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的兴庆府之战,依靠的是炸药,把城墙给干掉,也就把双方的实力,摆在了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这种情况下,被攻占的失落,加上辽国确实在战斗力上占优,这就是西夏灭亡的根源。

    棱堡真正出现在了这个战报上面,那是在后面,辽国启动十来万的大军来攻击,是在棱堡之下,签订的城下之盟。

    辽国很强大,夹着灭亡西夏的士气而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很难被挡下来,可是偏偏,韩琦跟他们签订了城下之盟,如果说,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捅就破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辽国或许不会威胁到什么,可是俘获一个北宋的枢密副使,这也会成为辽兴宗的赫赫战功,

    可是这么一个乘兴而来的辽兴宗,却签订了合约,有些败兴而归,到底韩琦用什么抵挡,长弓?不,在狄青看来,恐怕作用更大的是棱堡。

    这就让他疑惑了,棱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

    实际上,关于棱堡,在枢密院也有记载,这同样是韩琦主要推动的事情。

    可是韩琦在枢密院待的时间,并不是非常的长,他作为枢密副使,位置不低,可是在枢密院的基础并不高,特别是归于变法派一系,被变法派压的好惨之下的,好容易翻身的贾朝昌,当然非常注重,从全方面打击韩琦。

    或许韩琦在的时候,要收敛一些,可是一旦韩琦去了西北,韩琦在枢密院做出的所有的努力,顿时都彻底的归零了。

    在回去最后的一次会议之中,狄青专门的提到了关于棱堡的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枢密院的重点,在战报上面写的也不详细,如果不是有一个人想起来,棱堡的最初来源,是在保州的话,狄青的这个疑问,就没有人能够解释了。

    在知道了这个棱堡最初来源于保州,并且在保州兵变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狄青立刻翻阅了关于保州兵变的卷宗。

    很快的,这个完整的案卷,就送过来了,虽然关系到赵信,很多东西使用了春秋笔法,可是整个战斗的过程,是写的相当的清楚的。

    近万禁军的攻击,只有不足1000人的守护力量,其中八九成还是刚刚训练不足14天的农民,这就极大震动了他。

    一个长弓,就彻底的改变了北宋的军事体系,一个以步人甲这样的重步兵为主力的步兵部队,很快就变成了以弓兵为主,重骑兵和重步兵,都只能够充当为战斗之中的补充,为弓兵争取到攻击的时间。

    可是再怎么强悍,只是在短弓的基础上面有所加强,实际上,如果把短弓的价格降低到长弓的程度,一定程度上面,也能够复制这个战法。

    棱堡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1000农民跟1万禁军,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力量对比,数量上是十倍,可是战斗力上面,却是一百倍。

    就算是有城墙的防护,要想依靠一万普通的团练,对抗一万禁军,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别说十倍的差距,这个难度巨大,不亚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这个神奇的棱堡,也成为了一个更加吸引狄青的存在,单纯纸面上的东西,他还无法判断,这个棱堡,到底有多么强大,他甚至要求,去保州亲自看看。

    去灵州,2000多里,哪怕快马加鞭,也需要很长时间,这也相当的劳累,可是保州距离变量,不过是700多里,在州船之下,快速的话,也是两天抵达,还不那么劳累。

    贾朝昌有些生气,这都已经确定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节外生枝,难不成,不看看这个棱堡,接下来动作就不进行了。

    可是狄青还是最终说服了贾朝昌,一方面,装备10万禁军的脚步不会停歇,哪怕将来不对辽国动手,必要的禁军加强,还是应该做的,这是贾朝昌同意的一个基础。

    有了基础,代表着可以心平气和的探一探,狄青很快就放出了另外一个方面,才是贾朝昌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非常的简单,防御辽国,不让他们轻易的进入到北宋腹地。

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现() 
    在说服贾朝昌的时候,狄青也有些心中没底,文武和品级的巨大差别,贾朝昌是位极人臣的枢密使,如果按照一般而言,已经算是最顶级的文官,只是比东府首脑弱一点点,跟中书门下并称的军方首脑。

