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清现在的心情很好,既升了官,私人生活又处理的干干净净,可以说相比起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完全是天壤之别啊,这让徐清这个现代人有点小小的骄傲,看来自己这个21世纪的新新人类,还是有些水准的嘛,不仅可以风花雪月,空手套白狼,还能治国安邦,简直就是大宋朝之诸葛亮,大汉朝之曹孟德啊。(好像有哪里不对…。)

    对于徐清地理知识的匮乏,张合梗咽了一下,倒是习惯了,再说了,秦州远在秦凤路,也就是陕西的位置,距离浙江这江南,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就连山的形状,水的流动都是不一样的,徐清不知道,也很正常,在昨天之前,张合和李琦对于秦州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直到喝完了酒,为了看一看徐清将来要去的地方,也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便去翻阅了一下距离现在的地图和关于秦凤路的书,这才知道了秦州的情况。

    “岂弟有所不知啊,这秦州,可不是个好去处啊。”张合忧心忡忡的说道,若是说原本的徐清在张合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领导而已,那么现在的徐清,张合是真把他当做了朋友,眼见他要去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张合也是真的担心。

    张合的担心让徐清有些不安,自己是升官,要不是被贬官了,而且自己升的官还是有权利的地方官,并不是官位权低的京官,这对于自己来说,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啊,又怎么会坏事呢?徐清心里有些不明白。

    在徐清的眼中,陕西,经济虽然不算特别好,可人文历史非常丰富,大秦八百里秦川不就在那儿嘛,而且深居中国腹地,周围并没有什么其他国家的威胁,不像云南、蒙古之类的地方,常常会受到外国势力的干扰,自己到这样的地方去当知府,也就是所谓的市长,这难道还是一件坏事?

    徐清的历史是真的非常差的,初中教过的东西是早就都忘了,压根就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北宋可不是后来的新中国,陕西也不是所谓的内陆省,而恰恰是边疆省,在他的外面,则是此时正英姿勃发,准备大展雄途的西夏国,秦凤路,正是他兵锋所指之地,其危险系数,可谓是非常高的。

    而除此之外,经过连年的战乱,此时的秦凤路,早已不是所谓的八百里秦川了,历经数百年战争之后的陕西,人才凋敝,在籍人口竟只有区区121万人口,这还是前几年时候的数字,这几年西夏侵攻之势愈演愈烈,许多秦风百姓都当起了流民,并不从事农业生产,甚至还有不少人都当了盗匪,其形势之危急,可谓严重了。

    内忧外患,形容秦风,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而秦州则正是整个秦凤路的中心,尽管不是一路之首脑,可作为整个秦凤路排名第二富裕的城市,总是免不了被西夏一次又一次的打秋风,从鼎盛时期人口超过二十万,到前几年大概只剩下十四万不到的人口,至于现在,虽然没有数据,可这个数据一定是惨不忍睹的,看下来,竟然只比平阳县高出一点点!

    这可是秦凤路第二大城市!不是平阳县这个温州默默无名的小县城,不得不说,形势严峻,再加上州与县不同,在县里,徐清是一把手,什么事情都由他说了算,张合和李琦都比他品级,只要徐清决定了,事情便也就做了,可州府却不同,北宋在这里采取的是三官平级制。

    所谓三官,也就是知州(即知府)、节度(军事)、刺史(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虽说这后面两官并不直接插手行政,可是有他们在,对于徐清来说,在威信上就是一层枷锁,而除了这些地方平级官之外,上头还有安抚使、提刑司、转运使等等官员压在他的身上,不得不说,相比起在平阳县当地头蛇,徐清这一过去,可真是失了自由了。

    徐清听完张合的这一番话,心里猛的想起了那个七十岁的老翁,脑袋就是一阵昏沉,这老家伙,不会是现在还记恨自己,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弄死自己吧?!

