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李啸的目光冷冷地扫了过来,两个人都不敢吭声。
只有镇抚严知节与护骑队长黄策脸上微带笑意,这两人,严知节是读过书的童生,而将门子黄策也在家中读过好些年私塾,都有文化底子。
李啸瞥了张行猛与雷傲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以后在我军中,将领晋升也与文化挂钩,我希望我雄唐所的军队中,军官不单要懂阵战厮杀,更要成为懂文化的新式儒将,才能打更多更大的胜仗。”
李啸随即下令,从明天开始,每天训练结束后,安排教员进行一个多时辰的文化教学,从识字开始,最后要达到熟识军中条例,有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
李啸强调,三个月后,如果还不能对这本简单的军队管理制度条例进行背诵,士兵每人打十下军棍,扣除当月月饷。从甲长开始的军官,每人打军棍二十下,同样扣除当月月饷,并作全军通报批评。
当然,有罚就有奖,李啸向全军将士重申,如果有人文化学得好,也有相应奖励,晋升与考评也会优先考虑。
“各位,都明白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李啸喝道。
“在下明白!”回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应诺
开完这次勋章制度与学习安排的会议后二天,亲兵来报,孙茂然与其妹孙婉儿前来雄唐所。
李啸亲自迎接。
李啸远远地看到,孙茂然与孙婉儿带着一群学徒家仆前来。
孙婉儿远远地看到李啸,便低了头,悄悄地尾行到队伍后面。
此时,孙茂然走得近了,便对李啸一脸的笑容地打躬作揖说道:“在下何德何能,亲能有劳同知大人来迎,实在折煞小人了。”
李啸微笑道:“茂然,我等熟人之间,不拘此礼。当日你父亲救治我手,李某感念至今。却不知孙大夫恢复得如何?”
孙茂然急忙回道:“托大人的福,家父近来已渐康复,生活也渐可自理。现在我仁心医铺学徒家仆,能重新去蒙山采药,都是大人剿灭蒙山匪寇之功啊。”
“哈哈,剿匪为李某份内之事,不算什么。”
“大人,孙某今天前来宝地,却是想为一事。”孙茂然又拱手说道。
“何说无妨。”
“我仁心医铺,想在贵地开设分店,不知李大人同意否?”孙茂然笑着说道。
李啸心下大喜,现在雄唐所内,因为没有医铺,虽有李啸军的医疗队可代为看病,但对于全体居民来说,看病还是颇为不便,甚至若有大病,还需至安东卫城去,实为不便。
只不过,因为雄唐所仓促创建,各区的人口稀散不多,外地的医铺考虑到客源不稳定,也都暂未入驻。
现在孙茂然主动提出要在雄唐所开设医铺,正好为李啸解了紧缺之急。
李啸更进一步想到,这应该是孙存仁的意思,想通过这种主动在雄唐所开设店铺的安排,来与自已拉近距离。
当然,其中可能也有孙婉儿的关系
李啸遥望了一下依然低头躲在队尾,脸上微微泛红的孙婉儿,心下又是一阵感慨。
“多谢茂然与孙大夫之厚意,李某心领了。”李啸感慨地说道。
孙茂然脸上笑意更盛:“我等来时,家父也希望同知大人日后多加照拂。”
李啸大笑道:“此是自然。这样吧,茂然,你在我商业司报备后,可在我四区同时开设分铺,行医惠民,诊疗百姓。各间医铺,三年不收店税。”(。)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叛军新动向()
李啸随后设宴款待孙茂然、孙婉儿一行人。
宴会上,他虽与李茂然等人谈笑风生,只是眼神却常常不经意间,落在了孙婉儿身上。
孙婉儿看得懂他的眼神,不觉之间,一直低头的她,脸上红晕越发明显,却似乎又微泛笑意。
孙茂然瞥见李啸的样子,脸上亦是得意的笑容,自已的妹子能让这位年轻英俊的从三品指挥同知如此钟情。那么,妹子嫁给李啸后,自已这个大舅子,也就可以借着裙带上爬了吧
正分神时,李啸起身敬酒,孙茂然慌然举杯,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这场宴席宾主尽欢,吃了几个时辰方散,随后,李啸又亲送他们离开。
“同知大人留步,过些时日,我等便来雄唐所开设医铺。在下再次感谢同知大人盛情。”孙茂然一脸酡红,与李啸拱手道别。
“那本官便欢迎两位早日过来,上次辞归仓促,请代本官向孙大夫致意。”李啸让人将一个约50两的一封银子,递给了孙茂然。
孙茂然略作推辞,便致谢接过,随后与李啸作别。
“婉儿,愿你早日前来。”李啸低声对从自已面前低头走过的孙婉儿说道。
孙婉儿回给他一个温暖的笑容,微微地了点了点头。她的笑容,有如一根纤细银针,拔动着李啸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心弦
这一夜,心情大好饮酒颇多的李啸睡得很沉,次日起床时,头还有些发晕。正洗脸刷牙之际,亲兵来报,说水师总头马屿回来了。在议事大厅求见李啸。
李啸一惊,马屿此去登州招揽流民,前后不过三周多,就招到了需要的人数么?
