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江相-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43 ·变动() 
在魏水筹划治下,朱厚熜先是对群臣服软认错,之后由搞出了‘皇考’、‘本生皇考’这样的障眼法。内阁和皇帝之间,矛盾其实并不在于谁是谁的儿子,而是谁占了上风,谁先让步。

    只可惜,内阁的老家伙们并不知道,在魏水提出这样的建议,成功让朱厚熜摆出一副‘我要让步,我不跟你争了’的样子之后,已经渐渐掌握权力,熟悉权力的味道的朱厚熜却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准备。

    的确,如魏水所料的一样,朝堂的局势,在嘉靖改元,新年之后不久,就出现了规模很大的变化。但所有的变化,却依旧在杨廷和的控制范围之内。以至于让杨廷和产生了错觉,一下子调动这么多的老臣上来,是不是朱厚熜要全面放权的信号?

    因为这些老臣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是支持朱厚熜的,而还是很可能会站出来阻止朱厚熜的肆意妄为的。这样的人调上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调动是符合杨廷和的利益的,故有的盟友们也确实都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因此,这样的调动,很快便获得了内阁的附署。

    “哦?这是最新的名单吗?”魏水从墨大手上接过名单。

    朝议刚刚结束,最新的名单就已经送到了魏水的手上,可以说,墨大和他手下的如墨,比起张阳执掌如墨的时候,还要更加厉害一些。

    如魏水所料的,内阁基本上没有变动,但实际上,却在微妙的变化。

    除了内阁首辅杨廷和稳居首位之外,据说私底下其实与杨廷和关系并不好的次辅梁储退休了,换上的次辅是杨廷和一派的中间人物蒋冕,顺次下来,也是杨廷和一派的内阁大学士毛纪。但这一次刚刚廷推入阁的却是一个显得比较扎眼的人物,名叫杨一清。

    杨一清此人推进内阁,是朱厚熜自己的意思。魏水只是在现在,墨大将资料送到他的手中,他才开始注意到这个人。

    说起这个人,不得不说一说,明代,尤其是嘉靖一朝,有太多的神童,太多的聪明人。当然,这也可能是作为**oss的朱厚熜这样聪明的过了头的皇帝在,经过一番适者生存的拼杀,最终留下来的,都是最聪明的人。

    这就不免会让人想起来一句话,朝堂之上,能够存留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聪明,而是有人比你更聪明。

    再说回杨一清,此人的经历十分的不凡,十四岁参加乡试,被推举为翰林秀才。当时在朝的宪宗皇帝命令内阁选派老师去教他,他也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成化八年中了壬辰科进士,被选为中书舍人。

    此后,他一步步的稳步升迁,直到正德皇帝当朝的时候,数万蒙古军入侵固原。当时杨一清正担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任陕西巡抚,固原正在其治下。

    杨一清虽然是一介书生,但胆魄比起武官要高上太多。在得知陕西总兵曹雄拒绝派兵援助固原之后,他亲自率领骑兵对入侵的蒙古军发动了奇袭,并成功将其击退。此后,杨一清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

    官当的大了,权力也就大了,但脾气依旧是当年的清高书生。再加上沙场饮血,磨练出的铁血性格,让他不屑于与宦官为伍,最终被当时正得宠的刘瑾算计。虽然因为多方营救,没有要命,但也是草草的辞官回乡。

    直到朝廷又起战事,正德皇帝无人可用,便想起了曾经击退蒙古军,且率领兵马戍边多年的杨一清,亲自派人去将他请回朝中,再次领兵出征。杨一清不但很快平定了叛乱,还借着平定叛乱的机会,设计诛杀了权宦刘瑾,真可谓大快人心。

    朱厚熜盯住杨一清此人不是一天两天了,兴献帝还在世的时候,就曾经跟他讲起过,楚地三杰: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此番将杨一清推入阁,以杨一清的身份,无人能够阻止他。当然,杨廷和如果警惕一点,也不难发现,杨一清与他的意见是相左的,朱厚熜此举,是往内阁插钉子,要分杨廷和的权。

    于是,杨一清加少师,兼太子太傅,入朝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再一次登台入阁。而经过了一番沉积之后的杨一清显然与年轻时不同了,更加的沉稳,也更加的知道该如何一步步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势。

