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的霸图-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侯章稍作统计,凉州地境内共有大大小小的佛寺不下三四十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海藏寺、兰若寺、百塔寺等古刹,大寺庙中僧人达到两三千之数,这是非常恐怖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章钺和侯章不得不派快骑四处传令,让各大寺庙住持到姑藏商议,释放一些经义不熟的青壮弟子回乡务农,为此与僧人们吵了两天,最终僧人们顶不住压力一致同意,共释放一万青壮交付凉州府衙安置。

    政务上章钺暂时不感兴趣,防务则比较上心,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主力打下来的地盘,当然分一部份好处了,侯章也是心知肚明的。

    凉州地域广大,只是目前人口少,不过架子要先搭起来,设为上等军州。两人交换意见后,将原有的军号撤消,共设置七军一万七千五百人,采取军屯模式自供自给,当然朝庭会补给制式军服及军器铠甲。

    在先期设置的沈念般、论悉心领乌城军、崔虎心、潘罗格勒领通谷军;苏论阿钵、沈般若领白亭军,这三军的基础上,再设置四军。可候章手中没有合适的军官,只能从朔方军抽调,另外章钺麾下调一些。

    以侯超、宗延嗣为河西节度牙军正副都使;以王廷翰、周建章为神乌军正副都使;这两军戍卫凉州州治腹心之地,五千兵都稍嫌多了,短期内需要靠军粮供给。

    以温崇乐、刘少英为天宝军正副都使,驻地天宝县及凉州西境。东境是以昌松县、白山戍、和戍军城为驻防区的昌松军,章钺留下了二团,以团主李多福、副团主宋凌光为正副都使;参议丁保胜、副参议袁慎明两人职责不变,对外可称河西节度昌松军,内部则称为镇远军加强团,蕃号不变,不轻易调用就行了。

    防务军队设建立,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没有一年都无法落实,然后就是官员的设置了。章钺与侯章共同上凑,举荐了宣崇文以会州团练副使的本职,摄凉州刺史、兼凉州团练使。所谓摄,就是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会州本来就缺员,刺史的职务一直没调官员来,麾下将领很多人论战功都能升到从四品上的宣武将军了。章钺以高级将领战功拟表章上报,顺势举荐了温元恺为会州刺史、兼团练使,宗景澄为会州团练副使。

    正常来说,团练使是领乡兵的,但会州是军州,州兵就是乡兵,暂时没有分立,章钺打算回会州时,顺便分开来,乡兵以后正好作为预备役。否则出征时,老是留一半新兵在后方运粮,太也不值得,新兵还失去战场锻炼的机会。

    三团宗景澄调出来了,不兼职,以何成惠升任团主,以押衙副使符昭吉为副,正式从押衙调出来带兵,因为正使杨玄礼不愿下部队,副使以二郎章铖顶替了。

    三月十五,章钺与侯章拟定表章上凑东京,等候朝中宣旨。为减免后勤负担,章钺则先率兵归镇,由宣崇文、侯超、宗延嗣等留任凉州的将领,一路陪同送行到白山戍方回。

    众将得胜而回,路上兴高采烈,唯有史德远闷闷不乐,他是老资历了,论功建节也不差多少,却没人举荐他为凉州刺史。不过章钺是准备回去让他知泾州,却也不说破。

    经六天回到会州乌兰,章钺没有停留,也没什么好看的,后勤粮草自捷报发到永兴军就停运了,在路上的要发到凉州,乌兰是不会有存留的。

    到会宁时三月下旬了,章钺想起出征时妻子殷殷话别,估计早就盼着回去,但在会宁还有事要处理,便让符昭吉和二郎先回去报个信,免得苦等着。

    铁矿煤矿和盐场、马场的经营,还有田、布坊等产业,这些年来也不知具体发展得如何,章钺都要去看看,尤其是铁矿,这个既然已经上报朝庭,那自然要召集人力动工开采了,尽管相关的职能部门官员还没到位。

    现在凉州拿下来,移民也要开始,会州说不得能截留下一部分人口,劳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正好一并解决。

    最麻烦的是州县和节度府衙行政机构,在大量官职是没什么用的,有的则要分权制衡,如民政与财政就是两回事,户口管理、刑事诉讼与律法,这些都应该分权,只是相应的官职会增加。

    章钺是有心想大行改革的,但这简直要触动朝庭相公们的敏感神经,皇帝虽然开明,但涉及到制度也不一定能批准,要达成目的还很难。(。)

