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忌傲眨眨眼,表示赞同:“这一次的大朝会,很明显就是崔太后、崔丞相说服了杨太尉,合力阻击陛下对于太仆卿、宗正卿和大将军的任命提案。”
“当今皇上继位时能做出‘三公’变‘六公’的举动,说明他懂得‘分权制衡’的道理;不过‘制衡’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不能从‘制衡’中攫取权力,那再多的‘制衡’也只是徒劳。”秦骧继续说道,“前霄明帝继位之初,外戚几乎完全把持着权力,局势远比当今险恶得多,但他最后还是夺回了大权,成为前霄最后一位掌握着实权的皇帝,你可知是何原因?”
“什么原因?”张忌傲急忙问道。
“人才!”秦骧说道,“足够多既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人才!前霄明帝先是利用宦官牵制外戚,令两者互相争斗,然而两者斗得如火如荼之时,不动声色地安插入自己的心腹。随着宦官、外戚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明帝的势力也越来越强,最终振臂一呼,将宦官、外戚一举铲除,完完全全地把控了大权!”
张忌傲连连点头:“不错,这是个可以借鉴的例子!但从继位到实掌大权,前霄明帝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只怕陛下他不愿意等这么久!”
对于此,秦骧却是微微一笑:“权力的经营,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当今天子也不用花这么久的时间,据我估计,如果从现在开始认真经营,至多五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把控大局!”
“五年?真的可以?”张忌傲有些不太相信。
“崔正正值壮年,不过杨伯父如今也六十有七了……”秦骧不动声色地说道,张忌傲立时就明白了。
“你是说,现在开始经营,让陛下接手杨太尉离去之后的权力真空?”
秦骧点点头,说道:“萧鲎倒台,也就两年之内的事情;在那之后,杨伯父也必然受牵连,虽然不至于将‘文官一派’连根拔起,但也会留下不少权力真空。如果那时候皇帝没有做好准备,这些权力只会被‘外戚一派’占据,那时候再想夺回,可就难上加难了!”
“不错,确实如此!”张忌傲说道,“那怎么需要五年的时间呢?”
“我说的是皇帝完全控制权力的时间,切莫忘了崔氏一族!”秦骧说道,“三年经营,两年争权,正好五年!”
听到这话,张忌傲面有喜色:“秦骧,你这番话我必当转告陛下,想来陛下肯定会重用于你!”
秦骧却是摇头说道:“这些话可不能跟皇帝说,若真的要说,也不能明说!”
“这又是为何?”张忌傲想不通。
“自古伴君如伴虎,维持当前三方制衡的局面其实对大家都有利;一旦皇帝一家独大,对你对我、对天下都不一定是好事!”秦骧说道,“你若是真忍不住的话,就有意无意地对提一下前霄明帝的事例,皇帝能悟到多少,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秦骧……你这个人就是心眼多!好,就听你的!”张忌傲喝了一口茶,迫不及待地走出小茶馆,朝外面走去。
“喂,茶钱你还没给呢?”秦骧忙喊道。
“记我账上,改日请你下馆子!”张忌傲翻身上马,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茶馆内,秦骧默然一笑,慢悠悠地给自己满了一杯茶:“胡说八道的,他也当真!”
