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子说:“杨彪。我母后不知前去阅兵的只是父皇替身,为营救父皇,亲自来到你的军营,现在,母后在哪里?你即刻交出我母后,若母后安然,或可从轻发落你的灭族之罪,让你不致于祸及父母妻孥!”
杨彪说:“皇太子,你的阴谋已经败露,就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诬陷忠臣了。皇后身处深宫,臣等并没有见过皇后,不知道皇后如今在何处,也没有办法交出。至于替身,那肯定是有。只不过,替身是你营中的那一个,而真正的陛下,始终与汉军将士同在。”
皇太子勃然大怒道:“无耻叛臣,事到如今,还敢狡辩。你且叫那个替身出来,阵前与父皇相见,相信三军将士有眼,自然能分辨得出真假。”
杨彪转而对假刘申说:“臣请问陛下的旨意。”
假刘申说:“见就见吧。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四
于是,两边的刘申都在簇拥下前进,缓缓前进到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外停住,彼此对峙着。
假刘申远远地望着对面的真刘申,不觉热泪盈眶。他在心里对刘申深施一礼,暗自道:“陛下,臣,在此为国尽忠,向陛下拜别了。陛下速速攻破叛军,去救皇后母子。愿上苍庇佑我朝!愿故大将军在天之灵,护佑吾皇,旗开得胜!”
想到这里,他开声道:“对面之人,既然自称为我朝皇帝,且听你说说,我朝的立国之本,我军的立军之本。”
杨彪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心里说:“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啰嗦,只要当面指斥太子反叛,痛骂一顿,然后号令三军掩杀就行了。”
但是,既然在三军面前宣称了这个才是真皇上,就不得不隐忍着,随便他说下去。
对面的刘申知道,这是周尧舜给自己一个面向三军说话的机会,便抓住机会,策马走到阵前,面向双方阵营的汉军将士,大声地说:“汉军将士们。朕今日想给弟兄们念一封信。这封信,是你们过去的统帅,故大将军,率领三百勇士,出发去猎杀乌林登木汗前给我写的最后一封信。多年来,朕都感怀故大将军的忠勇无私,始终将这封信珍藏着,夜深人静,常展读重温。这封信,朕从未给别人看过,今日,朕将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公诸于众,在阵前,念给全体汉军将士听。”
杨彪心中一动,心知这必然是假皇帝提到过的,你向刘申报告与杨彪最后谈话内容的那封信。他也很想知道,你最后对刘申说了他一些什么,于是,便未有阻止。
双方将士,听说是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也不无想听听究竟。毕竟,故大将军是汉军的军魂,是汉军的神话,是每个人心中的超级英雄和无敌战神。
于是,刘申便从怀里
掏出你最后的书信,小心翼翼地展开已经发黄的纸张,开始大声地宣读。
随着刘申的宣读,时光缓慢地倒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时光,又出现在汉军将士们的眼前。许多年纪较大的老将,仿佛又听到了你的声音,又看到了你年轻英俊的音容笑貌,不由得百感交集,心生悲痛。
你在这封最后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你与杨彪的最后对话。你问杨彪,刘申并非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何以却能令那么多的良将跟从他,服从他。你对杨彪分析,军中作战和治理天下所需要的不同才华。你告诫杨彪,为人不可过于盈满,否则,必定因满招覆。众人都听到了你对杨彪的最后劝解。
那天,你最后对杨彪说:“有些事情,其实我预料到了,其实,我也能提前防范它。但是,我不想提前防范它。因为,我相信,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我相信,身为军人,我们都能控制好自己,不去做无益的冒险,不会去破坏自己浴血一生,来之不易的太平成果。”
你说:“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和你喝喝茶,彼此交流一下内心的看法。”
你问杨彪:“我所说的那件事情,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你说,是吗?”
