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刿得到了那个神兵利器,刚开始,他确实有些感激,可是看到铁匠作坊弄得这么大,他哪怕再傻也知道,这玩意,根本不是稀世珍品,而是可以量产的那种。

    好在,铁匠作坊相当的收敛,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出,否则的话,哪怕它的作用真的很大,价格也会大幅度的降低。

    这个钱币,比神兵利器更加的坚固,曹刿也听说了,只是当做笑话,怎么可能。

    可是当随便拿着一个,用神兵利器来划,他可没有笨到用神兵利器直接的去砍,万一真的跟铁匠作坊所说的,比神兵利器更硬,那该怎么办。

    神兵利器吹毛断发,应该能够留下痕迹吧,有些雕刻的地方,并不是很厚的样子。

    尝试的结果,让他郁闷,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留下任何的痕迹。

    难不成真的是精铁所造,那么,这一个钱币,就真的有价值了,可是这要怎么办,这么的精铁,比神兵利器还要可怕的精铁,还这么的强悍,肯定有人对它产生想法的,到时候,这些东西还不被熔铸了。

    曹刿感觉着,赵信不会赔钱,可是应该也赚头不大,这样东西,聚集个几斤的话,也能够打造一件武器了。

    曹刿,不可能弄的那么的清楚,他只要尝试,这件东西,有真正的价值就好了。

    大名府最近,商贸往来相当的发达,可是因为铁匠作坊的出现,他的商品消耗的特别的多,大量的铜钱之类的,都被他吸纳过去了,引起了市面上面的钱荒,这个已经影响到了大名府的经济发展了,正好有这个,他就主动向赵信提及,大名府会购买价值150万贯的定海币,并且要求铁匠作坊,在定海钱庄,提供不下350万贯的定海币。

    一下子,500万贯,这足以解决目前钱荒的问题,还会让大名府更加的繁盛。

    这是第一个,政府主动的要求进入流通,虽然只是局限于大名府,可是赵信知道,只要效果好,肯定会在河北流通。

    而河北也是整个北宋,相当重要的区域,只要在河北开始流通,那么距离整个北宋流通,也不会很远了。

    有些困难,一天24万贯左右,500万,差不多需要20天,加上他之前具现的,还要再等待20天才可以,他有些等不及了。

    不过,最终,赵信还是留下来了,厢军的事情,他派遣了薛玉去打前站,到时候,带着孙吉,快马加鞭而去就可以了,20天的时间,暂时在大名府形成一个钱币的圈子,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铁匠作坊的工人这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他们从来不曾知道,有一件东西这么的方便,甚至比起铜钱来说,更加的坚固耐用。

    铜钱经过了日积月累,会生锈,会破损,可是这玩意,哪怕是用石头砸,都很难的出现破损。

    铁匠们,都是见不到好材料的,在加上这边给的工钱又高,一些有些蠢蠢欲动的,甚至弄50贯的定海币,偷偷的熔铸。

    50贯,差不多就是20斤左右,这个也可以打造一个兵器了。

    可是,自家的铁匠台,根本熔铸不了,甚至使用了工坊的铁匠台,也不行。

    工坊的铁匠台,最多就是熔炼铁的,1500多度,已经是极限温度,可是这个玩意,最少在1700,差了200度,就无法熔炼。

    这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坚固,无法熔炼,还不生锈,天下会有这么的材料么,而且这么一模一样,到底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不提众多人的奇怪,实际上类似的方法,在很多地方上演。

    在铜钱比铜都便宜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收集铜钱,熔炼铸造成铜器来赚钱,聪明人,哪里都有,中国不缺这个。

