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胡氏一听他这话,顺手拿起茶碗就砸了过来,砸到李如柏的头上,一下子就起了一个大包。
“事情到这份上,你还心疼钱财?就这,能消除王大人心里对你的恨就不错了,还想咋的?他要打算报复,十个,一百个你都不是对手!破财消灾的道理都不懂?老八虽然死了,但他给李家惹了灭门之灾,他留下的钱财不该帮家族弥祸吗?还送给熊知府?你想得美!熊知府这是接了个烫手山药,他敢把老八的尸首还回来?王兴要是不发话,杨镐都不敢硬来!”
“唉,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要是我的松儿还活着,哪用得着我老婆子作这些难啊,嗬,嗬,嗬”胡氏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如柏,忽然想起长子李如松,不由得悲从中来,大声哭了起来。
第355章 杨镐恼了()
不得不说,李母胡氏分析得真是太对了。
杀了李如桂,这事基本就结束了,王兴在这个事上扳不倒李家,同样是因为辽东战事,别说还有个杨镐给李家撑腰,就是没有杨镐,朝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惩罚李家。不过,必须得给王兴一个台阶,要是不给王兴点好处,不给他个台阶,李如桂私通建奴、刺杀朝廷命官的事就不可能善了。
别人不知其中关窍,熊明堂却是一眼就看清了事情的本质。
所以,当京军将抓来的“建奴奸细”和尸首送来,他一点都不慌。
吩咐将奸细全部押进大牢,严密看管,不准任何人探视。过堂问案?他才没那么傻呢,等着吧,每天一个窝头,只要饿不死就行。
至于尸首,他倒是犯了难。虽然现在已是中秋,辽东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但还没有上冻,时间长了,难免就会腐烂。
他令人把这些尸首放到仵作房里,令人严密看管,只要不丢失就行。放不开?不要紧,摞起来,把李如桂的尸首单独放到一边就是了。
“五天之内应该臭不了,如果五天之内李家不把事情办好,别怪我不给你们留情面,到时我就将尸首扔到乱葬岗子上,你爱抢不抢,爱埋不埋,反正丢得是你李家的人。”熊明堂心里想道。
杨镐的反应到是挺快,第二天,就有经略使衙门的军官骑马给王兴送来一封信,是杨镐亲自写的。
信中说,王大人,我非常同情你的遭遇,也对刺伤你的人非常痛恨,不过,大战在即,还请大人以国事为重,暂且不要追究李家,待辽东战事结束,我一定会给王大人一个交待。等等。
王兴看了,嗤笑一声,心道:“说的轻巧,战后再给我一个交待?战后你老小子还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还两说着呢。你以为你谁呀,就这么托大?一封信,满篇不咸不淡的话就想把我打发了?想什么美事呢?”
“请来人回去,啥也不要说。”王兴对蒋华吩咐道。
“是。”蒋华出去,把送信人打发回去了。
送信人回到沈阳,立即把王兴的态度报告了杨镐。
“王任之忒也狂妄,竟然连本帅的面子都不给!”杨镐一听王兴没有只字片语回复,知道他是不肯就此饶了李家,登时恼了。
他在值房内来回转圈,虽是气恼,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的幕僚沈南在一旁摇着扇子沉吟不语。
王兴是什么人,杨镐当然清楚,最是得皇上宠爱的,要不然也不会派了五千人马给他,而且名义还不是参战部队,是专司保护他的,他还只是个副使,自己这正使都没有这份荣耀。杨镐相信,如何王兴下定决心整治李家,那李家就一定跑不了,就是他这个正使出面都不一定管用。
再说了,人家王兴占着理啊,凭什么被李家刺伤了就不能追究?说人家与尼姑有染,更是无稽之谈啊,别说李如桂和他带去的人都死了,连个做证的人都没有,就是活着也没用啊?那尼姑的侍女可是刺了王兴一刀,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李家本意是想向自己表达一个态度,可这个态度用得着这么表达?王兴就算与尼姑有染,顶多把他从辽东逼走,可现在还用逼他吗?已经架空了,就跟个菩萨一样供着,不让他插手军务,他就插不上手。
这李家真是没有人才啊。
不过,尽管李家没有明白人,那也得救他们。一来不能寒了紧随者的心,二来,自己跟李家老五的关系向来不错,在朝鲜战场上那是拼出来的战斗友谊,现在他还在等着自己的消息,要是救不出人来,太丢份了。
可怎么救呢?肯定不能直接给熊明堂下令放人,王兴给他们定的罪名是建奴奸细,不审就放,那是绝对不行的,杨镐真要这么做了,就等着收拾收拾回京吧。
既不能下令放人,王兴又不给自己面子,那就等京里来人,把那些被关押的所谓“建奴奸细”押进京,自己再想办法托京里的关系施救?
