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未来可能会花的大量的钱,趁现在,合理的时机,用小钱来解决,这才是最适合。

    叶清臣也就口头上同意了,他来的目的,一方面是找赵信确认棱堡,以及辽国和西夏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要好好谢谢赵信。

    他奔波劳累了这么久,也用了几年的时间,为北宋节约了数百万贯,可是这个节约,是在挤压,挤占,甚至是想方设法的解决的,这才解决了一切的问题。

    现在,赵信一个铁料,就解决了差不多千万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于情于理,他都要过来看一看。

    至于欧阳修,他从韩琦离开之后,就住到保州城的一切,到现在,正好完成了一切的情况,回归中枢,正好回来,这种情况之下,也顺道过来了。

    三个参知政事,加上大量大名府的富豪们,这个拍卖会立刻大名鼎鼎的,一些周围的富商和海商们,纷纷的加入进来,仅仅是海外的各种珍宝,就络绎不绝,更别说国内的一些精品。

    似乎这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嘉年华,从最开始,就吸引了整个大宋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看中这个拍卖会了的。

    如此的情况,是王松没有想到的,也是赵信没有想到的,本身他准备以碱面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谁曾想到,现在最吸引人的,居然是各种的珍宝。

    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各种的稀世珍宝,加上一些在海外来临的各种宝石,拍卖会最吸引人眼光的,居然是各种各样的宝石。

    以翡翠为例,整个拍卖会,居然有近千种,各种加在一起,差不多百万贯级别的各种宝石,甚至连钻石都有。

    这也让赵信有些感慨,整个大宋的物流,并不是他想象之中的那么的差,甚至说,大宋吸引着整个世界的各种的资源,最终,在这个拍卖会的吸引下,都集中到了大名府。

    官商官商,官在商前,当参知政事都已经要参加这个拍卖会,在整个北宋,这个拍卖会,立刻吸引了整个北宋的眼光,在这样的前提下,各种的小册子,开始遍布到了整个北宋。

    赵信找到了众多的画师,加上一些雕版印刷,小册子,最少是5000册,到后期,整个介绍的小册子,差不多就是5万以上,伴随着整个京杭大运河的运输,遍布到了北宋的各个地方。

    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从北宋前期,因为海商和各种的丝绸贸易,而逐步的流行起来,特别在盐业贸易遍布到北宋之后,开始成为了经济的焦点,外向型的经济开始发展,商业气息开始浓郁。

    扬州的周家,这个从盐业起家,现在家财百万贯的庞大家族,也知道了这个盛况。

    周四爷,周家负责外事生意的,周家在最近开始转型,盐业生意,因为种种的原因,逐步的萎缩,他们逐步的向外扩张的,开始接触到了其他的生意,可惜,无论是任何的生意,都没有赚到足够的利润。

    正在这个时候,关于拍卖会信息,传到了他的手中的。

    “四叔!”周琦走了进来,他是周家未来的接班人之一,一直都跟着周四,这件事情也是他首先发现。

    周琦的目的是那些神兵利器,作为年轻人,就没有不爱马,不爱兵器,这两者,这边都有,他一直鼓动着周四参加,可惜1万贯,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就算是周四,也不得不考虑。

    之前只是听说,这不,昨天,刚刚拿来了一本小册子,这不,兴冲冲的给周四送过来了,想要继续加一把火,争取取得周四爷的同意。

    “我答应了!”

