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影。。。。有些落寞,孤寂。

    。。。。

    ——————————

    “启禀圣后,尚书武三思,御史中丞来俊臣求见。”

    黄门太监小跑来报。

    “哦?”

    武则天一怔,“这两个人怎会一同求见?”

    “禀圣后,来御史说是房州官员不睦之事,奏请圣后决断。”

    “呵。。。。”

    老太太笑了,刚还在说看吴宁这回怎么办!结果来俊臣这就来了。

    “宣!”

    。。。。

    趁着来武二人未到,老太太回到寝殿等候,心中也是暗自思量起来。

    房州的事,她比谁都清楚。

    与王弘义的矛盾吴宁是占着理的。

    王弘义依仗圣宠,加上那人本身格局就不大,起了贪念。这事儿要是换了任何一个人,但凡老太太知道真相。都要敲打敲打王弘义。

    说白了,王弘义也好,来俊臣也罢,包括周兴、索元礼之流,都是武老太太的棋子罢了,专门就是给老太太干脏活的。

    他们可以为恶!但是。。。。前提是武老太太让你为恶!

    你自己为恶,不通过老太太,那就是不知分寸了。

    可是。。。。

    这回,老太太真就不想按照“理”来了。

    王弘义算是歪打正着,武则天正愁怎么给吴宁提个醒,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呢。

    结果这事儿就送上来了。

    当然了,也不能全按王弘义的心思来,真要那样儿,吴老九就死定了。

    武则天的意思,还是不能让吴宁死,但是可以让他吃点苦头。。。

    起码。。。。。王弘义得留着,有用!

    而吴老九。。。。炭窑你是别想要了。

    你不有本事吗?想别的招儿挣你的大钱去吧!

    。。。。。。

    “参见圣后!”

    来俊臣和武三思一见武则天,立即躬身大礼。

    “平身吧。。。。”

    “两位爱卿,何事启奏?”

    “这个。。。。。”来俊臣像模像样的苦笑一声,“这个。。。。臣都不知如何开口了。”

    把两份奏折往上一递,“房州属官,不知体恤圣后操劳之难,反且自乱阵脚,内哄连连。臣不知如何裁断,只能烦请圣后决断了。”

    来俊臣这番话说的是极有水平的。

    他在武则天没看奏折之前,就把房州的事儿定了性,就是不和,就是内哄。

    等武则天一看奏折,自然也就不把王弘义那番什么谋反的言论当真了。

    而武老太太只是淡淡的看了来俊臣一眼。。。。

    心说。。。。还用你编?我知道的比你还多!王弘义打的什么心思,孙宏德那本奏折是谁出的主意,老太太都是一清二楚!

    当然了,奏折里写了什么,老太太还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吴宁去过王弘义的宅院,反身又去了孙宏德那里。

    淡看来俊臣,其实老太太是传达她的不满!

    这事儿来俊臣办的有点欠考虑。。。。

    转眼又看向武三思,“那三思此来又是何意?”

    “呃!”

    武三思立马就听出老太太的不高兴!!

    心说坏了!来错了!

    他这一个武家人,和来俊臣这种酷吏掺和到一块儿,老太太能高兴吗?

    “启禀圣后。。。。。”

    “来御史一时之间,也吃不准房州之乱是何深潜,一时无措,不知要不要劳烦圣后。”

    “知臣刚从房州而归,适才便寻到臣处,问请房州细节。”

    “而臣其实,对房州属官之间的那些事儿,也是一知半知,恐判断不慎。只得再劳圣后决断。”

    “又知圣后知悉此事,必要召臣这样略知内情的臣子来问。”

    “遂自做主张,与来御史来往了。”

    好吧,算你会编!

    “嗯。。。。。”武则天淡淡一应,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她本来也没想深究,只是敲打。

    翻开王弘义的奏报一看。。。。。

    “呵。。。。。”

    武老太太都看乐了。。。。

    脱口而出,“这个王弘义,怎么就不长进!?”

