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崛起-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素观夏云海涛,达到了这种境界,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

    朱平安达到这种境界。感觉自己的书法不仅有了血肉筋骨,而且还有了灵气,书法自带一种乘风破浪的气势。

    这个时候。朱平安觉的自己无论有笔无笔,好笔坏笔。哪怕给自己一根烂树枝,一根狗尾巴草。自己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来。

    这种感觉有点让人停不下来。

    朱平安挥毫泼水,有点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直到如丝的小雨从空中坠落,将陷入书法狂热中的朱平安淋醒。

    这是下雨了?

    正在练字的朱平安抬起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雨滴,后知后觉,再看自己身上几乎已经被淋透了。

    这雨是下了多久了?自己才感觉到啊。今天就到这吧。

    朱平安摇了摇头,有些不舍的将笔和竹筒收了起来,不急不慢的起身往树林外走去。抬头看向天空,只见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应天城披上了蝉翼般的白纱。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雨越下越大,青石板上的雨水汇成小溪,顺着城里的排水系统,咕咕的向前奔去。

    回到客栈,客栈老板见朱平安被雨淋湿了,忙递来一块干毛巾让朱平安擦擦头上的雨水,又让店伙计去煮一碗姜汤来。

    “谢过掌柜的了,有劳顺便送一份早膳到楼上。”朱平安擦了擦头上的雨水,将毛巾还给掌柜的,表示感谢。

    “朱公子客气了,哦,差点忘了,刚才有报喜的差人过来,公子已通过科试了。”掌柜的接过毛巾,正要转身吩咐店伙计送一份早餐到楼上,忽地想起来刚才的事,忙又一脸笑意的向朱平安道谢。

    “哦,这次竟是这般早?”朱平安有些诧异。

    “可不是,不过人家差人也说了,说是提学官大人连夜阅完卷子都没休息就安排放榜的事了。”掌柜的似乎对提学官赵大人感官好的很。

    “哦,这样啊。嗯,谢过掌柜的了,麻烦再送一桶热水来。”朱平安拱手向掌柜的道谢,拜托掌柜的往楼上送一桶热水,然后便上楼去了。

    很快,几位店伙计便将姜汤、早餐还有热水都送到楼上了。朱平安喝过姜汤吃了早餐,简单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燥衣服后,就又坐在窗前的书桌上继续看书起来。

    不过外面的天气似乎越来越糟糕了。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大雨哗哗,像天河决了口子,朱平安真的担心屋顶要被砸漏了。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木制窗上抽,窗缝里真的钻进雨水了,顺着窗台往下流,闪电一亮一亮的,像巨蟒在云层上飞跃,一个暴雷猛地在窗外炸开……

    朱平安不得不关上窗户,并且将书桌往后挪了好几步。

    “呃,不会是胖子装逼过头了吧?惹出了这么多惊雷。”朱平安看着窗外腹诽了起来,自己早上感觉还真没错。

    不过以胖子那德行,肯定是能装十分就不会装九分!就是不知道这货看到外面电闪雷鸣是什么个心情,不知道还敢不敢继续装下去。

    今日放了榜,距离恩科乡试也就不远了。朱平安将桌子挪后几步后,就有继续投入到备考中去。看书,挥笔……外面的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对他一点也没有构成妨碍。(。。)

第一百九十七章 开始乡试之路() 
十一月初四,仲冬,律中黄钟。⊙

    破晓时分,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十一月的应天,冷的邪乎,秦淮河也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的睡着了。

    这一天,恩科乡试正式拉开了帷幕。乡试分为三场,每场考三天两夜,共9天6夜。这是一个智力、体力、身体素质的综合博弈。对于考生们来说,这种博弈从进门前就已经开始了。整个南直隶参加乡试的考生都要在江南贡院参加考试,考生人数多达万余人,要想一大早上就点名入入闱往往做不到。所以,很多考生都是昨晚就赶过来排队了,争取排在前面早些进入考场。

    人多,就容易发生混乱,哪怕有衙役及全副武装的军士弹压,但贡院门外还是拥挤混乱,还没开考呢,昨晚就有十几个考生在拥挤中,挤伤了,头破血流啊。

    朱平安跟胖子薛驰是在凌晨左右过来排队,来到后两人便分开排队了,在拥挤尚未严重时,朱平安便果断的跑到一个边角去躲着了。在增援的军士弹压后,才重新跑到队中排队。

    天气非常阴冷,朱平安穿的衣服也比较厚,是母亲陈氏用兔皮毛做的皮衣,相对于其他生员,朱平安要暖和的多。除了衣服外,朱平安还带了两个兔皮毡毯,这是在考场睡觉用的,一个铺,一个盖。当然。其他诸如食物、考试用品等也都一一带齐了,食物还很丰盛。。。。。。

    凌晨三点左右。听得江南贡院明远楼上一通鼓响,衙役军士便开始检查考生入场了。

    大约在六点左右才排到朱平安。朱平安带的东西多,负责检查的衙役军士检查了好久,后面排队的人意见很大,觉的朱平安带的东西太多了,毡毯都带了俩,衙役摸捏检查了好半天,另外食物也带了太多了,衙役都成厨师了,咄咄咄。腰刀净是给他切糕点肉脯之类的了。。。。。。