    除此之外,户部尚书换上了成化十七年辛丑科进士,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的老臣孙交,此人于经济一道十分熟悉,管理户部可谓是得心应手了。

    兵部尚书依旧是彭泽未动,而刑部尚书则换成了成化十四年的进士,同为四朝老臣的林俊,此人刚直敢谏,廉正忠诚,嫉恶如仇,爱才如渴,以礼进退,始终一节。可以说,让他担任刑部尚书,与之前犟驴子一般的彭子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毕竟两人的性格和处事方法都是一样的嘛!

    至于工部尚书,则换成了同为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的进士,四朝老臣陶琰。虽然说同是四朝的老臣,但年纪高下还是有区别的,这一任的内阁和九卿年纪都在六十左右,而陶琰此人,却已经是七十四岁的高龄了。

    “老臣呐,果然都是老臣。”魏水看着这份名单,和名单后面贴附的资料,不禁如此感叹,“都这么一大把的年纪了,整天忙于朝政,就真的不会觉得太累吗?”

    墨大在旁接了这么一句,“有权力在手,谁会觉得累啊?依属下看,这些人怕是巴不得干上一辈子呢!”

    “谁说有权力在手就不会觉得累?”魏水看了他一眼,放下手中的名单和资料,轻轻揉着太阳穴,说道,“我就觉得累。整天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的,如果我有吃有喝有地方住,肯定不会去过他们那样的日子。劳碌命,累死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4 ·加封() 
魏水说握着权力不放的人,都是劳碌命,累死鬼。

    但朱厚熜显然不这样认为,热衷权势,并且沉醉其中。

    在杨一清入阁之后,内阁显然不再如往日是铁板一块。有这位允文允武的老臣支持,嘉靖皇帝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少了束手束脚的羁绊,舒坦了不少。

    一放松就要出乱子,魏水早就猜到朱厚熜不会甘于寂寞,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风波中心,竟然被朱厚熜引向了他。

    文渊阁。

    位于紫禁城东部的这片最不起眼的房子,从内阁设立开始,经历了无数的雪雨风霜,一直熬到如今,权柄的方向由内争夺到外,又由外争夺到内。宫闱之中,朝野之上,争权夺利的阴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而此时此刻,摆在个阁臣们面前的,就又是一件不好解决的事情。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对于杨廷和来说,这件事情很棘手。但如果坐在这里的人是他的儿子杨慎,那么久一点儿都不棘手了。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无数当代人的性格加成,才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首辅,这个万万不能答应啊!”提出异议的是刚刚荣任内阁次辅的大学士蒋冕。

    可坐在首位的杨廷和却皱起了眉头,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桌上的那份刚刚送到内阁的圣旨。

    圣旨上,朱厚熜显然表现出了一副论功行赏的样子,只不过他赏赐的仅仅是几个人而已。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名字都很奇怪,而且有几个杨廷和还从未听说过。他感到熟悉的大概也就只有位列首位的魏水了。

    赏赐他们的原因千奇百怪,这并不是内阁纠结的理由。而位列在魏水名字后面的人,都被荫封了锦衣卫,锦衣卫向来是皇家的亲军,朱厚熜想怎么折腾都无所谓,也不是矛盾点所在。真正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对于魏水封赏上了。

    借口比后面那几个的借口还要牵强,而且,不仅仅是除去了魏水的罪籍,这个奇思妙想的陛下竟然还准备封他做致一真人,命他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还赏赐给他紫衣玉带及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

    这样的封赏,让内阁群臣全部懵逼。但如果冯晓晓此时在这儿,就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们,这样的封赏在历史上根本不是给魏水的,而是给嘉靖朝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士的,那人出身龙虎山,师从正一道,名字叫做“邵元节”。

    或许是因为魏水在兴王府的时候,就穿着一身的道袍见了嘉靖皇帝。又或许是因为魏水头头是道的给嘉靖皇帝讲起烧饼歌,后来又一次次的帮助嘉靖和朝臣打擂台。让身孤影只、左右无依无靠,且从小就迷恋道教的嘉靖皇帝,将魏水当做了是真的懂道教的事情,甚至是个什么真人。

    但这些都是旁人的猜测,嘉靖皇帝真正的想法,却是要将朝臣们的视线集中在魏水的身上。

    魏水现在太不引人注目了。

    他一心想要躲在后面,避开朝廷的争斗,虽然有人将他看做可以劝服朱厚熜的人选,但他的重要程度在朱厚熜的眼中还是不够的。不足以吸引到更多的目光,不足以帮他在朝廷上与群臣做对。

    没有这样的人,朱厚熜拿什么来跟群臣打擂?