这个念头一出,他自己就否决了。如果真要等到京里来人,那就说明朝廷已经有了明确态度,李家怕是就万劫不复了。
“东翁,何必着急上火呢。依学生看来,王副使这次被李家暗算,心里窝着火呢,怎么可能凭东翁的一封信就不追究?面子里子都没有,放谁身上谁也不乐意不是。”沈南被杨镐转得头晕,心里很看不起他,心说就这样的智谋还当辽东经略?算了,咱是吃人家饭的,总不能看着东家作难而不管吧,所以才出言说道。
杨镐给王兴写信的事,并没有跟沈南商量,他开始认为这是小事一桩,王兴作为自己的下属,去封信能不给自己面子?等到王兴用沉默答复,他才觉得棘手。
“沈先生,你有何高见?”杨镐听沈南的话意,似乎对自己给王兴写信的作法有看法,停下脚步,有些不悦地问道。
沈南是他倚重的幕僚,尤其在军事谋划方面,这人的才智很高,杨镐对他很看重。
“东翁勿恼。以学生看来,王副使并没有把事情做绝,而是给各方都留有一定的余地,所以,这事并不难办。”沈南说道。
“哦,请先生细细讲来。”杨镐一听沈南的话,连忙坐回到帅椅,凝神听他分析。
“王副使是个聪明人啊。从王副使事后的处置来看,他已经料定此时不是扳倒李家的时候,或者说,王副使心胸宽大,以国事为重,并没有打算很为难李家,因为大战在即,李如柏手里有一万五千兵马,正是需要倚重的力量,如果惩治李家,这一万五千兵马就暂时不能用了,这样一样,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呢。”沈南说道。
“是,先生说的是,如果王兴想要为难李家,大可立即将李家全部拿下。不说他手下的五千军队,就是那一百锦衣卫就能把事办利索了。栽赃个罪名还不哪玩似的,锦衣卫又最擅长为此。”杨镐也不是很蠢笨的人,一听沈南的前半句,就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了。
第356章 面子里子算计忙()
“对,东翁说的对。王副使没有采取很激烈的手段,而是把人犯和尸首都交给熊大人处置,这本事就是一种妥协。他不过是要个面子罢了,怎么也不能遭了算计,就这样拉倒了吧?放谁身上谁也不乐意。而东翁仅凭一封信就让他不再追究此事,欠妥啊。别说他是天子宠臣,就说是副使身份吧,东翁作为正使,也得为人家出头才是,哪有自己的副手遇刺了,正官却为凶手说情的?这情理上太说不通了吧?”沈南慢条斯理给杨镐分析道。
杨镐一拍脑袋,心说:“对啊,我怎么这么糊涂呢?王兴是我的副手,虽说跟我不大对付,但那是暗的,明面上可是一家人,自己这封信是把自己心里阴暗的一面暴露了出来,明显的拉偏架,怪不得人家王兴不乐意呢。”
“沈先生,那你的意思是让我亲自去见王兴?”杨镐问道。
“东翁,没有必要。”沈南微笑着摇了摇头。
“何以见得呢?”杨镐不解地问道。
“第一,东翁那封信一去,就已经错了,您再亲自去,更是大错特错了。”沈南摇了摇头说道。
杨镐一琢磨,对啊,那封信就已经坐偏了,自己再为李家的事亲自去,岂不是更偏了?
“第二,东翁毕竟是正使,亲自去向自己的副使求情,也太给他面子了。”
“那如何是好呢?”