    文武就是巨大的差别,品级更是,看起来狄青一路杀上来,从普通的一个小兵,做到了副都总管,在任何地方,也能够被称为成功人士,可是跟贾朝昌这样,站在最顶端的人相比,差得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狄青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面,数年之后,依靠着昆仑关一战,还有评定南方的功劳,他做到了枢密副使这个位置上面,却因为郁郁而终,恐怕就是另外的想法。

    人都是有需求,贾朝昌也不例外,他之所以会召集这些武将过来,就是为了研究西北之战成功,应用到北方的战争之中,不求多,只求在北方去的突破,在幽云十六州之中,寻找一个州拿下,只要一个就好了。

    正是这个前提,双方有了谈下去的基础,只要可以心平气和的探一探,狄青很快就放出了另外一个关键,才是贾朝昌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非常的简单,防御辽国,不让他们轻易的进入到北宋腹地。

    战争是攻防的游戏,有攻击的,就有防守的,不存在只有进攻和只有防守的。

    哪怕是得到了西北的一些优点,把划时代的武器,应用到了禁军之中,大规模的提高了攻击力,可是真正效果如何,还要看辽国的反应。

    辽国是那么容易动的,自诩为三国之中的第一强国,总是以老大的方式出现在三国的关系之中,现在,又拿下西夏,几乎肯定,只要这边攻击,他们必然会反应,而且还是大反应。

    如果不做好防御的话,万一被恼羞成怒的辽国,倾国之力来攻击怎么办,之前哪怕取得了一点的优势,都会在大军之下,彻底的葬送。

    在过去的无数岁月之中,北宋都希望拿回幽云十六州,可是最终没有成行的根本就在于防御,在全力防守,都有可能出现纰漏的情况下,还主动的攻击辽国。

    以前是尽可能的避免,辽国不来攻击北宋,就已经偷笑了,还敢主动的进攻。

    有了的长弓之后,在野战之中,后勤无忧的长弓部队,可以正面跟重骑兵对抗,同时给予对手巨大的杀伤,然后自身损失可以接受,这是北宋和贾朝昌开战的勇气,可是并不代表,辽国就真的老老实实的跟你打阵地战,真的派遣一批部队,迂回,或者是如同西夏那样劫掠,该怎么办。

    北方地区,在河北,在三关的后面,全部都是北宋最精华,也是富庶之地,不说大名府,那是绝对核心之中的核心,保雄青这三处地方,任何一个失手,对于北宋而言,都是无法承受之痛。

    狄青开门见山的讲述,立刻引起了贾朝昌的警觉,他这才从狂热之中醒悟过来,辽国可不是什么弱鸡,那是真正的大老虎,还是在灭亡西夏之后,一旦开战,肯定是双方全面的战争,赢了一切尚好,要是输了呢?不用韩琦来争,他自己,就失去了地位了。

    一下子,天性之中的优柔寡断,立刻占据了上风,他有些犹豫,是不是要做这一切,主动的挑起站端,是否值得。

    意识到贾朝昌有些退缩了,狄青暗道一声不好,说的有些过了。

    他只是想知道棱堡到底有什么作用,看韩琦的描述,似乎是一个防御非常强大的东西,可是没看到实物,他还是心中没底。

    在狄青的心中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的,不考虑直捣黄龙的话,单纯征服幽云十六州的一两个军州,这不存在任何的问题,长弓有足够的能力,对抗任何的军队,有后勤的前提下,别说是一对一,一对二都没有太多的问题。

    可是防护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话,这个棱堡将会有非常强的防护能力,而且制造简单,这样,对于北方的防线,是非常的重要。

    狄青赶快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辽兴宗当时兴兵而来,肯定是为了铁鹞子,在西夏被攻破的前提下,铁鹞子几乎已经归了辽国,肯定是辽国不甘心被北宋敲诈,让他们获得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来报复的。

    韩琦干脆利落的干掉了铁鹞子,进一步的激怒了,辽兴宗,故而,辽兴宗不顾久经战阵的疲劳之身,强行的攻击,怎么可能已经进入到灵州,却这么的无功而返,肯定是有强大防御,阻挡住了他。

