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大笑了笑,如实说道:“咱手里不是有钱庄吗?调来一半的钱总该够用了吧?”

    西门庆瞪大了眼,“钱庄!?那……那里面可都是大宋百姓的钱!老大,你……”

    话有留白,但西门庆的意思很明显,老大你不能拿百姓的血汗钱来支撑燕云,那会让大宋百姓流离失所。

    武大翻了个白眼,“听清楚,我只调用一半,剩下的一半足够支撑钱庄的照常运作,你应该不会白痴到以前所有的百姓会突然把存在钱庄里的银钱突然全部取出来把?”

    钱庄嘛,就跟银行是一个道理,银行付你利息,存款期间的资金走向,自然是去进行投资了嘛,不然哪来的钱付利息?

    以前常听闻南水北调,今有武大将南方大宋的银钱北调至燕云投资,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当初张平火速一路南下,赶回阳谷,除了防止宋徽宗狗急跳墙对武府痛下毒手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武大需要他调动四海镖局配合,将各大钱庄里的银钱分批北调。

    不得不承认,武大以前所走的每一步棋,如今逐渐都派上了用场。

    无论是各大作坊还是四海镖局以及梁山与摩尼教,都已经成为武大莫大的助力,而当日为了与宋徽宗抗衡,武大特意铺设出的钱庄,虽然武大始终没能狠下心来,使用经济制裁让大宋百姓民不聊生牵制宋徽宗,但如今也总算能为武大真正的出力了。

    只是,这样的弊端便是,武大手里的底牌已经基本全部揭开,以他如今的处境,夹在大宋与北辽之间夹缝里求生,日后必然是要如履薄冰,走一步看三步了。

    大笔银钱到来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西门庆掌控大局,柳子墨能做的无非只是一个督察地方的作用而已。

    这件事情处理完,剩下的就是讨论燕云境内的军事调动,这是一件很是枯燥且烦恼的事情,只是武大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如今卢俊义率领五万梁山与摩尼教大军驻扎燕云北境,武松与童英率领十万西北边军驻守燕云南境,晁盖与方腊率领原本辽兵中的汉人子弟组成的大军,在燕云境内扫荡辽兵,逼迫他们退出燕云,吴刚率领十三鹰在燕云十六州纵横,安抚民心,贴告示,张良与张青分别统帅黑鸦与蛛网,配合行动,清除应该抹杀的目标。

    这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实则内里很是繁杂不堪,尤其是梁山好汉,本就是不喜受人约束,他们已经征战了太久,需要换防休息,放浪形骸。

    一团乱麻是也!

405。第405章 两道圣旨() 
武大这个人呢,说到底,是一个很懒的人。

    这一点从他刚刚穿越到大宋,与西门庆合作做第一笔生意就可以充分的表现出来。

    当初俩人,哦,还要加上早已故去的王婆,合伙开制盐坊,武大就只是教了他们一遍如何制盐,然后就只动脑动嘴,绝不动手,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西门大官人亲力亲为。

    也正是自那个时候开始,武大与西门庆之间的关系正式定性,西门庆摇身一变成为武大的头号马仔加最好的兄弟,负责管理武大麾下所有的产业,而武大……则是一名极为合格的甩手掌柜。

    如今,武大要在被辽国占据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自立为王了,西门庆终于再也无法一个人独自承担所有事情,于是乎,懒人武大便悲剧了,闷在府里********的处理事务,再也没有心思调戏个小姑娘,折腾点新花样啥的。

    可悲,可怜,可叹。

    ……

    除了武大之外,还有一个人如今更加烦恼,那就是大宋九五之尊,皇帝陛下宋徽宗。

    宋徽宗当初为了坐稳皇位,把他眼中的最不稳定因素,功高震主的童贯给杀了,如今,他悔青了肠子。

    当初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忠勇军,是从西北边军调派而来,挥师北伐,与辽兵交锋战死许多,又被他宋徽宗阴死或者直接砍头砍了许多,前期后后,这十五万大军就没了。

