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如果这个事儿让李谌去做,他一定会听命。

    可是,反过来,如果这事儿没办好,李谌折在了里面,武承嗣也不心疼,而且会很高兴除了一大隐疾。

    说干就干,武承嗣当下就派人去与李谌接触,把事情交代了下去。

    李谌那边一听,这是好事儿啊,难得豫王殿下想着他啊!

    说白了,民势已成,而且有理有据,就算他在朝堂上先一步叫开了,也是顺应民意,顺应人心。

    朝臣们哪个不看太平一家独大而眼红?哪个不想掺一脚?

    正苦于无人牵头儿呢,一定会招来群臣响应,

    这使得李谌必然能在拓边之事上占得好处之外,还能在群臣心中赚一个好名声。

    唯一不好,就是可能引来女皇不喜。

    可是豫王殿下喜欢就行了啊,那可是未来储君!

    而老太太已是迟暮老矣,还能当几天皇帝?

    再说了,就算老太太不高兴又能怎样呢?

    法不责众,大伙儿都反对,您老再强势也得顺应臣心,不能和满朝文武对着干吧?

    干了!!

    李谌当下决定拼了。

    不再迟疑,立时亲自执笔,歪歪扭扭、慷慨激昂地上书奏折一本。

    第二天就递了上去。

    当然了,这奏折肯定不会直接到武则天手里,而是先由三省宰相过目。

    卢嵩之一瞅,差点没乐出声。

    心说,可把你等来了!再不来,吴老九都开始着急了。

    没急着给老太太送去,而是召集六部职首、三省宰相。

    “大家看看,这当如何处置?”

    先拿起李谌奏折的是豆卢钦望。

    打开一看,脸都绿了。

    瞪眼看着卢嵩之,心说,你特么疯了吧?这不是挑事儿吗?

    这奏折送到老太太那儿去,多半就压下来了。可是让朝官们看见,那事儿可就大了。

    这一屋子人巴不得有一个愣一点的先冲出来,把事儿闹大呢!

    让豆卢想不通的是:

    你特么卢嵩之可是陛下亲自选出来的宰相啊,是老太太的人啊!怎么专门给老太太添堵呢?

    再说了,特么拓边是世家占大头儿,这特么明显就是让世家不讨好的奏折,你还往出拿?

    到底怎么想的?

    而别的朝官看了李谌这封奏折,可没豆卢钦望那么多愁善感,都乐坏了。

    齐齐看着卢嵩之,“卢公这是何意?”

    只见卢嵩之嘿嘿一乐,“李将军所言甚是!要不。。。。。。咱们联名上书吧?”

    大伙儿一听。。。。。。

    “大善!”

    。。。。。。

    。

第二七七章 草率() 
联名上书好啊!

    就算老太太凶猛,她也没把法大伙儿都怎么样吧?

    再说了,上面还有一个李谌顶着呢不是?

    而最主要的,还是能借着这股子民间言论,把拓边这块肥肉抢回来,这才是正经。

    “大善!就这么定了!”

    有朝臣鼓噪牵头,“咱们在场诸公联合上书,陛下也不得不听一听臣心啊!”

    得,这位更狠。

    他这一句话,在场的这些人不想掺和都不行。

    谁不联名,那就成了不和群,会受众人排挤的。

    一旁的豆卢钦望虽说心中疑惑莫名,总觉得这事儿不对。

    可是话赶话已经说到这儿了,他却是无计可施的。

    官场即是如此,再中正的清流也不能被孤立。否则,在这个朝堂中,就只剩寸步难行一途了。

    所谓孤臣,孤的是良心,而不是交际。

    所以,尽管豆卢钦望心中有那么一丝丝的不愿,可是现在这个情形,也不得不从善如流。

    结果,老头儿没想到,他今天出门,应该是踩了狗屎了。

    走了大运,居然有人救了他!

    谁呢?

    岑长倩,岑老爷子啊!

