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换来的,实在没什么好嫉妒的。
付出多,自然奖励也要更多。
下午的训练,李啸发现战兵们无论是专注程度,还是刻苦程度,较上午多了不少。
李啸感叹,恩威并施,有辛苦就有奖励的训练方式,到底还是更能收服人心。
一旁的常正看着战兵们训练,心下发庠,他主动向李啸提出他也来参加训练,李啸准了。
常正以前受过一些明军的基本训练,一个下午下来,他竟比那些流民战兵的军姿站得要好得多。
很快,到了下午训练结束时,各人的军姿已经比上午好了很多。
很多战兵脸上开始浮现自信的神色,他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已的真实进步。
李啸心下暗喜:这样再训练两天,这些战兵就绝对可以站出标准的军姿。
训练完的战兵,排着队,由常正带领去河里洗澡。洗澡后,又按训练时的队阵位置,分别坐于空地上,等着吃饭。
李啸刻意营造一种随时随地都要保持集体行动的习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将集体主义思想移植到每个战兵内心深处,再无动摇。
每个战兵们同样得到了与中午一样的肉夹馍,只是里面的肉减为半两,毕竟晚上只是休息,没有体力消耗。
又有一些人控制不住流了泪。
李啸兑现了让每个战兵每天吃二两肉,两斤米粮的承诺。
到了戌时,常正敲响了那面从碑廓百户所内买回的铜锣,“当当”响起的锣声告诉流民们睡觉时间到,很快,流民中的草围子内又是一片安寂。
这个晚上,李啸在整修好的墩内居屋里睡得很香。
现在墩内的粉灰都已干透,墩台上的粮食与武器皆已取下,分别放入墩内粮仓与武库内存放。
刘一显,常正等人都与李啸一样,搬回了墩内居屋内。
所有的事情,除了银两的紧张还未得到缓解外,其他的一切到现在为止,似乎都在自已的控制规划内。李啸感觉自已终于放松了些,从穿越过来直至今天,终于难得地睡了一个好觉,也做了一个好梦。
梦中,他带着铺天盖地的熊罴虎贲,雄心壮志,远征万里
次日卯时,随着常正的铜锣当当地敲响,牛蹄墩里所有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战兵们很快发现了李啸今天给他们的一些新的训练内容。
那就是,地上整整齐齐地摆好了一些小石子。
小石子共两排,每个石子前后左右间隔均为各为2步的距离(约1。2米多),李啸要示每个战兵按昨天的站位,找到属于自已的小石子位置。
每个战兵都惊喜地发现,他们站在小石子的位置后,立刻整个队列呈现出两条笔直的直线。而这样整齐的队列直线,让每个战兵都能在内心中感受到,似乎队伍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与精神。
莫非,这就是李总旗大人一直强调的堂堂之阵?
李啸大声说道:“各位,站姿为本,阵列为基,你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已的站位,我要求,过段时间后,就是扔掉小石子,你们也能摆出这个的笔直队列线来!好了,下面各位继续站军姿。”
这个站队列的方法可以说,是李啸参考以前教官的训练方法改进版,与其对这些文盲大费口舌讲队列训练要求与注意事项,不如直接让他们按部就班做好就行,最终在习惯成自然中练出良好整齐的队列。
李啸开始训练不久,送妻回家安葬的刘扬壮与付铁一同回到了牛蹄墩。
刘扬壮与付铁来到李啸面前,李啸发现,刘扬壮身形更加削瘦,眼神中,却跳跃着一团前所未见的愤怒的火焰。
“我们也要当战兵!”未等李啸来问,刘扬壮与一旁的付铁异口同声地大喊道。
“我要亲手为娘子报仇!”刘扬壮咬着牙齿,神情狰狞地恨恨而道。
“我也要当战兵杀土匪!”付铁年轻的脸上有着莫名的坚毅与决然。
