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奸臣-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日磾、卢植二人欣然一笑道:“如此甚好!”

    ……

    同一时刻,前不久才刚刚代替袁隗出任司徒一职的杨赐府上,此时也有一些年轻士人正聚在一起讨论着段增的三幅绝对。

    作为四世三公的顶尖豪族,弘农杨家在天下士人中的影响力比之蔡邕等人还要更胜一筹,各地世家往往都会与杨家有来往,那些年轻士人更是喜欢结交杨家的子弟。

    “最近我听说洛阳出了一位年轻书法家,乃是蔡伯喈的弟子,其开创的行书兼具隶书和草书两家之长,其字体雄强俊秀,极富神采。文先兄,你常居洛阳,不知与此人是否有过往来?”

    开口之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文士,其人相貌堂堂,仪表不凡,说话时语气极为温润,让人听了好感顿生。

    这文士便是一代书法大家钟繇,乃颍川长社人,祖上便是名士,以才学品德著称;他的父亲、叔父等则在早年间被定为党人而遭到禁锢。

    好在最近的这一次党锢案并没有牵扯到他父亲身上,所以钟繇的仕途并没有受到影响,前段时间刚刚举孝廉,担任尚书郎一职,所以来洛阳的时间并不长。

    如今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而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被后人称为楷书鼻祖。

    作为著名的书法家,钟繇自然是对书法更加感兴趣,他在颍川的时候就听说洛阳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书书体,不同于刘德升开创的行书,已经完全摆脱了隶书的影响。

    在听说此事后,钟繇自然是大为惊讶,可惜他身在颍川,没法见识到那种新的书法。

    此次来到洛阳后,他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开始打听起来。

    “元常说的是司隶校尉段颎的小公子段增吗?此人的确是蔡伯喈的弟子,但并不是你说的年轻书法家啊。”一旁的杨彪笑着说道。

    虽然对段颎感到不满,但一来最近段颎在这次党锢案中对士人的放水行为让他的敌意有所减弱,二来杨彪身为弘农杨氏下一代的掌权人,必要的气度还是有的,所以他对段增的态度还算客气,并没有因为他是段颎之子就有所贬低。

    钟繇却奇怪道:“某听说这位开创行书新体的书法家今年才十七岁,难道称为年轻书法家这有错吗?”

    “十七岁?哈哈,那段增今年不过才七岁罢了,想来你听到的消息乃是讹传吧?”另一位年轻文士大笑起来。

    钟繇知道那人乃是司徒杨赐的弟子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乃是杨府的常客。

    “只有七岁?景兴兄,你说的是真的吗?不会是开玩笑吧?”钟繇大吃一惊,原本听说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书法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行书字体,这就足够让他吃惊了,没想到实际情况比他所知道的更加令人惊讶。

    “我岂是随意开玩笑之人?”王朗笑道:“此子今年的确只有七岁,而且最近他又做了一件令世人惊讶的事情。”

    “哦,不知到底是何事?”钟繇更加好奇起来。

    “最近这位段家公子准备开一家对王楼,还专门出了几幅对联,说是只有能对出下联来的人才有资格入内……”说着,王朗将那三幅绝对的事情也详细对钟繇讲述了一遍。

    一旁杨彪补充道:“元常兄,我知道你极为喜爱书法,若是你想要见识一下那位段家公子的行书,可以去对王楼看看,那里不仅有他的书法,同时还有蔡伯喈等人的书法展出。”

    钟繇对对联不怎么看重,倒是对各种书法极为感兴趣,闻言大喜道:“若真是如此,那我定要去见识一下。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同去?”

