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平公主神情露出悲伤,想来是想起了当年被崇祯皇帝一剑斩断手臂的事情。
做为至亲的亲人,长平公主虽然不恨崇祯皇帝,她也知道若不是断了一臂,她当年不可能逃过一劫,不过心里到底有些难以介怀,是她心里永远的痛。
当初国破家亡,又断了一臂才,加上无处可去,她才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成为水月庵的一名尼姑。
“皇姐,母后在宫想念你,你难道真的还能安心在此吗?”朱慈踉看着长平公主问道。
面对朱慈踉的质问,长平公主无言以对,想到当初疼她护她的母后,长平公主渐渐陷入回忆。
良久,长平公主似乎还没有决定是够跟朱慈踉回南京。
朱慈踉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耐心渐渐消逝,不打算在继续废话下去了。
“皇姐,你应该知道,朕今日亲自到此,必要将你带回南京见母后的。”朱慈踉语气微冷,极为坚定,不管长平公主愿不愿意随他去南京都必须要去,朱慈踉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来水月庵第二次。
“哎!既然如此,那我随你回南京吧。”长平公主叹了口气说道。
终究长平公主还是决定跟朱慈踉回南京城见太后,这么多个月的时间下来,她也清楚了,她一天还呆在水月庵,水月庵就一天不得安宁,是她的罪过,不能让水月庵来承担。
见到长平公主同意,朱慈踉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随即长平公主简单收拾了一些东西,告别了水月庵的其他几名尼姑,随即便和朱慈踉回返南京。
经过三天时间彻夜不停的赶路,朱慈踉等人终于带除夕夜之前回到南京城。
见到长平公主的那一刻,太后激动得都流出了泪水,让长平公主看了都不由得愧疚,长平公主当夜便宿在慈宁宫彻夜陪伴太后。
次日,除夕之夜,慈宁宫设宴,长平公主和定王均出席,太后得偿所愿,其乐融融。
年夜之后便是中兴八年。
随着东海方向朝鲜,倭国,琉球的灭亡,朱慈踉的目光看向了西方,**!
第643章 进兵西藏()
**是朱慈踉下一个要开拓的地方。
洪武十八年**归附以来,**便名义上成为了大明统辖之地。
当然,这仅限于名义上的,大明虽然在**设有都司,但**的实权依旧掌控在各个活佛手中,那些活佛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大明中兴八年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朱慈踉便下旨驻扎在青海的第五军进入**。
早在大明重新一统天下,朱慈踉便开始布局对**方面的准备,让第五军军长张魁山带着第五军进入青海,在青海高原地带训练,尽早熟悉高原环境,现在经过近两年的训练,第五军完全可以承担进入**的任务。
**在后世有着世界屋脊的称号,是中原西面绝对的屏障,战略地位无比重要,必须拿下。
圣旨很快下达到第五军,张魁山满胸热血沸腾。
“哈哈哈哈,等了两年,终于有事可做了!”张魁山大笑,近两年的时间,整天在高寒鸟不拉屎的地方训练,差点没把他憋死,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任务,自然兴奋。
“传令,第五军即可集结,出兵藏地!”张魁山大声下令。
一个时辰后,第五军两万将士全部准备完毕,所有将士翻身上马开拔行军。
“轰隆隆”铁骑奔驰,第五军将从玉树取道进入**昌都,而后经昌都到达拉萨。
拉萨是**的中心,不仅聚集了大量藏民,也有大量活佛,第五军若是落下拉萨,几乎便相当于拿下了整个**。
所谓活佛,说得好听叫活佛,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群披着佛衣压榨普通藏民的大地主。
藏民信佛,密宗在**有绝对的权威,而活佛又是密宗的首脑。
朱慈踉教给张魁山的任务不仅是占据**,更重要的是整治**的活佛制度,让藏民的思想得到解放,如此才便于藏民今后汉化融入华夏大家庭。
