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吴宁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问大伙儿一句,这分封田地列土为侯的制度多少年了?”
吴宁吴宁凝视众人,一副闲聊的姿态。
大伙一想,“自夏周而起,以余两千载了吧。”
“对嘛!”吴宁大笑,“两千年前的旧制沿用至今,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放在两千多年前,或许是最好的奖赏方式。因为华夏大地广袤无垠,想怎么封就怎么封。”
“可是现在呢?”
“中原治民,何止万万?百姓都无地可耕,陛下还要拿出大把田地分封爵贵,是不是有点不合时适了?”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各位与陛下多年不和,根源不也在于此吗?”
“”
“”
“”
众人默然,“子究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宁道“还什么意思?”
“不就是诸位想有一个长久牢靠的赏赐,而陛下又不会因此而动用根本,伤筋动骨吗?”
“子究给你们想一个法子,让两边都得利,都满意,不就得了?”
目光一凝,“你们把永业田交出去,不管是真交,还是代管,总之田地攥在了陛下手里,陛下也就有了安治天下的底气。”
“而陛下亦拿出皇权之便利,用西部商行为诸位功勋之家谋利,所得乃是永业田那点产出不能比拟的。”
“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长孙延他们一听,相互看了一眼,表情不见缓和。
对吴宁道“可是,先生怎么敢保证,这个西部商行就一定能为大家得利?”
“要知道,做生意可是有赚有赔的啊!”
好!!
长孙延有此一问,吴宁心中立时叫好,你要这么问就对了嘛!
其实,吴宁对于说服各家加入西部商行,是没什么把握的,不然他也不会开出那么好的条件来。
说白了,让他们放弃永业田,突然接受一个什么商行,这本身就有点为难。
可是,长孙延等人如果放弃了其它的考虑,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商行能不能盈利上面来,那反而好办了。
吴宁只要想办法让他们认为商行必定盈利,而且比永业田更划算,不就得了?
“去,把李客叫来。”
吴宁扬手,吩咐门外的小二去叫李客。
“李客?”
长孙延等人不懂,叫他干嘛?来干架啊!?
特么长孙延他们现在最恨的人就是李客和秦文远。
说是生死大仇也不为过,穆子究还叫他来?
可是,吴老九就是叫了,你能把他怎么样?
没一会儿,李客还真来了,你们又能怎么样?
待李客进到包厢,眼见气氛不太对,对面全是杀人一般的眼神。
李客也不慌张,只一句话,就化解了各家的愤怒。
“李某也不多言什么抱歉的话。”坦然一笑,“如果各位觉得拍卖场上因为我李某人而高价买了地,那么现在,你们可以原价卖给我!”
生怕众人不信,李客双加了一句,“李某甚至可以加价!怎么样?有人要卖吗?”
“切!!!”
萧家人一撇嘴,“卖给你?你买得起吗?”
“我们这里加起来起码百亩之数,你倒是买一个给我看看?”
李客一笑,“百亩?不过四五百万贯。李某一个人吃不下,可是叫上几个朋友,却是不算什么大事。”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操得嘞,都说这个李客是巴蜀首富,果然非虚,就这么有钱?
“行了。”吴宁适时打断李客,“你这个商场老手,就别欺负他们了。”
对众人道“千万别卖!”
“听我的,盖成商铺,有赚无赔。”
长孙延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李客却是哈哈大笑,无须人让,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直到此时,众人才发现,李客手里还提着一只锦盒。
只见他把锦盒放在桌上。“子究先生叫老夫来此,老夫也是怕诸位还记恨在心,才有此一言,诸位别与我这粗人一般见识。”
缓缓打开锦盒,“其实”笑看众人,“要是买地亏钱,那我李客才是亏的最多的之一。”
说着话,李客从锦盒里,掏出
掏出一摞地契。
“!!!!”
长孙延他们都看傻眼了,起码十几张的地契。
“这这都是拍来的?”
“怎么?”李客看着长孙延,“不信?”
“一看便知。”
说着话,把地契递给了长孙延,让他一辨真伪。
“行了。”吴宁见李客已经把众人摆平的差不多了,“他们不相信西部商行能赚钱,你来给他们说说,这个西部商行到底怎么赚钱吧!”
李客一愣,“怎么赚钱?”
一脸呆滞地问了一句“子究没跟他们说,咱们要抢胡人的生意吗?”
吴宁摇头,“还没来得及说。”
“哦。”李客全明白了。
深吸口气,“这么说吧。”
“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经过西域的沙海雪山,再过波斯国,一直到大食、大秦帝国(东罗马)的地上之海”
“这一条路,用子究先生给起的名字,叫作”
“丝绸之路!”
。(加更二)
第三七九章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其实在华夏历史之中,一直没有这个名字。
直到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书中第一次提到了“丝绸之路”的名字。
而这条贯穿欧亚大路的商路,最开始也不是以丝绸见长的。
怎么说呢?
丝绸之路起点自中原,也是汉人开辟出来的,起源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各国而成。
但是,一直以来,也没被当做是一条商路使用,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商贸意义。
说白了,中原王朝不需要什么生意,需要的是万国来朝的昌隆盛世。
在那个时期,这条路上往来的,也大多是各邦来朝贡的使臣。
一直到了隋唐时期,也就是吴宁所生活的这个时期,丝绸之路才有了一点商路的样子。
但是,在汉人眼中,它也称不上丝绸之路,更像是玉石之路。
因为中原汉人需要的是西域的玉石产出,所以,在这条路上走的汉人,不是玉石商人,就是流放犯。
真正把中原的丝绸带到西亚和欧洲的,其实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得益于大唐的开放与强盛,西亚的波斯帝国,还有犹太商人,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了长安,并把中原的丝绸和瓷器带到了西方,赚取着巨额的利润。
所以,后世的学者其实是把丝绸之路分为两段:
东段,也就是从长安到西域各国这一段距离,是由汉人掌控的,主要以玉石贸易为主。
西段,也就是从西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这一路,则是由阿拉伯、犹太商人为主,主要是丝绸和瓷器贸易。
再回头来说吴宁的这个“西部商行”,知道当初他想找到利益点来代替永业田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是什么吗?