    杨彪苦笑一声道:“我就算了,不过景兴兄想必一定会去的。”

    虽说对段增没有什么偏见,但他还是自恃身份,不愿与段增有太多往来。

    ……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其他高门大户的府上,许多士人在听说对王楼后,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到时候去见识一番。

    然而,就在大家翘首以盼时,对王楼却迟迟没有开业,让人们都有些等得不耐烦了。

第五十五章卫觊() 
这天,蔡府之中,除了作为主人的蔡邕和他的弟子段增外,此时还有另一位年约二十岁的青年文士在座。

    此人名为卫觊,字伯觎,乃是河东卫家人。

    这河东卫家乃是河东郡的顶尖世家,比这个时代尚未开始兴盛的河东裴氏要强得多,与蔡邕所在家族乃是世交。

    而在段增更是记得,蔡琰后来所嫁的丈夫卫仲道便出身这个家族,可惜卫仲道刚结婚没多久就病故了,导致蔡琰年轻守寡,后来又被匈奴人掳走,这才有了后来的种种不幸。

    既然知道蔡琰将来会有这般遭遇,段增自然要设法阻止了。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就对卫觊有什么敌意,相反他对卫觊还非常有好感。

    虽说这是两人第一次在蔡府相遇,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奇妙,有时候即便朝夕相处也难以称为朋友,而有时候仅仅一次交谈就会将彼此引为知己,他与卫觊便是后一种情况。

    刚刚在蔡府相遇后,段增很快就发现他与卫觊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

    首先一点便是书法,卫觊在书法上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甚至后世有人将他与钟繇相提并论,有“钟派盛于南,卫派盛于北”的说法,对其书法成就有极高的评价。

    可惜卫觊的书法在后世流传极少,所以他在书法上的名气并不算大。

    除了书法外,二人在对法律的态度上同样有着共同的话题。

    作为一个后世人,段增早就对这个时代人情大于法的现状感到不满了,刚刚穿越过来时发生在段府中的盗窃案,就让他深刻意识到这个时代人们对法律的漠视态度,若不是段增的话,人命关天的大案子或许就要被草草定案了。

    而卫觊同样对法律极为看重,他认为,刑法是国家最重要的工具,而往往被官吏轻视,代之以主观臆断,这是不对的。

    同时,典狱之官掌握生杀大权,所以应该由明法公正之人来担任,但实际情形中朝廷却往往所用非人,让那些根本就不知法,或者干脆自身就不守法的人来担任典狱之官,结果导致了各种冤假错案。

    这些都是当今朝政的敝弊,同时也是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观点,与当今士人将国家衰败完全推脱给宦官弄权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士人们对他并不重视。

    然而今天在段增这里,他却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简短的一番交谈就让他大为欣喜。

    尤其是段增有着来自后世的见识,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大为不同,有时偶尔说出来的话就让卫觊觉得耳目一新,恨不得拉着段增来个彻夜长谈。

    可惜此时毕竟是在蔡府中,而且蔡邕本人就在一旁,作为当时大儒的他,对于律法可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段增二人只简单交谈一番后,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增儿,听说你父亲最近已经上书请求辞去司隶校尉一职,不知此事属实否?”这时,蔡邕突然问道。

    “的确如此,父亲担任司隶校尉的时间已经有多年了,想必就算他不主动请辞,朝廷也会有所调整吧。”

    蔡邕皱了皱眉,他原本还指望段颎能继续留在司隶校尉的位置上,毕竟如今段颎偏向士人,那位王主簿同样偏向士人,如今的局势明显对士人有利。

    但若是段颎辞去司隶校尉一职的话,谁能保证接任的人还继续偏向士人呢?若是接任的又是宦官一方的人,那士人的处境必将大为不妙。

    不过段颎已经上书了,他也不好多说。

    心中沉吟了一下此事将会带来的影响后,蔡邕转换话题道:“增儿,你那对王楼若是再不开业,只怕那些士人就要打上段府去了,你就不担心吗?”

    “老师,弟子当然不担心了,那些士人都是读书人,动手动脚的事情他们可做不来,并非每一个人都像孟德兄长那样的。”段增不以为意道。

    他在后世虽然不是搞营销的,却也知道一些营销的策略。

    现在人们虽然都对对王楼产生了好奇心理,想要尽快去见识一下,但越是如此他就越不能急,他要等到所有人都快等不及了时再宣布正式开业,那样的效果显然是最好的。

    至于如今嘛,显然还不是时候。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开业?”蔡邕笑问道。

    段增沉吟片刻道:“再过一个月吧!”

