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郎深吸一口气,猛地大喝一声,抬脚一脚踹开,带着众人一涌而入。

    院子里,一个十**岁的少年正在喂鹅,看见十几人蜂涌进来,高声喊道:“你们什么人?擅闯良人舍第,莫非是贼么?大哥,二哥,家里进贼,速来跟他们拼杀!”

    十三郎三步两步到了那少年面前,口中大喝一声:“你这厮自己做贼,瞎嚷什么!你家做的歹事发了,速速随我回衙门走一遭!”

    一边说着,一边扬起斗大的拳头,把那少年一拳打倒在地,后面的人上来捆了。

    这一场闹,房里面的人听见,几个汉子从里面冲出来。

    当先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看着精明强干,身后两个强壮的乡间年轻人,随在他身后。旁边的柴房里,同时冲出来两个汉子,一个拿了粪叉,一个拿了柴刀。

    见一个大汉带了十几个在院子里,拿了自己小儿子,孙然吃了一惊,道:“这位壮士,有什么事情好商量!莫非我什么时候得罪了你,一进来就绑人?小老儿这厢陪罪。”

    十三郎道:“不消多说,我奉官人之命前来拿你,不管什么事情,回了衙门再说。”

    孙然听了大惊,忙道:“你们是哪里衙门的?我在这里活了几十年,衙门不见你们这些人。”

    十三郎哪里耐烦,一挥手,拿手下上前,口中道:“见了我家官人,自然知道!”

    孙大郎和孙二郎见弟弟被绑了起来,心下着恼,见十三郎上来,大叫一声,一起上来厮杀。

    十三郎叫一声好,迎着两人上前。先一脚踹倒了孙大郎,又一展臂,捏住孙二郎的胳膊,向前跨一大步,猛地把他向身后一拽,扔在了地上,被身后的人绑了。

    孙然看十三郎力大无穷,勇猛无比,知道大势已去,对仍在厮杀的孙大郎道:“你们都不是这个大汉的对手,不要打了,免得被他打坏。既是衙门的人,我们随他们去,不信衙门能冤枉我们这些好人。”

    十三郎哪里理他们,只管指挥着手下,上来把几个人一一绑了。

    这几下兔起鹘落,从柴房里出来的两个庄客,只觉得眼睛一花,便就胜负已分。主人家被抓,他们自然也不拼命,任由十三郎指挥着人一起捆了起来。

    

第158章 人赃俱获() 
此次拿人顺利得出乎杜中宵的意料,这么大的案子,竟然没遇到什么反抗。看着十三郎雄纠纠气昂昂押出来的几个人,分明就是普通种地的农民,杜中宵有些好奇。

    把人捆在一边之后,杜中宵带人亲自进去搜索。

    在主人的房里,搜出了十几件铜盆、铜壶、铜镜,大多是见铸好的,没有打磨。又在柴房里,搜出了几件戈、矛、凿、铲,都是不大的青铜器,显然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杜中宵有些失望,虽然这些也是文物,但不是重器。重器不一定大,但总得是礼器才行,说明其主人生前的地位。每一件礼器,都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意义,最能刺激当政者的神经。

    正准备吩咐众人回去的时候,一个兵士从窗下的草堆里,取了一件尺余长的青铜器出来,对身边的人道“这壶看着古怪,又细又长,不知是装酒还是装水。”

    杜中宵看见,忙道“那件是觚,极是贵重,快快拿来我看!”

    那士卒见杜中宵神色凝重,不敢怠慢,忙双手捧着那件铜器快步过来,交到杜中宵手里。

    杜中宵接了青铜觚在手,翻来覆去看了一会,看不出什么名堂。他认出这是一件觚,还是因为考进士前恶补古籍,对于历朝礼器有些印象。儒家重礼,对于历朝礼器是必学的内容,杜中宵略知皮毛。换一件其他种类的青铜器来,杜中为就很难认出来了。

    把手中的觚掂了掂,杜中宵交给身边的十三郎道“此物贵重,你小心拿好了,万不可摔坏!”

    十三郎见杜中宵说得郑重,不敢怠慢,小心把青铜觚捧在怀里。

    杜中宵对里正田员外道“员外,这姓孙的家里如此多的禁物,此案重大。我把人押回去,你派人把这里守住了,没有官府的吩咐,任何人不许进门里来。此事若出了差错,我唯你是问!”

