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倒是没有多大的意外,谢迁、王璟、王鏊这三位阁老依次落座。待轮到吏部尚书韩文落座的时候,他却是忍不住流露出一次苦笑。

    身为百官之首的自己竟然坐在了第六把交椅上,比上次排的座次还要落后一位。而且自己这次平调为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一比也算是前进了一个名次了吧,却没想到越混越回去了。

    “估计自己这个吏部尚书也算是我大明立朝以来最窝囊的一位了吧。”韩文有些自嘲地想到。

    不过显然他不是最惨的,在孙交、熊绣、屠勋、李鐩、张敷华五人依次落座之后,张升才在众人尴尬的目光中落座了。从第六个位次落到最后倒数第二个位次,也算是绝无仅有了。若不是郑德特批,估计这里就没有他的位置了。不过他倒是面色平静,毫无任何不满之色,论心性倒是不错。

    最后个位置就是新任的通政使费宏,也是在场最年轻的一位了。

    费宏,字子充,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江西铅山人。年仅二十便状元及第,是明朝最年轻的状元翰林。颇受当时的宪宗皇帝赏识,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当六部九卿的人选最后圈定在朝中流传的时候,费宏这个名字自然是极为惹眼的了。

    要知道这位刚过完年也才三十九,与在场众人相比简直年轻的过份,即使论资历担任通政使也还算差那么一点。不过有王璟、孙交这两位夸张的升迁经历在前面,这位倒是显得合理了许多,而且还是翰林院出身,这也是朝中大臣并没有太过于反对的原因之一。

    不过之前没有见到真人,众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可现在一见之下,这位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状元郎,在这群老头子当中显得极为刺眼。

    我们是不是老了?

    这事所有人见到这位的第一个念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同时也有了一个疑问,皇上为何会让这位担任通政司呢?

    说起来,这也是郑德突发奇想之后,想要将这个通政司设置为一个培养年轻官员的一个机构。毕竟这个衙门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有利于培养官员,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通政使即将离任之际,郑德便向王廷相询问朝中有没有四十左右的、适合当任通政使的官员。王廷相便推荐了费宏,可郑德对这位的能力并不是很满意,反而有些中意礼部左侍郎张澯。不过后者却用‘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事情劝说,让他最终选定了费宏。

    当郑德最后带着王廷来到这里之后,众臣纷纷起身行礼。

    “都免礼坐下吧!”

    郑德摆了摆手,落座之后望着眼前这一大半的新面孔。顿时生出了无限的感慨:这可是自己亲手选定的第一套班底,希望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这也算是郑德综合各方面考虑,选出的一套纸面实力非常强大的班底,不过有时候纸面强大未必就是最合理存在的,毕竟是人不是机器,还存在着诸多变数之类的。

    “正德元年第一次御前会议正式开始!”

    郑德简单地做了一个开场白,扫了在座的众臣一眼,“朕既然任命你们职掌朝中各个衙门,显然也是相信你们的能力,希望你们今后莫要让朕失望。”

    顿了顿又道,“现在开始第一个议题,明天朕便会下诏勒令朝中达到年龄的正三品官员致仕,所以对于现有的缺额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东阳微微蹙眉,站起来说了一句,“陛下,这会不会太急躁了一点?”

    “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似乎没有了朝中那班老臣的羁绊,郑德说起话倒是多了几分自信,直言不讳的说道。

    “若是继续拖下去,难免会出现其他不必要的麻烦。还如先将朝中正三品以上的远远确定下来,这样也能够尽快将朝廷政局稳定下来,再慢慢处理正三品以下官员致仕的事情。”

    李东阳想了想,倒是觉得皇帝说的也不无道理。

    “还有其他什么意见吗?”郑德扫了一眼众臣,又望向坐的有些远的吏部尚书,“关于朝中六部侍郎以及其他衙门正三品职事官缺额的人选,韩卿你有什么话说?”