这项任务说简单又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活佛们虽然掌控着**的实际权利,但不说活佛们并不团结,各有各的势力,单说**整块地方,人口不过几十万,军队不到十万,第五军两万大军有绝对的实力力压整个**。
**最重要的不是攻占,而是拿下藏民的民心。
“奶奶的,**活佛们,你们爷爷张魁山来了!”张魁山狂笑着策马奔驰,带头跨入**的地域。
做为此次入藏主帅,目的决绝**问题,张魁山事先看了大量关于**和活佛的书籍,心里已经有一套对付活佛的办法了。
张魁山的那个办法已经上呈给了朱慈踉,而且得到了朱慈踉和首辅李岩的一致赞同。张魁山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办法下,活佛们的好日子不多了。
臧路并不好走,第五军虽然组成了铁骑,有战马可骑,但臧路崎岖南行,也足足三天的时间第五军才感到昌都。
昌都是进入藏区的重要通道,有上万藏兵把守,不过面对第五军两万将士,藏兵不敢阻拦,打开城门放第五军两万将士过城。
看着第五军两万大明军队过程,昌都的藏兵将领面色有些阴沉。
昌都守将是活佛旗下的人,信仰,他虽然不敢阻止明军过城,但也迅速将消息传去拉萨给和其他活佛知晓,让他们共同商量对策,应对入藏的明军。
两百多年以来,**名义上是大明的疆域,不过大明极少派大军入藏,此次两万明军入藏,不得不让他们多想。
不管那名藏兵将领有什么想法,第五军过昌都后,马不停蹄直奔拉萨。
过了昌都,道路好走了不少,有一条直道直通拉萨,传说是一千年前松赞干布统一**的时候修建的,目的便是为了能够快速从拉萨调兵到藏区边境,现在倒是利了张魁山等第五军将士。
又是三天多的时间后,第五军临近拉萨。
随着第五军越发临近,即将进入拉萨,拉萨城内并不平静。
第五军入藏之前的一天,大明便先一步送来了文书,明确表示第五军将进入拉萨。
对此,**活佛们自然是不怎么高兴的,他们将藏区视为他们的禁脔之地,不过大明这几年不断用兵,兵威强盛,活佛们也略有所谓,对于明军的强大,他们也不敢明着说阻止,只能等明军进驻拉萨之后再慢慢想方设法让明军自动撤走。
“佛爷,大明这几年兵威强盛,无法直接抗衡,两万明军进驻拉萨,怕是不怀好意,得早先做好准备才是啊。”一名寺庙长老对着说道。
“嗯,不管大明打的是什么注意,我们才是藏区的主人,明军进驻拉萨之后,一切举动都逃不过我的法眼。不必担心他们会弄出什么事情出来,藏区生活不同于中原,明军士兵不一定能忍受得了多久,终究他们还是要离去的。”一脸淡定的说道,似乎并不在意明军的到来。
“准备好礼节招待,免得失了礼数!”活佛又平静的说道。
“是,佛爷!”那名寺庙长老回应道。
不仅是一方,其他活佛也对明军的即将到来极为关注,也在急忙准备着些什么来应对。
不过,不管怎样,活佛们并不怎么担忧,他们有自己的依仗,藏区再怎么都是藏民的地盘,而藏民信仰他们活佛,他们说的话就是佛祖的旨意,明军或许武力强大,可也不可能跟整个藏区的藏民相比。
当初洪武皇帝也曾打过藏区的注意,得到的仅仅是一些名义上的东西罢了,实际的依旧牢牢掌控在各个活佛手中,所以他们相信,哪怕当今大明皇帝打着和当初洪武皇帝一样的念头,最终也不会得到什么
第644章 凄惨的农奴()
第六百四十一章凄惨的农奴
正月二十三,张魁山率领的第五军两万铁骑来到拉萨城下。
此时的拉萨城内,最主要的势力有三个,分别是达濑活佛,活佛和固始王,不管是两位活佛还是固始王,都以佛陀转世,佛的代言人自居。
要说这些个所谓的活佛,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什么滔天法力,为什么就能够从唐朝末年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统治着藏民。
无它,既然是佛的代言人,他们自然能够代表佛在你的今生或者来世当中进行赏罚,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你下辈子是人还是猪,活佛们可以保证你继续是人,而且还能根据你的贡献决定你你是成为贵族还是继续普通平民。
不得不说,佛教自传入**,形成密宗后,密宗在统治人心方面极有一套。
当今藏民或许不在乎自己的今生,但他们却更加在乎来生,没有什么比来生投胎对他们更重要,所以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违抗活佛们,以免影响他们来生的投胎。
