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凡的世界之新时代的奋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少平在砖厂待了也有一个月了,他的按劳分配政策果不其然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砖厂的收入整整比原先高了一倍,再加上姐夫王满银的“外交”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原先的三家承包商如今整整多了四家都愿意买老孙家的砖。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有的人甚至中午刚吃完饭,直接到了砖厂继续工作,毕竟干的越多他们拿的钱也就越多。。。面对砖厂的业绩在自己手中蒸蒸日上的情况,孙少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加了工资,当然还有除了不来工作的孙玉亭以外,他还给每个人额外发了些劳动补贴费。

    这天早上,孙少平正与老父亲在炕上吃饭,而母亲在一旁给老太太喂饭,最近这段时间,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经常咳嗽个不停,嘴里还不时念叨着秀莲;有时一睡就是半天,怎么也叫不醒,是啊,人到了这把岁数,已经是十分庆幸的事了,仔细想想,九十年间的一切风风雨雨,社会变革她都经历过一遍,如今,她如同那暴风雨中即将被风刮断的树枝一样脆弱,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闭上眼睛,再也醒不过来。

    此时,家里也只剩下少平和老两口,外加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奶奶了。哥哥带着嫂子上城里治病,姐姐又一直在罐子村耕地,姐夫到外面替砖厂跑生意去了,而妹妹和仲平前不久也因为学业上的事离开了双水村,家中一切的重务都落在了少平和父亲肩上。他们一边吃着饭,又一边在炕上扯嚒。。。。。。。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粗狂的骂喊声。。。。。。。

    孙少平一下就听出了这是二爸孙玉亭的声音,只听见他边走边喊:“孙少平,你个碎娃,给我滚出来,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二爸?”

    少平下了炕,不慌不忙的穿上鞋,走了出去,老父亲不放心的也跟着一起出去了,“你这话啥意思,你就是我二爸啊?”他装出一副傲慢的姿态,对二爸说道,眼睛向着远处看去。

    “呸!你还知道我是你二爸,我问你,你给其他人不仅发了工资,还额外给其他们发你那个补贴费。我今天早上向海明要钱时,他死活不给,我一问,原来才知道是你小子的主意”孙玉亭气愤的向少平吼道。红赤赤的脸上一片血丝。

    少平冷笑一声应到:“二爸,你没有工作,哪来的工资?一个月下来,你成天屯在家,啥事不干,你叫我凭啥你给工资,你当村里其他人干活就跟和稀泥一样,不干活就能拿钱?”

    “哼,凭啥,就凭我是你二爸!我告诉你,就是你哥孙少安也不敢拿我咋样,该给我开多少就给我开多少。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这砖厂你算老几,你哥走了没几天,你咋不上天嘞?”

    孙玉厚老汉看着儿子和弟弟争吵越来越激烈了,他想缓和一下气愤,便对儿子说道:“少平要不这样,我让玉亭当着大家的面做个检讨,你要就先把工资给你二爸开上,他要是在不干活,那以后就不给他开了,你看咋样?”

    还没等少平开口,孙玉亭就先应到:“哥,这个事你甭管,孙少平,我告诉你,你今天不给我发钱,我就没你这个侄子,你也没我这个二爸”。

    孙玉厚听后再也忍不住了,他对着自己的弟弟骂道:“你咋是个这,能说出这种话,老孙家的先人都被你羞尽了,不干活,就等着要饭去吧!”

    少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那好,从今天以后,我就没你这个二爸,我们家再也没有孙玉亭这个人。”说罢,便走进了屋,头也不回一下,两只手篡的紧紧的,捏出一把汗来,脸上的青筋也露了出来。他讨厌二爸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他看不惯那些成天无所事事,只知道索取的人,少平心里很清楚,如果这次不给二爸动点真格的,那他永远也不明白啥叫劳动的意义,永远也过不上好日子。他也清楚二爸肯定不会与他们家断绝来往的,不然,他恐怕真的就要上街要饭。老父亲看着儿子走了进去,便用手指了指弟弟,叹了口气走进了屋,只剩下孙玉亭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

