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如此大弄!”
于节级叹了口气:“我有什么办法?前几个月,知县差我到河南府办事,几月未回,错过了铁监初开的日子。等到回来,赚钱的营生都被别人占住了。开处汤池,不是没有办法吗——”
汤方道:“开汤池没什么,可你让小娘子明目张胆跟客人睡觉,朝廷不许知道吗!你有没有听过个名字,叫作暗娼。娼是暗的,哪有明来的!你是觉得自己头铁,衙门收拾不了你是吧!”
说到这里,汤方握着红红的手,感受着少女的温暖,斜眼看着于节级。
于节级笑道:“哥哥这话说的,现在镇子外面,一大片房子全是做这生意的。附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也没见有衙门的人去拿。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朝廷不许了呢?再者说了,我在衙门当差,真出了事还能瞒过了?提早避着,能出什么事?”
汤方叹了口气:“我都跟你说了,暗娼,暗娼,那些人家,哪个不是暗的!每都是一家一户,有人进去,只当是客人,家里做什么衙门哪里管得着。做生意的女子,不是户主的女儿,就是户主的妻子,人家自家的事!你这里呢,是雇人做!明白,你是雇的人!”
这种事情,古今大致相差不多,只是名字和形式上略有区别。此时的妓,不管是官妓私妓,还是营妓,名义上都是从事服务业的,并不做皮肉生意。某种意义上,那是后世的娱乐圈,人家是正当生意。做皮肉生意的,不是妓,而是娼,都是小门小户,家庭生意,所以称为暗娼。不是家庭,名义上也得弄成家庭,不然犯律法,会被取缔。于节级这样雇人名目张胆的,不过是上面不知道,不然早就被拿了。
于节级回来的时间晚,还按着以前叶县的那一套,胆子特别大。却不想现在铁监为主,铁监的官员他可不认识,早晚会把他收拾了。
见汤方说得认真,于节级急忙问道:“哥哥,没这生意,我赚不钱,该怎么做?”
汤方道:“我教你一个乖,以后红红这些人,不要从你这里拿钱。她们做生意,你也不收钱。你可以让她们每月给多少钱,让她们在你店里服侍客人。至于跟客人做什么,干你何事?”
于节级听了,想了又想,若是如此,自己赚的钱就少得多了,不由犹豫。
汤方不耐烦地道:“你如此愚笨,怎么赚出来那么多的家业!你可以让这些妇人每月交钱,还可以租房给她们,还可以卖饮食给她们。价钱收得高一些,不都是钱!她自有办法,让客人买过过去!”
听了这话,于节级恍然大悟,向汤方拱手:“哥哥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想出这些办法!弟弟我明白了,就是把钱算到其他的东西上面吗,此事容易!”
第91章 菜地()
前些日子韩月娘身体不适,杜中宵回了一趟青台镇。没想到是韩月娘有了身孕,便在那里住了些日子,等到岳母从家里赶来,才重新返回铁监。
这一日,风和日丽,苏颂和柳两人来邀杜中宵,到铁监东边去赏花。
澧河以南,一直到方城县境,全是铁监的土地,不许百姓居住耕种。铁监未立之前,这一带就全是闲田,除了极少的几户猎户,并没有人家。现在那几户猎户划到铁监,饲养畜禽。
小水库的水除了供给铁监锻造之用,其余的便从东边流入澧河。依着河岸,开了数百亩地,是铁监的菜地,里面还有一个花圃。这几个月肉价上涨,菜地向南,依着小山,建起了畜禽养殖场。只是这里建起来之后,已是冬天,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产出。
离了铁监,一条十步宽的路,平坦而又宽广。上面铺了炉渣,旱天不起尘,雨天没有泥泞,比以前的土路不知好了多少。偶有铁监的士卒走在路上,用小车推着蔬菜和山里的野果,说说笑笑。
这一带的山里多产板粟核桃,漫山遍野着实不少。铁监里人多,便选了些闲人,到山里采摘,运回铁监来。营区那里一个糕点厂,做得十分红火,里面用板粟核桃,增加些花样。
板栗、红枣与桑树一起,是朝廷主推让乡间种植的果树。这些树木种起来容易,果实在饥荒年月可以作为粮食,是渡荒作物。以前叶县这里每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常有人进山采摘这些坚果,填充肚子。这是中国在人口爆炸之前的常态,大量山地没有开发,与后世是不同的。