    一个月后,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蔡邕点了点头,没有再问,转而好奇道:“增儿,你和我说实话,你出的那三幅绝对,你自己能对出来吗?”

    “回禀老师,三幅绝对,弟子也无法全部对出来。”

    段增顿时有些尴尬,若是论真实水平的话,他连一副对联都对不出来,但后世牛人那么多,千百年以降,最终还是有人能对出来,只不过其中有的意境较差,真正意境符合的并不多。

    蔡邕却是神色一震,他这些天和卢植、马日磾等人商议后,还以为连段增自己都未必能对出来,没想到他居然能对出其中一部分,这已经够让他吃惊了。

    既然段增能对出其中一部分,那么自己也不能落后才是。

    一旁的卫觊惊讶道:“段小公子厉害,我却是一副对联都对不出来。”

    这时,下人来报说,马日磾来访。

    马日磾也是蔡府德尔常客了,所以众人刚收到消息,马日磾已经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见过翁叔先生!”段增和卫觊二人连忙上前见礼。

    “段增,老夫刚得到消息,你父亲的辞呈已经被天子批准了。”马日磾一开口就带来一个重要消息。

    “这么快就被批准了?可知是何人接替吗?”蔡邕急忙问道。

    “不知道,天子尚未有决断。”

    “那翁叔先生可知,天子对我父亲有何安排吗?”段增不怎么关心谁会接任司隶校尉,他更关心段老爹接下来会担任何职位。

    “你父亲?天子任命他为颍川太守。”

    “什么?颍川太守?”段增吃了一惊。

    太守一职位,论起官秩来乃是二千石的官职,比司隶校尉还要高一筹,但论起实际权力来却差了许多,所以这个官职名义上是升官,实际上却如同被贬官一般。

    不过对段增来说,这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一来离开了洛阳这个中心后,段颎同样也就可以避开朝中的权利斗争,从而得以保全自身。

    二来颍川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赫赫有名的谋士之乡,像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徐庶等等,都是颍川士人,若是段老爹去颍川担任太守,那自己岂不是正好有机会结实一下颍川的名士?

第五十六章开业(上)() 
回到段府后,段增立即去见段颎,向他询问此事。

    “父亲,听说天子任命您为颍川太守了?”

    “的确如此,看来你都知道了,是不是伯喈先生告诉你的?”

    “嗯,差不多吧。”段增点了点头,接着又急急问道:“那咱们一家是不是都要迁居到颍川去?”

    段颎失笑道:“这怎么可能?老夫虽然被调往颍川担任太守,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调回洛阳来,所以你们也没必要迁居颍川了。”

    “这又是为何?”

    “你觉得朝廷会让老夫这个担任过太尉的人长期留在地方上吗?”段颎笑问道。

    段增听了顿时反应过来,的确,太守一职的官秩虽高,但地位和实际权利却并不算高;像段颎这样曾经有过大功,之后又在朝中担任过要职,甚至还出任过太尉的人,的确不可能长期留在地方担任太守。

    想明白后,段增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颍川虽然多名士,但那些世家大族出来的人,未必就愿意与自己来往。

    更何况,像郭嘉、荀彧等著名谋士,此时或许还只是个少年郎而已,即便见到了也没多大用处,再加上通过蔡邕他已经认识了一大批士人,只要留在洛阳好好经营,根本无需贪多。

    想到这,段增不再纠结此事,转而问道:“父亲什么时候上任?二哥的婚事又该怎么办?”段坤与张氏女的婚期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段颎才刚刚前往颍川就任,临时再返回洛阳也有些不妥。

    “大概就在这个月的月底上任吧。至于坤儿的婚事嘛,到时候再想办法吧。”段颎也有些迟疑。

    段增点了点头,这时他也平静下来,开始通盘考虑今后的事情。

    如今虽然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