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会有十分昂贵的支出,在这个时代则不同,得一个绝症死亡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支出自然也少,因病致贫的人确实是少部分而已,所以改革自然也就没有了动力,而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妄图对上层社会动刀子,便是徐清,也不一定能够得逞,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动乱也说不定,所以从税收上想要增加朝廷的税收,从而增加保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还有的一条路就是充分利用国有银行的功能,来减少对于百姓的压力,这可以说是更加有效的办法,比如说开放国有银行更多的权利,并且布置下政治任务,要他们每年必须要给多少万户的贫困家庭进行购房投资,这笔钱的利息绝对不能高,要在老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去算,然后看病的也可以进行医疗贷款,贷款尽量低息,属于不赚钱的贷款,完全是借钱,还有就是开店的小额贷款,也必须要定要数量,必修要完成。

    虽然这样一来,银行会出现大量的呆账,但大部分人还是能够还出来的,所以银行只要控制好度,并不会太过于亏损,至于赚钱,徐清也没指望这一项业务能够赚钱,只能能够维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同时这种方法,也节省了国库的开支,由老百姓自己来借钱然后还钱,来解决他们当前遇到的麻烦,无疑是很好的一招,不过这样一来,对于国有银行的压力来说就会变得相当大了,因为国有银行原本的业务很简单,那就是存钱和给大型企业进行借贷,在民间事物上十分的迟钝,甚至可以说缓慢,但如果开通这些业务,再那么三四个月的时间拖下去,恐怕会更慢,到时候有了也是和没有一样,所以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也是必须要进行的,不然想要让他们来做这件事情,恐怕最后只会好心办坏事而已了。

813() 
但是历来对于这些国有体制的改革是最为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国有银行参与进市场的竞争中去,让他们跟市场去进行竞争,而不单纯的享有国家的补助,如今全国的国有银行一共五家,分别是中央银行,汴京银行,帝都银行,工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五家,近乎包揽了整个国家所有的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这些自然都要改,因为有国家给他们兜底,所以他们平日里业务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稳妥才是最重要的。

    在私人银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赚钱,因此就必须要高效率,借钱也好,还钱也好,怎么快怎么来,因此效率自然很高,不然顾客就去别人那借钱去了,你这生意自然是做不成的,而在国有银行,最重要的事情是安全,许多生意甚至是不赚钱的,比如国家要修一条铁路,需要向银行借钱,而这些铁路往往是十分偏远地区的铁路,即便是五十年的时间也很难回本,若是私有银行,便不会借钱了,而国有银行却必须要借,因此这些银行相对来说,它们的利润就要少得多,这一点自然也可以理解。

    以国家的稳定作为最高目标的公司,你自然不能苛求他的效率了,毕竟效率高了,其间的错误自然就会增加,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此才可以让速度增加,而不是减少办理银行业务的手续,对此徐清也提出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把民政局与银行办理合在一起,以方便借款人去民政局开示证明,以便加快获得速度。

    在宋朝,百姓借款是需要各种各样证明的,而这些证明自然需要民政局来开示,其间的任务十分繁琐,而像这样的证明环节,如果提高效率便可以快很多时间拿到这笔钱,所以将两者合二为一,自然就要方便许多,至于银行方面,徐清并不是特别的懂行,自然只能交给懂的人去做。

    他能做的就是监督,并且提出硬性的要求,那就是借款人必须在两个月内,必须得到他应该得到的答复,不然徐清就会对银行进行惩罚措施,这些国有银行的经理人几乎都享受着公务员的编制,相比起私人银行来说,这些银行受到朝廷很大的制约,做一名国有银行的老总,相当于朝廷从三品,而从三品的官员除了国有银行老总之外,还有全国卫生部的部长,环保局的局长等。

    这些职位相比起国有银行老总来说,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个是掌握国家经济动脉的大员,而另一个则是琐事繁多的清水衙门,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谓是云泥之别,这种职位调动,级别不变,但地位却是差距甚远,所以这样的惩罚,自然会让这些国有银行的官员们开始动起来。

    至于怎么解决,将时间弄到两个月以内,那就不是徐清需要去思考的了,作为首相,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高利贷问题是很严重,但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他亲自去盯的程度,只需要派人看着,如果出现了意外,他才会再一次将视线放在这里,他的目光,是需要放到很多事情上去的。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政事堂内,接连有两位宰相宣布致仕,在明年就会退休,正式退出政坛,当然,他们只是人退出而已,他们的势力还继续盘踞在朝堂上,他们分别是出生浙江,作为浙江商业集团代表的张景升,以七十二岁的高龄致仕,也算是正合时机的决定了,这个年纪若是再继续当下去,恐怕真的得累死在朝堂之上,作为宰相,工作繁多,对于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实在是有些吃不消的。

    而他留下的空缺,自然需要浙商集团推选出人来作为候补,这一点毫无疑问,如今的宋朝,最为强悍的几股商业上的力量分别是江浙集团,广东集团,以及汴京集团,这三个地区的商人,几乎掌握着整个国家贸易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额,在经济上几乎是不可代替的作用。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商业上占据优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块地区所出生的官员也占据着整个朝堂的半壁江山,根据去年的公务员晋升体系考试,这一考试可以看做是科举考试,因为唯有通过这一个考试,才能从科员晋升为室长,这一最为低级的官员,虽然依旧没有品级,但却算得上是官了。

