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建议弟弟们暗中加入辰河区,以他们的才智,便是从底层做起,也必能有一番建树。
到时候不管是曹家统一天下,还是南方击败北方,司马皆立于不败之地。
但司马懿万万没想到,正是发展最顺利之时,便出了如此重大之事。
从传回的消息看,四弟司马馗、五弟司马恂,这辈子仕途,怕是基本断绝了。
司马馗二十年监禁,司马恂十年,出来以后,人生的黄金年龄已过,关键是有了人生污点,哪里还能从政。
“四弟还是太急躁了些,杨辰河气度包容天下,若四弟按照正常规则,小心经营,必能有一番成就。观辰河商会前事,将来总督、部长之位,定然亦是以民意取之,四弟有机会进入中枢,可惜却如此断了前路。”司马懿自语着。
“辰河商会看似松散,其实却一日比一日越发凝固,如此下去,根基越发紧实,不可动摇啊。”
司马懿思来想去,觉得暂时没有办法,便将此事暂且搁置,先稳固自身再说其他。
……
自古以来,北方都有一个让人恐怖的名字存在,这个名字叫匈奴。
东汉初,匈奴大量进入塞内。后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而统治阶级因争权夺利,发生分裂。
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两部。后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臣称为南匈奴,安置在河套。
而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北匈奴在被汉朝军队继续击败之后西迁,其后成了入侵欧洲的匈人。北匈奴远走欧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一部分在多瑙河。中亚匈奴,一部分与图兰低地民族融合(中亚),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区,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即是白匈奴。
本来顿河、多瑙河流域匈奴,以南俄罗斯大草原为基地,对罗马帝国发动战争,是致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今时今日,南俄罗斯大草原忽然自北方来了异常强大的军队,西方的佐夫罗马帝国也超乎常理的强大,匈奴人以原始的马战,在火枪的烟雾中节节败退。
没有办法,匈奴人觉得,还是大汉好,大汉没有火枪。
于是匈奴人沿着安息帝国北境,一路又东迁,直至伊利河畔。
这问题就大了,匈奴进入了巴尔喀什湖,进入马超西域国北境了。
于是马超命国师周不疑继续坐镇西域王城,马超自领大军,北出天山打击匈奴。
临走,周不疑献计马超道:“今大王留马铁将军坐镇国都,中枢安枕,所缺者为人口也。大王至后,请少做杀伤,尽量多多掳掠一些人口回来。”
马超如今对周不疑佩服得五体投地,连钢铁厂,火药枪枪都给自己生产出来了,如今自己实力,已然是天翻地覆之变化。
若不是周不疑建议暂时不要杀回凉州,自己只怕已然领军杀入玉门关,再与曹操决一高下了。
马超领五万大军北击,周不疑也真不遗余力为期发展后方。
乌孙国境往西百里,巴尔喀什湖西南,为康居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自从马超击败乌孙,康居国便直接归顺,并承认马超国主地位。
康居人口仅三四万,与大月氏同种,西邻安息帝国,是一个逆来顺受之国,本来无事,但匈奴一来,便直接被击破,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康居国王被杀,其余人皆被充作奴隶,匈奴准备霸占此地为基地,再图发展。