    。。。。。。

    岑老爷子今天没来,主要还是一趟北方走下来,老爷子好几个月也没缓过来。

    武则天体恤老臣辛苦,降旨准他不用日日上朝。

    也幸得朝中无事,所以岑老爷子乐得个清闲,在家中休沐。

    可是话说回来,岑长倩毕竟是忠义之臣,最近这民间风闻不对,老爷子还是看在心中的。

    而且,别人可能就看一个热闹,但是岑长倩,他可不是看热闹,而是越看越觉得这事儿蹊跷。

    你想啊,老爷子是去过北方的。

    而且,他亲眼看见长路镖局的人和契丹王称兄道弟。

    所以,这不应该啊?

    现在民间的争论,多集中在拓边不安全。

    可是根本不用到这一步,以长路镖局与契丹的关系,应该早早地就向女皇禀报了。

    那老太太完全可以将之公诸于众,来稳定民心。

    在岑长倩看来,根本就到不了现在这么热闹。

    武则天要是早说,民情早就平了。

    可是,老太太为什么没说呢?为什么任由民间这么闹下去呢?

    岑长倩有点想不明白。

    所以,老爷子今天没在家呆着,而是进了宫,准备与武则天深谈此事,以解心中疑惑。

    然而岑老爷子刚进皇城,还没到宫城,就遇上这么一出——

    联名上书?

    “你们这是琢磨什么呢?”

    岑老爷子见大伙儿都聚到了卢嵩之的职房,也就凑过来看看。

    结果不看不要紧啊,特么的卢嵩之鼓动大伙上书?

    那这里面的事儿,肯定就更复杂了。

    要知道,卢嵩之是拓边主力,他上的哪门子书?

    而且,老爷子现在更加笃定,武则天明知契丹可用却密而不发,定有深意。

    。。。。。。

    而大伙儿一看岑长倩来了,立时招呼:

    “来来来,岑公来的正好!与我等一道,上书请事!”

    “呵呵。”岑老爷子干笑一声,“自,自无不可。”

    好吧,岑长倩也不能忤逆众意不是?

    可是嘴上这么说,老爷子眼见豆卢钦望“彪呼呼”地要在联名奏折上属名,赶紧道:

    “诸位先行,老夫来找豆卢公有些私事,暂避片刻,去去就来。”

    说着话,拉起豆卢钦望就走。

    豆卢钦望还挺奇怪,被岑长倩掳出了门儿,还挺不高兴。

    “什么事儿啊?这么急?”

    心说,我这笔都拿起来了,印信都掏出来了,怎么急于这一时?

    岑长倩瞪了他一眼,“急?老夫是救你!再晚一步,你就掉坑里去了!”

    “走走走!去我府上,咱们小酌几杯!”

    “。。。。。。”

    豆卢钦望有点懵。

    “什么就掉坑里了?”

    “哼!”岑老爷子冷哼,“陛下设下的大坑!”

    现在他也明白了,这事儿还是不参与为妙,问都不要问,他还是回家接着休养吧!

    。。。。。。

    而另一边,卢嵩之组织大伙儿闹哄的联名上书。。!

    见最后一人已然在奏折上属名,卢嵩之根本不给大伙儿反应的时机,哗啦一声,收起联名奏折。

    “好啦!!事已至此,老夫这就去面圣,将诸君之意面呈陛下!”

    说着话,大步出了职房。

    大伙却没主意,特么有一头算一头,除了岑长倩和豆卢钦望,那联名奏折上却是还少一个名字。

    正是这个拱火的卢嵩之!!

