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好的地方,也是应该学习的

    分权和扁平化管理,就是韩琦在定海军得到的收获,在利用了之后,明显,整体的效率变高了,他所受到的各种影响,也开始变少了。

    可惜,增长的太快明明分出去了一次,也分的相当的彻底,韩琦很是过了一段好日子,甚至有闲暇,考虑着北宋接下来的发展的,伴随着工厂的到来,庞大的财政收入的增长的,北宋拿着这笔钱来做什么。

    农田水利,这是立国之本,可惜,他做的西北农田水利工程,还有叶清臣所做的,黄河农田水利工程,这两个工程完成之后,只剩下了南方的水网的疏浚。

    这个是必须要疏浚的,之前,因为南方水网影响不大,也就是让一些地方受一点小灾难,现在,有了钱,可以以挖掘大湖的方法,增加区域的需水量,就如同在西北做的那样,不过做的额更加的简单,这样之后,

    整个水网疏浚了之后,不但可以增加抗灾的能力,这些湖泊,还有疏浚的水网,可以在水灾到的时候,拥有更强的蓄积和过水的能力,仅此这一点,就可以让水灾的几率大大的降低,。

    同时,疏浚和开挖一些比较险峻的地方,可以增加的同行效果,虽然说,在目前,整个铁路已经成为了北宋的重要支柱,有铁路贯通的地方也成为了,发展最快的地方,克并不代表着水运没有用,

    低廉和大宗运输的水运,是陆地交通的必要的补充的,一条京杭大运河的水系,联络了整个中国的五大水系的,给北宋曾经的交通带来了方便,现在,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开挖一些新的运河,让这个管网更加的密集,并且让主干河道更加的通畅,可以通行的船舶会更多。

    以前,北宋是没有这个能力,单纯是一个清理运河,都需要几年的时间,逐步的积累资金,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资金不足的关系,而降低的要求,小小的修补而已,类似这样全面的疏浚,改造,甚至是兴建几条新的运河,让运河的管网更加的发达,运行更加的顺畅。

    这一次计划,涉及到了整个北宋的全境,无论是南方和北方,总投资会超过3亿贯,如果换成之前,这笔钱根本不可能拿到,现在,却成为了韩琦可以掌控的项目。

    在首辅的这个位置上面,韩琦做的很好,各方面的收入都迅猛的提升,可是却没有一个能够让他留下深刻印记的,这一个项目被韩琦发现了之后,已经跟踪了最少的几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设立到现在的一层层评估,到了的中枢主导的程度了,只要中枢开启,一些前置性的和细微的工作,也会开始进行的。

    整个项目的总投资超过了3亿贯,之所以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下来,是因为这是一个庞大,最少是以5年为期限的庞大项目,涉及到了120多条运河,近700多个短暂开口,还有近3000个疏浚工程。

    这些项目,有大,有小,小的,只是一个几十米,不足百米的工程,大的,却是一条几百里长的庞大运河,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在原有灌溉体系的基础上面,兴建的运河体系,不但包括了航运的能力,也还包括了灌溉和农业上面的能力。

    除了这些运河之外,特别要提出的是疏浚工程,有些,是在运河上面的疏浚,有些,干脆就是在河道上面的,不同的河流,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中流速和水下的情况也不一样,就算是以水量庞大而著称的长江,也拥有类似三峡等的水流湍急,危害性较大的河流。

    现在的北宋,甚至是定海军,都没有办法疏浚长江航道,可是对于一些不那么大的地方,却可以进行调整,比如说,封锁一部分的小的河流,然后对河流进行开挖疏浚,然后让河流的通行能力大规模的增加,这就是整个改造的过程。

    耗子巨大,而且未来,一旦出现一些特别的问题的时候,可能总体的投入,还会逐步的放大,如果再等几年的话,相信会好一点,当这100个工厂在北宋建成之后,各方面的利润都会增加。