    的确,劳动是光荣的,他的价值与意义是无法衡量的,人们在劳动付出的同时,也渐渐在积累着高于付出的财富。殊不知,那些每天一直抱怨的人,除了抱怨,其他什么也没有;而贫困的奋斗者为了使自己能有一个崭新的生活而不停劳动着,这才有了贫与富的差距,穷的人只会越来越穷,而由穷转富的人将会积累下越来越多的财富。。。。。。。

    孙玉亭看着哥哥与侄子进了屋,自己立在那一动不动,他目光呆滞,陷入了沉思。不经意间,他想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想当年,农业学大寨还在的时候,自己是多么的威风,的确,他孙玉亭十年前是双水村里能呼风唤雨的人,当时,人们见到他,十分的畏惧。只要他看谁不顺眼,三两下就能找出一个理由整治一下那个人,把他送上批判台。可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位昔日光荣的“政治家”自己如今却上了生活的批判台,而且生活毫不留情的剥夺了他的一切。十年下来了,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古老的中国就开始苏醒,一栋栋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横地而生,人们的追求与感官也在向着更高的阶梯迈去。也只有孙玉亭,依旧是曾经那个“政治家”的姿态,一如既往的关心着过去那些已被人忘记的旧政策,现在的他,早已退出了双水村的核心舞台,人们见了他,有时甚至也不打招呼。直到今天,自己居然落魄到被亲侄子开除的地步,这让他心里又愤怒又无奈!对于他来说,过去的一切都回不来了,留下的只是现在落寞与孤寂。

    他的思想又回到了现实中去,他在地上吐了口痰说道:“好,这是你孙少平说的,从今,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我种我的地,你施你的肥,我孙玉亭就不信,离开你们,我还活不了了似的。”

    说罢,他便气汹汹的走了出去,此时的门口已经涌满了人,大家不约而同的嘲笑着他,是啊,被自己的亲侄子开除的确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那一声声笑,就好像一个个针尖一样,刺向他的内心,使他难受的快要喘不过气来。孙玉亭直接大步跑回了自己的破窑。

    风呼呼的刮过他的脸,吹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本章完)

第12章() 
晚上,孙少平和孙玉厚老汉在炕上吃饭。少平看着父亲迟迟不动筷子,只是抽着那根汗烟斗,啥话也不说,好像有心事一样!的确,孙玉厚此刻也不知道自己刚刚站在儿子这边是对是错,他也担心万一弟弟一气之下真的要和他们家断绝来往又该怎么办?他心里清楚,只有弟弟当场认错,才能化解与儿子的矛盾。毕竟,儿子的性格他很了解,他认为对的,永远也不会妥协。更何况,这次的确是弟弟做下了错事,如今,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了,可他不想失去曾经的亲情,而且还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老汉开始有点后悔了,他不停地叹息着。

    这时母亲进来了,孙玉厚问道:“妈不碍事吧,今天咋样?”

    “刚睡着,还就是那样,不停地咳嗽。”

    “真是把人肠子都愁断了,今年摊上的都是些啥事啊,秀莲得了癌症,少平这么大连个婆姨都没有,玉亭又是那个求样,如今妈也成这样了。”

    “玉亭犯了啥事了?我听那阵少平还和他吵起来了?”母亲不解的问道。

    少平在旁继续吃着饭,也不吭声。

    “管那么多干甚,你就别问了,把妈照顾好就行。你们先吃,我出去走走。”说罢,孙玉厚就走了出去。

    少平知道父亲此刻的心情,于是,他也跟了出去。老汉一直走到了远处的土山上,蹲在那一直想着上午发生的事。是啊,兄弟毕竟是兄弟,纵使玉亭做的有多不对,他终究还是他们家的人。他现在心里有点后悔,也有点埋怨儿子今天的行为。这时,少平走了过来,对父亲微微的笑了一下。

    “爸,我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你放心,他是我二爸,又是您的弟弟,可他一直这样终究又不是事,我想让二爸先过上几天苦日子,这样他才会明白劳动的价值。”

