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大惊之下。急调左良玉军入河北剿灭流寇。
读过明末史书的他知道,在接下来的历史里,左良玉最终亦是不敌流寇,在邢台摩天岭下,被流寇打得大败,一同作战的明军守备曹鸣、主簿吴应科等皆战死。流寇自此在河北再不可制,四处流窜劫掠不休。
自流寇进入河北后,就开始有多支流寇小部队窜入山东境内,多与当地匪寇合流,为祸乡里。荼毒地方。董加谟现在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李啸心下暗叹,这流寇来势如此凶猛,竟越过东昌府,济南府,窜至青州府最西边的县城蒙阴县境内,这倒颇让他出乎意料。
李啸瞬间想到正在蒙阴县生活的孙婉儿一家,他的心瞬间揪紧,不知道他们现在情况如何了。
不过好在他定力不错,没有在脸上表现出任何慌张的神色。
“既如此,董知县何不向青州知府钱良翰大人求救?”李啸淡淡地说道。
“如何没有!自那匪部来到我县境内,我便已派人紧急前往青州府,向知府钱大人求救,只是现在已近一月,半个援兵都未见着。我屡次派人前去催请,均被钱大人以山东剿灭叛军要紧为由,加以拒绝或敷衍,说什么现在各处军兵均是吃紧,实在没办法抽调兵将前来剿匪。只是一味叫我等再忍耐些时日,等兵力有了富余,定会派兵前来。唉,只怕是修得庙来,鬼都老了。”董加谟说到这里,哭丧着一张脸,连连叹息。
李啸沉默不语。
至此,李啸心下知道了这董加谟前来拜访他的用意,无非是希望他尽快出兵剿匪,不至于让这部凶悍的匪寇把蒙阴县城给拿下了。
董加谟比谁都清楚这一点,如果蒙阴县城被匪贼攻下,那他这个知县就算不死于匪贼的刀剑之下,也难逃朝廷日后追究失地渎职之罪。
“在下久闻李大人用兵如神,阵战英勇,当日大人在登州连败叛军,渡海攻下建虏海堡,斩杀叛军副帅李九成,这桩桩件件,都是无人可比之功劳啊。大人,你的赫赫威名,在这山东地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若得大人出兵,定能一举剿灭匪贼,则我蒙阴县城幸甚,数千百姓幸甚啊。”董加谟看到李啸沉默的样子,心下焦急,又是一番恭维之语急急而出,最后加重了语气对李啸恳求。
董加谟的话语让李啸很受用,不过,他却依然保持沉默。
现在的李啸,更多地是在想,他能从剿匪中得到什么利益。毕竟离雄唐所有800多里远的蒙阴县不是他的辖区,他也不是董加谟的直属上级,实在没有出兵的义务。不然,只凭几句哀求话语,就让李啸的军兵们8百多里路跑过去厮杀送命,未免太过天真。
李啸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董知县有所不知,这出兵剿匪,虽为我大明官军之义务,但因事情突然,所需粮草兵械均需筹备,一时难定。李某虽心同休戚,却也有为难之处。”
董加谟为官多年,焉能听不懂李啸的话语,他的牛眼一眨,当下接过李啸的话语急急说道:“李大人愿意出兵,本官便是求之不得。贵部出征作战所需的钱粮,全部由我蒙阴县支付,另外,若有伤亡军兵,皆可从优抚恤,本官说到做到,绝无二话。”
李啸笑道:“董知县也是个爽快人。本官决定了,定会速速发兵剿匪,以解蒙阴百姓于倒悬。只不过,李某有一顾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人有话,尽请明言,董某如能办到,定会尽力做好。”董加谟见李啸卖了个关子,心下更急,说话都有点打哆嗦。
“本官在想,若是我雄唐所出兵剿灭了这股匪部,倘过不多时,复有匪部据蒙山而作乱,那董知县又复如何呢?”李啸一脸忧虑的样子。
官场老油条董加谟瞬间明白了李啸的真实想法。
他在心下暗骂道,好哇,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李啸你这厮,真是够无耻。你这话,摆明了要老子答应你灭了匪部之后,让你以驻兵的名义从我蒙阴县内割走这么一大块领地,哼,还说出这么虚伪的一番大道理。
不过李啸的话,冠冕堂皇没有任何破绽,董加谟无懈可击。更何况他现在有求于人,哪有求人办事,而不给人以利惠的。
更何况,要是惹恼了李啸,他不出兵的话,那蒙阴县城定难挡匪贼的下次攻击,蒙阴县城若被攻陷,自已的仕途可就真的到头了,而自已这些年费尽心机搜括百姓所得的十万银两和满满一库的绫罗绸缎,亦是难保
想到这里,董加谟脸上浮出一丝苦笑,他向李啸拱手说道:“李大人心系百姓,愿出兵以解黎民倒悬之苦,董某心下感念之至。为防匪贼复据蒙山作乱,在下恳请同知大人剿灭匪贼后,出兵驻护蒙山,以为我蒙阴县百姓之屏护。”