端午假日快乐!感谢书友永远是故乡的推荐票~~~鱼子浚一定加油码字~~~
(本章完)
第54章 新的格局(二)()
秦骧对张忌傲的一番话当然不完全是“胡说八道”,他对于如今的朝局有自己的见解,但毕竟是局外人,个中的利害关系不可能了解得那么清楚。但皇帝想从臣子那里拿回更多的权力,这就是一个好的信号,秦骧可以利用三方间的利益博弈,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然,这第一步就是扳倒萧鲎。
若是要动萧鲎,必然触动到中太尉杨坡的这群自诩“清流”之辈的利益,所以离间翁婿间的关系、打压杨坡的影响力,两者并行,才能更加有把握地将萧鲎彻底打垮。否则以萧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即便揭开了“太子逆案”的旧伤疤,对于萧鲎的打击也很有限,甚至很可能引起“文官集团”的反扑,这就得不偿失了。
如今秦骧已经履职“京兆尉”,在这个位置上,他可以很方便地监控着萧府的一举一动,还能借助官府的外衣,将“花铁蛇”隐藏在暗处,蛰伏待机,一击致命。
京兆尉手下有一批维持治安的小吏,这群小吏身份卑微,以前多是街边的无赖、刺头,官府出于“人尽其才”的初衷将他们招揽,令其身着灰色吏服、头戴蓝色高帽、手执枣红大棒,穿街走巷维持治安。这些人虽然手脚不怎么干净,但若是肯老老实实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最令秦骧感到满意的是,这些人黑白两道通吃,想要探听某个达官显贵的秘闻轶事,直接找他们买消息就是,不用像当年计亚成盯梢杭兴那般辛苦。
因此,在手下小吏们的帮助下,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秦骧就搜集到不少京中显贵们的资料。不过这些资料的真实性还是有待筛查,毕竟这些卖消息的人也不可能接触到达官显贵们的核心机密。然而换个角度想,在京城这样的环境中,即便只是捕风捉影的消息都有其利用价值,就看你怎么用了。
三天后,新的太仆卿、宗正卿和大将军的任命下来了,上位者的名单与正月十五日大朝会上商定的人选一模一样。不过在任命三名高官的同时,朝廷又新设了两个部门——群马司和尚书台。
先来说说群马司。皇帝将采购战马的职权从太仆寺中剥离出来,交到了光禄寺的手中,由光禄卿亲自负责,这等于是削了太仆卿的权。当然皇帝的心思不止于此,他计划着将推行马政的权力也逐渐移交到群马司,以彻底掏空太仆寺,只保留其为皇家看管车马的职责。
皇帝设立群马司的意见,得到了左丞相崔正的坚决支持,倒不是他如何支持皇帝,不过只要能够打击“文官集团”,他就全力拥护;“文官集团”虽然心有不满,但杨坡知道萧鲎在太仆少卿的任上问题不少,现在又新任命为太仆卿,不宜跟皇帝有所冲突,否则受伤的只能是萧鲎,因此也默认了下来。由是,群马司的设置出奇地顺利,剩下就是职权交割的事情,由太仆寺和光禄寺自己接洽就行了。
尚书台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前霄刚立国之时,那时的朝廷人才济济,很多能人退下来之后就赋闲在家,这在皇帝看来是极大的浪费,于是命有司在宫城的一角开辟出一个院落,将这些白发皓首的老臣安置其中,以备咨询国事。若是在平时,这样一个机构并不惹眼,而且清闲得很,被当做是一个朝廷专设的“养老院”;但在前霄中期皇帝、外戚、宦官三方激烈争夺权力的背景之下,这个机构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皇帝在尚书台中安置自己的心腹,这些才俊除了向老臣讨教治国之道,更能够通过皇帝直接接触到“三公九卿”以及各地呈报上来的奏本,观察各项政策的利弊得失,从旁学习,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快速熟悉朝局事物。一旦皇帝掌控朝政,这些人便能迅速派上用场,稳固权力的同时,也有了一帮可靠的助手。
不过前霄明帝之后,尚书台这个机构就成了当权的外戚、宦官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他们的联合打压之下,皇帝再也无法利用尚书台培养心腹,使得大霄王朝的皇权旁落。刘义臻入京之后,由于他身兼丞相和大将军之职,大权独揽,尚书台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三天前,张忌傲与其父张师起入宫叩谢皇帝时,“无意间”提及了前霄明帝的往事,一下子令皇帝有所感悟,当即就决定在任命三位高官的同时夹带一些“私货”,而将群马司并入光禄寺,也可以算是对张忌傲的奖赏。至此之后,张氏父子已经真正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日后的朝堂上,他们张家必然贵不可言。
做出这两个决定后,皇帝一扫大朝会失败以来的阴霾,全心投入尚书台人员的遴选工作。刚开始当然不能太过明显地表露自己的意图,尚书令、左右仆射等人自然是找那些有贤德、又有能力的老臣来担当,至于那些被皇帝看中的青年才俊,等待时机逐步安插进去即可。