    父亲听后,感到很欣慰,内心的苦闷也顿时消失了。

    而孙玉亭一路跑回了自己那个烂包的家后,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贺凤英带着孩子前不久回山西贺家湾过年去了,明天才能赶回来。进了屋后,他倒头就在炕上睡着了,不知不觉睡到了晚上八点。醒来后,他感到周围一片漆黑,屋内是如此的安静。他点着一只煤灯,漆黑的屋子慢慢地亮了起来。锅灶上的碗筷杂乱的摆在那,不知放了多少天,墙被灶台的黑烟熏的让人看的作呕,炕上的被单也卷到了一起,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漏洞。现在,估计也只有孙玉亭和贺凤英觉得这是一个家,不知道的人还真认为这是个被遗弃了三十年的旧房子了。十年过去了,孙玉亭一家如今已是全村光景最烂包的一户,人们都不愿意来这儿。甚至有的人经过他们家时绕道而行。此刻,他内心有种莫名的恐惧感——他想摆脱这个地方。他第一次的厌恶起了这个破窝。

    很快,他就出了门,习惯性的去哥哥家吃饭。上午发生的一切,他好像全忘记了。此时,他感到十分的饥饿,恨不得能立刻到哥哥家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

    他经过闲话中心,听到了村里的一些老女人议论起了早上发生的事。

    “唉,你们知道不,早上那孙玉亭上门向孙少平要工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钱没要上,还被自己的亲侄子给开除了,真是丢人啊。”

    “那不很正常吗,他孙玉亭天天旷工,不干活,还好意思要钱?还真把自己当成啥了。”

    ……

    一种难言的心情顿时涌了上来,他这才想起早上自己刚和侄子撕破了脸,还发誓过再也不踏入他们家一步,可这才没多久,他就又习惯性的来吃饭。听到那几个人的议论后,他感到十分的羞愧,便调转了头,朝着自己那个破烂的家走去。

    的确,人们往往会坚持着自己惯有的原则与态度,可有时,生活却又让他们迫不得已的改变了主意。在经历过一些教训与痛苦后,他们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做过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紧接着就是无声的叹息与悔恨。

    此时的他就是这样一种感受,晚风是那样温和,却吹的他心里犹如冰窖,肚子也饿得咕噜噜的直叫,泪水不经意间从眼眶中流了下来。这个昔日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他开始思考自己这十年间的得与失,除了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以外,其他的还是和十年前一样。可那时,他穷大家都穷,他就也没太在意这些,可如今不一样了,每当他看到村里其他人家的一个个新窑,他从心底里羡慕这些人,他还时不时的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自己走到了今天,可当时的自己却怎么也看不明白。

    孙玉亭回到家后,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合眼。他开始为自己曾经的做法感到后悔,真恨不得世上能有后悔药这样的好东西。他也从心里盼望着妻子能早日回来,至少自己不会一个人孤单的待在这儿。

    又过了一天,孙玉亭没有进过一粒米。是啊,纵使后悔,自己又怎么能再一次回去向哥哥要饭呢?传出去肯定要被村里的人笑话。他咬着牙,忍受着饥饿,在心中对自己说:孙玉亭,你就是饿死,也不能当那个回头马。

    这时,孙玉厚出现在了门口,手里端着一碗白面,他看着弟弟,一声不吭。

    “你来干啥,可怜我吗?”孙玉亭还是装出一副高傲的样子。

    “玉亭,我来劝你回头,不要在哄骗自己了,看你现在这个求样,哪里还像个人了?你就听哥一句话,好好过日子,再别偷奸耍滑了。人要有个人样,别到头来连自己的先人都认不得了。”

    他低下了头,一声不吭。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了——他多么希望哥哥能在给自己一个到砖厂上班的机会,可一切都晚了。

    “不管咋样,你永远是老孙家的人,少平就是想让你明白你与其他人的差距是因为啥,他也说了,你啥时候想通了,随时都可以来砖厂干活。这是一个月的工资,少平让我先给你,饭我放这了,到时记得吃,饿了两天也该把你饿醒了。”他把钱和饭递到弟弟跟前,便离开了。

    哥哥走后,孙玉亭看着眼前这碗白面,喉咙不停地翻滚着。他再也忍不住了,端起碗直接用手将饭大把的塞入嘴中。泪水不间断地流淌,却在他心底激起了层层巨浪。

    晚上,贺凤英从娘家带着孩子回到了家,进了屋后,看到眼前的一切后,这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