    周琦仿佛不相信的样子,他本身还要费点口舌,说服周四,可是没想到,周四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语,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的周四爷的,却看到了周四肯定的说法。

    周四手落到了小册子上面,这个小册子,最重要的,也是图文并茂的,是前面的部分,这也是吸引周琦和其他人的,可是周四长达20年的经商经历,让他瞬间,就注意到了商贸上面,无论是馒头包子,还是肥皂,再或者是铁器,才是让他注重的,在他看来,只要弄到了这些东西,应该在扬州有市场。

    类似的事情,在整个北宋的大地上面,不时的发生,整个北宋,商业非常的发达,有眼光的,比比皆是,之前只不过是这个事情,没有吸引众多的注意,现在,当3个参知政事都参加,再加上疯狂的宣传,几乎北宋商业发达的领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很自然的,有能力的商家都知道了。

    赵信的目的达成了,广而告之,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了,大量手握着百万,甚至是数百万资金的大商家,聚集到了大名府,这个拍卖会,哪怕还没有开幕,已经是有了兴盛的基础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 
大名府,为了拍卖会重新装修的房子,已经接近尾声了,说实在的,这是有别于北宋其他店铺的装修。

    这个房子,天然的适合拍卖会,因为大梁的关系,整个房子相当的宽大,在特别的做了一个台子之后,周围分成了两层,算下来,最少可以容纳2000人。

    六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是一万贯的保证金,这两者,分别达标,整个大宋才有多少,就算是三分之一,也差不多是600人缴纳保证金,那就是600万贯。

    实际上,缴纳保证金的人员,比赵信想象的更多,差不多有1200人左右,还有官员,预计,到时间,会有2500人参加拍卖会。

    2500人,其中1300名是官员,或者是官员联手推荐,最少也有上千的六品以上的官员。

    除了大名府的属官,有资格的全部到来,一些对于商业有想法的官员,也都来了,其中就包括贾朝昌。

    作为枢密使,贾朝昌,不可能随随便便的离开汴梁,前来大名府参加这个活动,他却把自己最信任,也是之前负责铁料生意的次子贾德永给派来了。

    之前因为铁料生意被断,贾家失去了的一年十几万贯的收入的,这对于贾家的打击来说,不算小,他当时只顾得生气,可是叶清臣和仁宗的组合,再加上这是正当的理由,让他生气都没什么办法。

    这一次,大名府的拍卖会,一下子在汴梁流传,汴梁数得着的几个大家族,大商家,都去了。

    贾德永科举不成,只是依靠贾朝昌,蒙荫了一个五品散官,更多的时候,是把精力放在了商业上面。

    赵信一手主导了铁料的交易,也打破了贾家赚钱的美梦,按理说,贾德永基本上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定海侯的生意上面,可是大名府拍卖会的名声太大了,贾德永就算是再不想,也获得了一个小册子。

    赵信推动的拍卖册子,在大量的前提下,做出来了的数万本,这些小册子,经过京杭大运河,来到了交通方便的所有富庶之地,京城是终点,最少有5000本以上。

    闲着无聊,贾德永随便的翻翻,这么一翻之下,立刻看到了商机。

    贾德永之前就是做铁料生意的,对于铁料的价格,甚至是民品铁料的价格非常的敏感,上面的几个价格,特别是人人都需要的铁锅,居然只要1。5贯。

    这不是送钱么,只要这个铁锅的质量可以,随便都可以卖出3贯以上的高价,甚至是四五贯都没问题。

    质量,如果说,大名铁匠作坊,没有把第一批1500万斤的铁料送来之前,他还会怀疑,这个大名铁匠作坊,会不会以次充好,可是连朝廷的订单,1500万斤,都超质量的完成,这一批铁料,甚至比之前的铁料质量更好,没有理由在这些民品上面做手脚。

    那么,这就是一个机会!这就是贾德永看到了册子的第一个感觉。

    虽然说,定海侯,漂末掉了贾家的发财机会,可是抓住这个机会,只要买到这些货物,贾家未必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机会,更别说,还有馒头包子的秘方,肥皂的销售权。

    那些香水,神兵利器,甚至是宝马的,在贾德永的眼里,不过是无聊的有钱人的玩物,只有这个处于最后的商业,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手。