杨彪声音有些哆嗦地低头回答:“是的。大将军所料无误,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
念到这里,皇太子忍不住大声地斥问杨彪:“叛贼!你当年信誓旦旦,亲口答应故大将军不会兴兵作乱的,你如今做到了吗?!”。
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平叛(2)()
一
双方的阵营里响起了一片嗡嗡之声。
这些惊讶的议论之声,像惊涛骇浪一样冲击着杨彪的良心与耳鼓。他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全身像有无数的蚂蚁在爬,不知不觉便汗流浃背。但是,他咬了咬后槽牙,把内心的空虚压制下去。
他大声回答说:“不错。杨彪当年答应过故大将军,现在也并未违背承诺。杨彪依然忠心地护卫着陛下的安全。你之所以得不到杨彪的护卫,乃是因为你是叛太子的帮凶,是胆大包天冒充皇帝的反贼!”
刘申伸手阻止着双方阵列当中的议论之声。
他说:“杨彪。你且不要着急辩白。再听听大将军后面说了些什么。”
于是,四方又重新安静下来,大家聆听着刘申继续念下去。
你在书信的后半部所写的内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感吃惊。
因为,你写到,你死之后,太平新朝建立后,经过20多年的经营,必定四海升平,刀兵不起。这时候,保持庞大的作战军队,不仅会令四邻不安,而且容易滋生再度发动战争,开拓疆土的妄想,也会无端消耗巨大的社会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必定会有贤明的臣子看到其中的弊端所在,勇敢地出来谏言,逐步裁军。你建议刘申认真考虑大臣的建议,适时裁撤汉军,从追求汉军的庞大,转为追求汉军的精锐,从注重汉军实战能力的建设,转为注重汉军强大威慑力的建设。
然后,你也预言,此建议一旦提出,必然会在朝野上下引发广泛的争论。汉军部分将领必定坚决反对。你直截了当地评论说,反对此建议的汉军将领,一部分是忘记了汉军建军的宗旨,汉军建军,就是为了避免天下人把天才的财富都用在互相杀戮和毁灭之上,而能用来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对这一部分将领,你说,陛下将来面对他们的时候,不妨将我今天所写的话,念给他们听。他们听到这些话,就如同我依然活着,站在他们的对面,同他们说话。
你说,希望各位将领明白,当一个人生了重病时,他才需要服猛药,而当他病愈之后,再服猛药,就不能再增进他的健康,反而会损害他的健康了。天下战火纷飞时,需要强大的汉军存在,来开启太平的序幕,但是,如今天下安定,继续保持强大的汉军,就等于继续喂无病的健康人吃猛药,是不明智的。
你说,自建军开始,汉军的任务,始终就是消灭太平的敌人。当你本人,有可能成为太平的敌人时,你会毫不犹豫地消灭自己。事实上,为了避免新朝建立后,有第二人与刘申的光芒比肩,你已经决定在北线的最后一战中消灭自己,令新朝放心,令天下人放心。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榜样。所以,在你死后,在你无法看到了的年代里,如果汉军本身,也成为了太平的隐患,那么,你希望全体将士,为天下人的安康计,为战死在那个年代的所有兄弟们计,壮士断腕,服从皇帝的旨意,坚决支持裁军。
你说,太平日久,你们可还记得,军人的天职,就是为了天下人的安康而奋勇牺牲。和战争年代相比,裁军,所需要牺牲的,并不是大家的性命,只是大家的些许名利之心而已。你有一句话,想隔着岁月的鸿沟,从另一个世界里来问一声大家: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英勇无畏的汉军,变得连蝇头小利,也无胆牺牲,不愿奉献了呢?