趁着马超北征之际,周不疑将北方状况传书于辰河城,杨锡接到情况,马上给出部署建议。
杨锡建议,将所有康居人口,全部搬迁离开本土,迁至天山赤谷城,也就是原乌孙国的都城。
杨锡要施行坚壁清野,如此庞大的地域,一旦他国来袭,根本无从救援,不能发展。
并且杨锡建议,周不疑可让马超西出北上,不断掳掠人口,驯服同化,快速发展。其信上着重写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十六个字。这是杨锡一直贯彻的方针。
有马超和庞德这二人在,又有周不疑坐镇,那匈奴就不是问题,只是来送劳动力的。
匈奴从新出现在西域,杨锡想到的是,狼来了。这狼,不是匈奴,他必匈奴更狠。
不管狼来不来,杨锡能做的,这已经是最多的了。
他此刻在忙着监督夷陵往秭归的公路工程。
三十万人的工程,搁在哪个朝代,都不算小事。
从夷陵至秭归,直线距离就四十公里,但从夷陵往北,要绕过许多山谷,遇到连绵山脉还要走S型盘山而上,算起来,竟然达到两百公里长度。
但就算两百公里,也架不住三十万人热忱。
杨锡命南郡总督赖皮,直接在夷陵成立水泥厂,又在沿途各乡方便之地,成立碎石场,水泥碎石浇灌之下,一条康庄大道,从长江边新建的夷陵港,直接往北延伸三四十公里,再往西折往山区。
有了这条公路,物料、粮食运输已然极为方便。
只四个月时间,杨锡已经将夷陵境内几十公里公路修成,公路上小小脚踏三轮车,变成了物资运输主力。
杨锡亲自参与劳动,光着膀子,甚至教工人士兵们唱起了劳动号子。施工现场绵延十数公里,场面气氛极其热烈。
进入山区时,盘山公路成阶梯状,绵延至山顶,弯弯绕绕加起来有一二里长,但上下施工之人,相隔不过数丈,这种施工奇观,应在一千多年后出现,此时却已然成为常态。
蜀中探子将此地建设情况报于刘备,蜀中大惊。
这杨锡竟然来真的。
刘备聚众商议对策,原本刘璋帐下投降者,大部分建议求和。
一些军中大将,主张主动出击,至少要搞些破坏。
(本章完)
第375章 虚虚实实()
面对杨锡即将到来的攻势,蜀中已然出现分歧。
法正道:“今杨锡决意要引兵来犯,但我益州南北相加,合孙权之兵,亦有二十余万军马。主公应与孙权之妹孙尚香尽快完婚,光是订婚还不行,完婚以后,那时便不需防备孙权,可尽起蜀中兵马五六万,于秭归北山中,杨锡公路欲经过之地,修建堡垒,破坏生产。如此一来,孙权亦能腾出兵马,南下取得永昌郡,平定蛮夷,增长实力,共抗杨锡。”
事实上,经过数次大战,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已然没有这般崇拜。对于诸葛亮的内政能力,刘备却依旧推崇不已。
反而法正渐渐进入刘备的视线之中,象此种战略问题,刘备第一时间征求法正意见。
但这也怪不得诸葛亮,不是其没有能力,而是杨锡这边,无论从任何方面,都绝对碾压。几次对抗,刘备屡战屡败,不是败于战争本身,而是败于背后的实力。
刘备、曹操总结了许多,发现杨锡征战,从来不冒险,每每都是以多欺少,以强欺弱。
若是在其弱时,皆示之更弱,一旦强大,便毫不讲理。
比如此次取南郡,杨锡竟然理由都不给曹操一个。要知道,曹操代表的可是朝廷,乃天下正统,杨锡说开打,便提军来了。
法正提出之策,的确最为可行,于是通知孙权,尽快完婚。
如今孙权与刘备各自占据益州上下,同病相怜,竟然没有发生任何龌龊,刘备亲自往牂牁郡,顺顺利利便将孙尚香取回了雒县。
吴夫人还是像历史上一样,看到刘备后大为赞赏,认为其一表人才。
杨锡就想不通了,演义中描写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这身高什么的都不夸张,就是这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这不知道是如何传出来的。
这还是人吗,这是猿猴,还有那目能自顾其耳,那这眼睛也大的太吓人了。
杨锡也见过几次刘备,就是脸巴子大一点,耳朵肥厚点而已。
不过此时人的审美,脸大而肥为美,想杨锡这种脸不够大的,就属于实力派。
