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啸脸色未尝稍变,他平静地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黄龙。
“那两名叛军使者,依旧被下官押在船中,方才上岸之际,人多眼杂,多有不便。下官等会便派人将这两个送至总兵府上。”李啸脸色沉重地缓缓说道。
黄龙放声痛哭,这个粗豪的汉子将金簪放于桌上,连连叩拜,泣不成声。
“母亲,黄龙不孝啊,致您老人家身罹惨祸”
“孩儿,父亲无能,不得保全你之性命啊”
黄龙涕泪横流,旁边的长子黄策同样哀哀痛哭,部将李惟鸾亦是泪流满面。而李啸等人,则是个个脸色沉重,无声沉默。
足有近半个时辰后,等到黄龙哭声止住,同样双眼发红的李啸缓缓言道:“逝者往矣,黄总兵万请节哀。”
黄龙依然哀哭不止,半晌方呜咽止泣,恨恨而道:“黄某身受国家重托,忠孝难两全,母亲,孩儿,黄龙在此立誓,定当全力剿灭叛军,以叛军首级告慰你们在天之灵。”
李啸站起来,向黄龙拱手道:“黄总兵,可否借一步说话。”
黄龙抹去泪水,随后安排众人稍坐,便带李啸入一密室。两人坐下后,李啸沉声说道:“黄总兵,下官唐突,想请问黄总兵对局势有何看法?”
黄龙沉吟了一下,犹是恨恨地说道:“眼下我大明官军即将对叛军海陆合围,不日定当将孔有德叛军全灭于登州。”
“倘若孔有德叛军从登州渡海脱逃了呢?”李啸冷冷地回了一句。
黄龙一怔,忙说道:“怎么可能?现在我军陆上海中皆已将其合得如同铁桶一般,孔贼如何得脱?”
“那敢问黄总兵,既合围如此严密,那孔贼派来招降黄总兵的使者,为何能如此轻易离城而去,若不是万幸被我水师所擒,总兵大人你岂不是要受此二人蒙骗?”李啸平静地说道。
黄龙脸色顿时变得灰败,一时竟不知要如何回答李啸。
“黄总兵,李某说句实心之话。眼下,我海陆大军虽以将登州之城团团包围,但是,将领们各怀异心,军士们无心作战,看似已对叛军布下天罗地网,但实际上处处是漏洞,叛军若集中兵力突围,恐难阻止。”李啸的话语,低沉而无奈。
“李千户之意,是叛军定会从登州逃脱?”黄龙呐呐而道。
“正是。那孔贼之部,皆久战精锐,如齐心合力从登州突围而去,我料朝廷大军定难于阻击。而叛军若突围而去,黄总兵,你说他们会去投谁?”
“他们他们会去投鞑子?”黄龙脸上闪过一丝惊色。
“黄总兵之虑,在下亦有此忧。孔有德等人从登州脱逃后,定然会携带大批精锐部队与火器重炮,北投鞑子怀抱。如此一来,鞑子之势定当愈发壮大,而对我大明江山威胁更大啊。”李啸语气沉重,言毕长叹。
“当不至于此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此事可能性极大,黄总兵切莫等闲视之。而且下官担心,若孔有德投鞑子后,定会拿金州之军下手。”
“李千户何出此言?”
“黄总兵,恕在下直言,金州守军兵微将寡,孤悬辽南,叛军投鞑子后,若与鞑子海陆合攻,则大明官军极难救援。界时,这金州全境,这旅顺孤城,恐难以免于沦陷。”
李啸说完,黄龙沉默无语。
密室中一阵让人窒息的寂静。
“那么,若果如此,亦是天意矣,我等守土之将,决不可弃国家土地,唯有死战报国,至死方休!”黄龙终于抬起头,一脸紧毅地缓缓说道。
“大人何必如此,以在下之意,若鞑子势大,可暂弃旅顺退守登州,保存实力再作反攻不迟,若强守此孤悬无援之地,纵死何益?”李啸苦劝。
他还想多说什么,却被黄龙举手阻止:“李千户你不要多说了,在下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的道理,辽东各将可以对鞑子望风而逃,但我黄龙决不可苟且偷生!况且,我若弃守旅顺,金州落于敌手,朝中诸位大臣又岂能容我?我意已决,若国事真到这般糟糕之地,黄龙定与城同殉,不负皇上与朝廷重托!”