第0364章 兵甲制备() 
到达会宁当天,章钺便正式宣布,由温元恺暂署会州政事,李良弼升会州别驾,韩盛升任州司马,李多金摄录事参军事。这样会州还在自己掌控之中,就算朝庭设置观察衙署,也塞不进来多少人。

    为避免大军在此停留空耗粮草,章钺让史德远、史成弘率彰义军归镇,只留下杨玄礼等押衙亲兵。叫上温元恺、李良弼几人同行,先是在城郊就近看了看田和织坊、染坊,经营得都还不错,然后去铁匠作坊,管事的是许平仲和索可大两人,得到消息老远出迎。

    这儿就是一个占地三十亩,高筑围墙的大庄园一样,章钺看得直皱眉,规模太小了,难怪至今无法供给军队装备。进去转了一圈,做工的铁匠、木匠学徒有两三百人,也就是征秦凤时的工匠营,管理显得松散,积极性和效率也不高。

    回到前面管事签押房,章钺皱着眉头,很不满地说:“明天去屈吴山铁矿场看看,在那儿另选个隐秘地方建一座军城,专门打造军械、盔甲,这个匠坊以后转为民用。”

    “那铁矿也要开采,重建作坊那又得一大把钱,商行还能支出来多少钱?”温元恺没好气地说。

    “卞极应该快过来了,想想办法总能有吧,对了韩氏商行会支付给我们十五万石粮食,十万匹蜀锦,五月之前应该能运过来,以这笔钱作为二期启动资金,完全没有问题。”章钺想了想说。

    人力暂时不是很缺,钱的问题解决后,章钺便前往河池。这儿原本一片荒凉,以军堡为基础慢慢筑起了一座周长十二里的县城,城墙目前已完工,正在建城楼、角楼、箭塔等防御设施。

    章钺进城内县衙坐了个把时辰,用过午膳便南下三十里的屈吴乡,乡老便是梁苯吉。按这时代县以下行政单位是四户为邻,四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但章钺对乡村基层设置的不一样,是采取十进制。即十户为保,设正副保长两人;五保五十户为里,设正副里正各一人,里佐二人;两里一百户为乡,设正副乡长各一人主事,乡佐二人常帐务财税出纳,缉盗二人负责治安,主要的还是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这比现有粗糙的制度,要完善得多。

    梁苯吉的部族原有五六万人,被分散进河池县后,他这儿只剩本宗百户人口,在此半农半牧定居。屈吴乡坐落在一个临河的小山洼里,地势相当不错。

    梁苯吉听说章钺前来,连忙亲自到村口相迎,老远便乐呵呵地见礼。章钺笑着还礼道:“梁乡长无须客气,带我们去看看铁矿,那儿马上就要动工开采了。”

    “那敢情好,使君请随我来!”梁苯吉让仆人牵了马来,亲自带路。

    众人一起向南二十多里到了一条小河边,顺着河边坡地进山,翻了两道山梁,下面是一道沟谷地,有一堵乌褐色断崖。梁苯吉带众人下山,到断崖前找了两块乌褐色矿石给章钺看。

    章钺接过来放在地上,以两块矿石击打,打得火星四溅,硬度非常强,居然打不破。又到断岸下观看了一下,估计储量非常丰富,这儿是露天的,采矿非常易。

    当即在矿区转悠了半天,与温元恺、李良弼等人估测了一下,将采矿场地,冶炼场地基本斟定,并计划将军械作坊设为“泾源兵甲制备所”,就在铁矿场地外新筑一座小城,专门打造兵甲。会州有的是生皮,屈吴山里又有大量的上好木料,就近采矿,地势非常便利。

    看着开阔的场地,筑城并没有问题,章钺满是憧憬地笑道:“我们必须要把河湟羌人的冷锻技术学习过来,并掌握住,打造出属于我们泾源军独特的军械。你们算算,什么时候能出样本?”