    可是这么一个定海币,就奇怪了,划不动,融不了,也加工不了,就如同一个疙瘩一样,看起来在哪里,却永不上。

    曹刿的推动,加上铁匠作坊的影响力,当第一批100万贯定海币,在大名府正式的开启的时候,立刻引起了热潮。

    大名府钱荒,是市面上的钱荒,在大商人,大贵族的家里,不知道埋藏了多少,他们都是收藏起来,并没有拿出来使用,现在,就兑换给了定海钱庄。

    这么精美,还有价值的钱币,哪里找去,方便是一方面的,大贵族和商人,更容易看出他的价值,哪怕是按照之前的精铁价格,都不会多吃亏,更别说,这是远超过精铁的。

    老百姓们,虽然没有铜钱,也使用很好,因为铁匠作坊不可避免,会收购一些材料,提供一些工作,甚至让老百姓们来服务一下,这些服务,都是要给钱的,老百姓们刚开始不认可,还不收这个,当大户人家疯狂购买的时候,立刻也就认可了。

    一个以大名府和铁匠作坊为中心,总计也不过是700万贯新的钱币圈子,开始成型,不但让钱荒的问题解决了,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货币,对于赵信而言,也是如此,这些钱币的利润就是数十倍,这还是静收入,未来运营的时候,赚钱更多。

    回收的这些铜钱,赵信暂时没用,就只能够堆在哪里,不过铜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找到,肯定是一个巨大的财源。

第二百九十一章 货币流通() 
一不知不觉之下,到了大名府已经超过了3个月了,进入到1044年的8月,不但铁匠作坊,获得了可怕的收益,得到了北宋中枢的订单,同时也得到了大量的民品订单,定海币,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货币体系。

    总数高达700万贯,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名府的一半以上,不同于对于交子的半信半疑,这个金属货币,天然的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最关键的是,交子往往是在懂得人,或者是读书人哪里流通,一般的升斗小民,根本不敢用。

    天知道,这个纸片,到底是什么,也就是熟悉了之后才可以。

    可是定海币不一样,他首先就是精美,在定海钱庄之中,在大大的台子的前面,每天都会展示他,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的人,都会来了解,甚至可以亲手把玩。

    负责接待的人员,也会详细的介绍定海币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花纹的意义,那些高楼大厦的意义,还有就是一个有趣的事情,数一数,到底高楼大厦上面,有多少窗户。

    这也是防伪之一,有能力的话,会发现,这些窗户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是高人匠师,用独特的方法雕琢出来的,在一些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看到定海二字。

    这本来就是这些匠师们显露功夫的地方,那个做出来定海币的匠师,几乎把一周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放在了定海币上,其他的,都是草草的随手雕刻。

    可是这却成为了防伪的最大的一个亮点,这样的手工,不是说,没有人能够做到,大名府最少就有十来个人能够做到,可是这些人都是什么人,要么是首饰行业的出色匠师,要么就是雕刻方面的大拿,就算是他们,要想雕刻到这种程度,也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这就成为造假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先不说材料,就算是雕刻这一项上面,这一点没办法达到的话,肯定是假的,而且对于匠人是困难了,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不困难,只要通过一定的角度,有字的就是真的,没有就是假的,甚至不用认字。

    这可是极为可怕的事情,哪怕是用不入流的材料,单纯雕工的价格就超过了一贯,一个大师,再怎么也应该有5贯的收入吧,四分之一的时间,一贯不过分吧。

    从一开始,赵信就杜绝了造假的可能性,在推出之后广而告之,在曹刿的推动之下,甚至有些声势浩大,不管认可不认可这个,大家都会去看一看,长长见识也好。

    本身,赵信推出的这个定海币,还让整个钱庄行业有些略微的不满,甚至有可能介入进来,一些新入行的钱庄,如果不能够在飞票和银票上面,有些秘密东西,光是造假,就会让他破产。

    铁匠作坊强势进入到钱庄领域,肯定要影响到其他人,单纯铁匠作坊的流水和存款,都影响了最少几十个钱庄,可是看到这样的大手笔,立刻偃旗息鼓。

    他们都是明眼人,可以算出来这玩意的成本,从哪个方面,他都不能够作为的纸币和信用货币,他就是真正的贵金属货币。

    甚至一定程度上,一部分的东家,还认为,这是定海钱庄在赔本赚吆喝和,一个新加入的钱庄,只有在这一点上面,推动了,才有可能介入到行业,只不过,他能够坚持多久。

    钱庄的众人,在准备看笑话,升斗小民们,却很感慨,这么一个容易辨认,就算是辨别不出来的他的防伪,随便找一个刀具,划拉一下也可以,市面上,包括是曾经拍卖的神兵利器,都无法在他的上面留下痕迹。

