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姝身后的包子小丫鬟想到熊孩子告状却反被大老爷又教育一顿;就禁不住笑了起来;眼睛也跟着笑;包子脸上两个小酒窝也在笑。
呵呵;大概熊孩子就像是狼来了里的那个小孩。
“你这坏人”李姝白了朱平安一眼;也忍不住抿着唇角笑了。
当然。李姝领着包子小丫鬟过来朱平安这客房;可不是兴师问罪的;而是来给朱平安送换洗衣服的。包子小丫鬟就是抱了一套叠的整齐的衣服过来的。大约是一套士子服饰;饰以貂裘等物。儒雅中带有一股贵气。
“你过会将衣服换了;以后每隔一日;我便会让画儿来你这取换下的衣物;漂洗晾晒后再与你送来。侯府不比家中;都是些眼皮子浅的。还有;再有三日便是祖母寿辰;你可不要忘了。”
李姝让包子小丫鬟将抱来的衣服放在朱平安房中;叮嘱了一番。然后又在房中与朱平安说了会话;才领着包子小丫鬟离开。
快到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小厮过来传话说是临淮侯有请;朱平安便跟着小厮去了临淮侯的书房。
临淮侯请朱平安来;不过是礼节性的应付而已;只是粗略的问了下朱平安的家世情况。尽管已经知道朱平安是来厩参加会试的少年举人;但对朱平安的家世还是失望不已;他本人更倾向于夫人娘家的后辈;亲上加亲;也能为侯府提供助力。对于朱平安并不看好;一个山村的穷小子不给侯府拉后腿就不错了;助力就别想了。尤其是从周胖子那知道朱平安会试被分在臭号后;更是失望不已。
只可惜木已成舟;临淮侯失望不已。因此;对朱平安也是不冷不淡的。
朱平安本来就没有将临淮侯府当回事;对于在临淮侯这里的冷遇;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因此;对于临淮侯的询问;朱平安不卑不吭、泰然自若的回答;荣辱不惊。
只是聊了几句。临淮侯便端茶品茗;朱平安自觉的拱手告辞。
中午时分。有小厮过来传话;说是有两个年轻的公子来拜访朱平安。自称是故人。
两个人;那就只能是张思维和王世贞了;朱平安将一个银豆子打赏了小厮;让其给侯府的管事留句话;说是自己中午就不在侯府用饭了。
到了侯府门口;果然见到了风度翩翩的张思维和王世贞。
张四维和王世贞见了朱平安;不由眼前一亮;朱平安哪里还有前些时日那种衣着寒酸的农家穷小子的影子;虽说相貌普通;但在衣着的衬托下精神多了;文质彬彬;带有一股低调的贵气。
不得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很有道理。
“呵呵;子厚;你将我等瞒的好苦;还道你是寻常农家子;没想到你却出身于临淮侯府。朱贤弟;你说怎么办吧?”张四维待朱平安刚一出门;便做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我姓朱;又非李氏;何来的出身临淮侯府。”朱平安撇了撇嘴。
“抱得美人归;更是让我等汗颜;客栈都传遍了;朱公子娇妻貌美如天仙;就连侍女都是难得绝色。你小子考完都不来寻我和文生;明显是沉醉于温柔乡中;如此艳福;得了便宜还卖乖;小心后院起火啊。”张四维打趣道。
个中隐情;又涉及李姝的闺誉;朱平安不便对他们说;只好苦笑不得。
“无话可说了吧;今日非要好好宰你一顿不可;你说呢;文生?”张思维在朱平安肩上拍了一巴掌;扭头笑问王世贞。
“附议。”王世贞袍服雪白;嘴角带着笑意附和;即便玩笑也是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文生;也跟子维学坏了啊。”朱平安勾着唇角道。
真是想不通;这么一位横看竖看都是标准好学生的王世贞;怎么在后来写出惊世骇俗的《金瓶梅》来。
“子厚就冲你这句话;今儿非得去文渊阁大吃一顿不可。”张四维手搭在朱平安肩上;笑着狠狠的强调道。
“我可没带多少银子。”
朱平安一摊手;很光棍的开口道。
就在此时;临淮侯府的侧门又一次打开了;一位包子小丫鬟拎这裙摆一路小跑过来;小脸都跑的红扑扑的;献宝一样将一个钱袋献到了朱平安跟前;仰着包子脸;睁着亮闪闪的大眼睛说道:
“姑爷~姑爷~~你的钱袋忘在府里了;小姐让我给你送来。哦;对了;小姐还让我叮嘱姑爷;莫要贪杯;还有不要去哪些不好的地方。”