走不多远,沿着小河两旁,一大片平整出来的土地,就是铁监的菜地。
管菜地的谷指挥使带了几个士卒,早早迎在门口,见杜中宵等人到来,急忙上前见礼。
下马,到了菜地的营房,纷纷落座,谷指挥让人上了茶来。
谷指挥使五十多岁,到了铁监之后,没有精力去学新的东西,便来管理菜地。他是拣剩禁军,分到厢军后从都头做起,十数年才升到指挥使。自己心中清楚,没有什么前途,一心想的,是再过几年便就退役,拿着半俸回家颐养天年。
文官七十致仕,禁军士卒则是六十除役。大宋立国,文官致仕之后是没有俸禄的,上章致仕也大多都会被朝廷挽留,一直做到死。直到真宗皇帝,文官致仕之后才能再领一部分俸禄。禁军和厢军则是六十便可除役,拿半俸一直到终老。
这样的制度,文官一旦出仕,不管是不是老来致仕,基本不会再回乡。有的在最后做官的地方,有的则选近便之地,还有的特意选物价低的地方,做为自己安渡余生的地方。比如韩绛的父亲韩亿,就是在致仕的那几年,到许州置办田宅,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历史上的明清两朝,则是致仕之后没有俸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没有退休金,强令官员回乡,给予免税免役等优待。中国人的家谱,大量都是追溯到两宋时期,除了百姓南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员不回乡,在外边开枝散叶。
谷指挥使便是如此,到了铁监之后,在澧河南岸买了地,让家人打理。单等着自己除役,便就在叶县落户,至于远在天边的家乡,已经数十年没有音讯了。
饮了茶,谷指挥上前道:“官人,下官自受命打理菜地,颇用了些心思。今日天气晴好,不如去查看一番。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加以指点,下官命人去改。花圃在南边背风向阳的地方,正好顺路。”
杜中宵道:“也好。现在铁监人多了,肉菜供应不上,着实让人恼火。”
与苏颂等人起身,由谷指挥使带着,信步沿着菜地间的路,查看开出来的菜地。
走了约莫两三百步,谷指挥使指着离着池塘不远的一处道:“运判,那里是菜地的粪池。铁监所有的腌之物,都会运到这里,沤了做肥。几个月来,已有不少粪肥沤成,单等着来年春天,地里种菜的时候使用。除这里之外,南边还有一处,靠着养畜禽的地方,把牲畜的粪便拿来沤肥。”
柳笑道:“难怪走近这里,有些怪味。种地全靠粪肥,你们不可马虎。”
谷指挥使叉手称是,道:“官人要不要过去看看?”
柳道:“算了,我们今日来赏花,何必近这些不洁的东西。”
杜中宵本想过去看看的,听柳这样说,也就算了。关于种田的册子,营田务那里通过这半年多的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其中就有沤肥一项。铁监会有人按着册子,到这里检查,自己没必要事事过问。
铁监格外注重营区卫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水洼,不允许有垃圾堆,垃圾早晚各一次,有专人运出营区。大部分都运来这里,沤制粪肥。这个年月,没有塑料制品,也没有什么不可降解的垃圾,经过简单处理之后,都能够拿来沤肥,垃圾处理方便许多。
杜中宵见左右开好的地,地头都挖有水渠,扒开口子,就可灌溉菜地。水库修好之后,到澧河有高差,可以自流灌溉。这片开好的菜地,浇起来非常便利,这里是上好的水浇地。
又走不多远,就见到前面来了五六个人,当头一个花白胡子的,上前叉手行礼。
谷指挥使价绍道:“这是丘都头,在那边管着养殖畜禽。听说官人来了,急急过来见礼。”
杜中宵看着这几个人,谷指挥使以下,还有两个副指挥使,六个都头,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人年纪大了,学不了新东西,又一副与世无争的心态,便都集中到了这处种菜的地方。这里清静,没有纷纷扰扰的杂事,也没有多大的利益,正适合他们。
这里是铁监的菜园子,如果是在后世,或者在大城市里,也有不少油水。可铁监这里,以前地广人稀,这里面的东西,拿到外面也没有地方卖。在这里做事的人,无非是多吃些蔬菜瓜果,多吃些鸡鸭鱼肉而已,倒是没有人跟他们争权夺利。