    这是曹刿亲自承认的,并且作为一个简单的方法。

    这可是真的要了老命了,要想达到不被世面上的刀具划动,这个以前还做得到,老百姓们,升斗小民们,他们能够用得起铁就不错了,还是那种根本不入流的铁,稍稍的锻造一下,就比他们硬。

    可是现在,伴随着民品的大规模流行,只要不是真的穷的家里都揭不开锅的那种,谁都买得起一把刀,一把2斤多的刀,才180文左右,还锋利耐用。

    这就是铁匠作坊独创的包钢,用一节不算太长的部分,包住刃锋,以保证在投入较小的前提下,保证锋利程度。

    这可要了老命了,一下子民间的刀具,硬度都大大的增加,锋利度也可怕,跟之前相比,真的有切金断玉的能力。

    材料和雕工,良好的防伪,让定海币从一出现,就逐步走高,刚开始,还有一些劣质的造假,甚至闹到了定海钱庄,可是在真币的面前,别说是有一点相似,那是真的一丝都没有,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真币,就不会上当的,几个宣扬的防伪,任何一个假币都做不到。

    除了在造假上面防御之外,定海钱庄,还推动使用定海币结算和日常使用,而不是如同银票那样,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到钱庄进行兑换。

    金属货币,本身就容易使用,而且当100文这个名声传出之后,也相当的认可,以前沉甸甸的,可能快一斤,才100文,放在任何地方都不太方便,现在只有不到半两,差别之大,可见一斑。

    最初的时候,这样的定海币,还不是每家都收,用起来不方便,好在定海钱庄遍布在大名府的各处,随便的找到就能够兑换,效率上面比之前的银票不知道好多少。

    实际上,这也是标准币的好处,飞票和银票,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需要钱庄和储户共同的设置秘钥,有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或者说沟通不畅,就会让秘钥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兑换。

    这方面,钱庄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储户的安全,往往使用者也就只能如此了,谁让钱重要呢?

    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定海币,本身就是金属货币,老百姓都能够判断出真假,钱庄的人员更是如此,甚至除了已经公开的,在定海币上面,还有另外的几个防伪,不过是因为要求较高,只有专业人员能够看出来。

    钱庄的人员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甚至每个人,都经手过不下10万的定海币,几乎练到了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而且早已经准备好了一串串的铜钱,100个一串,一枚定海币,换1个,真的多了,可以直接给一贯,都是封好的。

    这就大大加快了效率,拿着一个定海币,只要不是排队的情况下,最多100息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兑换,不用考虑什么签字画押,或者是别的,给钱就换了,这就更加加强了流通的,老百姓对于他的信心也足了。

    在使用之后,方方面面的方便,带来了定海币的广泛流通,方便快捷,还容易辨认,这就成为了定海币代名词,甚至随着大名府,开始向外辐射。

    流通的东西,当然会难以监控,特别是精铁这样的东西,在王松通过皇城司的渠道,有传言说,辽国和西夏的一些人,大幅度的在这边活动。

    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赵信非常清楚,无外乎两样,铁和精铁。

    民品生意生产的大量的铁,跟以前不一样,可以敞开了供应,给钱就能够买到,同时铁的价格大规模的降低。

    80文的价格,是针对北宋之前的价格,北宋之前的冶炼水准,已经相当的高了,可是西夏和辽国,就差了很多,辽国的铁的价格,高达220文,几乎是北宋的三倍,西夏,就没有铁料出售,偶尔有卖过来的,高达500文以上。

    铁料在北宋,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可是这是北宋严格禁止的,根本没办法带出去,因为目标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