李啸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董知县如此心意沛挚,足见赤诚。也罢,守土安民,本是我大明官军职责,李某定会好好将蒙山管理守护。”
最后,满脸喜悦的李啸与一脸失落的董加谟达成协定,蒙阴县城出粮草400石,银子5000两,以为李啸出兵的前提条件。而李啸军彻底剿灭匪贼后,包括整个蒙山在内以及周围临近土地,都由李啸派兵驻扎守护,蒙阴县不得再派人干涉。
达成协定后,李啸设宴款待董加谟一行人,宴毕,董加谟等人以县事繁忙告辞而去,并一再叮嘱李啸早日发兵剿匪,以免匪兵先行攻城。
李啸大笑,拍胸脯作了保证,董加谟方惶惶不安地率众离去。
目送董加谟离去的李啸,脸上犹满是笑意,因为,只有他真正知道蒙山这块飞地的宝贵价值。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发蒙阴()
蒙山,位于蒙阴县南侧,各处支脉地跨平邑、蒙阴、费县和沂南四县。明朝时,平邑、费县属于兖州府,蒙阴与沂南则属于青州府,其在蒙阴县境的范国约为175平方公里。在当代中国,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不过李啸现在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把匪徒盘据的蒙山开辟成旅游胜地,他最看重的是,蒙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
据后世的资料记载,蒙山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蒙山附近已发现矿产38种,最多是煤、瓷土、高铝釩土、河沙、金、铜等。也就是说,在董县令看来,这一片蛮荒落后土匪盘据的蒙山,其实是一块森林与矿产资源均极其丰富的宝地。
李啸心下暗叹,在这个明末时代,也许,只有来自后世的他,才能发现这块千年沉睡之地的宝贵价值。
如果李啸能占据这蒙山这块飞地,那好外实在是太多了。
丰富的森林木材资源可以用来烧炭与造船。
煤矿开采可取代现在不得不从外地进口煤矿的状况,从而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高铝釩土可制碱性耐火砖作为炼铁高炉的内壁,从而防止炼铁时产生的磷酸腐蚀炉壁,从而大大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李啸估计,如果这样改进后,这高炉的使用次数,至少可从现在的15次延长至40次,而且40次后,只需更换炉壁上的耐火砖,便可又重新使用。
而河砂亦是雄唐所内急缺的材料,这东西可以与水泥混合而成混凝土,正是四处大兴土木的雄唐所急缺的建筑原料。
另外的矿产中,瓷土则可用于制造瓷器。金矿可以炼金,铜矿则是铸造大炮内膛的必需之物。在李啸看来,都是难得的宝贝。
这样的宝地,本是李啸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现在能以这样剿匪护民的理由前去占领,如何不让李啸喜不自胜。
两天后。李啸带上甲队盾兵,甲乙丙三队枪兵,横行队,全体骑兵,火铳兵,和四门红夷大炮出发了。
他只留下盾兵甲队,枪兵丁队与戊队,全体辅兵及剩余的火炮部队守卫雄唐所。
李啸此次出兵,可谓精锐云集。总兵力达到了近千人。
说实话,久战精锐的李啸军这样兴师动众地前往蒙阴县,去剿灭那600百多名蒙山匪贼,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李啸就是要制造这种威慑力,从气势上就要压倒对手。这盛大的兵势也可让蒙阴县令董加谟,更加慑服李啸的军威,对所商定的协定不敢说出半个悔字。
天不亮就出发的李啸军,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在第二天天黑前,到达了蒙阴县城。
蒙阴县城的百姓亦是个个满脸喜色。欢呼雀跃地出城来看这支杀叛军、斩鞑子、除巨寇的威名赫赫之师。
刀枪耀目整齐行来的李啸军钢铁洪流般出现在百姓面前,所有的百姓不由得都被李啸军那壮盛的军容,严整的军纪,先进的火炮所震慑。
“瞧见没!这军容军貌,啧啧,真让小老儿开了眼界。这才是咱们大明官军的样子啊!”