    田员外看一边地上堆在一起的铜器,并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也不知道孙然一家犯多大的罪,杜中宵吩咐,便就答应。无非是派几个青壮,把这里守住了。

    这一带自唐朝时候起,便就经常从地下挖青铜器出来,乡民并不当一回事。什么禁物,自己挖出来的宝物,交到官府手里却不定有几个钱,这种傻事谁做?大多数的人,都会拿到铜匠那里,化了之后重铸个家里用的器物,如铜镜之类,或者卖掉。

    此时天色已黑,杜中宵吩咐手下点起火把,押了孙然父子和两个庄客,回驿馆去。孙然的儿媳妇和孙子不女,则由田员外选的青壮,押在他的手家里。

    回到驿馆,杜中宵吩咐手下把其他人押了,单提孙然到了自己房里。

    让十三郎站在身后,杜中宵看着眼前的孙然,貌不惊人,就是一个普通的乡间老农,实在跟大盗这些字眼不沾边。虽然人不可貌相,但若说这样一个人是重犯,杜中宵自己也不信。他已经问了,附近出土的青铜器很多,把这些化了之后重铸,是这里传承了几百年的产业。

    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杜中宵对孙然道“你在家里私藏禁物,铸成铜器牟利,可知罪?”

    孙然道“官人,小老儿就是凭着一点手艺,卖些铜器贴补家用,哪里知道就犯了禁?”

    杜中宵冷笑道“你若只是铸些铜器,我又何必抓你?你化的这些铜器,多是来自地下,不定许多是从别人墓里掘出来的。挖坟盗墓,可是死罪!”、

    说到这里,杜中宵猛地拍桌子,声色俱厉。

    孙然吓得一哆嗦,忙道“官人,小老儿只收铜器,铸了之后再卖,哪里来的可不知道!别人拿了铜器来卖,哪个知道是哪里来的?什么盗墓这种事情,可与小老儿无干!”

    杜中宵指着身边桌子的青铜觚道“你做这一行的人,自然该知道铜器形制。便如这一件,青铜的觚,都是出自秦汉以前,周朝已不多见,多半是商朝时的器物,可知其珍贵。你会不知?”

    孙然苦着脸道“官人,小老儿知道秦汉,什么商周都没听说过,又怎么知道这是什么?铜器的形制我知道,无非是铜盆、铜壶,还有铜镜,什么觚可是从来没听说过。”

    杜中宵哪里肯信他的话,道“觚这种器物少见,你不知道倒也罢了,难道鼎也不知道?你以为我们怎么抓到你?今日恰巧拿了两个偷挖了青铜鼎的,说要卖给你,才摸到你那里。”

    孙然连连摇头“官人说的鼎,莫不是用来煮肉的?那也没什么稀奇——”

    “胡说!”杜中宵重重一拍桌子。“铜鼎是一般人用的么!你这里哪家用鼎煮食,你告诉我,我去拿人!自古以来,鼎是重器,是随便铸随便用的?别的礼器你不知道,情有可原,若说鼎也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明白是装傻了!我不是本地官员,你对我说实话,还有转圜余地。如若不然,到了明日,知州到了这里,你再如此犯浑,少不得大刑伺候了!”

    杜中宵一个路过的官员,其实没有权力审案,更不要说动刑。就是知州来了,也无非是把孙然一家抓回州城,审案的事情要交给司理院。这就跟法院抓人一个道理,不能审讯,那是公安局的活。

    孙然跟官府打交道少,哪里知道衙门里还有分工,见杜中宵神色严厉,心中便就慌了。他是做这一行的,怎么可能不知道普通的青铜器常识。其他的青铜器物倒也罢了,一个鼎,一个钟,肯定不是普通人家里用的。不要说地里挖出来的,就是新器物,也不敢随便给人铸。特别是鼎,这个年代早就没有实用价值了,只要存在的,几乎肯定是礼器。只要是礼器,就涉及到严重的法律问题。

    沉默了一会,孙然道“官人,小的确实就是收些铜器,熔了之后铸成器物换钱。铸的器物,大多是铜镜,多由家里小儿带到他州卖掉。做这一行,别人拿了铜器来卖,我们惯例不问来历,只按照器物的重量算钱。此是行规,并不是我一家如此。”

    杜中宵虽然不知道他们这一行的实情,按常理,孙然的话还是可信的。面色缓和了一些,道“这么说来,今日我们截下的那一个铜鼎,也是卖给你了?你家里以前还有没有收到过此类器物。”

    孙然道“回官人,以前也收到过的,不过都是寻常器物。”

    “你怎么知道是寻常器物?刚才不是说辨认不出来吗?”

