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是重点好吗!
腹黑少女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包子小丫鬟一眼,包子小丫鬟一脸茫然,下意识的缩了缩头,不明白自家小姐为什么要瞪自己。
朱平安见状,淡淡笑了笑,便又低下头继续看自己的书了。
岁月静好,书房静静的,除了腹黑少女在看《倚天屠虺记》时偶尔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时间在书中留下一纸挥之不去的墨香,朱平安在书桌上聚精会神的看书,腹黑少女也静静的坐着看书。透过窗的阳光照在两人身上,给两人洒了金辉,宛如金童玉女一样。
一旁无聊吃零嘴的包子小丫鬟画儿打起了瞌睡,小胖手托着下巴。小脑袋仍然一点一点的,跟钟摆似的,终于在一次点头的时候小胖手没托着下巴,小脑袋一下子落在了桌子上,发出“咚”的一声响。打破了书房的一室安静。
正在聚精会神看书的朱平安被这一声响惊动,将视线从书中转移到了一边捂着下巴可怜兮兮的包子小丫鬟,然后又看向了窗外,不知何时,窗外红霞已经染红了半边天空了。
时间不早了,也该回家了。
朱平安起身,开始整理书包,将书往包里放。
另一边腹黑少女,用力的瞪了一眼某位可怜兮兮的包子小丫鬟。
朱平安收好书后,便跟腹黑少女等人告辞。斜挎了书包,在一片夕阳余辉中离开了李家。
在朱平安离去后不久,腹黑少女李姝便去了书架后随意翻着书架上的书,慢慢踱步到了一侧摆放名人传记的书架前,随意地从中抽取了几本时人编写的传记。
腹黑少女选好的书,全都由包子小丫鬟抱着,总共六本,都是很薄的册子,分别为《甘罗传》《霍谞传》《孔融传》《王戎传》《司马光传》《杨廷和传》。
“去将王小二唤来,然后去后厨安排晚宴。小姐我今日想吃点清淡的,你看着让他们做。”腹黑少女选了六本书后,便停住了手,对一旁抱着书的包子小丫鬟吩咐了一句。
“好的小姐。”
包子小丫鬟抱着书放到了书桌上。然后掂着裙摆一路小跑出了书房。
“王大哥。。。。。。”包子小丫鬟一路小跑到了前院马厩处,呼唤起来。
很快,王小二便来到了书房,躬立在门口等着腹黑少女吩咐。
“喏,把那些传记快马加鞭送给我爹,做生意也要多看书嘛。嗯,如果老爷不看的话,就让人趁晚上读给我爹听。”
腹黑少女李姝随手指着书桌上的那六本传记对王小二漫不经心的吩咐道,不过眸子里的冷光却让王小二知道自家小姐的这次吩咐很是重要。
“谨遵大小姐吩咐,小的这就牵马去。”王小二很是恭敬的应答,准备去书桌前取书。
“等一下。”腹黑少女挥了下手。
王小二应声站住,弯着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腹黑少女取过书桌上的笔墨,找了一只细毫毛笔蘸了下墨汁,翻开其中一本名人传记,在封皮第一页背面的留白处,落下了毛笔。
腹黑少女写在书上的字竟然跟此本传记正文的字体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墨迹未干,真的会让人以为这些字原本就在似的。
腹黑少女落在封皮背面的是一句谚语:
宁欺白须公;
莫欺少年穷;
终须有日龙穿凤,
唔信一世裤穿窿。
在这本传记上写上这一句谚语后,腹黑少女点了点头,很是随意的说了一句,这样看着才舒服些。
写完后,腹黑少女又取过了一本书,在其后也题了一句话,字体也是跟这本传记正文的字体一模一样,题字的地方也是恰到好处,一点也不突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吴白两起,天作玄机。
然后其他的四本传记,腹黑少女也都在封页的背面加了一两句话,都是跟正文一模一样的字体,依次是下面的诗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亦善其身。”
将所有的六本传记都写好后,腹黑少女李姝将手中的毛笔放下,然后将对躬立站在门口的王小二唤到桌前,指着其中一本传记封页背面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你看,我刚才写的字和正文的字是不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不是小姐提醒,小的还以为这些字本来就有呢。”王小二弯腰道。
“嗯,你做事我是放心的,去吧,记住在老爷那多干活少说话。”腹黑少女挥了挥手。
“小的明白。”王小二用力的点了点头,将传记收起,弯腰退出书房。
“咱们也回吧。”
在王小二离开后,腹黑少女李姝对在书房里侍候的老妈子及其他小丫鬟说了句,便往书房外走去,其她人紧跟着腹黑少女走出了书房往后院走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眼就相中了()
炊烟袅袅,狗吠鸡鸣;落日西下,漫天红霞。
下河村的黄昏,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看多少遍都不会腻。
朱平安在落日霞光中,从李大财主家回到了下河村,还未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喧嚣和吵闹声,远远看去围在自己家门门口也有不少村里人。
怎么了?