这种长相,吴夫人极其喜欢,觉得其有富贵相。
却说刘备取了孙尚香,时间已至五月,杨锡已然将公路修至秭归北面不远,沙坪水库位置。
沙坪水库上面有条小河,河道不宽,水流注入沙坪水库,又流出来经秭归县东边注入长江。
到了此地,便可直下秭归了。
杨锡修到此地时,发现水库出口,竟然修筑了一个山寨,将河口死死掐住。
这是法正亲自来了秭归,与赵云联手为之。
法正与赵云严阵以待,每日派细作于山林中探看杨锡动静,却见杨锡这边大军于沙坪水库北建立军事基地,每日集训,却并无出兵之态。
而二十万民力,却每日往来于已经修好的公路,并不闲着,公路也渐渐的往西而去。
法正看了几日后惊道:“莫非这杨锡,是要直接将这公路,修至蜀中不成?此地至蜀中,可要比夷陵过来远二三倍的。”
他自己都被自己想法给惊住了。
不过想想也不可能,如此长的公路,自己只需派人于半路截杀其运输队伍,那此路便无法修成。
果然,五月底,公路上的民力渐渐少了起来,只有一些兵马,却还留在公路上,分段把手。杨锡分段把手,法正的破坏骚扰之计不攻自破。
法正能想到的,杨锡自然能想到。
杨锡此刻通过已经修成的公路,运送来三百飞天球和一些炸药包,这些炸药包,甚至都不是炮弹。
六月初一,天气炎热,山林却幽深翠绿。
法正于赵云正用望远镜于栅寨上看着杨锡大营动静,却忽然件天空密布飞天球。
“赵将军,对方飞天球来攻,看来我军也只能以飞天球应付了。”法正虽未与杨锡正面作战过,但一些战事,却早有研究。
赵云道:“此事我早有应对,他以飞天球来攻,我却早有准备,虽说强弩不如其火箭筒,但胜在我数量够多。”
赵云一声令下,早于河边准备好的五百飞天球飞起,朝水库上方飞去。
于是两边空战遂起,杨锡知道赵云早有准备,却没想到是这招,估计他的秭归守军,从镇守秭归以来,便天天防着自己这一手吧。
数百个飞天球在沙坪水库上,分两边阵营开火,一边火箭筒声势浩大,另一边则是加强弩弓无声无息。
双方飞天球都纷纷掉落,有的直接掉入水库中,有的损坏不严重的,还能折返回去再行修补。
杨锡看着这神奇的一幕,也算是长了见识。
冷兵器时代的空战,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战斗,死人很少,除非运气好到爆棚,要不然相隔一公里被击中的几率接近于零,但飞天球实在太大了,还是有可能穿透。
杨锡其实可以做更多飞天球,但他觉得这没有意义,又很多种办法可以取得胜利,不需要用这种笨招。
就在战场东十余里处,程咨团一万五千人,个个穿的迷彩军装,头戴钢盔,秘密穿入山林之中。
这是一只经过山林考验的部队,杨锡知道他们能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
原来杨锡的正面袭击,只是拖住赵云大军而已,真正的目的,乃是要派骑兵突袭其后路。
程咨下令,带齐两日干粮,全军不许生火做饭,于山林中潜行。
其实十多公里路程,行军一个小时最多了,但于崇山峻岭中,虽然有过探测,还是不敢大意。
在林中穿行了三个小时,程咨下令全军休息,副团长胡友道:“程团长,为了避开一路上有人,我们往东穿行了七里,这里有条河,要不要顺流而下?”
“不行!绝不能顺河而下,越是我们行军简单的地方,越是可能有地方细作。我们捡最难走的道路,这里往南是狮子岩,山高难走,我们就走这里,直下鸡公岩。”
原来杨锡早探到,那寇封小子,投靠了刘备后,被归入了赵云帐下,负责屯军于鸡公岩。
鸡公岩南面,却是长江河道,寇封将轰天炮炮台设置北岸,船只自下游拐弯过来本就困难,再被炮台一轰,哪里能经受得住,端的是炮台当关,多好的船也过不来。
杨锡战略的第一步,便是拔除刘备设在长江的第一关,炮台关。没有了炮台,才能安全行舟过峡。
(本章完)
第376章 悲催寇封()
鸡公岩,坐落于秭归东部长江北岸,山势险峻,一峰突出状如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