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刺史老哥的圣旨中,并没有具体提到有什么封赏,又或者有什么职位上的变更,可上面那些夸奖的话,对于刺史老哥来说也不啻仙乐了。
对他这段时间的工作的肯定,比别的任何夸奖都来的要让他高兴啊,说明他的工作成绩,都落在了皇帝李世民的眼里了。
而且潜意思当中不乏他最期盼的东西,暗示他再接再厉,拿出扎扎实实的功绩以后,他回到长安自然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趁着其他官员们都聚过来,喜气洋洋的表示恭喜的时候,他身为老大,自然要给大家一同鼓鼓劲,让大家戮力同心再创辉煌云云。
反正听过他的讲话以后,那些大大小小的手下官员们,又一次变成了打了鸡血的状态,很是斗志昂扬啊,这次聚会目的,也就达到了很大一部分了。
石磊的圣旨内容同样比较简单明了,肯定了石磊的工作的同时,也把他的职位变动着重说明了一下,任期结束后他将不再担任这边的折冲都尉一职。
接替的人选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是他们这一系的人马,过来以后也可以帮助他们一起稳固在广州这边的局面,同样为他们在倭国和外海的利益保驾护航。
而石磊的职位再一次的坚定了广州上下的信心,因为他虽然算是平调,但换成了紧邻长安城的折冲府,这个意义自然是大不同的。那些寄希望于石磊能拉他们一把的官员们,包括刺史老哥,也因此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大唐天下631个折冲府,关中就占了泰半,三百多个折冲府之中,找个靠近长安的上府安置石磊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他之前可以说挽救了皇帝一家子,这份情谊李世民也不能视而不见吧。后来石磊家里很知趣的把砗磲珍珠,这样真正举世罕见的珍宝,无偿的献了上去,李世民更是不能不有所表示了。
这一次的平调只是开始而已,后面还有别的契机在为石磊准备着,只不过那还需要看石磊的表现到底如何了。
虽然说他们这也算是变相的权钱交易了,石磊和他李世民不仅关系到位,而且送礼送的也很到位,既有珍宝还有健康,哪怕他是当皇帝的,这个基本的游戏规则也是要遵守的,不能只拿好处不办事啊。口碑坏掉了,再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不好办了。而这样的平调,显然是无法和石磊的贡献对等的,自然就需要给石磊更多的优惠才行。
但李世民也有明君的尊严啊,不能单纯因为石磊马屁拍的好,就给他升职加薪吧,还得有切切实实的功绩在,得对大唐天下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他这个职位提升的才顺理成章。
这种事其实石磊心里也有点谱,只不过人家李世民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东西,他肯定不能就把自己的猜测到处去宣扬,那就显得他有点太不知进退了,很可能反而把这些好处都推走了。
李世民是好相与的角色吗,他的心思让你简单的就猜到了还了得,故意跟你对着干都不是没可能的。
不过只是现在所展露出的东西,就已经足够让周围的人们安心了,所以这一番觥筹交错的,大家喝的都非常的开心。
总算是应付完了这些来宾们,临走还要送上些伴手礼作为答谢,这场热闹的宴请总算是结束了。
交接完手头的工作以后,家里也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这边的土楼以后都会交给这边的大掌柜他们常住,那些水手们的家人,也渐渐的要挑选一些安置到这边来,也算是进一步壮大这边的力量。
大部分的护卫,还要跟随石磊他们回去的,只有一小部分留下来,负责守卫土楼的安全。这里毕竟是要作为石家的一条重要的退路来经营的,土楼这个大堡垒,也算是重要的节点之一。
外海又有家里的众多大船可以接应,真的有变故发生,整条线路随时都可以保证顺畅。
而且原本收服的那些广州这边的山贼水匪们,在石磊离开以后,还会逐渐朝着内陆那边发展,也算是在这一线上,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可以选择的隐蔽路线。