    加上他清理大宋境内各地军营里的童贯心腹,尤其是西北,又得杀了个三万人左右。

    本以为这十八万人一死,他便可以高枕无忧,全力北伐,没成想,童贯死了,结果出来一个更加让人头疼的武大。

    大宋西北本就战事不断,那里的吐番各部以及西夏,在童贯死后,蠢蠢欲动,宋徽宗只能继续派兵去西北镇压,这一去,就是五万兵卒。

    可千算万算,没想到童英在西北整了那么一出,把朝廷派去的大将几乎全都给宰了,带着十万大军去投靠武大。

    如此一来,宋徽宗又得继续为西北增兵。

    这前前后后细算起来,他宋徽宗为了除去童贯,可以说是明面上便已经损失三十万大军。

    大宋兵马全部都算上,也就至多两百万,其中八十万禁军全都在汴京城,宋徽宗不敢擅动,加上损失的人马,就超过110万大军动弹不得,而剩下的九十万大军,其中一半得驻防,剩下的一半是各地的府兵,欺负老百姓各个是好手,去沙场征伐?吹呢!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马去讨伐辽国,不,确切的是他临时都不敢出手对付堂而皇之占据燕云十六州自立为王的武大。

    武大手上有多少人马呢?骨干是童英带去的十万身经百战的西北边军,以及五万梁山与摩尼教精锐,再加上原本辽兵中的汉人子弟投诚,武大手中能够调动的人马绝对已经超过二十万,而且莫要忘了,燕云十六州境内的大部分府兵,大概只要武大称王,也就俯首称臣了。

    何况,他宋徽宗心里头门儿清,四海镖局的人马全都是阳谷、梁山晁盖、摩尼教方腊以及河北卢俊义组成的,随时都可能留在燕云境内为武大效力。

    这样的情况之下,宋徽宗拿什么去讨伐武大的燕云十六州?

    如今宋徽宗是悔不该当初看不起那些江湖草莽之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委实没想到,武大将这些江湖势力集结到一起,居然会如此的难缠。

    而且,宋徽宗心知肚明,大宋境内的各大作坊以及钱庄,都隐隐受到武大的制衡,毫不客气的说,武大还掌控着他大宋接近一半的经济命脉,这也是当初宋徽宗之所以要讲武大与童贯一起铲除的原因之一。

    只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他非但没能铲除武大,反而刺激了武大的崛起,变相的助长了武大在燕云强势称王。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是谓宋徽宗是也!

    大宋朝廷为了如何处置,确切的说是如何对待如今的武大,已经吵了许多天,可惜依旧吵不出任何名堂。

    宋徽宗很是怀念以前以蔡京为首的文官,与以童贯为首的军方大吵大闹,虽然很烦,可起码能拿出一个明确的主意来,可现在呢?童贯死了,童系的梁守道等人人人自危,不置一词;而蔡京那只老狗打着闭门养病的旗号,根本就特娘的不上朝,朝堂上只剩下一些无用之人。

    而最新崛起的周侗与宋江一系的官员,为了避嫌,根本就不谈论武大,闭口不言。

    宋徽宗……怎是一个纠集了得?愁的头皮屑唰唰的掉啊!真事!

    今日朝堂之上又吵了半个时辰的废话,宋徽宗终于怒了,拂袖而去。

    回到御书房后,宋徽宗思索了许久,终于做出了决断。

    “来人,传旨,封……原陈留县子武植为……燕王!命礼部立刻拿出一个章程,该有的尊荣,一应礼数,不可短缺!”

    ……

    与宋徽宗同样尴尬的,还有辽国那位皇帝陛下。

    武大在葫芦口大破辽军之后,便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大体意思就是说,有我武大在燕云自立为王,大宋就不可能畅通无阻的挥师北伐,有了这层缓冲地带,你大辽就烧高香吧,少来撩拨我,赶紧********的去收拾金国吧。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话说的是大实话,可堂堂一国之君,如何能受的如此轻佻的言语挑衅?

    何况,武大还把他大辽的钱袋子燕云十六州给占据了?