说完后;包子小丫鬟便将钱袋放在朱平安手里;似乎是接触到了朱平安手上的温度;包子小丫鬟的包子脸一下就红了;然后掂着裙摆一路小跑的返回侯府。
“呵呵呵;子厚艳福不浅啊;娇妻既沉鱼落雁又如此温柔娴淑;善解人意;连侍女都是如此天真烂漫;真是羡煞旁人啊。走吧;文渊阁的美食在等着我们呢;现在钱袋已有;还有什么说的。”张四维撞了撞朱平安的肩膀;笑着打趣道。
“两位仁兄;带路吧。”
朱平安哭笑不得的伸手;邀请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文渊阁()
文渊阁,此处的文渊阁可不是百年后大清朝贮藏《四库全书》的地方,而是大明王朝京师一个标志性的酒楼,是士子文人饮酒的理想胜地。
一要有才,二要有钱,才能踏入文渊阁。
每一日,文渊阁门口都会悬挂一个诗题,同行中人只有按要求做出诗文,才允许进入文渊阁。有点类似于当今高等会所,这样一来,来文渊阁的莫不是文人鸿儒,格调也就上去了。
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常来文渊阁,文人汇聚,若是在文渊阁有了褒奖,声名便会鹊起,一时间时人莫不奔走文渊阁,以来此为贵。
今日文渊阁悬挂在门口的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大约就是依此题目、文体作诗。
朱平安等三人来到文渊阁门口,看了看悬挂在门口的这首忆江南,俱是微微一笑。三人拱手互相谦让了一番,然后老实孩子王世贞便被张四维和朱平安推出来做诗。
王世贞不愧是以后能引领大明文坛的魁首,被两人推出来后,波澜不惊,只是微微笑了笑,便走上前,几乎没有沉思,便提笔留下了一首《忆江南》: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王世贞这一首《忆江南》一出,门口便是一阵叫好声,这也是文渊阁的惯例,每日文渊阁都会有数位士子文士在门口充作将门官,或是来自于国子监或是文渊阁邀请的文人,总之做的诗文要经过他们认可才能入文渊阁内。
王世贞的这首《忆江南》几乎是他们在今天看到的最好的一首忆江南了,所以情不自禁的叫好出声来。
“梅子雨,藕丝风,文生此首词可与白诗魔一较高下了。”张四维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少来,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与白诗魔相比,我还差得远呢。”王世贞微微摇了摇头,笑道。
君子之风。
在朱平安看来,王世贞这才是古代标准的谦谦君子,荣辱不惊,完全像是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不过,在下一秒,朱平安收回了这个看法。
“咳咳,我和他们不熟,有劳诸位了,我先上楼了。”王世贞得到允许步入文渊阁后,向着充作将门官的士子拱了拱手,然后便向着门外的朱平安和王世贞笑了笑。
本来文渊阁的规矩是,同行人中有一人按照题目要求做出就可以全部入阁的,不过由王世贞来了这么一下子,不熟,那就是说不是一起的了,那么按文渊阁的规矩,朱平安和张四维得再有人做出一首忆江南才可以。
然后,朱平安便被张四维推出来了。
朱平安看着张四维微微笑了笑,便上前拿起毛笔,落下了一首《忆江南》:
江南好,城阙沿嵯峨。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这是清朝纳兰性德的一首忆江南,在纳兰诗词中,这一首忆江南并不算多出彩,不过在现代一次游南京的时候,朱平安在某处名胜古迹上看过这首忆江南,不觉也就记下来了,此次也就顺手拿来了。
虽说在纳兰的词中,这一首词并不是很出彩,但是在今天来文渊阁的人中,这一首词也算是很出彩的了。
门将官也不由叫了一声好,刚才王世贞的《忆江南》轻快活泼,描述了对家乡江南的热爱;朱平安这一首《忆江南》则是对历史的兴衰更替的沉思,都属佳作。
“呵呵呵,文生《忆江南》词前第一个字是‘歌’字,子厚你这《忆江南》词最后一个字也是‘歌’,一唱一和,挺有兴致的啊。”
张四维称赞完朱平安的词作后,又发现了王世贞和朱平安词作的唱和,不由笑着打趣道。
