。

    但这种制度,确实让张青北看到了一丝希望,虽然如今这套制度还有很多的漏洞,如果让张青北去参选,他可以毫不意外的直接就当选一地的市长,但是这套制度,确实有着本土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张青北打骨子里面认为的,而对于权力。

    他在官场、商场、人情场上厮混了多年,自然十分清楚,权力对于一个人的腐蚀到底有多么的严重,科举时此人或许还意气风发,一心想要为国牟利,但只需要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年时间,他就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不一样的人,而至于那些还保持着最初目标进入官场的人,要么是离开了官场,要么是没有好日子过,一辈子在底层困顿,至于那些能够进入高位的,则是凤毛麟角,只有少数几个而已。

    这些都被张青北看在眼里,他深刻的知道,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因为权力,这些士子在没有权利的时候,热血喷张,而等权利一旦落入他们的手中之后,便开始弄权,这是十分让张青北痛恨的,所以他喜欢新大陆的制度,与其说是为了老百姓,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昔日同僚。

    不可控制的权利不仅仅会让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害,更会对官员本身造成莫大的伤害,在巨大的权利面前,人可以无法无天,可以逍遥法外,当你握有这份权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慎独,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这是很难的事情,就像现代社会,很多人讨厌贪官,但若说起自己要是当官,大部分都会说,老子当官也得先贪个三年,这些人憎恶贪官,并不是因为贪官有多么的罪大恶极,而是自己没有成为贪官的机会罢了?

    这些人在社会中不是少数,而权力所带来的名利也确实动人心,单单依靠君子慎独这四个字,是很难约束人的,君子或许确实会谨遵己道,但奈何世间大部分人并不是所谓的君子,像范仲淹、孔子、孟子、包拯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上可不多,他们为官确实不会贪污,会为老百姓伸冤,会恪守自己的权利范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这也真的只是少数而已,所以张青北更希望权利能够被关进笼子,这不仅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官员自身也是一件好事,权出自上,官员就只需听命于上面的人就行了,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权出自下,官员就必须听命于选你出来的人,所以官大一级,也压不死人。

    这无疑是一种好制度,尽管他现在还是一种雏形,大部分地区的选举也是乱七八糟,贿选的,骗选票的,还有乡绅与黑社会勾结保持高位的,这种情况非常的多,许多地方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好,但不可否认,这套制度在某些方面相比起本土制度,是有优越性的,起码在张青北的眼中确实如此。

    而这套制度,必须要有时间去沉淀,去开发才能熠熠生辉,绝对不能让这些王爷们轻而易举的改变,这是张青北回归的主要原因,也是他告诉给毛戡鉴的,但其实在张青北的心中,之所以回来,也确实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只不过并不是毛戡鉴所说的封疆裂土,在他看来,这实在是有些小儿科,他要做的,是比当土皇帝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