    没有这样的人,朱厚熜做什么都还是会束手束脚。

    原本,朱厚熜有一个张阳可以用,但现如今张阳被调去了南京做刑部主事,朝中再没有这样的人。朱厚熜才会想到,没有这样的人,我自己弄一个不行吗?

    只有将魏水从幕后推到台前,让他成为群臣进攻的靶子。朱厚熜才能稳稳地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一边护住魏水,不让他被朝臣们弄死。一边用魏水提出自己所有可能不为内阁所容的想法。如果成了,他当然获得了他想要的结果,而如果没有成,那也只需要把魏水扔出去,任朝臣们出气罢了。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呐!

    杨廷和等人没有考虑到那个方向,反而认为此次的事情,会不会是魏水向朱厚熜进的谗言?

    毛纪分析道:“如果仅仅是加几个锦衣卫的荫封,亦或是将魏水的罪籍除去,这都没有什么。但加封真人这种事情,到底是为的什么?甚至陛下在后面还提了,要送给魏水一座宅子做‘真人府’,这不是胡闹吗?宠幸奸佞小人,远离群臣君子,这是亡国之道啊!”

    “不至于吧?”提出反对意见的自然是被朱厚熜捧进内阁的杨一清,他已经很大年纪了,但再次入阁却让他重新萌生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和杨廷和意见一致,只能使他成为杨廷和的附庸。而唯有让自己与杨廷和对立,也就是站在陛下的一边,这样,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机会。也是因此,他现在必须按照朱厚熜的意思捧起魏水,让自己在朝臣之中多少有一个显眼的同党,那样日子无疑会好过一些,“魏水此人,诸位也多有接触了。他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虚名,一点小利而已。给了他,他便会为我们说话,为我们办事,就像之前一样,他能劝服陛下一次两次,就有三次四次。而一旦和他作对这一点,首辅打人应该多有感触吧?这个人没有那么好除去,一招不能打在他的七寸上,让他缓过劲儿来,就要出大乱子!诸位,该何去何从,还是细细思量一番的为好啊!”

    杨廷和担心的,其实也正是这样的事情。

    魏水虽然说不算是睚眦必报,但他的心眼儿看起来确实是不大,否则,也决不会出现之前被杨慎得罪了一下,紧接着就反压了内阁一把的事情。

    那就这么同意了?杨廷和又不甘心。

    这时候,蒋冕突然出口道:“致一?致一这致一二字,乍一读起来,似乎是很像‘缁衣’的谐音啊!诸位,可曾由此想到了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5 ·小人得志() 
致一缁衣

    如果不是魏水抢注了这个尊号,而是将它物归原主,给邵元节加上,那绝对不会有什么关于‘致一’、‘缁衣’的讨论。但现如今,这个‘致一真人’的尊号,就不可避免的引起了这样的猜想。

    “之前,似乎就听说陛下赏赐了魏水一幅字,被他拓印在了卦幡上。是叫做‘大明江相’!缁衣二字,是否指的是成祖爷的那位谋士”

    朱棣能够最终成事,离不开一个人的扶持,此人是为出家之人,俗姓姚,名广孝。可以说,整个大明朝,玩儿阴谋诡计,他是祖宗。

    而且此人造反的理由实在奇葩,活着就是为了造反,造反也是为了造反。心思单纯,到了无欲无求的地步。

    因为和尚穿着缁衣,因此姚广孝又被民间称为是‘缁衣宰相’。

    姚广孝和魏水相似吗?

    众人纷纷皱着眉头相顾,起初并不觉得相似,却越想越觉得他们太相似了。

    魏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