李啸没有说话,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远处,负责带领泥水匠们搭建草棚的刘一显,远远地看见刘扬壮与付铁走进了战兵队伍,他粗黑的脸上,露出莫名的神色,眼神极为复杂。
现在,原来的三个墩卒常正,刘扬壮,付铁都成了李啸手下的战兵了,他们的前程,应该要比以前毫无出路地当个半死不活的墩卒要强得多了。
刘一显不知道自已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也许,两者都有吧。
下午的时候,牛蹄墩内来了一名着着青巾直身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读书人模样的人。
这个人,还带来了一辆装着约有七八石面粉的骡车。
这个读书人模样的人,站在墩门口,笑吟吟地看着远远地就张开双臂大笑着迎来的李啸。
“长材兄,我本欲亲自去小李庄迎你,却未想到你竟已自已前来,实在有失迎讶,惭愧惭愧。”李啸连连拱手致歉。
这个读书人,就是小地主李长材,他早想到李啸事务繁忙,估计这两日李啸已安顿好流民,就告别封氏,又带来八石面粉,前来牛蹄墩投效李啸。
他还未入墩,就见李啸在墩外训练战兵,看了一会,心下对李啸认真严格的训练更是赞叹不已。
“李啸练兵如此严格,确是一个认真做事之人。我得遇此人,亦是缘份。”李长材心里欣然,为自已找到了一个可以好好投效的上官而庆幸不已。
“李总旗事务繁多,长材未敢烦请。在下估计墩内粮食不多,特随车带来一点积存面粉,以略解墩内所用。“李长材脸带笑容,回答平静而自然。
李啸叹道:“先生未得半分聘金,却又助我李啸如此之多粮食,李某受之有愧啊。”
“李总旗言重了,你自组义军,杀匪安民,此乃薄天之义举,学生无用,能用这些粮食略解军资之匮,实是心慰。”李长材拱手诚恳地说道。
李啸一把揽过李长材肩膀,亲热大笑道:“先生一路辛苦,请速随我进墩,我为先生好好接风洗尘,李啸实盼与先生畅谈大事矣。”
如果各位读者大大觉得本文尚可一读,请大大们在百忙之余,不吝投点推荐票与点击收藏。遥远之矢在此谢过。
第三十三章 最难收拾是人心()
在李啸拉着李长材入自已的居屋前,他交待常正负责剩下那不到一个时辰的训练任务。
很快,在牛蹄墩内李啸的居屋里,李啸摆了一桌牛蹄墩内能做出来的最好的菜饭。
看到这桌无酒少肉的寒酸菜饭,李啸心中颇感歉疚,只是李长材却是神情自若,完全不以为意。
两人随意吃了几口,李长材问道:“李总旗,现我军初创,总旗大人认为,当以何事为重?”
李啸不假思索地回答:“当以练兵整军为重。此为我军存身立命之根本。”
李长材又说道:“练兵之道,以学生观之,李总旗所为已是出众拔萃。只是,却不知总旗大人能得战兵之心否?”
李啸一怔,不知李长材这话是何意,他皱眉想了想说:“我以诚心待兵,又能好生安置其家属,战兵伙食待遇亦好,并且我与他们生死与共,荣辱相随,这样的话,可谓得兵之心否?”
李长材笑了,却是那种带着莫名苦涩的笑容:“如此所为,确实可得到一定之忠诚。只是,在下心中一直深怀忧虑,若有人出示之利益大于总旗之所供,战兵之忠诚孰能定乎。”
李啸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替代的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冰寒,他直视着依然脸上带着苦笑的李长材,缓缓而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长材微然唅首,却并未直接回答李啸的疑问,他淡淡地说道:“孔有德此人,总旗大人知否?”
李啸怔了下,说道:“先生可是说那个在登州叛乱的孔有德?”
李长材点点头叹气道:“正是这厮,此人自来登州成为登莱巡抚孙元化部下后,孙元化待之极厚,给孔有德的兵械炮火粮草衣仗等物,无不精足,甚至在孔有德这厮于吴桥之地拥兵作乱之际,犹对其拼命招抚,不忍出兵围剿。但孔有德却恩将仇报,反攻登州,擒孙元化,更以登州为基,四处攻掠山东各处,以至局势糜烂至今矣,岂不痛哉!”