    (本章完)

第98章 98。欧阳修的来信() 
回到家中,徐清的脑袋还是有些混沌,一次升迁原本是好事,可是现在看来,却是一件坏事了,他现在总觉得有人是要害他,而更为可怕的是那个害他的人到底是谁?徐清并不知道,这才是最可怕的。

    是那些被自己夺走了粮食,发不了战争财的达官贵人?还是那位被自己抢了新欢的吕伯夷?搞不清楚这一点,敌手就永远在暗处?想到这里,徐清匆匆忙忙间便赶回了书房,想要写封信给欧阳修,作为京官,京师之中发生的事,徐清也只有去找欧阳修来了解了,却没想到刚回到书房,却见书房的桌子上,正放着一个白色的信封。

    徐清走过去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的赫然是欧阳修的名字。

    “看来这位老兄是真的对我不错嘛?回信竟然这么快。”自己这次之所以没有受到明面上的惩罚,在徐清看来,应该就是欧阳修的功劳,不然那些既得利益者是绝对不会那么轻易放过自己的,所以对于欧阳修,徐清还是很很感激,另外一方面呢,欧阳修作为大文豪,可谓是名垂青史啊,自己能够跟他做朋友,徐清实在是与有荣焉。

    用小刀拆开信封,几张带着些许桂花香的宣纸从信封中掉落了下来,徐清拿着信纸闻了闻,很好闻,仿佛这纸上都沾了些汴梁城繁华的味道,徐清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对这股味道很怀念,心想应该是原主人对于汴梁的怀念遗传到了自己的身上了吧。

    信中的内容与徐清所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封信里,欧阳修大力赞赏了自己这位好友在平阳县的举措,对于他能力挽狂澜,救回二十多万百姓的生命表达了高度的赞扬,这看的徐清是眉开眼笑,谁不想名扬青史?徐清自然也想,做一个有钱人,纵使活着的时候是威风了,风光了,可是死了呢,谁又还记得你,百年之后,等你的儿子、孙子都入了土,谁又会来给你扫墓,祭拜呢?

    而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则不同,即便时光流转,中国从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掉了下来,人们依旧记得欧阳修,等到重新走回到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人们还是会记得这位千年前的大文豪,这样的人有一封信是夸自己的,那到时候凡是提起欧阳修,免不得就要提起徐岂弟这个人物,这对于徐清来说,也就足够了。

    徐清继续看下去,这位欧阳永叔先生,在夸完了徐清之后,就把在朝的官员给骂了个遍,什么无所作为啊,横行霸道、横行乡里、怨声载道之类的词是一串接一串,甚至还指名道姓的骂了几个人,看的徐清也是头皮发麻。

    真是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君子啊,得罪了小人只是现世报,可要是得罪了这些读书人,可真是生前身后名全都得玩完啊,就如同秦始皇,没得罪小人,只是得罪了一批儒生,就被这些笔杆子们踢翻在地上,还要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不得不说,厉害。

    等欧阳修夸完了自己,又骂完了人,总算是进入了正题,徐清看到欧阳修为了自己还亲自给皇上送了奏折,心里有些感动,在徐清看来,古代天子便是国家,天子也是天下臣民心中的神明,所谓天威如海,变幻莫测,跟这样随时可以弄死你的人讲话,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而欧阳修为了自己,愿意担负起这份风险,这样的君子,值得徐清敬佩。

    当然,如果徐清的这番心理活动被欧阳修听到的话,估计会在额头上滴出三滴冷汗来,这大宋朝的皇帝在徐清的眼里如同一头不可控制的猛兽一般,而现实却并不是如此,当今的这位陛下,可谓自古以来,最为仁德的一位皇帝了,对待臣子可不像徐清想象的那么恶劣,杖毙什么的事情,那可得到明朝的时候才会进化出来,在这个时代,皇帝与士大夫坐而论道才是主流。

    徐清继续往下看去,欧阳修写信给了皇帝,而皇帝则并没有回信,而是直接招了欧阳修入宫,相谈此事,这可让徐清大跌眼镜,心想这大宋朝的皇帝还真是随便啊,写了封信就让见面了?这也太容易了吧。