    又是谋反那一套,你就不能换个说辞?老太太都看腻歪了。

    “。。。。。。”

    “。。。。。。”

    可是下面的来武二人,却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对视一眼。

    心道幸好,没做太绝,圣后果然是要维护吴长路的。

    此时来俊臣心中大定!赶忙附和道:“臣就说嘛,王弘义这回,怕是又紧张过度,夸大其词了。”

    “是的。”武三思搭言,“臣在房州,就素闻,孙大令与吴别驾二人,皆是刚正之辈。不善交际,处事又略有独断之处。”

    “可是离谋反二字,却是相差甚远。”

    “据臣所知,吴长路略有族产,经营炭业甚大,与孙大令也有合商之意。”

    “二人虽然逾制,但是谋反。。。却是谈不上的。”

    嗯!!

    这话武则天爱听,武三思还是会聊天的。她还真怕下面这两个胆小,以为她要袒护吴孙二人不敢说实话呢?

    “哦?”

    “我重用吴长路,破格提升,他竟不知感恩,仍敢逾制?”

    “。。。。。。”

    武三思和来俊臣一听。。。。。

    哦操!圣后也是会聊天的啊!两人也怕圣后过于偏袒吴长路,那炭窑的事就泡汤了呢。

    这么一听。。。。还有戏!

    大大的有戏!

    顺着老太太的话头往下聊,“圣后不知,吴长路这回确实有些过了。”

    “仗着,太宗有御,南下官道不课过税,不但垄断房州炭业,还售向蜀中。”

    “大大破坏了巴蜀炭商之利啊。”

    “嗯。。。。。”武则天点头,“那依三思之意,当如何呢?”

    “这。。。。。”

    武三思琢磨了一下,“吴家的乌竹炭,确属良炭。”

    “若勒令关停以正官风,未免可惜。”

    “况且吴长路乃圣后重用之才,新任则罚,亦要惹人非议。”

    “臣以为。。。。。不如赐下些赏赐与吴长路,再将房州乌竹炭收归官属,专供御用,不失良策。”

    来俊臣在边上听的都快笑出声儿了,把武三思叫来是真叫对了!

    这货是真会说啊。

    急忙下拜:“臣复议!”

    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滚滚财源朝他奔来!

    “。。。。。。”

    武则天心情更好了。。。。

    心说要是臣子都像武三思这么会说话,得省了我多少麻烦?

    老太太就是这个意思啊!

    直接关停有点太不进人情,收归官属最好不过。

    你看看。。。。你吴老九折腾了半天,最后成了我的。那多欢乐?

    “嗯。。。。那就这么办吧。”

    “至于这个王弘义。。。。”

    把孙宏德的奏折拿了起来。。。。刚要翻开。

    那边来俊臣一看,急忙出声,“这封。。。。圣后不看也罢!”

    “哦?为何?”

    “这个孙宏德,怕是昏了头,比之王弘义之奏尚有不堪。。。。。臣怕圣后,看了动怒。”

    “确是如此!”武三思也赶紧附和,既然老太太都同意了,也没有把王弘义的谋反之辞当真。

    那孙宏德那一奏,就没必要看了。

    而且,那一奏现在只甚下一个用处。

    那就是显着二人无能!!

    特么这么不靠谱的奏折都往上递,两人都怕老太太看了骂人!!

    “还是要看一看的。”

    武则天玩味的说了一句,心说不看王弘义那一本,也得看孙宏德这一张啊。。。。

    她是好奇,吴老九出的什么妙招。能让这一本奏折,居然说动了孙宏德,又过了来俊臣这一关,到了她手里。

    更好奇吴老九面对王弘义这个不讲理的无赖,会是如何应对。。。。。

    翻开一看!!

    “窥视四邻,枉制纳妾,近戚行商,侵吞民财,勾结僧众!!”

    噗!!!

    武老太太直接笑喷了!

    这应该是她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一个笑话!

    人家都把谋反搬出来的,你就弄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搪塞???

    脱口而出:“这个吴九郎,让人失望!”

    嗯!!?

    下面的武三思,浑身一震,汗毛都立起来了!!

    吴九郎??吴宁?

    孙宏德的奏折,圣后为什么提到了吴宁???

    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吴宁,到底有什么特别,让圣后惦记??

    武三思不想则已,细一琢磨,吓了一大跳!!