    见皇帝看向了自己,韩文站了起来道,“陛下,由于朝中缺额人员太多,臣提议还是递补为好,这样也能够省去诸多麻烦。”

    递补?

    郑德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毕竟缺额的人员太多,不可能一个个的去精挑细选,只有递补最为合适了。

    “既然如此,就由你去将朝中正三品官员退休名单、递补官员名单都整理出来交给朝廷诸卿去讨论,最后交给朕决定。”、

    郑德简单的就决定将这事情交给了韩文去做,而在场的众臣也没有人再出言说些什么。毕竟在座的大多数不是朝中老臣,以他们的底气还真不足以反驳皇帝的观点。尤其是在没有太大错误的前提下,他们更是不会出头。

第九十七章 遣散宫人() 
郑德召开正德元年的第一次御前会议,一来是接见一下自己亲手选定的新晋六部九卿,算是混个脸熟,而二来也是商量了一下朝中正三品官员退休问题以及补缺人选的商讨。

    就在召开这次会议之后的第二天,皇帝又马不停蹄地颁下了勒令朝中正三品官员退休致仕以及补缺官员的圣旨,又是一天连下三十多道圣旨,让吏部、礼部两个衙门忙的是连轴转。

    对于皇帝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朝中文武百官一时也有些看傻眼了,这还是平时那个整天看起来懒洋洋地皇帝吗?

    尽管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不过还是引起了一些朝臣的不满,上书表示了抗议,不过直接被郑德给无视了。毕竟这件事情还打着‘退休’这个冠名堂皇的借口,朝臣们至多也是上书发泄一下不满。若是敢跑到皇宫前哭谏,就显得有些无理取闹了。

    这也是为何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先找一个理由。无论这个借口是否合理,总是会让自己这方处于心里上的优势,方便接下行事。当然有正当的理由,更会令人理直气壮、底气更足,郑德现在便是处于这一种情况,自然毫无畏惧。

    不过他也知道过犹不及,再继续勒令朝中达到退休年龄的正三品以下官员致仕,恐怕朝廷就真的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所以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郑德倒是没有做出任何的举动,而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朝中的争议声音也逐渐弱了下来,最后归于平静。

    太白楼上,刘大夏等朝中七位同年在此相聚。

    望着匆匆赶来的李东阳,众人纷纷起身相迎,闵珪笑着拱手笑道,“宾之身为内阁首辅却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赴约而来,倒是令我等同年有些受宠若惊啊!”

    “世兄相邀,怎敢不从,莫要再取笑东阳了。”李东阳笑着朝众人拱手,当上了内阁首辅之后,他倒是与之前别无二致。即使面对着这群已经致仕了同年好友,他的态度也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再者诸位世兄已经是朝廷议员了,虽不在其位却也能够上书言事。即使某身为内阁首辅,也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呀。”

    对于李东阳这番幽默的回答,众人俱是会心一笑,在相互谦让之下纷纷落座。

    “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弄出个‘议员’头衔这样一个无品无级的官号授予我等退休官员。职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职事倒是和都察院一样。”刘大夏突然说了一句。

    焦芳却是紧跟着说了一句,“陛下此举相必是想安抚我等被逼退休致仕的朝中老臣,也算是给朝廷文武百官一个交代,顺便回击朝中那些清洗老臣之类的流言蜚语。不过既然有都察院这个衙门存在,在某看来,这个议员其实也是并无多大用处。”

    这位语气虽然平淡如常,却是处处透漏出了不满。

    对于这位的这番话,众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再说这也是个人的猜测而已,又涉及到当今圣上。众人只好保持缄默,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这恐怕是我等在京师的最后一次相聚了,可惜廷珍却先去了,用敬也不再这儿,实在有些无趣的紧啊!”闵珪忍不住轻叹一声,倒是打破了这有些诡异的气氛。

    刘大夏也是颇有些感慨道,“是啊,倒是没有想到廷珍是我们十人当中最先去的。”

