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武承嗣笑了。

    “二位皇弟说的哪里话?我们本就是兄弟,此言可是见外了呢!”

    “放心!只要有我武承嗣在一天,这朝堂之上,谁敢动两位皇弟一根汗毛,都要过我武承嗣这关。”

    言下之意,这个请求,我接了!

    当然,至于李贤所言真假,武承嗣根本不在考虑之内。

    还是那句话,要立他的是武则天,老太太在上面顶着,他什么都不怕!

    。。。。。。

    眨眼之间,三人已经达成暗盟。

    见李贤、李显露出舒心之兆,武承嗣微微一笑,戏谑道:“说吧,贤弟这个时候与为兄说这些,应该不会别无所求吧?”

    武承嗣还是比较会做人的,李贤来“主动投诚”那肯定得给人家一点好处。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而李贤尴尬一笑,“皇兄说的哪里话,我兄弟二人句句肺腑,可没有二心的。”

    呵呵,嘴上说的大气,可是问题是,你尴尬什么?

    尴尬就说明问题了,说明你还是有所求,只不过不好开口罢了。

    “诶~~!”武承嗣大发的一摆手,“为兄还不信任你吗?可该说的还是要说。毕竟咱们现在同为一气,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这。。。。好吧!”李贤为难道,“小弟得到消息,似乎梁王要举荐宋之问入相?”

    “明白了。”武承嗣点头,原来是为了相位之争的事。

    “皇弟可有人选?”

    “这。。。。。。”

    李贤笑道:“小弟哪有什么人选?只不过是不想梁王人的人上去与咱们为难罢了。”

    “倒是狄公之前提的那个张柬之,似是良臣。”

    “当然了!”到最后,李贤还不忘加了一句,“当然,如果皇兄有合适人选,那就更好了。”

    武承嗣一翻白眼,我有什么人选?我都要当太子的人了?

    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让张柬之上去嘛!

    武承嗣一阵腻歪,心中吐槽这哥俩格局也是不高,一个张柬之能改变什么?什么也改变不了!

    琢磨了一下,本来吧,宰相人选这个事儿他不想插手,可是现在看来,送个顺水人情也不错。

    “好吧!”最终点头,“若有机会,为兄会在陛下面前觐言一二。”

    “不过,能不能成,还得看陛下心意。”

    李贤闻之大喜,“如此甚好,多谢皇兄!”

    “对了。”武承嗣话锋一转,皱起眉头。

    “按说,狄相举荐,陛下多半会听,怎么就黄了呢?”

    李贤摇头,“谁知道呢?母皇心思,无人可揣啊!”

    不想,武承嗣凝眉多了一句嘴,“难道,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真的?”

    “嗯?”这回轮到李贤生疑了。

    愕然道:“宫里。。。。什么消息?”

    “你不知道?”武承嗣一挑眉。

    “原本换相之事陛下早就有了计较,私下里也问过两次我的看法。我观陛下心意,那时候是很倾向于将豆卢钦望升至相位的。”

    “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几日前,宫里传出消息说,穆子究入宫与陛下长谈,说什么垦拓四边的调调,深得陛下心意。”

    “之后,陛下就换了心思,不选豆卢,连张柬之也没了兴趣。”

    武承嗣一摊手,“之前我还在琢磨,这个穆子究还能左右陛下选相的决断?颇有几分不信。可是现在看来,多半是这个穆子究弄出来的麻烦了。”

    “。。。。。。”李贤愣在那里。

    这些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诶?对了。”

    只闻武承嗣又道:“为兄听说,你和穆子究关系匪浅,这事你不知道?”

    李贤茫然摇头,“不。。。。。。不知道。”

    李贤还真没想到,选相之事是穆子究给搅黄的。

    “唉!!”武承嗣长叹,“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惋惜摇头,劝李贤道:“江湖术士,实不足信,皇弟以后还是小心着点为好!”

    见李贤眼中很是迷茫,武承嗣不着痕迹地扬起嘴角,“算着时辰,陛下应该快到了。为兄先出门一步,二位皇弟要不要一起?”