是十七世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这个皇家授权纵横四海近三百年,以对外贸易和侵略殖民为增长点的战争机器!
也正是这个以股份制为主建立起来的庞然大物,把荷兰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推上了欧洲霸主的宝座。
东印度公司!!
我能不能在七世纪的武周时期,建立起汉人的“东印度公司”呢?
“”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但某一个想法在心中滋长,那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念头会时时刻刻的缠绕着你,让你欲罢不能。
吴宁就是如此,这个想法一但产生了,吴老九这要是不把它弄出来,就浑身难受。
可是,问题来了,可行吗?
一个被儒家思想统治的中原文明,能允许这么超前的东西吗?
然后呢?如何保持增长点,如今海洋贸易已经有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吴宁很难在短期之内,把贵族集团植入其中。可是除了海洋贸易从哪弄那么大的盈利来支撑这个大家伙呢?
皇权之外,还允许另一个像东印度公司这样,带武装的官方强盗集团存在吗?
思索良久,吴宁得出一个结论
也许还真的可行!
首先,也许在别的朝代,这样一个股份制的集团不会被儒家所接受。但是在大唐时期,还真没问题。
因为这是汉人最开明、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包括儒家也没后世那么刻板。
现在的长安就是个最现实的例子,这就是个国际化的大都会。
甚至后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能像长安一样,既到处有各色人种,且完全没有歧视。(当然,奴隶除外。)
在这里,唐人欢迎一切外来的人、外来的事物,中原文明就像一块海绵,疯狂的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给养。
新鲜的事物每天都有,这一个股份制公司,可能还不是最新鲜的。
其次,当下的时局,也就是武则天与门阀贵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急需要一个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因为土地而带来的僵局。
正因为要转移这些矛盾,也就有了股份制公司滋生的土壤。
再加上,让武则天占大股,这就不算是皇权之外的力量集团了吧?最多只能算是军队之外的商业武装。
最后就是,如何来用庞大的利润来支撑这个体系?
这也不是问题。
摆在眼前的就是一条光明大道!也就是李客口中所说的——丝绸之路!!
在吴宁眼里,在这条商路上,只贩卖玉石完全就是暴谴天物。
我干嘛只在丝绸之路东段晃悠?我干嘛不把西段也占下?
我干嘛让胡商独享天大的利润?老子把这一路都吃下来,还养活不了一个股份公司?
于是,西部商行就此诞生了。
这是一个以武则天的皇权为保障,借助贵族势力和力量建立起来的商业公司。
以资本之力代替分封制,既解决了皇权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又可以借用这两股力量,创造无限的财富。
到时候,皇帝也别抠抠嗖嗖的,封个爵都跟割肉似的,赏个食邑都得琢磨半天。
想封谁就封谁,谁有功就封谁。
也不用赏地来和自己过不去,直接给红利。
西部商行的红利,老太太那六成占股就是干这个用的。
第一批,也是长安门阀这些人放过血,算他们抄上了,不但保住了永业田,还有股份。
之后的爵贵,那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只有分红,没有股份。
到时候,这个“红利权”是世袭,还是死后就收回,全在皇帝一人做主。
每年分多分少,也不用考虑永业田够不够用的问题,多挣就多分,少挣就少分。
从财物的角度还能及时调控,预留意外支出,多好?
至于为什么找李客来与各家说这个事儿?原因很简单,李客是吴宁选中的西部商行的大执事。
因为丝绸之路这条线,李客比谁都熟。他是少数走过丝绸之路西段,且从中挣了大钱的汉人。
没错,李客虽说是巴蜀首富,可是却鲜有人知,李客不是在蜀地出生,而是在碎叶。也就是后世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位置,正处丝绸之路东西两段交汇之处。
且李客,发迹于碎叶城。
“诸位可知,长安的丝绸运到碎叶是卖什么价吗?可知运到大秦的罗马城,又是什么价吗?”
李客眯起眼睛,“如果西部商行的丝绸和瓷器卖到了大秦,那李某别的大话不敢多说,但是大伙儿一年的红利,绝对抵得上诸位在长安买一块一等大地!”
“真的假的?”长孙延他们听的有点懵。
从来不知道,往西域运货这么挣钱,也难怪那些胡商大手大脚的了。
长孙延思量了起来:
这回买地,可是把长孙家家底都掏空了,要不要试试这个西部商行呢
也不想想,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
第三八零章 咱还是一伙的吗()
其实到现在,长孙延他们心中更多的是拿不准。
拿不准武则天让穆子究来这么一下,到底是蜜里调油,还是闷头一棍。
更拿不准,把永业田交出来到底是好是坏。
不过,李客说的这个丝绸之路确实很有搞头,穆子究五年之内可以退股的承诺,也着实打消了一部分顾虑。
但是,到底入还是不入呢?
特么这要是个坑,那可就什么都没了啊!
“子究先生啊!”长孙延一脸的纠结。
“停!”
吴宁抬头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