“学生认为,第一,可以让周巡抚去,以看望王副使的伤势为由,对李家的事稍微提一提就行,给他一个台阶下,也是给他面子;第二,李家必须出点血,让他得个里子。这样处置,学生觉得就差不多了。”
“对,对,对。就依先生之策。看来,以后本帅得改善与王副使的关系了。”杨镐说道。
“东翁,您这回又错了。”沈南一听杨镐这话,又摇了摇头说道。
“什么意思?”杨镐又迷惑了。
“东翁,王副使自入辽东以来,您一直晾着他,不让他参与军机大事,按说他会非常生气,应该据理力争或者跟您大吵一顿才正常,可他却无一句怨言,就在辽阳练兵,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已经记恨上你了。”沈南说道。
“你的意思是,咬人的狗不叫,是吧?”杨镐问道。
“话粗理不粗,是这个意思。不怕他争权,就怕他不争,要是争的话,给他个闲差就是了,过后也不会有怨言。可他不争,您说是不是太不正常了?”沈南说道。
“是,那王兴最是年轻气盛,从来没有吃过亏,这回能忍下来,确实不正常。”杨镐沉思着说。
“还有,你给王兴写的那封信,可是个隐患。那封信拉偏架的意味太明显,明显没把王兴这个副使放在眼里,东翁,王兴要是把你那封信交给朝廷,你能得了好吗?”沈南冷笑着说道。
“是啊,那封信让你这么一说,倒成了把柄了?”杨镐闻言心里一惊。
“是啊,东翁,所以,学生认为,有这两件事,您已经彻底把王副使给得罪了。”沈南用扇子敲打着手心,沉声说道。
杨镐一听这话,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屋里转了几圈,眼睛看向墙上挂的辽东形势图,思谋了一阵,说道:“哼,不用担心,本帅有办法让他彻底闭嘴!”
周永春亲自出面,加上李如柏悄悄送来的十万两银票,王兴面子里子都有了,终于点头表示不再追究,事实上,他在给皇上的奏折中,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在战事即将开打之前,不宜株连甚广,请皇上准予李如柏带罪立功。
所以,卖周永春个面子,还得到实际好处,在皇上那里又留下一个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以国事为重的大局观,这就够了。
周永春辞别王兴以后,就去找熊明堂,说了王副使的态度,熊明堂这才通知李家将李如桂及其下属的尸首领回,将涉嫌通敌的人犯却是暂时关押,以待皇命。
圣旨很快就到了,皇上在圣旨中说李如柏治家无方、纵容兄弟构陷大臣,让他带罪立功,以观后效。其它的一概不提。
王兴明白,关于东哥公主,皇帝既然只字不提,那就是让他看着办了,看来皇上也知道这个叶赫部的公主此时并不能随意处置。
对王兴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给王兴的赏赐到是不少,一件貂皮大衣,一双鹿皮暖靴,十坛上好的梨花白酒,又以郑贵妃的名义赏赐了一些宫中细点、各类吃食,反正不是吃的,就是穿的。最让王兴感到吃惊的,竟然还有一盒钗环首饰,看来,娘娘也已经知道,他这里有一个蒙古女奴。
王兴见到这些赏赐,让侯国盛提着那些吃食,自己则拿了那盒首饰,往藏经楼给雪儿送去。
雪儿的伤基本已经痊愈,伤口已经结痂,再有个三五天,基本就没问题了。
见到那盒首饰和吃食,雪儿非常高兴,很财迷地从王兴手里抢过首饰盒子,一件一件地细细观看。
“哇,老爷,你看,全是最新的式样,在外边买都买不到的,你看,这根簪子上的绿宝石又大又好看,还有这副鸡血玉手镯,哇,太好看了!”雪儿眼里闪着贼亮的光,兴奋的样子,就好像小孩子得了过年礼物。
王兴看着她的样子直笑,看来是女人都喜欢首饰。
“老爷,是不是很值钱啊?”雪儿问道。
“我怎么知道?不过,看这料子都很名贵,估计没有一万两银子置办不下来。”王兴笑眯眯地说道。
雪儿把首饰放进盒子,抱着盒子原地转了一圈:“老爷,我发财了,我发财了!”
“发什么财?又不是让你去卖,是给你戴的。”王兴笑道。
“我戴?我有资格戴这个?”雪儿疑惑地问道。
“怎么没资格?戴就是了。”王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