    可是韩琦有些不能等了,他几乎抽调了的东府所能够调动的所有的钱,甚至为此,停下了一两个重点工程,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自开封府和各道的要求,如同潮水一样的送上来,直接的送到了的韩琦这里,就如同瞌睡了,有人偏偏就送上了枕头,这对于韩琦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情,他稍稍寻思一下,心中就做出了决定,把包括开封府,还有各道的官员都给召集到一起。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 
这一份请求能够送到了韩琦的案头,而且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想来,他们就在等待着召见的,韩琦很快做出了决定之后,又重新的拿起了一份简报。

    这是一个由东府汇总的简报,这种简报也同样是在定海军之中学到的,把一些集中的问题,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总量。

    简报上面,把各路要求的抽调人数,汇总到一起,最终得到的数字非常的惊人,300万到400万之间,这可是壮年劳力啊,这些地方官员,就这么的不在意,不怕劳动力短缺么?

    不怕,还真的是不怕,换成别的,比如说,东府做主,把人抽调出去的,别说是这么多,各州府抽调十分之一的数额,已经会让地方官员蹦起来,一些资深的,比如说,拿着参知政事,或者宰抚职衔的人,甚至还会打上门来。

    韩琦是老资格不假,可惜北宋的宰抚政策,属于是轮流制,曾经做过首相的,下去执政一方的比比皆是,资格比韩琦老的更是多了,如果韩琦签署这样明显不合理的,打上门的还是轻的。

    可是定海军的要求,不是行政命令下达的,甚至说,没有摆在明白上面的要求是多少,这些地方官员,就这么的积极,原因无他,钱惹的祸。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特别是执政一方,如果说财政没有钱,中央也不拨款,活都活不下去,更别提发展地方,绩优考评了,那是不可能。

    在这些官员们看来,只要有了这么多钱,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甚至韩琦的心中,或多或少,也是如此想的。

    之前,定海军在汴梁的招工,是引起轰动的,跟以往招工完全不一样,不说给个人的薪水了,这些的要谈,单纯是几十贯的安家费,就已经让很多人毫不犹豫的前往了,最关键的是管理费,这个北宋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字眼,一下子抓住了所有官员的心。

    一个人头百贯,还有比这个更加容易得到的钱么,一个个的蚁民,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的金色的柱子,甚至说,连以前懒散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衙役,也积极主动的,没抓到一个人,送到定海军去,可是钱啊。

    百贯的管理费,已经让整个汴梁的官场疯狂了,为什么,因为定海军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真正的拿出了真金白银。

    当时在简单草签了1万人的数字之后,直接就拿出了百万贯的财富,哪怕之前定海军的信用等级非常的高,也不可能空口白牙的指使众人,特别是滑如油条一样的底层吏目。

    可是真金白银拿出来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万人的管理费,就是100万,这笔钱,就连整个北宋最大的城市开封府都无法忽视,更别说其他的州府,顿时,关于人员的争夺开始出现,也就是开封府占据了先机,送了差不都4万多人过去。

    现在,管理费提升了,从百贯的管理费啊,现在有可能提升到400贯,900贯的数字,这还是单纯指一个人的,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这样算法,韩琦第一个想法就是骗人。

    韩琦算是一个粗通庶务的官员了,也知道目前东京汴梁的现状,普通的劳动力,他们的薪水并不高,按照普通汴梁劳力,一天100文的话,一个月3贯,一年下来36贯。

    这个数字已经相当高了,要知道,一个月3贯的话,可以购买4石米,如果换成粗粮的话,最少也有七八石的样子,按照一个人,一年吃下2石的数字,一个月单纯吃的话,可以养活4个人,这么一个壮年劳力,不出现大的问题的话,养活一家大小,都不是一件很难的。

    当然了,在汴梁,不可能只吃粮食,其他的花销也多的,可是一般一个壮年劳力,3贯的月薪的话,养活不算很大的一家没有多大的问题。

    劳动力成本,也就从这样的苦力开始衡量,苦力不是每一天都有活的,一个月3贯,也成为了一个标准,大部分汴梁的工人,都是按照这个标准的,比如说店小二,或者是商铺之中的店员,他们的工资基本上都在1贯到15贯。

    就算是按照苦力每天的天薪整合,一个月3贯,这样前提下,一年给100贯的管理费,这等于说什么,一下子给了3个壮年苦力的工资,现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面,再提升,难不成,定海军真的是做善人,做好事么?

