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劳动力缺乏的地方,因为劳动力而造成了平均亩产的降低,只要这个牛马进入都了中国之后,再通过政府的层面,安排下去,北宋的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农业是什么,是基础,为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有这么庞大的人口,面积只是一个方面,发达的种植技术,可以让较少的土地上面,养活更多的人,有了粮食才有人。

    韩琦的这个合约,不但让北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且给农业奠定了基础,只要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完成这个合约之后,就会获得巨大的好处,这个好处,会在几年之中展现出来。

    哪怕在韩琦的这个记录之中,并没有提到,修路减少支出,但是如此大宗的交易,未来,在辽国彻底的控制西夏之后,畜牧业也会迎来较大的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交易。

    在这种情况之下,赵信很自然的,就想到了修路。

    换成之前,这个路就只能够修建水泥路,可是现在,37公里长的铁路,已经让定海军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正准备开启从海州到洪泽湖的铁路,有西夏这个事情作为先导,那么那一条铁路就可放下了,先完成这么一个。

    铁路的事情事关重大,不但整体的投入巨大,也需要冶炼厂进行配合,赵信先去冶炼厂,跟牛大力越好,接下来一段时间,冶炼厂7成左右的产能,都转向铁轨,在短时间,积累足够多的铁轨,为大规模的修建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准备资金。

    铁路的修建难度并不高,每公里的耗费,大概在1000贯左右,一条1000公里的铁路线,也不过是百万贯,加上复线,也不过是200万贯。

    对于现在的定海军来说,200万贯,真的不是什么大钱,甚至连泡沫都滚不起来,可是花在定海军,跟花在北宋,这完全是两码事。

    铁路跟别的不同,需要征地,需要建设,甚至对对方的控制,这些或许北宋不知道,可是对于赵信来说,是非常清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的时候,帝国主义的霸权,实际上,是通过铁路延伸的,铁路修了多远,就可以延伸多少。

    关系重大,不是投钱,就可以,赵信在稍稍犹豫之下,决定去一趟汴梁,亲自过问这一条铁路。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议和同意() 
现在的赵信,可是跟之前不一样了,之前,只是在有心人的眼里,他是一个皇子,有着难以想象的意义,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是一个透明的存在,只要不暴露身份,哪怕是消失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可是现在,赵信不但是定海侯,定海军的控制者,而且还以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北宋的政局,特别是介入到铁料之后。

    这一个开端,是大名府开始,从大名铁匠作坊,拦下了北宋的贴料订单之后,就开始展现了力量,一直都是整个北宋的风暴核心,掀起了众多的风暴的。

    一场铁料的更迭的,直接让北宋的财政状况,从最为危险红色,变成了最健康的的状态,叶清臣也因此过了好多天的舒服日子,一直到后来,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巨大开始,这才重新苦逼了起来。

    而接下来,政府和财务的一系列改制,也跟定海军和赵信有关系,很多的制度,都是在定海军运行良好之后,这才会转到北宋运行。

    这些制度相当的严密,几乎挤占的就是灰色地带,让一些原来可以动手脚的地方,彻底的不存在了的。

    现在,西夏的事件,也跟赵信有关,当然了,知道的,都是高层,枢密院之中,也只有最核心的那几个副使,知道这件事情是赵信提议的,之后才是在韩琦的主推之下,获得发展的。

    一次次的出手,都影响了整个朝政,甚至连西夏都扇掉了,这种情况下,哪怕高层心知肚明,赵信的身份,也不得不高看一眼。

    赵信也是很清楚这一点,在抵达了定海军之后,赵信甚至连大名府都没有回去,只是待在定海军,无论定海军有任何的发展,对于整体的局势而言,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面,这是属于赵信的私人地盘,影响不会太大,也可以减少很多的关注。

    这一次,有些不一样了,赵信要离开定海军,前往汴梁,除了安顿好定海军的各项事宜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在东府报备,提出申请。

    地方官员,特别是定海军这样分封的首脑,会有诸多的限制的,不能说,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然的话,不是就乱套了。

    赵信抵达定海军几个月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深居简出,这是第一次的提议,直接的派了一个600里加急的,就送出去了。

    这一封看起来平常的信,送到了东府之后,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北宋最好的时刻,不但财务状况大大的改善,只要撑过这几年,当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还有从辽国得到的1000万头牲口都交付了之后,北宋的农业会异常的强大。

    灾害性的天气的破坏力在减弱,人力增加,开垦出更多的农田,顺带的收获更多的粮食。

    北方的一石粮食的增多,可是有实际意义的,如果说现在贫瘠的关中平原,恢复曾经一半左右的能力的话,对于整个北方的发展,就会有巨大的好处。

    更别说,西夏的完蛋,北方终于不用大规模的驻军,逐步的裁撤和转换了之后,再加上棱堡等的普及带来的减少,财务支出会大大的减少的。

    长弓跟重步兵的组合,对重骑兵有着巨大的威胁,说不定,当强大起来的北宋,甚至拥有威胁到辽国的时候,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增加。

    一个强大北宋出现了,同时,因为赵信的事情,采用了8个继承人的方法,现在正在培养的,他们对将来充满了信心,可是唯一担心的,就是赵信。

    可是现在,赵信离开了定海军,直接前往汴梁,这很自然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那些有资格竞争最后的位置,也都非常的惊恐,因为他们害怕赵信再一次的获得这个位置,虽然按照法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定海军牵动了多少人的利益,会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某些改变,顿时,所有的继承人和身后的家族开始活动了起来。