朱平安带着疑惑走了过去,在家门口看热闹的村人看到朱平安走来,纷纷打了招呼,给朱平安让开一条路。朱平安也都一一回应,从乡人让开的道走了进去。
然后就看到了祖父祖母及大伯一家正在自家门前,母亲陈氏及朱父也在,母亲陈氏脸色有些不太好。
大伯一家在吵闹,不过并不是跟自己家。
朱平安向祖父祖母问好后;走到了父母身边,看了下吵闹的大伯一家,又看了看满是嘘笑看笑话的乡人,便走到正在吵闹的大伯一家跟前劝解。
“大伯,大伯母,还有俊哥,在门口站着干嘛,进家去啊,有事咱坐着喝杯茶慢慢说。”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是分家了,但是一笔写不出一个朱字。
大伯母正在教育朱平俊起劲,不太想进家去,大伯倒是听了朱平安的劝很是斯文儒雅的点了点头,祖母说了大伯母一句,然后大伯母便拉着朱平俊的胳膊跟着祖母进了朱平安家。
随着大伯一家进了朱平安家,围观的群众也都识趣的和陈氏等人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回家了。
朱平安跟着父母最后进的家,走到家里发现大伯一家在屋里仍兀自吵个不停,谁都拉不住。
从大伯一家的吵闹中,朱平安大体也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主要是围绕给朱平俊说亲而引起的家庭内部纠纷,前些日子有媒人找到了大伯母,要给朱平俊说一个亲事。据说女方家庭还不错,女方父亲还是个秀才,家里还有不少良田。过的也很富庶。大伯母一听就高兴的不行,不过也没有当口答应,等找到了大伯说了一下,大伯一听女方家父亲是秀才。自然也是非常高兴,有个秀才亲家,自己以后也是多有益处。
另外,这些日子大伯及大伯母被朱平安家的喜事压得喘不过气来,自己家终于也有大好事了。看看,秀才老爷家主动跟自家结亲家,多有面子啊,这都属于高攀了。大伯和大伯母两人都非常满意,祖父祖母也是同意的,不过哪想到朱平俊那根筋不对,就是不同意。
在古代可是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大伯和大伯母便用父母名同意这门亲事,即便父母之命,也需要朱平俊配合的。不过这货死活不配合,愣是不同意,所以就导致产生了这个吵闹的场景。
“俊儿,你就听娘一句劝吧,乖乖跟着王媒婆纳采去。”大伯母苦口婆心的劝道。
“不去纳采,不去!”