“禀大人,我等此去登州,因孔有德叛军与围城官军反复激战。登州流民遍地,招之颇易。按大人要求,总共招得强壮流民8632人,各类工匠269人,流民与工匠家属16230人。幸亏我军战船去得多,不然,还装不了这么多人呢。”马屿参见李啸后,一脸兴奋之色地急急说道。
“很好,马总头幸苦了。这趟差事办得不错。赏银50两。以酬劳苦。”李啸脸上满满的笑容。
“谢大人。小的还有件事,想向大人禀报。”马屿拱手说道。
“请讲。”
“席宁志之船,被叛军炮火击中,略有损毁,恐难用于作战。”马屿声音低了下来。
“哦,船中兵士与水手可有受伤亡?”李啸忙问。
“没有,只是损坏了侧板与船舷,塔楼处也有损伤。几名水军受了点轻伤,当时我军已及时撤退。敌船也未追击,故未造成伤亡。“马屿禀道。
“人没受伤便好,只是孔有德叛军船只,不是正在登州水城么,如何会对你们发动攻击?”李啸颇为不解。
“禀大人,在下这次去登州。发现在登州水城处,可以遥遥看见,叛军正在往复搬运各类物资上船。在下感觉叛军可能有重大行动,便靠近些观察,这时。一艘敌船发现了我军动向,开炮轰中了我军席宁志的船只,还好撤得快,未受重大伤害。在下在想,该不会是孔有德叛军陆路突围不成,便想从水路突围吧。”马屿皱着眉头说道。
李啸心中咯噔了一下,看来,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这孔有德叛军,应该还是打算如历史中一样,从登州水城突围而去。尽管到现在为止,比历史上突围时间延迟了二个多月,但估计这段时间里,孔有德叛军要全力从登州水城突围了。
想到这里,一脸凝重的李啸急问道:“那你可曾注意官军水师有无紧密合围?”
马屿摇摇头:“在下见到官军水师皆是散乱布围,防备松懈。只恐叛军一旦突围,官军定难阻挡。”
李啸心下长叹一声,大明官军的懈怠与散漫,早已是积重难返的恶疾,现在见到叛军一直在陆地上侍机突围,那些包围水城的官军水师,自然是懈怠无为混日子了。
这些可恨可鄙的家伙,浑不知危险已近在眼前啊。
难道,改变历史,就这么难么?
为什么,大明总会这么多灾多难?
李啸心里揪紧,马屿招来这么多流民的好消息所带来的喜悦,一下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可恨自已的水师太过弱小,不难,断不会让孔有德叛军逃出樊笼!