    反倒是高层之中,看法是另外的一个样子的,特别是章得象,贾朝昌这样的中枢高层,他们并不担心。

    赵信已经用这段时间的表现,表明了他无心,最少说,不会如同惯常的办法,积累势力,没有的在高层之中和地地方之中,大肆的发展,连作为边境军州的定海军,也只是保留了3000人左右的队伍,其中还有1000的水军。

    没有足够的军力,怎么可能给他巨大的支撑的,定海军成立的基础,是以边境军州的模式成立的,在边境军州之中,可以拥有1…3万左右不等的军队,只要军队的数量,不超过这个的数字,都是符合规定。

    可是定海军没有,他只是保持了3000人的数量。

    哪怕是不怎么看重军事的北宋,也很清楚的,3000人根本一点都办不到,哪怕这3000人,人人都是孙吉这样的超级将领,也没有什么用,数量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是必要的,不增加军力,不联络臂助,就这样的在定海军发展,这肯定是无心其他的事情。

    不过他这么突然间的离开了定海军,想要来汴梁,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么?会不会是改变想法了。

    这一封请求,成为了东府研究的重点的,到底赵信想要做什么,要如何应对,究竟该不该批准他离开定海军前来东京汴梁。

    只是一千里的距离,甚至在水陆兼程,可能来回都不需要半个月旅程,反倒是因为更多的想法,变得难产了起来。

    单单是参知政事级别的讨论就进行了不下10次,甚至包括章得象和贾朝昌在内的讨论,都有3次。

    讨论的东西,说起来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赵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可惜他们手头上面的东西有限,有的只是的赵信的申请,他想要到汴梁处理一些事物,并且对相应的部门进行拜访。

    这些部门都是对定海军有帮助的部门,不属于很实权的部门,这才是重点。

    在这一封的申请上面,看不到任何的倾向,可是他们没办法制约赵信来到汴梁之后的事情,这是讨论重点。

    最终,还是微弱的多数,同意了赵信的这一个要求,而认定的基本事实则是,虽然不知道,赵信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汴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判断,他没有改变朝堂想法和能力,或许只是一个突发奇想。

    但是对于赵信的监控,还是要上升一个台阶,毕竟,他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他的到来,会影响到接班人的稳定,这不,高层暂时影响不到的继承人们,开始疯狂的活动的,中低层的官员,都被大量的造访过。

    如果赵信知道这些高层的想法,一定会笑醒的的,他从来都不曾放弃过,皇位,是必然要落入他的手中。

    当然,他没有选择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走的道路,用权利和武力来拿回来,而是选择走一个外部影响内部的道路。

    没错,定海军没有什么军队,那是因为没有必要,传统的陆军,哪怕是长弓手这样的军队,没有足够的数量的话,就算是满格的3万人,或许是一只强大的力量。

    定海军的能力,有实力支撑整个军队的建设,给这些人配备最为出色的装备,训练,还有营养,一定可以成为一只精锐的力量。

    可是哪有什么用,那样只会让别人警惕,3万人的精锐部队的,还是武装到牙齿的那种,定海军拥有海量的资金,还控制着北宋的不少领域,这些结合到一起,就会形成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权利会让人疯狂,一个皇子都被人堂而皇之的刺杀,他如果还不小心点话,这样的事情会继续下来。

    在不得已,已经开始逐步深入的搅动整个北宋的风云,无论是铁料的交易,还是制度的改变,赵信已经在相当的层次之中,开始深入到了北宋的各种事物之中了,适当的低调还是必须的。

    赵信未来不会选择冷兵器,而是会直接选择,热武器,当近代模式建立的军队,并且普及了热武器,就如同19世纪和20世纪时期的英军那样,冷兵器再多,也只是一个数量的。

    真正的现代化海军,现代化热武器军队,对于级别的上升,那是另外一个概念,近代军队,哪怕拼刺刀,都会的比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有优势,这是一个理念方面的问题。

    正因为这样,赵信对于军队的建设要求不高,3000人的军队,已经足以保证,整个定海军的安全和运转,有棱堡和长弓,再加上其他的配制,自保足足有余。

    这种情况之下,赵信选择的是稳扎稳打,慢慢捋顺现有的军队的建设,然后积极投身到海洋之中,在建设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海军之后,再考虑兴建一个基本上热武器和冷兵器相结合的军队,隐藏他的野心。

    按照之前的预想,最少3年之内,他都不会轻易的离开定海军,用3年的时间和庞大的投入,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时候,西夏灭亡,打乱了他的计划。

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来信() 
西夏的灭亡,带来的自然是最为良好的结果,北宋的压力为之一空,三个国家,跟两个国家,这是不一样的政治局势,最少说,直接军队上面的压力减轻了。

    辽国的侵略性,也没有西夏那么强,这种情况下,单纯军事支出上面的减少,就会让北宋是可以获得不小的收益的。

    韩琦是一个出色政治家,在这个时刻,他的所有的举动,都是对北宋比较好的,无论是进攻兴庆府,还是歼灭3万铁鹞子,还有对辽兴宗泄愤而来的处理,不但成功制止了战争,还让辽兴宗同意了非常的不错的合约条件,

    从这一次何谈之中,可以看出,辽国实际上,在西夏的收益巨大,否则,不会拿出来近千万头牲口,作为交易的条件。

    单纯这一次的收益,就足以支撑一条繁忙道路的建设,更别说未来,当西夏被辽国接收之后,会产生多少收益的,这也是赵信离开定海军的根本原因。

    现在定海军,实际上,还脱离不了赵信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赵信离开之后,定海军的发展必然会拖住。

    一个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海军的发展,几乎被挤占。

    按照原定的计划,在各方面捋顺,甚至是铁匠工厂都已经步入正规之后,发展海上,是唯一的选择。

    海上的重点,在这个时代,不是钢铁,而海船,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