    “这。。。。”李贤仿佛还没从失落中脱身,“皇兄先去,我二人随后就到。”

    。。。。。。

    目送武承嗣出得邀月楼,李贤还没说话,李显先是一急。

    “皇兄,难道。。。。。真是穆子究!?”

    李贤眉眼肃穆,缓缓摇头:“豫王没有理由骗咱们。看来,多半是真的!”

    李显一阵失望,暗恨一声:“这个穆子究,不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

    “唉!算了!”李贤长叹,“穆子究是陛下新宠之臣,我们又能拿他怎样?”

    “先去迎接母皇吧!为兄去小解,随后就到。”

    “好!”李显点头。

    先是四下扫看,找到宝贝女儿李裹儿,随后强行将之拉出邀月楼,去迎武则天了。

    李贤站在原地没动,待李显走远,神情方渐渐敛去,哪还有什么失落之情?只剩一丝阴冷。

    抬头一望,见穆子究、穆子期两兄弟正于堂前应客,李贤换上一副笑脸,迎了上去。

    “子究,子期!!”

    “今日可是忙坏你们了吧!?”

    。。。。。

    邀月楼门外。

    李显拉着李裹儿怒目喝斥:“整天就知道瞎玩瞎闹,正事却不见用心!”

    李裹儿委屈,“我哪里瞎玩了嘛?今日本就是文会,那还不让。。。。。。”

    “还顶嘴!”李显更是来气。

    四下扫看无人,这才又道:“整天子究哥哥、子究哥哥。。。。。。现在你子究哥哥忙的正是不可开交,怎不见你关心?”

    “啊?”李裹儿愣了,几个意思,她怎么有点没懂呢?

    李显怂了李裹儿一下,“还不快去帮你子究哥哥分担一二?待会你皇奶奶到了,也好看看你这孙女温良淑德的一面啊!”

    “那。。。。”

    李裹儿脸一下就红了,扭捏道:“那不好吧。。。。。”

    低着头小声嘟囔:“那我。。。。不就成女主人了嘛。。。。”

    李显一瞪眼,“你去不去!?”

    “好吧!”李裹儿登时欢快一叫,“那我去了啊!”

    说完,一阵风似的冲向吴宁那边。

    。。。。。。

    吴老九好不容易打发了李贤。

    魏王殿下丝耗没让吴宁失望,话不过三句就提到了狄胖子和岑老爷子。大概就是,狄岑二人都让他与吴宁多多亲近,他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而言下之意,这么多清流之臣与我一边,也与你一边,那我们自然就是一边儿的。

    对此,吴宁也只能淡笑敷衍,不过多表态。

    可是,打发了李贤容易,李裹儿又来了,就有点难缠了。

    “我爹让我来给你打下手。不许说不行,否则本宫和你没完!”

    “。。。。。。”

    吴宁无言,“那走吧,你皇奶奶也快到了吧!”

    “好!”李裹儿乖巧地往吴宁身边一站,携手出门。

    结果,门外,吴宁正好站在武承嗣身边。

    二人点头一笑,算是见过。之后,一起翘首以盼,等待圣驾。

    “子究先生,甚得圣心啊!”

    武承嗣一面看着前方,一面低声与吴宁说话。

    吴老九则是挂着招牌似的淡笑,“这话从豫王嘴里说出,子究怎么想怎么像是讽刺之言。”

    目不斜视,“天下间,还有人比豫王更得圣心的吗?”

    你都要当太子了,你跟我说这个?

    “呵呵。”武承嗣笑了笑,却无否认。

    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陛下精神日渐萎靡,以后这朝政也不知道交给谁呢?”

    吴宁接:“当然是交给储君监国喽。”

    “哦?是吗?可惜,不是本王啊!”武承摇头叹道,“若是本王理政。。。。”

    “子究先生说,本王应从何处着手?”

    吴宁道:“豫王怕是已有计较了吧?何必来问子究?”

    “哈!”武承嗣笑出了声,也不客气。

    “那,从免征过税,方便天下行商入手,子究先生以为如何?”

    吴宁笑了。

    “甚好!”