离了沤肥的地方,丘都头道:“下官那里养着鸡鸭猪羊,着实腌了些。官人可先到花圃那里,用些酒饭,等到下午的时候,再去查看。左都头正带了兵士,到那边水库里网鱼,听说颇拿了些大的。一会让士卒们做了,给官人们下酒。”
那处小水库,同时也是铁监的鱼塘。这里多少年都没有人捕鱼,虽然没有放养鱼苗,库里大鱼却是不少。秋天的时候捕了一次,全铁监的人吃了个肚圆。到了冬天,管着那里的丘都头,隔三岔五就去捕些大鱼,主要给铁监的官员和技术人员改善伙食。
第92章 育种为主()
穿过菜地,到了一座小山下,谷指挥使指着前面一片梅花道:“运判,那里就是花圃。这些梅花多是从洛阳买来,还有一些珍稀品种,特意托人从扬州买来的。”
柳道:“你有心了。此地地气使然,这个季节早梅倒不稀奇,这种梅花开可不容易。”
谷指挥使道:“早梅有的,那边一片黄花就是,是从鄢陵县买来的。这处花圃,里面开有火道,每到天气严寒的时候,便就开炉生火,是以才开得这样早。里面不只是梅花,现在还有菊花开着。”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进了花圃。这里的梅花还是以蜡梅为主,正是开花的季节。其他品种的梅花只有零星开放,全靠着火道生火,提升温度,一部分花树忘记了季节。
这里位于南北过渡地带,不只是北方的花木,一部分南方的花木也可以种植。加上铁监里的煤炭跟不要钱一样,可以安置火道,部分突破季节限制。
杜中宵是个以实用为主的人,没有多少文人的诗情画意,在这里建处花圃,主要目的是为了引种南北植物。培育新品种,同时做南种北引和北种南引的事。
农业作物良种的培育,除了精挑细选,逐代优选好的遗传性状之外,不同品种之间的交流也特别重要。尤其是不同纬度的品种之间,杂交可以防止品种退化,产生新的良种。
唐邓等州正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上,中国大部分的植物品种都可以在这里种植,是难得的种子培植基地。从营田务开始,每到一个地方,杜中宵都有意设置一处这样的地方。南边的营田镇那里,主要是粮食、油料和棉花种子基地,这里则是蔬菜、瓜果和花木。
汉朝时张骞通西域,带回了大量作物种子,不但是丰富了中原的作物种类,还对很多作物进行了改良。最典型的如小麦,引入了大陆内部的优良性状,汉朝之后产量提高了很多。从那之后,再次大量引入作物改良本土品种,就大多是从海上来了。甚至有的品种,还经历了二次引进。如洋葱,本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后来又从海上引入了新的品种,反倒让人忘了中国有几千年的种植史。
从宋朝之后,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不断出现新品种,产量不断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断向南开发,从两湖江南到岭南,水稻在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出现新品种,各地品种的交流又出现更新的品种,不断迭代。而由于跟西域联系长时间断绝,特别是中亚农业被大规模破坏,旱地作物品种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新,中断了水稻那样亩产不断增加的趋势。
进了花房,谷指挥使早已安排人摆下了筵席。管着这里的阮都头不住劝酒,介绍着周边花木。
饮了几杯酒,杜中宵对谷指挥使道:“将来铁监的人都到齐了,会有一两万人之多,这里几百亩的菜地,其实不能满足供应。铁监的人吃的肉菜,大多还是从外面采买,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谷指挥使道:“下官想来,是运判体恤下人,我们这些人种地终究不是熟手。再者本地百姓也靠着种菜养鸡,能够从铁监赚些钱使用。”
杜中宵笑道:“你说的是不错,这是原因之一,却不是主要的原因。之所以就开这么多地,不让你们把铁监所有的肉菜全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