    。。。。。。

    ——————————

    其实,这个局如果跳出全局来看,就不难看出,这是一场误判。

    武承嗣、武三思、李贤等人,包括众朝臣,误以为他们可以在拓边之事上分一杯羹。

    而岑长倩误以为,卢嵩之和穆子究是和老太太一气的,必然会把契丹的情况如实禀报。

    而事实上,吴老九根本就没和武则天说。

    他处心积虑,又是隐瞒,又是让司马承真去做局,要的就是这种微妙之势,要的就是武则天和朝臣的错误估计。

    而显然,他的目的是达到了的,老太太现在也误判了当前形势。

    说白了,李谌牵头,朝臣联名上书。

    这一计重拳,还真就打在了武则天的痛处。

    。。。。。。

    咱们不妨从头来捋一遍这个局。

    首先,吴老九画了一张天大的饼给老太太,就是三大粮仓的同步开发。

    这是一个千秋大业,其功绩,甚至让老太太执政数十年做下的所有政绩都黯然失色。

    而且,这个张大饼虽然是画出来的,可是就在嘴边上,张嘴就能碰到。

    因为吴宁已经把所有的计划都帮老太太想好了,武则天只要依计实施,就能“躺赢”。

    这使得武老太太一下就被这张大饼砸晕了,略微有些失了方寸。

    且吴宁选择说这个事儿的时机非常微妙,是在世家伏法,已经押解至京,马上就面临审判的当口儿,临门一脚,

    这让武则天连反应,或者细细斟酌的时间都没有,必须马上做决定。

    否则世家一死,她也就失去了这个机会。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使得武则天多多少少在吴宁没有给出的策略方面,有些欠考虑。

    说白了,吴宁教会了武则天怎么开拓,却没有告诉老太太应该用谁去开拓。

    老太太自然而然地认为此事大有可为,成功就在眼前,却忽略了用谁去开拓同样重要。

    而这个时候,恰好太平公主出现了。

    太平早就知道吴宁要开发三地,她是必然要争一争的。

    可是武三思、武承嗣他们不知道,使得太平在这件事上占尽先机。

    当别人都把资源投入到山东的时候,她却手握资源去找老太太。

    再加上之前的“仓促”,使得武则天并没有考虑太多,就轻易地把拓边之利给了太平。

    其实,这里武则天还是有一点点思考的,那就是——制衡。

    朝中几位争夺最弱的是太平,她也是有意在扶持太平,来达到敲打另外几个的目的。

    但是,考虑不周就是考虑不周。

    武则天没有想到,众皇子,包括朝臣,对这件事的反应这么大。

    更没想到,民间的议论会达到这个地步。

    所以,当李谌和群臣上书送到老太太面前的时候,武则天其实是非常被动的。

    她甚至有些后悔之前的草率。

    。。。。。。。

    ,

第二七八章 真香() 
为君者,机谋政术、铁腕弄权,这只是手段。更新最快

    真正的帝王之术在于——平衡。

    一位合格的皇帝,在制衡朝臣,平横人心上的付出,要远比他考虑政策来的更多。

    说白了,在穷人与富人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文臣与武将之间,派系与朋党之间,寻求平衡点,这才是为君之道。

    而武则天这一次,显然是没有做好。

    太平一家独赢,让她彻底置身一个被动之地,进退两难。

    。。。。。。

    以李谌为首的联名上书,言之凿凿,武则天也无力反驳。

    说白了,理性、克制、时刻保持中正,这是老太太应该做的。

    不让百姓涉险,也是应当应分。

    李谌在奏折里写的很明白:报国之心当有,却不可一味放任,否则就是盲目之大。

    任其滋生,必生祸端!

    不自大亡国,也是穷兵黩武的自耗国力。

    如今,靺鞨、西域之局未定,蛮夷当道,妄言拓疆,必有隐患。

    然,坊间莽撞之民四起,朝中不得不防,不得不治,不得不警。

    当暂缓拓边之心,稳固民意,教化百姓理性、克制方属正途。

    听听,特么李谌一个大老粗,头一回把文章写的这么好,却是连老太太也无力反驳。

    而一众文武跟着这么一闹,皆举大义之旗,携民情之愤,联名向老太太发难。

    纵使是武则天之狠,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怎么办?

    这是个难题!

    之前说过无数次,老太太毕竟是个女人,打座这个朝堂实属不易。

    所谓不进则退,骨子里的不能认输的意志,让老太太不敢轻易服软。

    诚然,这么一次示弱,倒还不至于让武则天的统治产生松动。

    凡事有一就有二,不到万不得已,武老太太是不想就这么认输的。

    只是,不认输又能怎样?

    群臣和民意这一次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强如武则天,也不能逆势而为。

    而且不认输,不纠正错误,群臣的攻势只会越来越猛。

    再发展下去,必然招来更大的非议。

    而事实上,也正是这么发展的。

    。。。。。。

    “本宫可是得到消息。。。。”

    太平满面愁容,“今日朝议,有更多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