    。。。。。。

    。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二六二章 装,还是你会装啊() 
    武承嗣这个价码开的有点高。

    掌权之后,减免天下过税,那必然的结果就是,降低了出行和运输的成本,促进了人口、货物的流通。

    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商人和百姓,而是长路镖局。

    当然了,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就是。。。。。朝廷。

    因为免了过税,武周朝廷不知道要少多少财源了。

    “甚好!”

    吴宁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说出“甚好”二字也显得有些兴致缺缺。

    “嗯?”

    武承嗣一愣,一时之间竟没明白吴宁的意图。

    这是嫌价码不够,还是人家根本就不感兴趣呢?

    “子究先生有何心意,尽管提来,本王。。。。。。”

    “豫王殿下误会了!”吴宁止住武承嗣的话头儿。

    “殿下这一言已经让子究受宠若惊了,只不过。。。。。。”

    吴宁一个转折,“只不过现在为时尚早。”

    说完这句不清不楚的话,吴老九向前示意,“陛下快到了,安心迎驾吧!”

    “这。。。。。。”

    武承嗣这个难受啊,什么叫“为时尚早”?

    这话从别人嘴里出来,武承嗣还能猜个大概。

    比如要是掌控的臣子说“为时尚早”,那是告戒他戒骄戒躁,不到最后不能松懈。

    要是狄仁杰说出来,那就是骂他高兴的太早了,谁赢还不一定。

    要是武三思,那可能就是带醋味儿了。

    但是,穆子究。。。。。。

    他这个“为时尚早”什么意思都有可能,好不啦!

    更气人的,是穆子究显然不想和他聊了,贴近身边的李裹儿,二人说起了悄悄话。

    武承嗣这口气压在心口,就别提多有难受了。

    也没办法,只得等武则天一到,再找机会与穆子究深聊。

    。。。。。。

    话不多说,一众臣子于邀月楼前等着老太太驾到。

    武则天没到,却是李旦姗姗来迟。

    与之前那几位不同,李旦似乎和谁都不亲近,只与众人恭敬见礼,遍站到一边角落,静心等武则天銮驾。连李显、李贤两位亲兄弟也只是点头上礼,未有多聊。

    “。。。。。。”

    吴宁玩味地看着李旦,不由得嘟囔了一句:“这才是聪明人呢!”

    “嗯?”李裹儿疑声道,“什么聪明人?你是说旦皇叔吗?”

    瞟了李旦一眼,李裹儿无趣道:“他一向如此,胆子比我爹还小。”

    “呵呵。”吴宁干笑一声,也不否认。

    指着李旦身边一十四五岁的少年道:“那便是临淄王李隆基吗?”

    “哼!”

    没想到,李裹儿冷哼一声,“别搭理他!奸猾小子,最是烦人。”

    “哦?”吴宁一挑眉头,“你与他不睦?”

    李裹儿道:“他还敢惹我?本宫。。。。。。”

    恨恨咬牙,“本宫撕了他!”

    转而道:“是与我大哥不和。”

    “刚回京时,这家伙每每在人前显能,压我大哥一头。就跟有仇似的,有两次还当众让我大哥出丑。”

    李裹儿嘟着嘴,“要不是我爹拦着,早打得他满地找牙了!”

    “重润。。。。。。”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吴宁隔着人群,又深深地看了李隆基一眼。

    这次进京,吴宁还没见过李重润。

    据说,是被李显禁足了,已经半年多没出去府邸。

    之前,吴宁还在奇怪是何缘故,原来是因为李隆基?

    可是,这不对啊?

    吴宁沉思起来,颇有几分意外。

    他不熟悉历史,可是再不熟悉,李隆基是谁,他还是知道的。

    说白了,武则天一朝,皇位之争的最后赢家就是这个李隆基。

    什么武三思、武承嗣,什么李显、李裹儿、上官小婉,最后都没敌得过李隆基。

    甚至他老子李旦,还有太平公主,也因为他黯然收场。

    所以说,武则天时期论谁最聪明,狄仁杰一个,太平公主一个,李旦也算一个。

    这都是知进退,有眼光,能够审时度势,懂得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可是,这三位也只能算是聪明人罢了,真正的一流人物只有一个,就是——

    李隆基!

    因为到最后,只有他打败了所有对手,只有他成为了那只从獒圈里活着走出来的鬼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