    狄青虽然不知道,韩琦是怎么表演的,长弓肯定是其中一项,单凭长弓,以4万不足的禁军实力,是没办法跟吞并了西夏,账面上增加了数万大军,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十五六万辽国相提并论,棱堡应该也占据了巨大的方面。

    狄青的讲话非常也策略,既保证了贾朝昌听明白,又不过分的刺激贾朝昌,特别是注意,不说出贾朝昌的目的,虽然这已经是韩琦,还有其他的将军们,早就猜出来的东西,却不能当着贾朝昌的面来说出来。

    实际上,稍稍有些脑子的人就会想出来,武将,在文官眼里,是暴躁的,鲁莽的,可是能够在北宋,在军方拥有相当基础的武人,哪一个是简单的,不说狄青了,其他人,那个不是在千军万马的拼杀之中,除了敌人之外,还要面对的敌人之外,还要面对自己人。

    北宋文官受到优待,武将可不是这样,除了混日子等死的勋贵之外,其他的武将,想要上升,必须抗拒了所有的压力,比如勋贵,比如文官,再比如说恶劣的战场环境。

    在这一场召集的最初时间,稍稍交流一下,了解一些东西,就会知道,没那么简单。

    在西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目前整个北宋局势向好的前提下,贾朝昌调集这些人来,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改善北宋的军制,别开玩笑了,贾朝昌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之前还会那么的无所作为。

    能够到现在这个地步的,不可能对于朝堂上面的争斗一无所知的,他们都有各自的渠道,更别说,保守派已经弄的这么的大了,几乎整个朝堂都被聚集在一起,无论是变法派的重新崛起,还是要占据三大的地位,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之下,狄青明确的把握到了贾朝昌的命脉。

    跟辽国开战,哪怕是占据了一些主动,去的了一些胜利,可是如果守不住,那也是白给,整个河北的防线,足够强大么,在狄青看来,也不尽然,否则的话,就不会在过去的时间之中,连续的被辽国所讹诈,一旦辽国动用大军,边疆局势就不稳

    在狄青看来,韩琦在西夏取得的优势,有长弓突然应用的强大好处,这个长弓确实是最适合整个北宋使用的武器,不但便于获得的,最少说,弄出来100万长弓,不会动摇北宋的根基。

    知道了榆木的重要性,在砍伐的同事,也会加强种植,整个北宋,适合榆木生长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只要保持好度,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制作长弓的来源非常的广泛,不会如同短弓的筋胶角之类的,是生物的东西,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搜集不到那么多的动物,就影响到制作。

    榆木本就是北方最常见的树种,在北方野外,十来个种类之中,就必然有榆木,有些地方,甚至漫山遍野的都是。

    治愈蚕丝这个玩意,那本身就是北宋最多的,哪怕是每年飞起的蚕丝,也可以支撑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长弓的使用

    攻击的武器有了,总不能只是攻击么,北宋跟辽国最重要的不同,恐怕就在于,他更加的富庶,辽国不用攻击下北宋的重镇,只用在关键的地方进入,然后洗劫一些城市之后,就会得到巨大的收益。

    这也是在北方,大规模的兴建防线的根本原因的,一旦开战,万一哪一个地方方位不好,会让整个北宋出现问题,损失巨大。

    在不做好防护,贸然攻击辽国,反而引发大战的前提下,那个麻烦大了。

    韩琦所看重的另外一个方面,棱堡,就成为了天然的选择。

    狄青的要求非常仔细,枢密院,几乎把关于棱堡的一切东西,都汇总到了一起,狄青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下,棱堡到底有什么作用,威力几何。

    在众多的文字之中,是没有关于棱堡内容的直观性说辞的,这样越发证明了狄青的想法,棱堡不简单,否则,就不会不附注书面了。

    这些东西中间,通过抽丝剥茧,果然发现了一些东西,韩琦对于棱堡的看重程度,甚至在长弓之上,在带着30万贯,去了西北上任时候,他改动禁军,只是其中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