回应张四维的是,朱平安施施然步入了文渊阁,也是像王世贞一样向着门将官拱了拱手,然后向着门外想要一同步入阁内的张四维笑了笑,说着和王世贞一样的话:
“咳咳,我和门外那人不熟,有劳诸位了,我先上楼了。”
然后朱平安便追上了王世贞,一同站在厅内,微微笑着看着门外的张四维。
“你们啊。。。。。。”张四维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也上前提笔落下了一首《忆江南》: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前半阙唱和王世贞,后半阙唱和朱平安,张四维也是信手拈来。
果然,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都不是易于之辈,诗文都是信手拈来。今日之事,让朱平安对历史上的名人又多了几分认识,在历史上留名的都不是简单之辈。
此首忆江南一出,自然也是得到门将官喝好,张四维笑着追上了王世贞和朱平安两人,上了文渊阁。
三人上了文渊阁,找了一处空位坐下,张四维做主一口气点了八菜一汤才停下,一旁的王世贞笑而不语,朱平安又添了一份文渊阁的招牌菜一坛十年佳酿,便让店伙计拿着菜单去后厨备菜去了。
李姝给的钱袋里面是三张银票,每张都是五十两银子面额,总共一百五十两银子,放到现代,折合成人民币也就差不多十万块钱了,就是青岛大虾价格再涨十倍也足够付的。
在红楼梦中贾府上下那么多人吃一顿餐螃蟹也就花了24两银子,这还让刘姥姥惊叹说够小户人家过一年了,现在文渊阁这一顿饭就是再贵也不会比贾府上下吃一顿螃蟹贵吧。
当然,朱平安是不会白拿李姝的钱的,自己也是小有积蓄,回去还给李姝就是了。
文渊阁上菜速度很快,没等朱平安他们聊几句,他们点的菜便陆续上来了。
“刚才在侯府门口,你们也听到了,我不能多饮,你们尽兴就好。”朱平安给张四维和王世贞每人倒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举杯向两人敬酒。
“懂,如果有如此娇妻美妾,我们也不会多饮的,呵呵。。。。。。”张四维和王世贞举起酒杯,和朱平安碰了一下,笑着打趣道。
没有其他人来打扰,也没有人在文渊阁举办诗会,总之,这一顿饭吃的很平静,三人边吃边聊,聊了些会试相关的事情,饭菜味道也不错,三人可以说吃的尽兴,聊的也尽兴。
吃过饭后,三人便下了文渊阁,张四维和王世贞做向导,说是要领着朱平安去逛下京师。(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鹤年堂()
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此刻;朱平安对京师最直观的感受;车马往来不绝;春风拂面带有丝丝凉意。
张四维和王世贞作为导游;要带朱平安去宣武门外的崇福禅寺;也就是现代的法源寺;距离并不算太远。出了宣武门;沿着大街一直往南走;用不了多长时间,脸不红气不喘就能走到崇福禅寺。
惯例嘛;科举考完很多考生都喜欢去寺庙寻找下精神寄托;许个愿烧个香什么的,祈祷考个好成绩。
另外;此时正值杏花时节;崇福禅寺的杏花也是有名的美景。
张四维和王世贞领着朱平安出了宣武门,直接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南走,这条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街两边卖东西的商铺林立,生意很好,衣食住行的商铺都有,当然最多的还是卖菜的,有点像是如今的超级大菜市场。别看现在才是初春,可是菜铺里面的蔬菜已经是琳琅满目了。
张四维和王世贞是称职的导游;一边走一边向朱平安介绍着沿途风土人情。
“这是菜市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咱大明最大的蔬菜市场了;整个京师的大部分都来这买过菜。”张四维一边走一边跟朱平安介绍着这条街。
哦;这就是菜市街啊。
朱平安闻言点了点头;菜市街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