    这句话,普通的读书人说说,或者是升斗小民说一下,这没问题,真的到了韩琦这个档次,肯定明白,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可能有任何的善意和慈悲之心的,如果对别国表现出这样的善意,那不是养虎为患么?

    为什么大唐盛世的后期,是胡人之乱,原因就是当时大唐为了彰显天朝上国,对周围的游牧民族太好了,种植,养殖,各种冶铁等的技术,毫无保留的向外的输送,或许,是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统的缘故,和亲尚且罢了的,各种的技术输出。

    跟随着公主和亲陪嫁的,各种的技工匠人,书籍之类的,比比皆是,也从汉唐开始,周围的游牧民族开始崛起的,本身就掌握着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武器骑兵,又有各种铁质的武器和精良的冶炼,一下子,胡人反倒是强悍的无比。

    几百年来,北宋时期的三国鼎立,无论是西夏,辽国,他们最强的战斗力无不是重骑兵,一套重骑铠甲的,重达数十斤的样子,这跟唐朝之前的游牧民族,只有一把刀是铁器,连铠甲都是皮甲,没有一点的铁器,连羽箭都是骨头,而不是铁器的,由此可见,他们的战斗力的提升的。

    定海军这么不遗余力的帮助北宋,100家工厂,这个没有什么,可是这些劳动力的管理费可是白送的,100贯,已经是很可大的,现在有可能增加到400贯,甚至900贯,这就让韩琦想不通了。

    想不通就是想不通,可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这些人向中央上书,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请求中央,批准,他们可以在整个辖区之中,按照户籍进行抽调,把这些劳动力抽调出来。

    这种抽取,在过去的北宋,是相当正常,比如说一些劳役之类的,都需要抽调,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比如说王国兴衰的时候,还可以抽丁成兵的。

    对于中枢来说,只要地方政府没有问题,那就更加没有什么问题啊,相对于整体的人口而言,这些抽调的,是少数之中的少数,不会影响到北宋的现状,却会大幅度的增加北宋的收入。

    因为签订下来了合约之后,对于韩琦而言,主要是梳理北宋官场的制度,还有商业制度之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100个工厂,这才是重点。

    正因为有钱,这才提出了这个对整个北宋的运河,水利体系进行一个完整的工作,疏浚,建设,并且开挖大量的运河,保证的在整个北宋核心区域,大部分的地方,有运河的贯通,同时,也保证了一些零散的水利体系。

    这个项目,在之前的北宋,别说做了,恐怕连想一下都非常的困难,3亿贯,整个北宋15年以上的收入,全部投进去,。会产生多少的效果,还真的不知道,或许,远景和长期,可以产生效果,可是没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这样反倒是天方夜谭。

    用20年,30年的累积,来兴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那基本上,都是灭国工程,秦朝的长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都是例子。

    从这两项工程本身来说,都可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世的项目,长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为了2000年抵抗游牧民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版图和核心,一直都确定在中原,不得不说长城的巨大作用。

    北宋也就是因为石敬瑭送出了幽云,没办法把长城连接起来,否则的话,以北宋的财力,真的把长城给修缮了,游牧民族能不能攻进来,还真的不好说。

    京杭大运河就更不用说了,那更加可怕,整个北宋就是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面,发扬光大,没有京杭大运河的发达水运,就没有北宋遍布各地的繁盛。

    从这个意义上面说,无论是长城,还是京杭大运河,都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可以铭记史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