李啸心下黯然,原来他以为,能凭着自已对未来局势的提前判断,让黄龙到时弃守旅顺,保存实力后再做反攻,而不必做无谓的殉死。现在看来,想说动这个极为固执的人,却是极难。
而且,黄龙说得也有一定道理,在这党争、朝争激烈的明末,已失去最大靠山袁崇焕的黄龙,若果真弃守旅顺,只怕还未来到登州,朝廷便要派人来将他下狱治罪了。
望着黄龙坚定脸孔上那两个黑色的大洞,李啸心下一阵莫名的难过。大明之亡,其中有多少缘由是因为自已人互不相容内斗不止所造成的啊。
最终,李啸长叹一口气道:“黄总兵,你既守城之意坚决,下官复能何言。只在下官甚惜总兵之长子黄策,听说黄策只有十九岁,若死于这守城之战,却是可惜之至。”
“将门之子,守土尽忠乃是本份,黄策能为国效死,也足以史册流芳。”黄龙低头说道。
“若大明不存,则史册流芳又有何益?”李啸毫不退让地紧接着说道:“黄策少年良将,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若将才未展,忹死于此地,复有何益于大明?若大人愿意,可让黄策跟随我军,日后定有大用。也可为黄家保留一点骨血。”
黄龙沉吟无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啸拱手,郑重而道:“请大人三思。”
黄龙犹是沉默。
良久,黄龙长叹了一口气,他久久地凝视了李啸一番,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某家便将策儿托附给李千户,望千户善待之,黄某在此谢过。”
“大人您放心吧,李啸定不负总兵所托。”。
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第一百零二章 满载而归()
一间临时搭成的灵堂里,素香袅袅,白烛滴泪,香案上,摆着两名叛军使者血肉模糊的头颅。
身着重孝的黄龙领着长子黄策,在此处痛哭祭奠惨死的母亲与幼子。
祭奠完毕后,两人低声言谈。
“孩儿不想离开父亲,愿同父亲共守旅顺。”
“策儿,你的心思为父明白,只是为父仔细考虑过李啸的话,他说的确有道理,旅顺现在兵微将少,若鞑子与叛军合兵来攻,旅顺绝难守住。为父将责在身,为国尽忠乃是本份。但你却完全不必这般和为父一样,最终只落得个为国殉难的结果。”
“父亲,孩儿不怕去死,只要能与父亲在一起,纵战死沙场,孩儿亦心甘情愿。”
“胡扯!金州守军五千多人,不缺你一个!为父让你跟随李啸,不是没有原因的。想那李啸年少英雄,不足500之人,便敢渡海进攻鞑子海堡,竟还大获全胜。真真英勇了得,让为父也得刮目相看。此人如此有勇有谋,前景定然远大光明。你跟随此人,可以更好地建功立业,光耀我黄家门楣,若能如此,为父纵战死旅顺,亦含笑九泉。”
“孩儿放心不下父亲”
“男子汉大丈夫,四海为家,征伐八方,有什么放不下的!策儿,你不可作此小儿女态,你要知道,我们黄家将门起于微末,绝不可在你手中衰败,希望你跟随李啸后,要更加忠勇奋进,为国立功,为已立名,方得不负为父殷殷之盼,方能对得起你祖母与糼弟在天之灵!”
