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信很有些大师意味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通俗意义上面,称之为装逼,让旁边的苗远吓了一大跳,他略带惊恐的问道:“四少爷,难道有人能够仿制出馒头?”

    “这!”赵信一脸愕然,张张嘴,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装逼过头了,白色粉末,除非同样是穿越者,否则,还真的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化学的方法,就是这么的霸道,哪怕明明有人知道这里面有配方,没有足够的化学知识,给他们实物,也弄不明白。

    “当我没说好了!”赵信打脸般的收回了自己的话,是的,他忽略了一些东西,造成了苗远的惊吓,然后并卵,收回是必然的。

    虽然一惊一乍之间,却真的让苗远吓了一大跳,开玩笑,馒头生意开始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整个苗家庄的支柱,真的要是被人仿制的话,可能一天几十贯,上百贯的收入,顿时就变成了镜花水月,到时候别说是这个包子了,什么都救不了了。

    一场虚惊之下,苗远松了一口气,其他人没有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照例继续的吃着包子,特别是薛玉,不长的时间,已经三四个下肚了。

    能够作为金枪班的都头,什么没吃过,皇帝的赐宴都有,可是这个包子却让他很满意,一边吃,还有些满不在乎的说道:“这是什么肉,怎么这么好吃,羊肉么,我要吃5个。”

    包子的比起馒头来说,要小一些,想让包子好吃,必须要皮薄馅大,如果弄成馒头大小,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其中要填充多少的馅呢,包子太大,或者里面的馅太多,也不是特别的好吃,后世的包子大部分都是小的,稍稍大一点的,也没有馒头大。

    比起普通的馒头要小一点,这样包子皮跟馅,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平衡,成本也没有大幅度的上升,这才是完美的结合。

    “当然不是羊肉!”孙吉似乎认出来了,哪怕是剁碎的肉馅之中,也分辨出来,说道:“似乎是猪肉!”

    “猪肉!”

    “不可能”旁边曲阳大声的说道:“猪肉不可能这么好吃的?”

    “可确实是!”孙吉一一的把猪肉的要点给点出来,用明白无误的证据证明了这是猪肉,可是给在座的重任带来了巨大的震惊。

    薛玉出身不错,是勋贵出身,实际上,孙吉等人的出身还都不算差,能够成为待遇器械,能够成为御前班值,能力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忠诚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有什么比有家有业的勋贵更加安全。

    破产者和无业者,才会选择铤而走险,才容易受到其他的诱惑,真正有家有业的勋贵,他们不但是代表着他们自己,也代表着家人。

    出身好是一个方面,从武走到今天这一步,出身只是给了一个台阶,真正需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和吃苦的精神。

    他们这些人,在极为艰难的时候,比如说曾经金枪班之前,在战场上的时候,别说猪肉了,就算是老鼠肉,虫子肉也都吃过,猪肉在其中算是不错了。

    猪肉之所以是下等的肉类,就是那种特殊的腥臊,永远无法去掉的,即便是有些有心得的,会选择用香料或者调味品,压住这些味道,偶尔透出来的,却不怎么让人舒服。

    可是跟这个包子一样,完全没有一点味道,显然的,从这些味道之中,也没有的香料的味道,反而类似于一种肉类本身带有的香味的。这样的味道才是造就了包子美味的根源。

    薛玉张张嘴,正想要问点什么,却很快的闭嘴了,显然,这是苗家庄的一桩新的生意,不管这个秘方是赵信指点的,还是别的,他们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苗远看着一半以上的包子,都被一扫而光之后,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这种包子,非常味美,庄户人家喜欢吃,不算什么,他们连肉都没有吃过,只要是肉,都会喜欢吃,其他人也都喜欢吃,才是关键。