二
随着刘申的朗读,整个原野变得寂静下来。万马齐喑,人声销息,只听见风声在军营的上方呼啸,旌旗在风中翻卷,发出啪啦啪啦的声音。
刘申读着你最后的遗言,已经情难自控地泪流满面。许多听着的汉军将士,也都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
这就是你,在你年轻生命的最后时刻,所思所想的事情。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你那时就已经完全知道,准确预见。你早知道会有这样一天,汉军会分成两个对立的部分,站在刘申的身后和对面,站在太平的身后和对面。你早就为这一天,写下了你对汉军的最后动员,和最后的军令。
杨彪和周岱岳站在假皇帝身后,听着你临死前掷地有声的慷慨之言,脸上的颜色不时地变更着,时而赤红,时而青白。
然而,令他们更为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刘申抑制住自己声音的哽咽,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念着你这封书信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在这最后的一部分里,你准确无误地预言了杨彪必定反对裁军,最终会发起叛乱,会靠制造谜局和秘密行动,来蒙蔽汉军追随他,以暗中袭击的诡计来取得初步的胜利。你预言,杨彪在决心叛乱前必定先沉寂无声,然后再请求面君,试探圣意是否坚定不移,然后会设下圈套,不利于刘申。
于是,你给了刘申三条建议:
第一,杨彪沉寂之后请求面见,应给予他面见的机会,令其陈言。杨彪虽然久后反叛,但他的才华依然可用,汉王不妨废其人,不废其言。陈言过程中,杨彪的所有请求,汉王一概恩准允许,以安其心。
第二,杨彪若请求汉王最后一次亲自阅兵,安抚汉军将士,汉王绝对不要亲往其处,以免被挟持绑架。你建议刘申,不要在此时展现胆量,你若不入军营,叛军等就无法犯下弑君和冒犯君王的不赦重罪,他们当中的可用之人,便依然还有机会悬崖勒马,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改邪归正,戴罪立功,给自己一条出路,给无辜受到牵连的族人一条活路。如若为了显示帝王的无畏与英勇而入军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若有闪失,不仅国家危殆,而且,参与其事的汉军将士,都万劫不复,无法回头。
第三,你推荐陈守业为领军平叛的首选。若那时陈守业不在,则推荐孙湛明,孙湛明也不在,便推荐吴仁明,吴仁明也不在,则推荐傅天亮。你说,此四将的用兵特点,与杨彪的刚猛相生相克,适合与杨彪的亲随部队作战,能够克制杨彪部的猛烈攻击,令杨彪无法短时间取胜,而因为杨彪反叛不得人心,时间对汉王有利。只要杨彪无法一战取胜,就必将落败。。
第四百九十三章 雷霆平叛(3)()
一
在书信的末尾,你给杨彪写了一段话。你直呼杨彪的名字,让他伸手扪住自己的心脏。你问他,可曾记得,这颗心在阳泉关下、在尼肯风口,在恩图苏隆会战的时候,是如何充满忠勇与激情地为汉王而跳动,为天下的太平大计而跳动。你问他,如今,这颗心里面充满的,却又是什么?从何时开始,这颗英雄之心变成了小人之心呢?你问杨彪,他可对得起他自己这英雄传奇的一生?你说,你早日会有今日之变,但是,在恩图苏隆会战结束后,依然不惜一切,让杨彪的这颗心重新恢复了跳动。因为,这是一个王朝对它曾经的英雄所应做的。不仁不义,绝不会从汉王开始,也绝不会从汉军开始。
在书信的末位,你以全军统帅的语气,号召全体汉军:汉军若战,每战必为天下太平而战!汉军若死,每人必为天下太平而死!汉军让自己和别人流出的每一滴鲜血,都只能巩固天下的太平,而绝不能破坏天下的太平!如是,汉军才始终是仁义之师,才始终是天下景从之师,在这样的军队里流过血、流过汗,才会是我们和我们家族一生的光荣,生生世世的光荣!
你更命令杨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然犯下弥天大罪,也不必用更多的罪恶来洗刷前一个罪恶。你命令他停止叛乱,低头认罪,让自己的一生,以英雄始,以英雄终,让光荣的汉军,以仁义闻名,以仁义入史。
你命令所有的汉军将士:忠于汉王,拱卫新朝!
你说,这是我,崔景龙,今生对汉军的最后一个命令。
你坚定地相信,全体汉军将士,将会遵从你的最后一个命令。你从那个永不再返的黑暗世界里,发出的最后一个命令。
你说,如果你预期失算,就说明你一生治军无功。你将愧对陈琴儿父亲的英灵,愧对所有在战争年代死去的人,你的灵魂,将抱憾荒野,九泉难安。
二
你最后的书信全部念完了。
整个战场,对立的双方,全都鸦雀无声。
就像你活着的时候一样,你的光明磊落,你的柔软慈悯,你的清晰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