“那孩儿谨遵父命,孩儿去后,父亲大人请多加保重。”
经过一番长谈后,黄龙带其子黄策从灵堂中出来,将其带到已在客厅饮茶闲聊的李啸之处。
黄策双膝跪地,向李啸恭敬而拜:“东江镇百户黄策,拜见李千户大人。黄策愿从此追随李千户,鞍前马后,尽为驱驰。”
李啸大笑地扶起他:“黄策,你这样的少年勇将能来我军中,实乃大壮我李啸军之声势也。”
客厅中人闻言皆开心而笑,一扫这一天下来悲凉之气氛。
黄龙随后安排宴席,宴请李啸等人,李啸本不愿意多作打扰,毕竟黄龙依然沉浸在丧母失子的巨大悲痛中,但黄龙执意要请,也只得依他。
几番轮流敬酒之后,双眼犹然红肿的黄龙地对李啸说道:“犬子策儿,入得李千户之军,某家心中虽不舍,但其有个好去处,却也高兴得很。黄某感激之余,想问下李千户军中尚有何物紧缺,如黄某能帮忙,但请明言。”
李啸连忙辞谢,不料黄龙执意要给,李啸想了想道:“我军现最缺之物,当为马匹与粮草,另外工匠亦是极缺。”
黄龙沉吟了一下说道:“黄某之处,军备虽不甚充足,但为聊表我意,我赠李千户辽东好马80匹,粮草500石,另赠一艘一号福船战舰于你,聊为感谢千户渡海前来告之我家母讯息,以及接纳我策儿入军之恩情。”
黄龙说完,水师总头马屿双眼放光,一脸喜色几难自控。
但李啸却摇头说道:“黄大人误会了,李某所为,决非为图大人之报酬。只是想着能与大人这样的忠臣义士相交,李啸心愿已足。大人所送之物,李啸不敢受。”
黄龙摇头道:“李千户不必客气,这些东西不算什么,黄某也想过了,包括那艘战舰在内,它们在李千户手中,能更好发挥功效。我等皆是大明官军,能资助李千户这样的知心之友,黄某心下甚慰矣。”
李啸心下大喜,起身拱手而拜:“黄总兵如此盛情,那李啸就却之不恭了,请受下一拜。”
黄龙忙道免礼,又说道:“李千户,你军中缺少工匠,而在我金州之地,从辽东各处逃难而来的工匠甚多,皆在城外搭棚而居,宴后我着惟鸾助你一起去好好选上一些,让他们随你回山东吧。”
李啸闻言愈喜,复起身相谢。是宴,宾主尽欢而散。
饭后,李啸在李惟鸾的协助下,共选了185名愿去山东的匠人,其中有铁匠58人,石匠43人,木匠49人,甚至还有造船匠35人!李啸大喜过望,甚至有些后悔自已来金州有些太晚。
李啸随后又选了身材高大健壮的辽东壮汉流民500余人,这样,工匠连同流民以及他们的家属共990多人,一并带上来时的四艘战船中去。
此时,黄龙送给李啸的80匹辽东骏马和500石粮草,都已送上他送给李啸的一号福船战舰。
李啸在岸上看着这艘威武雄壮的一号福船战舰,心下赞叹不已。
这艘一号福船战舰长二十五丈,阔六丈六尺,吃水深二丈一尺,分三十三大舱,首昂尾翘,船面设楼高如城,前后竖五桅,大桅长9丈8尺,次桅长7丈5尺,小桅长5丈3尺。按明朝每丈约等于3。3米计算,读者可以想象这艘一号福船战舰有多么巨大。
水师总头喜孜孜地前来报告:“千户大人,黄总兵赠于李千户的这艘大船,其**有红夷大炮8门,千斤佛朗机40门,碗口铳18门,迅雷炮50门,喷筒120个,鲁密铳30支,弩箭500只,火药弩30张,神行大火箭550支,沥青火砖350块,另有刀剑枪盾许多”
李啸心下无限感慨,这位黄总兵出手如此阔绰豪爽,竟将这般军国重器赠于自已,这份礼物实在是有点太重了。
李啸突然想到,也许是这位黄总兵经过自已的一番分析,明白了金州必然沦陷的缘故,方将这样的一艘大战舰赠于自已吧。毕竟这样的战舰对于守城来说,用处不大,若在金州的守卫战中被炸毁或被俘获,归根到底又是明朝的一大损失。想到这里,李啸心头顿时又是莫名感伤。
李啸随后向黄龙辞行而归,黄龙自身亦有繁忙军务在身,也未加强留,便亲率一众部将,在码头送别李啸一行。
黄龙将身上穿的那件极为华贵的冷锻精钢痦子甲赠送给其子黄策,又再次勉励了他一番,黄策跪地痛哭,再三请求父亲保重身体,方恋恋不舍随李啸上船而去。
水师总头马屿大笑感叹道:“李千户端的有本事,马屿心下佩服之至。我们来金州这一趟,真是可谓满载而归呀。”
现在,黄龙所赠的一号福船战舰,毫无异议地成为了李啸水师的第一主力舰。李啸让水师总头马屿带上些熟练精干水手上去操作指挥,因为东江总兵黄龙除了让桨手留在一号福船战舰外,其余水手与战士皆撤回至旅顺城,以加强城池的防御人数。李啸让这艘一号福船战舰在船队最前头开道而行,率领整个船队返回高龙堡。
而李啸自已,还是带着随从回到那艘原来的福船之上。他要去看看那额弼纶与卓那希现在已恢复得如何。
李啸首先去了卓那希的舱房,在她的舱房门口处,李啸瞥见,卓那希刚刚喝完送来的一碗稀饭,脸色好了很多,正半倚在床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