    出色的味道,已经奠定了包子畅销的基础,更关键的是,这样的组合,相当的廉价,也就是说成本极低,低到无法想象。

    没错,是廉价,在肉类紧张,一头年猪,最少要一年,有些讲究的要喂养两三年的前提下,任何的肉食都比较的昂贵。

    包子之中,一般一个包子大概2两左右,馅料占据四分之一,剩下的是包子皮,馅料使用的不是纯猪肉,一部分的猪皮和肥肉混在一起是肉类的部分,加上大量的大葱和少部分萝卜,加上了面粉鸡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馅料,看起来似乎肉很多,可是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这是后世常用的手段,在一斤猪肉十几块钱的时候,为什么一个大肉包子才卖1块钱,不降低成本,用其他廉价一点的东西代替,怎么可能有利润。

    赵信也比较克制,苗远也没有在赵信的办法上面在发挥,平均下来,1两肉可以包2个包子,添加了部分的葱和极为少量的萝卜,让整个包子变得很好吃,这种混合的味道非常的出众。

    按照一斤猪肉七十八文来计算,加上了肉的成本,会增加2文多,不足3文的样子,最终,成本大概是4文左右,这已经是降低的极限了。

    肉包子可以跟类似肉饼做类比,在世面上,可以卖到12文到15文左右。12文是绝大部分地方的价格,当然了,肉加炊饼的大小要比包子大一点,包子更加立体,哪怕整体比炊饼小一点,也可以看起来比较大,关键的是味道和卖相。

    炊饼是什么,后世的烧饼,看起来,面被烤糊了,甚至连他原来的口味都无法跟包子相比,更别说是卖相,跟包子完全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夹肉的炊饼成本,苗远不知道,可是价格都是在12文以上,更好吃,看起来更大的包子,如果是达到10文,或者是同样12文,应该有相当的市场。

    一个包子哪怕只有10文的话,甚至还能够获得6文左右的利润,可比的普通的馒头价格更高,而且对于士兵而言,一两个肉包子,还是吃的起,这样算下来,肉包子不但销售量会激增,利润也会比包子更大,又是一个金光大道,在向他展现。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调查韦贵() 
包子成本没有那么高,苗远的算法是错误的,包子使用的更多的馅料,再加上包子的大小也比馒头小,使用的面粉和发泡剂的数量,也都少的多,差不多有馒头的三分之一左右,加上人工和面粉的成本,这方面的价钱大概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半文左右。

    馅料上如果进入市场之后,还节约的部分以进一步的压制到2文左右,整个包子的成本,最多也就是2。5文,这样的话,10文的话,就有7。5文的利润。

    别小看这个利润,这代表这三倍的利润,一份的物资,获得四倍的毛利,然后扣除其他的各类花销,利润率惊人。

    馒头是一半的利润,包子却可以达到四倍,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本身的特点决定,包子添加了肉,肉在北宋,在大部分的封建时代,都是稀缺的物品,每天吃上肉,对于底层的民众而言,是无上的享受。

    包子不但有肉的,同样好吃,没有了馒头酸涩的味道,也没有了猪肉的腥臊,加入了一部分的肉冻在其中,一旦蒸笼开了,里面就会有一股成为油脂的东西,这玩意,才是包子味道的根本

    看起来10文一个肉包子,要高于一斤米的价格,一斤米才7文左右,不能这么算的,在北宋,肉类的价格,远比普通的粮食要高的多,一般的前提下,普通的庄户人家一年能够吃上一两顿肉,已经算不错了,跟肉有关的东西,价格都非常的高。

    10文一个非常的廉价,这个价格就非常有竞争力,最起码在保州,可以横扫一切跟夹肉有关的炊饼和其他的面食,甚至连肉丝面这种,最普通的,只有18文饮食,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肉丝面之中,才多少肉,细细的几根,可是包子馅里面,几乎看得到,满口流香的。

    看着赵信和苗远,在简单的一五一十计划着,孙吉等人也是有些听不懂,好在,他们从数据之中,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这又是一个赚钱的生意,一个比馒头更加赚钱的生意。

    10文一个,不便宜,却也不贵,北宋的收入相当的不平衡,普通的庄户人家,拿出来100文,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一些的在码头或者货站揽活的,他们因为体力活,一天的工作70…100文左右,一天几个馒头的和几个肉包子,是吃的起,更别说那些军汉,他们才是主力。