    “两个月起城并采矿,两个月治铁,大概**能出一批样品。”温元恺想了想说。

    “这太慢了,你得先冶铁,有了铁料可以运去会宁城外那个作坊打造,等这边都建好了再搬过来。若照你们这个进度,军队在明年春都无法换装。”

    章钺在屈吴乡住了一晚,绘出了采矿场、冶炼坊、兵甲制备军城的规划图,交给温元恺照着做出来。并吩咐宗景澄着手再扩军,包括驻在凉州的二团在内,将镇远军编为六个步团,两个马军团,再新建一个军屯乡兵旅五千人,归州衙正副团练使节制。

    “这样军队是不是太多了,州衙拿什么养兵?”温元恺顿时有些着急了。

    “不多啊!乡兵是军屯,除农闲时接受训练,平时在家种田,镇军其实也是了,怎么养不起?六个步团在会州的只有一、三、四、五、六这五个团,加两个马军团七千兵而已,乡兵五千为预备役,不在编制内。七团的番号撤消,转为乡兵。”

    这样算来,镇远军正兵仍是八千人,战时可抽调乡兵为辅兵,总兵力为一万三千人,其实已经很多了,不过可以不在册。反正章钺会自掏腰包养兵,温元恺虽然略有些不满,却也没什么话说。

    在会州呆了几天,事无巨细,章钺都梳理了一遍,将一大堆任务交待给温元恺、宗景澄两人,不过宗景澄也只是接任务,实际招募乡兵,并组织训练的,由薛文谦负责。

    这天章钺正准备离开会州,党金武和党金福兄弟俩听到消息赶了来,带来了十几名族中年轻才俊子弟,无非是想谋了一官半职,章钺勉强同意了,将党金福进入镇远军,用为新编马军副团主,另外十几名年轻人用为押衙亲兵。

    三月底,章钺离开会州,经五天快马急行回到泾州,准备着手整顿四州庶政,封乾厚已将各州豪族大户拥有的家丁奴仆和佃户名册暗中统计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将要采取的策略有所选择而已。

    恰好这天傍晚,卞极和韩福带着两百辆大车,五百人大商队赶来了。韩福一来,章钺就明白,蜀中交付的粮食和蜀锦到了,但两百辆大车可运不完,可能还有二批。(。)

第0365章 岐阳县公() 
当日天色晚了,章钺没有去迎接,只派了封乾厚带着杨玄礼等亲兵引卞极、韩福等人到客栈住下,并接收了货物。次日一早处理了府衙日常事务,再让人请卞极过来,在后堂接见。

    卞极是和韩福、张全绪几人一起来的,还有一名身材高大的微胖中年人,三四来岁,身着青布长袍,看起来精明干练,章钺却不认识,请人落座上茶。

    卞极便介绍引荐道:“这位是我请来的一位宋州商人,名叫宋德权,因私运盐货被宋州官府下狱,我将他赎出来的。”

    “哦不知这位宋商主原来的生意做得有多大?”章钺有心考校一下,便笑着问。

    “见过章使君,鄙人原本的产业家资有数十万贯,有绸缎庄六家,粮庄十家,船行三家,可惜一朝失手,尽赔给武行德了,去年恰逢他整修河道,撞在了他手里。”宋德权躬身为礼道。

    “无妨!我的生意做得很大,你若能替我掌管好,最多十年你便可东山再起。到那时,你若想自己另外单干也行,当然,若继续替我管着更好!”章钺笑道。

    “承蒙使君看得起,鄙人尽力而为,敢不效尽犬马之劳!”宋德权恭敬而歉逊地笑道。

    “这是蜀中交付的钱粮,请使君过目!我家东主这次也来了,但在关中没过来!”韩福从怀中出帐务清单递上前笑道。

    章钺接过来一看,见帐册清单中夹着一封字迹娟秀的信笺,不禁大为意外,飞快地看完,不由笑了起来。韩芙蓉在信中讥讽他中饱私囊,借着军职便利私贪朝庭财物。不过章钺却是心安理得,根本无所谓,若非他出面与赵崇溥达成和议,东京朝庭未必能拿到这么多赔款。

    清单也没什么好看,不过是首批而已,之后每年都会运来一批。章钺看看便将清单交给封乾厚掌管,接着听取了卞极和张全绪关于商行的盈利情况,这批钱粮将由张全绪运去会宁,卞极则留在泾州出任官职。

    当天中午,章钺亲自在家中设宴,让封乾厚、史成弘作陪,宴请卞极、宋德权、张全绪几名自己的部属,以后商行的全部事务托付给宋德权经营掌管。

    次日送宋德权、张全绪带着钱粮货物去会宁,章钺便开始准备清理豪族大户田亩的事,可这不是小事,一个不好会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得先试试各家的反应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