活佛们靠着这样的理论,在七八百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牢牢统治着藏民。
随着第五军的到来,众活佛们虽然自己没有来,但都派了自己的心腹来城门迎接。
张魁山勒住战马,看着守在城门口迎接的上千藏人,有喇嘛,有藏民贵族,也有一些衣衫褴褛的普通藏民。其实不管是喇嘛还是贵族或者普通藏民,他们无疑都是不欢迎明军的到来的。
许多拥护活佛们的藏民最初听闻大明军队要进驻拉萨的时候,一个个愤怒的要对抗,要不是活佛们传下口令,张魁山等两万大军没那么容易进入拉萨。
活佛们当然也不是真的欢迎明军的到来,只不过明军兵威过剩,他们都没有抵抗的信心,所以才自始自终没有任何阻拦明军的意思。
不管怎样,只要明军不动摇他们的统治,他们都不想硬碰硬的对抗,而且他们也自信,明军就算想,也绝对无法动摇他们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因为他们是藏民们绝对的信仰。
要说唐朝时候的**,那可真是无比强盛,最强的时候带甲四十几万,更大唐王朝争斗几十年而不败,堪称大唐王朝最主要的心腹之患,只可惜,自密宗现世,就这样的情况就变了,藏人在活佛们的统治下一代不如一代。说实在的,也多亏了活佛们的统治,七八百年以来**才一直无法再一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
“入城!”张魁山肃然的下令,带着两万明军铁骑开始进入拉萨。
第五军的前身是应龙军,士兵训练有素,身经百战,一个个浑身煞气,汇聚在一起,无形中更有一股迫人的气势,压得许多喇叭和藏民们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支无敌之师,单论武力不是他们藏人能够抵抗得了的。
喇嘛和藏人贵族们原本还有些怠慢,现在立刻收敛了心里的怠慢,恭敬的将张魁山等两万明军迎进拉萨,并带到早已经准备好的驻地。
两万大军很快扎下营地,正式开始驻军拉萨。
达拉寺,几名喇嘛向达濑活佛汇报明军的情况。
“明军不仅有战马,还大量使用火器,战斗力极为强大,虽然放他们进驻拉萨,但也如利剑在首,不得不防。”达濑活佛说道。
虽然自信明军无法动摇他们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威胁不了他们对藏区的统治,但为了防范意外,达濑等各个活佛将麾下大量人手都调集到了拉萨,全部加在一起大约有八万人的实力,隐隐有针对明军的势头,相信若是张魁山等明军一旦有什么异动,这八万藏兵必然不会不会坐视不理。
虽然不将仅仅八万人的藏兵放在眼里,但进驻拉萨之后,第五军暂时没有任何动作。
张魁山带着几个第五军将领象征性的见过达濑等几个活佛后,便在拉萨街头巡游,加深对藏民的了解,为即将的动作做好铺垫。
“咦?”正走着,张魁山的眼睛突然定格在了一处。
只见距离他们几十米的一处路边,那里是一对藏人母子和一名喇嘛,藏人妇女的儿子正躺在地上,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应该是已经死了,是一具尸体,藏人妇女正死死的拉着那名喇嘛的衣服,正恳求着这名喇嘛什么,张魁山不懂藏话,便让身边的一名懂得藏语的人翻译。
经过翻译,张魁山才得知,原来这名藏人妇女的儿子已经病死一天了,她正在求这名喇嘛为她的儿子超度,不过这名喇嘛似乎并不买账,坚持要收银两,然而藏人妇女衣衫褴褛一看就不是能拿得出足够银钱的样子。
没有钱,喇嘛拒不帮忙超度。
张魁山摇头叹息,并没有继续关注下去,带着手下的几名将领开始返回大营。
一路上下来,张魁山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或者是衣着华贵红光满面的贵族,或者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普通藏民。
张魁山一直搞不懂,普通藏人为什么不问今生,只关注来生,岂不知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