朱平俊脑袋往上一扬,抱着胳膊,脚巴巴的点着地面,整个人一晃一晃的。
纳采,就是跟如今相亲差不多。在古代。中国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好好表现,争取打动女方父母的心,获得女方青睐。之后,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完成纳采。
朱平俊这般坚决的不去纳采,婚事自然成不了,大伯及大伯母心心盼着这个婚事给长房涨涨脸呢,自然对朱平俊软硬兼施。
“俊儿啊,娘怎么会害你呢。人家女方家好着呢,人家爹可是秀才老爷,家里也有数十亩良田,你要是娶了这姑娘,以后可是吃穿不愁。娘给批过卦,你可是文曲星下凡,说不定就应在这了,你老丈人是秀才老爷,还能辅导你学业,以后你能考状元呢。”大伯母苦口婆心的劝导朱平俊。
“不去,娘,你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了,我干嘛要靠她们,你没听过吗,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还得靠自己。”
朱平俊晃着腿,一脸的自信,神采飞扬。
文曲星下凡?
看着晃荡着腿、神采飞扬、一脸自信上山就能骑虎下水能擒龙的朱平俊,朱平安感觉一群草泥马在他头顶呼啸而过。话说,自己上次去拜访孙老夫子的时候,孙老夫子还在感叹朱平俊朽木不可雕呢,而且村里对朱平俊的风评可是相当的负面。。。。。。
听着朱平俊吊儿郎当的说着: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还得靠自己。
朱平安心里面,莫名的想给他纠正一下: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跑,靠自己自己屁本事没有,这可怎么好!!!当然,朱平安是不会说出口的。
“靠自己?你等着喝西北风啊。”大伯在气头上倒是说了句实话。
“呵,咋不能靠我自己了,这次人家有意跟咱家结亲不也是因为我。我娘刚才还说了呢,人家王媒婆亲口说,说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了我!”
朱平俊扬着头,一脸的骄傲。
“那你作何不去?”大伯一脸气愤。
“大丈夫何患无妻!我这还没去相亲呢,秀才家的闺女一眼就相中我了。等我明年去考场考上一把,像彘儿似的中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就一个秀才家的闺女。。。。。。”
朱平俊说着,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
呃,这就是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了头吧,朱平安有些无语,俊哥把科举考试看得太容易了,说的科举考试好像自己家开的一样。
而且,对于王媒婆给朱平俊说的这个媒,朱平安还是很有疑惑的。并不是说看不起俊哥,而是简单的分析一下事实,俊哥现在一事无成,在村里风评还不好,大伯年年考也没考上秀才;人家女方是秀才世家,家里还有数十亩良田,完全可以找更好的,怎么会一眼就看中了俊哥呢,一见钟情什么的,都是里胡扯的,尤其是在封建的大明,女子都是养在深闺的,尤其是秀才家,礼教肯定更严格,那会有机会在外面一眼看中俊哥呢,除非。。。。。。
想到这,朱平安不着痕迹的问了大伯母一句,“大伯母,是王媒婆说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了俊哥吗?”
大伯母闻言,一脸的骄傲,“那可不咋的,人家王媒婆都指天发誓说人家那姑娘一眼就看中你俊哥了,还赌咒说有一句假话就倒找我十两银子。”
“大伯母,嗯,在应下这门亲事前还是私下去打听一下这位姑娘吧。挺好的话,我相信俊哥会去的。”闻言,朱平安脸上有一抹古怪的神色,欲言又止。
那媒婆完全是欲盖弥彰。
朱平安隐约猜测,那秀才家的姑娘应该是身体有毛病,如果没猜错的话,或许是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不然应该可以找更好的。当然,这话自己不能随意说出口,在大明,女子的名声简直比命还重,自己不能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说没有根据的话。
如果大伯一家仓促应下,等以后娶回家发现新媳妇真是一只眼睛瞎了的时候,再找媒婆理论,估计就会有以下对话了。
大伯母:“老王,你给我家俊儿介绍的媳妇,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你赔我媒钱,再多给我十两银子。你当初说的,有一句假话就倒找我十两银子!”
王媒婆:“是有一只眼睛瞎的。”
大伯母:“你骗我们,当初怎么没告诉我们,给钱。”
王媒婆:“我怎么没告诉你们了!当时我就说,那个姑娘一眼就看中你家俊儿了!”
在朱平安善意的隐晦的提醒了大伯母后,大伯母看向朱平安的目光有些异样,感觉朱平安可能是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