    但是辽国同样很纠结,他们必须派大兵先去抵挡金国的攻势,在南院大王战死后,辽国根本不可能调用数十万大军讨伐武大,所以辽国皇帝陛下一怒之下,便将圆圆姑娘唤来,下旨去刺杀武大。

    只是很可惜,他派出去的那些刺客,一去不返,且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没有消息,自然便是最坏的消息了。

    辽国朝堂之上商议了许久,最终只能与宋徽宗一样做出了一个同样的决定。

    “传旨,封……武植为……燕王!”

406。第406章 南下!() 
其实有一点,宋徽宗料错了,即使日后或许燕云境内的府兵会听从武大调遣,可起码就当下而言,短时间之内,他们还在“待价而沽”,确切的说,他们还不是武大的人。

    虽然还能留在燕云的府兵,全部都是汉人,可即使如此,那又怎样?大家都是汉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从武大号令的。

    如今的燕云境内,武大自然是最大也最高的山头,可除此之外,如今的燕云山头林立,甚至有许多府兵直接自立门户了,谁都不理谁,谁也不会听谁的调遣。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与人之间本就分亲疏有别,并不是他武大站在道德制高点登高一呼,便万众朝拜的,那都是扯淡。

    另外,包括头几日前来拜见武大的燕云各地地方官员,也并不像他们在北燕王府表现的那般低眉顺眼。

    虽然武大称王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表面服从,偷偷抵抗,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在武大这里自然也不可能禁绝。

    尤其是武大所罗列的某些对百姓有福的举措,深深的伤到了某些地方大员的个人利益,他们不会轻而易举的便缴械投降,势必会在背地里给武大捣乱。

    而这一切,都需要……北燕王府解决。

    不错,武大这种懒人,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何况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不是?

    ……

    宋辽两国京师,离燕京都很是遥远,两国礼部官员尚未抵达,但各自的圣旨却来的很快。

    武大心里头很清楚,他们是眼见无法阻止自己自立为王,如今是在争先恐后的对自己示好了,唯恐慢了对方一步。

    对于这两道圣旨,武大都没有亲自去接,以公务繁忙为由,由西门庆代劳接旨,搞的宋辽两国宣旨的太监一副便秘的德行,却又不敢发作。

    可不是,圣旨所致,到哪儿不是得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当祖宗一样供起来?可到了武大这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连正主儿的面儿都没见着,而且西门庆这货也很坏,接旨的时候连跪都没跪,等太监念完,很是无所谓的接过来扔给了旁边的家将。

    注意,是扔!

    不分先后抵达的宋辽两国太监看到这个动作,就不是便秘了,而是特娘的就跟吃了大便似地,脸都绿了。

    更为过分的是,接完旨,西门庆扭头就走,别说赏钱,看来连一碗茶都欠奉。

    可怜的,传旨太监一行人,只能自己掏银子下馆子喽。

    ……

    其实相对于宋徽宗而言,辽国那位皇帝陛下的确更加狼狈,当初武大早就明确给他进言,他不听,只想压榨武大脑子里的各种神奇手段,不愿封武大这个汉人为异姓王。

    如今可倒好,损兵折将,连南院大王都被武大个砍了,还不得不吞下这颗苦果,现在还不得不封武大为异姓王。

    可惜,无论是他这位辽国皇帝陛下还是大宋宋徽宗,这两道旨意都下的太迟了一些。

    以武大如今的实力,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事实上他已经开始在做了,需要你们假惺惺的册封嘛?

    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了。

    尤其是辽国,简直是有些马后炮的意味。

    武大虽然不喜欢无休止的征战,但他毕竟是汉人,如若辽国真要撕破了脸开战,武大即使无法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全部州府,但以他如今的实力,固守数州还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武大对于辽国,除了不想引起战争导致无辜百姓遭难之外,其实也一直是居心不良,他对辽国更多的是怀有利用的态度,反正辽国与金国之间的厮杀,就是狗咬狗一嘴毛,无论辽国能不能战胜金国,总归是替我们汉人削弱了金国的实力,所以说到底,武大不是十分在乎辽国的态度。

    当然,无论如何,宋辽两国暂时不打算对武大用兵,终究还是有些好处的。

    首先,辽国皇帝陛下旨意一出,起码燕云境内的辽兵,总不能还拖拖拉拉的不愿离开吧?这替武大减免了不少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