    急切之间,贾德永甚至顾不上征求贾朝昌的同意,他甚至没有用他五品散官的身份,而是直接调动了1万贯,用保证金的方式加入。

    反正是为了谈商业,商业离不开钱,他甚至觉得,一万贯还不够。

    贾家的流动资金,基本上都是贾德永控制,虽然少了铁料生意,没有了进项,可是暂时调动20万贯的资金还是可以,以之前铁料生意规模,贾德永敏锐的发现,只有大规模的订购,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收益,如果20万贯全部变成民品铁料,以贾家控制的庞大数量的铁匠铺,可以在短时间之中,完成分销的过程。

    类似贾德永这样有眼光,还有很多,赵信之前的判断是正确,铁料生意非常之大,也很赚钱,民品之中,未来的前景巨大,可是北宋太大了,除非是以非常之事,吸引了整个北宋的顶级商家的注意,否则的话,要想行销全国,那基本上不可能。

    拍卖行的装修进入了尾声,各种各样的商人和官员,云集大名府,大名府得到客栈们,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间,就如同赶考那样,客栈几乎都满员了,特别是一些个大商人,他们几乎包下了整个院落,出手之大,也让经营者合不拢嘴。

    实际上,最大好处,是在赵信这里,因为时间短,他没办法的开辟一个钱庄,容纳资金,只好制定了大名府最大20个钱庄,作为验资和保证金收取的地方,按照最近,传过来的消息,验资通过的差不多是1200人,可是总验资的金额,高达1。2亿贯。

    没错,就是1。2亿贯,北宋的富庶,只有真正身处在这个时代,才会感受到大宋的富庶,几千万岁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钱,1200个商人,平均给付了10万贯的保证金,一下子,就是1。2亿贯,这个数字,数倍于岁入,也证明了财富集中的可怕。

    听到了这个数字,王松等人是目瞪口呆,赵信却无所谓,不过另外一个的想法涌上心头,看样子,银行是势在必行了,未来的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甚至说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笔资金,如果让定海军积累的话,慢慢的,是可以积累下来的,可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北宋人口众多,1。5亿人是起码的,哪怕平均每个人,在银行存1贯钱,就是1。5亿贯,更别说这些大商人,只要银行的网点,能够遍布在整个北宋的每一个角落,聚沙成塔的神话,就不是不可能。

    不过一个银行的建立,不是拍着脑袋的那么简单,未来,在定海军这么一个封闭又高薪的圈子之中,可以先行的建设,之后,再行销全国,那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现在的关键,是这一场拍卖会。

第二百七十六章 参观作坊() 
天下豪商的云集,也让这个拍卖会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相当高的这些人,可不能怠慢了。

    在赵信的要求下,王松的工作做到了前面,主要是分类的方面。

    拍卖会,最多会容纳2000人,却不可能容纳2500人,如果再加上一些家人护卫之类的,这不是要出问题。

    这些大宋地位较高,富商之中也是数得着的人物,当然不可能随随便便集中到一起。

    实际上,当大量资金云集之后,还有众多的富商,赵信已经开始注意到了。

    之前考虑不会有这么多人,准备了2000个人的拍卖场,现在人员增多了,就不能把所有人都放在一起。

    王松有些头疼了,这么多人,让谁退出呢,好容易来到了大名府,肯定是想要参加这个拍卖会得,谁退出也不方便啊,真的要挤到一起,那可就出大麻烦了。

    很快,没等王松想出办法,赵信就把这个给解决了。

    他就没打算在这个拍卖会上面,赚多少钱,只不过是以此为机会,招募销售商。

    他相信,在1200个商人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想要参加拍卖会的,剩下,大部分都是为了商品。

    赵信让王松,进行了一番的摸底,主要是调查这些人来自的地方。

    因为钱存入到钱庄之中,很少有携带大量的金钱,长途跋涉的,这种情况下,找到这些钱庄,就大致上知道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来。

    赵信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摸底,毕竟将来的经销商是要划片,从肥皂,到馒头包子,再到铁器,地域性非常的强,这些都是独门的生意,不存在什么竞争,只有把人员分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一些大体上面的来历就出现了,赵信早有预料,相对比较集中,比如说,京城,最少来了200人左右,大名府本地五六十人,江南富庶之地,也不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