“阿公说得好,我看,李同知大人之军与当日的戚家军相比,也不遑多让。”
“还是县令大人有办法,能邀来李大人这样的精锐官军来剿匪。哼,那般盘据蒙山的狗杂种好日子到头了!”
“听说李大人的雄唐所建设得可好了,唉,真希望李大人来了就别走了,保我蒙阴县百姓长治久安啊。”
百姓们三五成堆七嘴八舌地评论着前面不远处,一脸肃然站立的李啸军,每个百姓脸上都是满满的欣赏与钦敬。
很快,城门大开,蒙阴县令董加谟率手下大小吏员与一众衙役,一脸喜色地出城迎接,随即安排牛酒犒军,大宴将士。
正在与县令董加谟推杯换盏的李啸,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容,一双清丽的双眸,正对着他淡然直视。
孙婉儿。
没错,正是李啸时常思念牵挂的孙婉儿,素面淡妆的她,站在拥挤的人群中,有如一朵素雅的小花,却牢牢吸引了李啸的目光。
两个人相接的目光中,都仿佛有万语千言。
没等李啸喊出声来,孙婉儿头一低,钻入人群中,消失于人海。
正欲劝酒的董加谟,那双牛眼看得真切,见这位年轻的指挥同知一双眼睛愣愣地看着那位姑娘,脸上不由得浮现怪异的笑容。
没想到,这个精明勇悍的李啸,却也有一心牵挂之人。
“李大人,可是认得那位姑娘?”董加谟笑道。
“哦,这位姑娘曾是李某故识,却不曾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李啸感慨道。
“这位姑娘的父亲我认得,乃是为躲避战乱,而从莒南县城搬来的孙存仁,现在蒙阴县中继续开他那间仁心医铺。此人医术倒是不错。”董加漠缓缓言道。
李啸没有说话,只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李大人恐不知,前段时间,那孙存仁带学徒,上蒙山采药,被匪徒抓住,关起来打了个半死,幸得家里送上了大笔赎金,方得保全性命,现在应该还在家时疗养呢。”董加谟说到这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李啸一脸惊色,然后皱起眉头一声长叹。
至此,李啸再无心思吃饭喝酒,好不容易等到宴会结束,李啸便叫了两名护骑,让董加漠带着他去孙家看望。
此时天已全黑,给他们开门的是孙存仁的儿子孙茂然。孙茂然见是知县大人亲自前来,不觉一惊愣住。
“怎么,本知县带着同知大人来看望孙大夫,不欢迎么?”董加谟故作威严地说道。
发怔的孙茂然,一眼瞥见知县后面神情肃然的李啸,顿时一脸神情愕然,不过此人反应极快,立刻脸上堆笑作迎请状:“岂敢岂敢,两位大人莅临寒舍,在下不胜欣然之至,请速速入屋安坐。”
入得屋来,李啸随即让孙茂然带他们去看下孙存仁。孙茂然面上微露难色,不过还是连声答应。
转过了几间房屋,一股浓烈的中药味袭来。透过一扇虚掩的门,李啸看得到,一盏昏暗的油灯下,脸色枯槁的孙存仁正背靠着一个枕头,斜靠在床头半坐着。他旁边,是孙婉儿正在给他喂药完毕,孙存仁不停地咳嗽,喷出的药渣溅得到处都是,孙婉儿便帮他小心地擦去。
见到孙存仁这个样子,李啸心下又感慨又难过。
他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去仁心医铺让孙存仁给他看受伤的手掌时的情景,孙存仁的态度与语言,仿佛还在昨天。
“父亲,同知大人与知县大人来看你了。”孙茂然先行一步入内,对孙存仁说道。
孙存仁缓缓地转过头来,语气艰难地说道:“快,两位大人,快请坐。”
孙婉儿连忙起身,一双慧眸迅速地打量了几下面前的董加谟与李啸,一丝红晕便悄然上脸,随即她向两人敛衽道了个万福,便出去了。
董加谟是个聪明人,他和道,自已在这里,让李啸说话定会多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