    吃过饭后的赵信,好好的给苗远上了一堂营销课,市场和目标。

    馒头可以独家,包子就不必,个人的力量再多,也无法跟大众相比,跟馒头这样纯粹的主食不一样,包子可以作为席面上面的面点。

    席面上,上一点馒头的话,出馒头不吃菜,那就影响,可是包子无所谓,少一点,也算是一个特色的,这样的话,只要小路打开,就可以从销售,转变为供货。

    相对于馒头,包子的销量应该会更大,一个人可以吃3个馒头,就能够吃五六个包子,再加上保州独特环境,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吃到包子,这就是一个比馒头更加庞大的销量。

    几个人对于包子的评价,特别是赵信的讲述,让苗远充满了信心,第二天,苗起专门组织了400人做包子,加上原有蒸馒头,数量超过了1400人,因为老面制约的关系,一共完成了2。1万馒头和7000个肉馒头,总量不变,可是质量却提高了。

    作为尝试的,说实话,相对于的普通的馒头,肉馒头卖相更好的,在去掉了的猪肉的腥臊的,去掉了发面的酸味的,整个包子的味道相当的好,肉以肥为主,在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的,味道很是适宜。

    昨天的馒头已经在保州创下了不小的名头,今天,很多昨天没有尝到的,闻名而来,看到不但有的馒头,包子也不错,味道很好,一个最起码3两以上馒头,皮薄馅大,里面还大部分都是肉馅,一口吃下去,满口留香。

    对于封建时代来说,味道主要都是脂肪提供的,脂肪会提供天然的香味,除了少部分用的海带等提鲜之外,就没有使用过其他的味道了,好在,对于一般人而言,10文一个大肉包子,比较廉价,在大部分的城市之中的,一碗素面,也不过是10文到8文之间,只要加了一点点的肉末的肉面,起码要12文到15文之间,大一点的饭店甚至超过了25文。

    在尝了肉包子的味道之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出现了之后,咬开包子,当封锁在包子内部的香味逸散开来,立刻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掀起了购买狂潮。

    也有人注意到了是猪肉,可是这个猪肉跟其他的猪肉完全不一样,完全没有那种猪肉的腥臊的味道,反而带有一种特别的肉香的,这就凭空加强了包子的销量的。

    当同样2。1万个馒头和7000个肉包子,全部卖完,特别是包子,卖的更快,比起馒头卖完的更早,甚至一些晚一点得到消息的,还意犹未尽。

    昨天一天时间,销售了7 万个馒头,总销量在180贯左右,可是今天,总数加起来才2。8万个,馒头的总销量在57贯,包子只有馒头的三分之一,总销量却达到了70贯,肉包子销量更在馒头之上。

    最关键的是,一个肉包子几乎可以赚到7。5文,也就是说,接近54贯利润,超过了7成,两样的利润加起来得,一天居然可以达到70贯,三分之一的包子,同样在净利润上面,碾压馒头。

    就算是孙吉也动容了,禁军士兵,一月2。5贯钱,60升粮,当然了,最近有酝酿,伴随着粮价的上升,会提升到3贯左右,一个上午的时间,就70多,一个月最少在4000贯,这相当于2个营禁军的全部军饷,这还只是一千多妇女和普通人的劳动量,果然是点金手。

    这点算什么,赵信淡淡的笑了,中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别说是后世看过无数的美食类栏目,就算是家常小菜,在这个时代,也是不传之秘。

    宋朝已经有了炒菜,可是那只是针对汴梁的几座最著名的酒店,炒菜还是厨师的不传之秘,可是后世炒菜几乎是人人尽职的,哪怕是略懂厨艺的而普通厨师,都能够做几个家常菜。

    哪怕是西红柿炒蛋这样的简单菜肴,在这个时代,恐怕就是樊楼,或者是其他知名酒楼的的不传之谜了,不过西红柿这个时代似乎没有,黄瓜是有,以黄瓜为主要材料的木须肉,应该会个非常畅销。

    咨询时代,知识可以通过无数渠道,进行传播,赵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和一些美食栏目,一些在后世都算是不传之秘的,在这个时代,更是点金手,可以换到无数的金钱。

    如同祛除肉的腥臊一样,那是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