李啸沉吟了很久,最终对马屿说道:“马总头,我全体水师且在港口休息两日。然后,马总头你休辞劳苦。再度率水师前往登州,如有敌军船只突围,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避。尽可能夺些叛军物资武器回来,也是大功一件。”
“在下明白,请李大人放心,马屿自会处理妥当,就留下席宁志之船于港口修理,其余各船人员休整二日后,便立即出发。”马屿拱手大声言道。
望着马屿离去的背影,心事重重的李啸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极想向朝廷紧急禀报,告诉他们要立刻作好战斗准备,以备叛军随时可能发动的突围。
只是这样的念头,很快就被他自已否决了。
这样的禀告,只会被扔入垃圾堆吧,甚至会立刻怀疑为居心不良。
连前线的围城部队都没有查觉叛军动向,你一个身处后方的雄唐所指挥同知,又从何得知叛军的动向,岂非笑谈。
李啸思考了很久,最终只能沉默地接受现实。
自已还是太过弱小,没有真正的实力去改变历史的惯性。
还是先好好把雄唐所建设好吧,这才是自已存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本。
想到这里,李啸返身回议事大厅,和后勤队长刘扬壮一起商议,开始安排现有的流民与工匠。
李啸首先从这些流民中,选出2000名身高力壮,有武艺在身或懂骑马的强壮流民,选入为辅兵,准备在接受训练后,再补充进入战兵队伍。
其余的6632名流民,登记编为辅兵预备役。
这是李啸最新实施的想法,这样的辅兵预备役,基本相当于后世的民兵预备役。
这样一来,可以不用负担这些人每月2钱银子的辅兵军饷,让这些人与普通百姓一样参加社会工作,却又可以让他们成为随时可以补充入军队的后备力量。
刘扬壮手下的队员,很快统计上来,现有的16230人的家属中,读书适龄儿童有2057人,有劳动能力的的成年人为12580人,剩下的1593人为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或残疾人。
这样的话,2057名儿童要安排入学,6632名强壮流民,12580名有劳动能力的家属,269名工匠,则均需要安排工作就业。
李啸要怎么安排这样人呢?
还有一点更重要更紧迫的是,现在新增了这么多张嘴,又要怎么养活他们呢?(。)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口即财富()
刘扬壮面带疑虑地对李啸说道:“大人,现在新增这么多人,却不知该怎么样安排方好?”
李啸笑道:“现在我军初创,正是处处需要劳工人力之际,如何有嫌人多的道理。这些人,我自会好好安排。”
李啸拿来纸笔,对刘扬壮讲述了如下人力安排计划。
1、炭厂原有的工匠除留2名为技术指导外,其余工匠全部调出进入砖厂,保持一座炭窑的生产量,员工可增加60人,保证每周出炭1万斤。
2、砖厂原有一座砖窑,再扩建4座大型砖窑,员工可增加600人,保证每周至少出产15万块砖以上。
3、冶炼场中最早的试验高炉现已废弃拆毁,现在新建者皆为30立方米贴有高铝钒土耐火砖高炉,筹建至2座,炼钢炒炉增加1座,员工需增加1500人。保证每天出产熟铁25吨以上。
4、焦煤厂现有1座小型煤焦炉,扩建1座大型煤焦炉,增加员工400人。保证每天出产焦煤30吨。
5、水泥厂现有一座中型生产炼窑,扩建3座大型生产炼窑,增加员工1200人。保证每天至少产出10万斤水泥以上。
6、南和区开荒农田2250亩,安排150户,每户15亩,约380人。
7、北兴区开荒桑田9000亩,安排900户桑蚕户,每户十亩,约2250人。
8、缫丝厂建立,从松江府等地引进100辆立式缫丝纺织机,这种一人一灶,二人俄釜打丝头。二人值盆主绰的五人共作大缎车,每台可日缎茧30斤,可招500名女工,按一万亩的桑园规划,可保证她们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有活干。
9、用工大户锻造场,为尽快增加产量。要尽最大可能增加水力锻锤,大批招收学徒工,加快盔甲、武器生产进度,同时开始打造生活用品、农具等钢铁制品。李啸初步准备让2500人进入其中做事。
李啸停下笔,对刘扬壮说道:“这是我雄唐所准备立刻开始进行的项目,你算算,现在可以安排多少人了?”
刘扬壮低头盘算了一番,然后兴奋地报出数字:“大人,若这些项目都如是进行。则共需劳力9390人!李大人您真有本事,这一下子安排了劳力近一半了。只是,还有这10091名劳人要如何安排呢?”
李啸目光闪烁地说道:“接下来,是我们将要在蒙山规划成立的项目,我打算筹建蒙山工业区,利用当地资源,把一些不属机密的工厂就地开设,这就是我作的人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