李啸沉默了,他心下明白,那孔有德之所以叛乱,虽然有因一时缺少粮饷而导致士兵哗变的起因,但在朝廷主动招抚,并补足粮饷而且绝不围剿的大好环境下,孔有德、耿仲明等人依然叛乱不止四处作恶,可见,归根结底是此人的个人狼子野心。
这种养不熟,喂不饱,甚至反咬旧主的恶狗,确实可恶得很。想来,朝廷搜刮百姓,用掉了巨额钱粮,并花大钱买了最先近的红夷火炮,高额工资请葡萄牙人来登州当火炮教习官,一心想把登莱部队打造成反攻辽东的精锐尖兵。结果却万万没想到,这些花费巨资培养出来的精兵利器却成为大明王朝的噩梦,装备精良的乱兵们在山东大地上叛乱不休,四处肆虐,涂炭生灵。
李长材只了解到现在为止的历史,而穿越客李啸心里却清楚:那就是,到了明年,孔有德叛军会从登州出逃,投靠鞑酋皇太极,成为皇太极视若珍宝的乌珍超哈火器营。从此,原先只能顿步于坚城之下的东虏,开始有了攻城作战的能力,导致明军就是想据城而守,亦是极难。
李啸在心里问自已为什么。
为什么啊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心血,用最好的武器、用精良的器械装备出来的精锐部队,会一不如意就哗变叛乱,甚至叛逃敌国?
李长材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啸,李啸牙关紧咬,默然沉思。
还是李长材打破这让人压抑的沉寂,他长叹一口气道:“昔时宋朝赵太祖曾感言,一武将作乱,远甚百名文官,真是诚哉斯言也。孔有德这厮,竟能轻易挟裹其部下作乱不休,着实可恨。学生反复苦思,却恨智谋浅短,未得良策,真真愧对总旗之望。”
最终,李长材将这个皮球踢回给了李啸。
李啸没有半点责怪李长材的意思。这次席间闲谈,李长材能把自已心中的最大忧虑,告诉并提醒李啸,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嘉许的事情。
李长材眼光深刻,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但是,他却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想解决,不是这个时代能办到的。
这个问题就是,士兵们究竟为何而战?
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提供给他们更多更好的粮草军械就能让他们忠心效力的话,那为什么孔有德部还会叛变?
答案很简单,你能允诺士兵们这些好条件,那么,有野心的将领就会用更有诱惑力的筹码来拉拢士兵。孔有德就对部下提出,自已要割据称王,并要大封属下来刻意拉拢士兵卖命。
最是易变是人心。
最难收拾是人心。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也许可以采用现代军队中所用方法。
这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有效,却丝毫不用花钱的好办法。
那就是,从让士兵自已诉说以前的悲惨生活开始,以此切入点,将士兵的勇气、荣誉和忠诚植入每个士兵的心中。
据记载,这个办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地部队实施后,顿时士气大振,逃兵与叛兵现象大大减少,极大提高了部队凝聚力与士兵忠诚度。
这个方法,有个最通俗的说法。
那就是,诉苦大会。
李啸同样打算要立刻这样做,要让他的战兵们明白,他们不单是在为李啸而战,而是在为自已而战,为家人而战,将来更是为国家民族和崇高理想而战!
有些太超越时代的东西,象反帝反封建之类,李啸不会提及,也绝不会对战兵去宣讲,他现在最需要是让战兵忠于自已,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当然,对于如何控制有野心的将领,这是个另外要解决的困难所在。但现在军队里军官只有李啸一人,这事情暂时不急。但如果能大幅提高士兵对自已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却是个对有野心的将领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兵为将之基,牢牢掌握了士兵的内心,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因为对付一只恶狗,如果敲去它的獠牙与利爪,它也只能俯首就擒别无它法。
军队初创之际,更是需要对士兵加强忠诚教育,从而在基础上坚实打牢自已对这只军队的控制与掌握。
李啸心下快速思索着,过了一会,他微笑着对李长材说道:“明天是中秋佳节,我打算让墩内人员和全体战兵与家属一起开个诉苦大会。”
“诉苦大会?”李长材一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