    每年的考试中,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来自于这三处地方,由此可见,他们在整个国家体系中占据着多么庞大的力量,商业上的力量或许并不可怕,但政治上的力量却足以让人去忌惮他们可怕的摧毁力,同时这三股力量也是徐清改革的支持者,若是没有他们的推动,徐清恐怕也很难把改革进行的那么顺利,当然,三股力量的鼎力支持,也让他们得到了十分丰厚的回报,可以说这三家是徐清政治上的盟友,也是徐清能够改革的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的利益代表人没有进入政事堂,必然会出现十分严重的情况,就像联合国里面没有美国,中国或者是俄罗斯一样。

    所以这三家是必然会有人进入政事堂的,一个人离开,就会有一个人被推进来,没有任何人能抢夺他们的位置,谁要敢对这三个位置觊觎,那么就等同于是徐清的敌人,徐清是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消灭掉这些政治上的敌人的,这个位置的争夺,将会只在江浙集团中展开,最后得出一个结果,交到徐清的手中。

    当然,这其中的争斗一点也不会小,毕竟在江浙集团中,也有着彼此之间的势力划分,谁能接人张景升的位置,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这其中的事情,徐清是不会管的,作为政治上的盟友,徐清给予他们十分宽松的自由,无论选择谁出来,对于徐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选谁出来,代表的都是江浙集团的利益,而只要代表江浙集团的利益,那么在大事上起码就不会反对自己的决定。

    小事上当回会因为政治上的分歧而产生不同的见解,但这对于徐清来说,并不是问题,毕竟能够进入政事堂的人,没有一个是蠢材,大家都在朝廷上摸爬滚打几十年,谁还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吗,能够进入参选宰相名单的人,几乎都是人精,也不会有人跟徐清硬碰硬的,而有些地方,徐清也能忍。

    宋朝的朝堂,注定不是一个一言堂的地方,皇帝不能一言堂,首相自然也不能,徐清也不希望做成一言堂,虽然一言堂将带给他很大的权利,让他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徐清却并不这么想,看看诸葛亮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乎所有的事情他都自己来操劳,内政外交军事,甚至是粮草后勤,他都安排的十分稳妥,整个蜀汉,就是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确实凭借着自己杰出的才能,以一己之力撑住了蜀国的半壁江山,并且在国力明显不如吴魏两国的情况下,已然攻伐频频,且几次都差点让魏国丢失长安洛阳,可谓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但诸葛亮这么做的后果,却让徐清十分警惕,他在的时候,蜀国政通人和,上下一心,举国之力便是为了恢复汉室,但等他一死,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整个国家开始衰败,最后成为三国中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诸葛亮确实伟大,但因为他的大包大揽,因为其他人不如自己聪明,所以将全部的事情都捏在自己的手里,事必躬亲,便是连士兵犯了错,都得自己来监督惩罚,数鞭子抽的次数,这样怎么会不累,整个国家都依赖一个人,当这个人离去之后,自然是要完的。

    更何况徐清自认自己比诸葛孔明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如此多智近妖之人,他活着的时候起码还能把控朝局,使整个国家如同一台机器一般运转,若是自己,恐怕整个国家都得被他玩坏了也说不定,毕竟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超越前人的见识,但若论起智谋,与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自叹弗如了。

    自己智商不如诸葛亮,若是还要去做诸葛亮的事情,那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整个国家在自己死后分崩离析,或者是自己无法控制住局势,导致整个国家坍塌,最后自己要么流亡海外,要么赋闲在家,或者被愤怒的人民杀死也说不定,故而徐清并不会做一言堂的事情,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这才是徐清该做的,大包大揽,最后只会样样失败。

    对于江浙集团的候选人,徐清也只是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获胜几率最大的还是如今担任户部尚书的赵思銭,首先当然是他的职位相对来说,是整个江浙集团最高的,从一品,仅仅比宰相第一级,二来则是他的资历够久,从为官以来到现在,大概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今年五十四岁,算是为官最为巅峰的时期,政治操守不错,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历任三届地方官员,做的都还不错,当地的老百姓也夸赞过他的本事,唯一有所不足的大概就是他的家族在江浙集团中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大。

    最近几年靠着这位赵思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在那些老牌家族的眼中,却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所以许多古老的家族对于这一位大人并不是那么的支持,他们更加愿意选择如今担任教部侍郎的陆子游,此人出生浙江陆家,据说这个家族十分古老,甚至与三国时代的陆逊都有着一定的渊源,至于到底有没有那么长,还是后世人们牵强附会的后果,徐清并不知道,但是这个家族确实在江浙十分强大,且关系盘根错节,跟许多江浙豪门都有通婚,且非常的有钱,所拥有的跨国集团,在许多殖民地都拥有私人武装,也就是私人军队,大概在三万左右,拥有着不俗的战斗力。

    拥有自己家族的支持,虽然陆子游官阶不过正三品,相比起赵思銭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双方当选的可能性倒是差不多的,而对于徐清来说,谁当选对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两个人都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属于政治上的盟友,而对陆子游,那更是有一份师生之情,两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徐清都很熟悉,所以倒也没有不适应的地方,若是让他必须选一个人,那他还是会选赵思銭的。

    毕竟两人虽然都很优秀,但是陆子游毕竟资历太浅,徐清倒不是瞧不起没有工作经验的,而是作为宰相,掌控全国的重要资源,如果是一个经验不足的人,那么徐清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帮助他习惯这份工作,而赵思銭则不同,他在底层和地方上摸爬滚打好多年,对于民生的疾苦以及该怎么处理这些关系,相比起陆子游来说,要懂得多得多。

    与陆子游的出身不同,赵思銭的出生是很普通的,父母原本是江南的卖油郎,靠给邻里卖油为生,赵思銭从小就喜欢读书,父母倒也通情达理,便让他去读,愿意赚钱养他上私塾,倒也不是为了读书进学,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懂得仁义礼智信,知道做人的道理,最多就是以后在做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