当然那些善于捕捉朝廷风向的人也对此趋之若鹜,朝廷一公布设置尚书台的消息,立马就有些权贵托各种关系举荐自家子弟进入其中。姑且不论皇帝、文官和外戚三方博弈的结局如何,重建尚书台就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皇帝已经着手培养新人,未来全盘接手权力。更何况进入尚书台能够接触朝廷的决策核心,获得的见识、阅历远超一般的中下层官吏,这也是进入其中之人日后能够被迅速起用的必备条件。
皇帝发出的这个信号对中太尉杨坡来说绝对是个坏信号,他敏锐地意识到皇帝的最有可能先接手的,就是以自己为首的“文官集团”目前掌控的权力,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六十七了,按照惯例,“三公”级别的高官在七十岁前必须要让出权力,以防其年老昏聩、或者突然离世对朝政造成混乱。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已足够皇帝培养一批新人来取代自己。
崔正对此倒没有杨坡那么敏感,毕竟皇帝是自己的外甥,而且他还有崔太后做后台,在朝中的经营时间远长于皇帝,到时候杨坡一下台,他未必没有与“帝党”一争高下的本钱。
然而最忧心忡忡的仍然是崔太后,儿子的举动完全超乎了她的预料,她怀疑是张师起、张忌傲父子给皇帝出的这个主意,因为从大朝会到宣布设立尚书台,很明显这对父子获得的利益最多。而且从这两人的任命上看,很明显皇帝有意在“武功”方面有番作为,只怕他将来掌控朝政之后,国家大政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崔太后虽然表面仍然不动声色,却暗中命人加强了对这对父子的监控力度。
朝局中的这些变化也很快被秦骧捕捉到了,令他略感意外的是皇帝竟然光明正大地重建尚书台。但细细一想,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自己与张忌傲的那番对话看上去完全戳中了皇帝的心思,他效仿前霄明帝的做法,也绝非偶然。
不过针对这个新的局面,最先动起来的人就是中太尉杨坡,因为不论皇帝是否设立尚书台,时局的走向对“清流”一派非常不利,所以他不得不早做筹谋,为这一派守住权力。
正月二十二日,经过了数天的谋划,中太尉杨坡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里面的内容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乞骸骨,归食邑,告老弃官”。
新的一回奉上,感谢书友1209131690的推荐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推广~~~更求打赏啊~~~
(本章完)
第55章 恒阳东郭氏()
杨坡给皇帝上的辞官奏疏自然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来这是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但是皇帝仔细算计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他设立尚书台的决定才刚刚下达,杨坡的举动很明显就是应对皇帝培养心腹的策略。
首先,如果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中太尉之位空悬,能够递补上来的除了外太尉丁式程之外,就是跟随了杨坡数十年的长史、左右丞等人,而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他的心腹,是根正苗红的“清流派”。其次,即便丁式程顺利递补,但此人对于太尉府的运作毫无经验,实权肯定旁落到杨坡一党的手中,那这个太尉府实际上仍然是由杨坡在幕后运作,他辞官不辞官,根本没有区别。
最后,如果皇帝没有合适的人选占据这个关键职位,那“外戚”一党必然想法设法推举自己人上位,到那时,“帝党”岂能坐视“外戚”一党继续做大,两派提前决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们“清流”一党正好从中渔利。
所以,杨坡的这个奏疏上得异常巧妙,因为无论皇帝如何决断,“清流”一派似乎都没有什么损伤;相反,他们“清流”稍微往后一退,“帝党”就得直面“外戚”,然而皇帝并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因此,皇帝最保险的选择就是竭力挽留杨坡,让他继续执掌太尉府,直到三年后他不得不退位,彼时,皇帝安置在尚书台的心腹们做好了接手实权的准备,那样才算是万无一失。
然而杨坡的去意异常坚定,无论皇帝如何挽留,他都坚辞不出,后来干脆闭门谢客,任谁来都不见。如此一来,这招“以退为进”搞得皇帝很是头疼,只能纡尊降贵,亲自来到杨坡的府邸,将其请出,并做出了“永受公禄”的承诺,许诺他可以一直担任中太尉的官职,直到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