    对于戴珊的离世,他这几位同年好友忍不住扼腕叹息。可惜这是天数,再怎样也是无法逆天改命的。

    “他这一走,却是惹出了诸多事端啊!”焦芳语气很是不满,虽然有些不敬死者,却也是道出了事实。

    不过这话却有些惹怒了在座的其他人,刘大夏忍不住站出来指责道,“何为事端?只是陛下因位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先后离世,不忍心制定出了一个退休制度而已。在我看来是极好的,也是绝了某些人贪恋官位的心思。”

    “时雍,你休要胡言乱语,毁我名声。”焦芳也是气急败坏地指着他道。

    刘大夏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是否是胡言乱语,你我皆心知肚明。”

    “你”焦芳指着他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的闵珪给打断了。

    “好了,你们两个都莫要争执了。只是死者为大,孟阳你说的也是有些过了。”

    闵珪的这一番,令焦芳差点气不过想甩手走人。只不过最后还是忍住坐了下来,只是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说起来,这次我等天顺八年的同年,朝中好像也仅剩宾之一人耳!”曾鉴突然说了一句。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略微一想还真是如此,一时唏嘘不已。虽然从那时候起至今不过四十余年而已,不过当时中进士的他们都已经三十左右了,到现在每个人都已经七十出头,被勒令致仕也是应该的,也只有李东阳这个神通是一个例外。

    “当年宾之十八高中进士,真是惊煞我等啊!”闵珪闻言也是忍不住感慨道。

    李东阳却是笑着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这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呢?”

    众人也是知道他一直想着辞官致仕,闻言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接下来一日,奉天门前,陆陆续续有宫女宦官背着大包小包的包裹从皇宫内的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整个广场之上不一会儿便已经人山人海了。若不是四周皆有有侍卫驻守,恐怕很难维持秩序。

    巳正时分,当内务府总管大臣王廷相、副总管大臣王岳与李青舫联袂出现广场之上。在场负责秩序的大内侍卫局局长杨凌走上前来,拱手道,“见过王大人、王公公与李总管。”

    王廷相点了点头,“杨局长,现在准备的怎样,人都到齐了吗?”

    杨凌道,“回大人的话,人都已经到齐。”

    李东阳回头看向身后两位,“王公公,李总管,你们看?”

    王岳与李清舫恭敬道,“一切但凭大人做主。”

    王廷相也不推迟,扫了一眼全场,黑压压一片道,“今天在场都是被遣散的宫人,既然都是宫里出来的人儿,希望你们出宫后能够安分守己,莫要为非作歹。领着遣散费好好过日子,莫要辜负皇上的恩赐。好了,闲话不多说,念到名字的人上前。”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名册,翻开第一页念道。

    “谢安。”

    一个小太监走上前来,大内侍卫局牟斌对下面的带刀侍卫使了个眼色,立马有两人上前对其进行搜身,发现没有夹带什么后,被带到一张桌子前。一个官员望了他一眼,翻开名册在其名字上画了一笔,道,“谢安,成华二十二年入宫,入宫二十年,领白银二十两。”

    身后立即有人从巨大的箱子中拿出八二十两白银递给他。那小太监也是有准备之人,看着眼前一大堆白银,又从包裹中拿出一块布包起来背在背上。接着朝乾清宫方向跪下,叩了三个响头。

    “皇上,奴婢走了。”

    说完竟然“呜呜”的哭起来,在带刀侍卫的注视之下一步三回头的朝皇宫外走去,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

    应宁儿,弘治十年

    顾平,成化十七年

    赵须

    丛棕

    一个个人名从李东阳嘴里吐出来,念到名字宫女太监们秩序井然的接受检查后领着遣散费朝皇宫外走去。或许是之前那个太监的带头作用之下,尽管每个离去的人心情各异,但最后都会向乾清宫方向三跪九叩后离开。或许并没有什么深意,却也只是对这个自己服务多年的皇城主人做最后的致敬与告别而已。

    “这是先皇赏赐给奴婢的,你们不能拿走。”

    突然,接受检查的人群里突然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