    孙然叹了口气“不瞒官人,小的们做这一行,只是糊口而已,重案也不敢犯。我虽然不知道收到的铜器是哪里来的,具体用来做什么,但有一条,凡是上面有铭文的,一律不敢化了重铸——”

    。

第159章 从轻发落() 
宋朝是金石学大兴的时代,文人喜欢并且重视,出了很多金石大家。此时的人收藏铜器,极重视上面的铭文,称为钟鼎文。这种风气漫延到民间,就是孙然这种乡间铜匠,也知道有铭文的铜器价值难以估量,不敢化了重铸。

    听孙然还算守住了底细,杜中宵出了一口气,问他:“你做这一行许多年,收到多少带有铭文的铜器?哪里去了?”

    孙然犹豫一下,才道:“不瞒官人,许多年来,我也只到过三件,都卖给别人了。年深日久,哪里去寻买家?我们这里铜器挖出来的多,一向都有人在这里收买。”

    杜中宵也知道,既然知道带铭文的青铜器的价值,孙然没有留在手里的道理。他是个铸铜器谋利的铜匠,并不是个收藏家,一切以换钱为主。

    见孙然态度恭顺,杜中宵的神色缓和下来,对他道:“在你家里,并没有多少铜器。按理来说,你做这一行这么多年,家里怎么会只有这么点铜?你照实说来,对你有好处。等到本地官员到来,再从你家里搜出铜器,可就要罪加一等。”

    孙然偷眼看杜中宵,猜测着他的身份,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回答。

    看了孙然的表情,杜中宵道:“我只是个路过官员,发现了自事,拿了你便就算了。左右无事,才在这里审你。若是你答得痛快,我替你向本州官员求情。”

    孙然知道自己犯的罪说大也大,说小其实也小。墓又不是他盗的,做铜匠又不犯法,真正按律处置的话,最多就是个窝藏的从犯。

    看杜中宵不似个刻薄的人,孙然犹豫再三,咬牙道:“不瞒官人,小的做这买卖,哪里有把铜器都藏在家里的道理?离我家不远的山里,有我几间草房,大多铜器都是藏在那里。最近接了一个大活,要给林虑县的慈源寺铸一大铜钟,是以最近这些日子,都在攒铜。”

    听了这话,杜中宵来了兴趣,问道:“铜钟昂贵,慈源寺虽然是大寺,也铸不起吧。”

    孙然道:“小的不知道他们的钱从哪里化来,只是要我替他们铸一个几百斤的大钟。说是惟有如此重器,才能彰显他们宝刹的威严。”

    杜中宵听了,笑着骂道:“这帮秃驴,不知骗了什么的钱,如此铺张。”

    突然,杜中宵想起什么,问孙然:“你说可以铸几百斤的铜钟?这可不是易事。只有多年浸淫此事的巧手工匠,才有这种本事。你若真有这个手艺,我倒是可以替你求情,给你一条出路。”

    孙然听了一喜,急忙拱手:“官人有用到小的地方,只管吩咐。”

    杜中宵道:“相州这里,产铁最多。朝廷在这里有场务,专门铸枪铸炮。等到知州来了,我会向他说明,不必把你发配他州,只要本州的枪炮作坊里做事即可。你免了罪责,也有事做。”

    孙然听了,心中有些失望。若是自己愿意老实做个工匠,又何必躲在乡下做这种事?不过现在被官府拿住,只能任人宰割,没有办法可想。一时沉默不语。

    杜中宵猜到孙然的心思,不再多说。他被自己人赃并获,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能够铸几百斤的铜钟的工匠并不常见,特别是在京城之外的地方。杜中宵之所以想让孙然去铸枪炮,是因为将来如果要制造大的火炮,大多还是要用青铜,用得着这样的人。京城的一些为宫廷服务的作坊里,当然是有这种手艺高超的工匠的,但要用他们,却不容易,还是民间的手艺人更好用些。

    详细问过了孙然藏铜器的地方,杜中宵便吩咐人把他押出去,仔细看住,自己安歇。

    第二日一早,相州知州杨孜亲自带了司理参军姚安乐,来到天禧镇驿馆。

    杜中宵迎进驿馆,分别落座,把自己昨日怎么发现有人盗卖铜鼎,怎么顺藤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