    他这才发现,半年多的时间,圣后可是给那个吴九郎,下过三道明旨了啊。。。。

    而还未等他想清其中关节。

    只闻高位上的武老太太一声重咦!!

    “咦!!!?”

    “!!!”

    二人皆是神情一变,茫然看向武则天。

    而武老太太此时,眼光发直。。。。

    怔怔的盯着奏折上的四个字不放!!

    “勾、结、僧、众!”

    勾结僧众!!!

    此时此刻,武则天突然想起,吴宁那一箱子政方之中,好像有那么一条渐渐清晰。

    在那一条政方之中,吴宁跳出大唐,把华夏历朝历代的末期横向对比,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各朝无一例外,都亡于土地的兼并。而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利贷。

    农民无钱生产,只得借贷,而无力偿还,又必需质押土地!

    吴宁那上面力荐武则天,严控高息借贷。

    而自南北朝开始,最大的放贷者,就是佛寺!

    所以吴老九建议武老太太,若治兼并之风,必先控制借贷,若制借贷之风。

    必先由僧入手!!

    由僧入手。。。。。

    看着手里的勾结僧众。。。。

    良久!

    “来人!!”

    “降旨狄仁杰,卸巴州刺史之职,即刻归京。”

    “升凤阁平章事!彻查王弘义案!!”

    嘎!!!

    武三思和来俊臣差点没噎死!!

    刚才不还好好的?

    怎么就翻脸了呢?

    。。。。。。。。

    。

    停了一天电,电脑还坏了,起不来机。

    马上十二点来不及了,还没校错字,对付看吧。

第一三七章 让索元礼占了便宜?() 
什么情况啊?武三思和来俊臣都懵了。

    刚才还有说有笑,老太太甚至调侃王弘义太不长进。,只会谋反这一套。

    怎么眨眼工夫,就变成彻查王弘义案了?

    连特么狄仁杰都搬出来了,翻脸无情,让武则天诠释的简直传神。

    。。。。。。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狄仁杰虽然还没拜相,也只出了几年刺史,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肱骨重臣的苗子。

    可是,这胖子别的不行,办案,他打从当官开始基本就没琢磨过别的事,扎扎实实干了三十多年的刑律。

    从判佐到法曹,再到大理寺丞、侍御史。三十年间,凡是经他手的案子,就没有一个审不明白的,落在他手里的凶犯、罪臣也没一个跑得了的。

    就王弘义那个德性,让狄仁杰上了手,那基本等于凉透了。

    “圣后这。。。。。。”

    来俊臣脑子是懵的,居然想帮王弘义挣扎一下子。

    “嗯!?”

    哪成想,武老太太一瞪眼,“你有异议?”

    “臣不敢。”来俊臣一下就萎了。

    此时此刻,老太太那眼神有点吓人,仿佛谁出头就一起灭了谁一样。

    能不吓人吗?

    武老太太正愁怎么把僧人借贷这事敲开一个口子,如果通过此案能把这事办了,呵呵,别说一个王弘义,十个王弘义有什么舍不得?

    “。。。。。。”

    看着纸上“勾结僧众”这四个字,武则天由衷感慨。

    杀人无形,字字诛心。

    谁能想到,吴老九远在千里之外,只用了四个字,就把王弘义给干掉了?

    而且,杀王弘义的刀是他自己亲手送到武则天面前的,而武老太太这回还要心甘情愿地帮他除掉这个人。

    武则天由衷地佩服吴宁的心智,他那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呢?怎么就不是我儿子呢?

    “圣后。。。。。。圣后?”

    武三思战战兢兢地轻声把老太太从沉思之中唤醒。

    “嗯?还有何事?”

    “那。。。。。。那这个。。。。”

    “那这个吴宁的炭窑还收不收了?”

    王弘义死不死能怎么,武三思才不管他死活呢,他关心的是炭窑还能不能到手。

    “收,为何不收!?”武则天调门有点略高。

    这回算他有本事,居然借老太太的手把王弘义除了。

    可是,武则天能让他那么舒服吗?炭窑该收还是要收的。

    “照收不误!我倒看他吴九郎还能使出什么花招?”

    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