    在这一点上,欧阳修跟徐清的想法,罕见的达成了一致,当传旨的太监告诉欧阳修,皇帝陛下要见他的时候,欧阳修自己都被吓傻了,还以为自己写的这封信触了皇上的眉头呢?一直到那传旨的太监笑眯眯的将他扶起来,告诉欧阳修,官家只是想要了解一下情况而已,这才从强烈的震惊中清醒过来,随即狂喜起来。

    被皇帝召见,而且还是单独召见,这对于一名臣子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荣幸的事情,甚至称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欧阳修也一样,尽管他是文坛领袖,是天下闻名的大文豪,可作为一个个体被皇帝召见这事儿,他还真没遇到过。

    此时的欧阳修,可不是后世那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的洒脱诗人,此刻的欧阳修只不过三十一岁,正是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从他的笔迹上来看,当写到皇帝要召见自己的时候,那一笔雄浑的毛笔字都出现了小小的失误,这可是从皇宫回来之后才写的信,过去了那么一段时间,欧阳修还会在自己最为擅长的书法上失误,由此可见,这位老兄是真的有些激动了。

    看着这封信,徐清也很是激动,欧阳修从来都没有被单独召见过,而这次上了奏折还没超过一天的时间就被召见了,这代表了什么?徐清心里想,这代表了欧阳修被召见是因为自己那封信呗,更准确的说,是因为自己呗,也就是说,在皇帝的眼里,有了自己,徐清这么一个人了。

    大宋朝的最高统治者记住了你,这代表了什么?徐清在这个世界待了那么久,自然知道答案,所以对于欧阳修这个大文豪会如此激动,徐清没有一点嗤之以鼻的想法,而是会十分会他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和欧阳修,算是真的成了有特权的人了。

    (本章完)

第99章 99。回信() 
徐清口中所说的特权,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特权,什么开车有人清道,可以合法贪污,包养小三不犯法,酒驾不用坐牢之类的,徐清所说的特权,是只要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之中,自己做的好事,将会被十倍放大,而自己做的坏事也将会被十倍放大的特权,这对于欧阳修和徐清这样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特权了。

    这样的关注对于贪官来说,自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不过徐清并不是贪官,徐清活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确实是想改变些什么的,可要是处在社会的底层,连自己的个人生活都照顾不了,那也别提什么改变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乃自古皆然的道理,而能够得到上位者的看重,然后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未来,逐渐在这个社会中攀升自己的地位,这样便能改变这个世界更多的地方,这对于徐清和欧阳修这样有抱负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把信再往下看去,欧阳修就提到了在宫中跟皇帝的谈话,徐清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其大致内容就是皇帝对于徐清的做法感到非常的欣赏,觉得这是治民之良方,希望徐清能够把这些方法总结起来,再写一封信寄来给欧阳修,详细了解一下这套方法的运作方式和其中的原理,再由欧阳修转递给皇帝。

    看到这,徐清心情倒是平复了许多,在徐清把这套方法用出来后,徐清就敢肯定这套方法一定能够让当今之世的人引起注意,虽说直接引起皇帝的注意这一点徐清没有想过,可是现在既然引起了,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到没有出乎意料的感觉。

    毕竟这是后世诸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方法,也因为这套方法,很多国家得以强盛,以工代赈,可谓百试不爽,这个年代的人并不比后世的人来的笨,自然能够看得出来,点了点头,继续读了下去。

    徐清继续看下去,在皇帝向欧阳修表示要详细了解以工代赈政策的具体措施之后,皇帝便向欧阳修讲出了现在徐清的处境,也就是去秦州当知府的决定,对于这件事,在信里欧阳修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可是在字里行间之中,欧阳修还是能够感觉出来,自己这位大文豪朋友,是有点不爽的,字迹与刚才写皇帝召见他时的行云流水完全不同,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断点,欧阳修是大文豪,能让他停顿的绝对不是写信的思路,那么也就只有心里的郁结了。

    在信里,欧阳修详细的介绍了一番秦州的状况,风土人情,光是这些内容,就写了两张纸,不可谓不多,很多张合等人都不知道的东西,欧阳修都写了,甚至连一些年代久远的遗迹,古董,还有当地的寺庙、道观,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了,徐清可不认为欧阳修这个山东人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