    这种抱怨太多了,朱平安都有些习惯了。

    大约十五六分钟,朱平安的东西才检查完,由衙役放朱平安入场。

    然而入场的时候,出了问题。

    在门口负责核对考生的一位姓胡的考官将朱平安拦住了,这位考官做事认真,用呆板或许更好一些。监考时按照名册,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查核非常严格。

    “汝之记载。体短微胖,面憨无须。不过,老夫今日观汝,何来微胖一说?汝。替考乎?”胡监考拦住朱平安,声严色厉的质问道。

    说实话,这起意外。朱平安完全没有预见到,以前县试府试院试都没出现过这类问题。不过。尽管突然,朱平安却是一点也不慌乱。

    “非也。学生正是朱平安。院试后,学生日夜攻读,也就瘦了下来;且朱子注微“无也”的意思,微胖者也无胖也;还请先生明鉴。”朱平安泰然自若,拱手镇定回答。反正自己就是朱平安,这点又错不了。

    “嗯,倒也说得过去,不过面憨?”姓胡的考官看着朱平安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又发问了。

    朱平安只好露出招牌式的憨笑。

    “可。”考官点头,允许入内。

    总算是有惊无险,朱平安入场后,在一位差役的引领下进了一间号舍。这是一件比较不错的号舍,距离“臭号”也就是厕所,要很远,属于上等的号舍了。

    将东西都放到号舍内,朱平安四下打量一番,跟上次院试一样,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区别就是,现在号舍里还多了一盆炭火和两根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以后的三天两夜,“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个小隔间里度过了。。。。。。

    大约在九点左右,外面的考生才全部入场完毕。朱平安在候考时听几个衙役说检查出来了七八个夹带小抄的考生,另外还有五个替考的考生也被揪出来了,一并关在贡院的小牢房里等待有关部门发落。

    没想到,还真有作弊的,以后这些仁兄可就与科考无缘了,搞不好还会被流放充军。

    现在再想一想在大门口那一幕,朱平安就觉得有些后背出汗了。若不是自己有些急智,怕是就不好说了。自己就是朱平安,这是无法否认的,可以证明的,但是证明起来恐怕就会错过考试了。

    九点考生全部入场后,大门也就上锁了,不到考试结束是不会开门的,哪怕是贡院发生火灾水灾也不会开门。

    明远楼上人影憧憧,有主考官两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此外还有负责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巡绰监门、搜检怀挟的官员。由年长的主考官示意鸣鼓开考,然后其他官员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都是带着怀旧感的看着下面的众位考生,跟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看学弟学妹开学军训的感觉差不多。

    响鼓之后,便有衙役小吏开始发卷了,试卷,草稿纸陆续发了下来。

    然后,便是公布考题。

    今天是恩科乡试的第一场,按照惯例的话,这一场题量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当举着试题的衙役走来的时候,朱平安便快速工整的将试题抄写在草稿纸上。

    今年和往年一样,这一场也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经义是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当然,你要用八股文体才可以。这些题目要在三天两夜答完,不管你怎么答,不管你怎么安排时间,只要你不作弊,就随你折腾。

    因为从凌晨到现在,朱平安还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呢,所以在抄写完试题后,便将东西收拾干净,在桌上铺了一块布,然后就将带的食物在炭火上稍作烤制,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朱平安将桌子收拾干净,铺上笔墨纸砚,正式开始自己的乡试之路。(。。)

第一百九十八章 考试中的意外()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乡试非是童生试所能比拟的,即便是草稿纸也是如此的优秀,朱平安展平刚才记录考题的草稿纸,对草稿纸的质量赞不绝口。

    这一场三天两夜的考试共需要做七篇八股文,四书八股文三篇,五经八股文四篇。这种题量因人而异,有的考生可能不到两天就做完,但是有的考生三天两夜也有做不完的。朱平安看完所有考题,觉的自己晚上用不着就可以做完。

    毛笔蘸墨,铺开另一张草稿纸,朱平安开始从第一道开始往下做。

    第一题是四书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这是一道很标准的四书义八股,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肺腑之言,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雁过留声,人患无名。孔子自己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这句话理解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简单。

    朱平安几乎蘸了墨。便开始下笔,像是有神明在帮助似的。

    “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

    这一句是破题,可以说是非常标准的破题,名声不能在后世传扬,这是圣人所担忧的事情。

    破题后,朱平安将毛笔在砚台上蘸了一下,又继续往下写:

    “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乎此。

    夫子若曰:好名者,人之恒情也。故下士求名,人亦不得以为躁,但我恨其急一时之名,而非千秋万世之名耳。若君子则知所以审处于此矣。

    。。。。。。

    盖有大于此者而已,有久于此者而已。若夫营营于旦夕之间,是求速尽者也,好名者岂如是乎?”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朱平安就将第一篇八股写完了。写完第一篇八股文。朱平安将写满字的草稿纸在桌上晾了会,免得字迹墨汁流淌沾染了试卷。

    在晾草稿纸的时候,朱平安又接着看第二道题目。

    第二道题目跟上次院试复试考的有点像,但是却不全一样。题目是这样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上次院试复试只考了最后的“过则勿惮改”,这一次则是考了一整句。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答题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上次只针对“过则勿惮改”。这次则是针对这一整个句子来作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对于这道题,朱平安是这样破题的:“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