最后再看一眼依然显得很是恢弘的土楼,石磊和有些恋恋不舍的玉玲珑姐妹俩,一起挥别了送行的人们,踏上了真正回返长安的路途。(。)
第四百八十五章 战斗在召唤()
广州城这边的产业,一直都发展的挺好的,远洋贸易那块,也已经真正的步入了正轨,新型的大船会逐步的补充到自家的船队之中,只是铁力木的大船,建造速度肯定快不起来,一年能增加个一两艘就算是了不得了,基本都要投入到香料岛的航线中去,为自家谋取更多的直接的利益。
走倭国的船队有各家勋贵们的共同照应,问题更是不大,石家在银山那边的武力可是最强大的,甚至足以抵挡同去的所有其他精锐老兵们了,真的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不用怕他们会吞了自己那一份。
土楼这边有留守的护卫们,也有那些早就在广州安家落户的老家人们,石磊又把带过来的大部分动物都留下,和他们一起看家,守住这个老窝问题同样不大。
既然在这边的所有人事物都有保证,石磊他们也就不用对这边有太多牵挂了。只是玉玲珑姐妹俩,因为在这里生产了各自的第一个孩子,所以肯定会对这里,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而且这里的产业,也会是她们的依托所在,自然就格外的在意一些,也会稍有些不舍。
不过回去的路程,他们赶的还是比较快的,线路比较熟悉了,而且玉玲珑姐妹俩,还有糖果组合一双儿女,身板都挺结实的。
俩当妈的恢复的挺快,月子里也没落下什么毛病,有石磊在也不会有这种可能,甚至身材都恢复到了生产以前的标准,只有孩子们的大食堂,规模比之前要大上不少,满足了俩孩子的大胃口的同时,偶尔还能便宜下石磊。
从小母乳喂养大的糖糖和果果也不用担心,他们都经过了石磊的改造,而且可以说先天上就比较有优势,身板都远超同龄小朋友,小病小灾的同样找不到他们身上。所以哪怕他们都只有一岁,带着他们一起长途奔波,也完全不成问题。
石磊的回归,肯定受到了以程处月为首的一众长安老家人的热烈欢迎。程处月更是领着小石珝,投入到了石磊的怀抱里喜极而泣。
“乖,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这下就不用分开了,不哭啊。”石磊忍不住也有点心酸的感觉。
尤其是看到已经长大了的小石珝,看到自己时那有点怯怯的陌生样子,实在是让石磊这个当爹的,觉得心里有点堵得慌。自己的亲儿子啊,都一年多没见过面了,认不出自己了,自己也快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了,实在是心酸的很。
石磊好好收拾了一下心情,安慰了程处月半天,这才带着重新高兴起来的大家一起回家。
大概是强悍的记忆能力起了作用,没用太长时间,小石珝就自己走到了石磊身边,怯生生的喊了一声“阿爷”。
狠狠的答应了一声后,喜不自禁的石磊,抱住还有点怯生生的石珝,朝着他胖嘟嘟的小脸,狠狠的亲了几口。嘴里没口子的夸着自己的大儿子,然后把千里迢迢的从广州那边带过来的当地特色小吃,还有糖果都拿了出来,一股脑的都塞到了小石珝的怀里。
知道这小子颇为随自己,打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吃货天赋,当然小家伙可没只长粗数不长个头。程处月虽然是个慈母,但也不乏严厉的部分,知道这小家伙以后可是要为家里顶门立柱的,从来就没有娇惯他的时候,溺爱就更是谈不上了。
倒是管家大叔他们老几位,很有后世的爷爷奶奶的做派,就差把小石珝当小皇帝一样的对待了。哪怕程处月为这事没少说他们,他们还是有点乐此不疲的。
好在他们也是很有分寸的,不会故意引导小石珝去做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而程处月也把大把的精力,都用在了培养这个小家伙上,所以总的来说,石珝的性情还是挺好的,没有表现出什么恶习,更不会像后世的某些独生子女一样,变成混世小魔王。
文明礼貌那是一点都不缺的,还有发自内心的善良,这是让石磊非常欣慰的一点。
他上次走以前就说过,不求家里的产业发展到多大,只求小石珝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不要变成纨绔子弟。
而小石珝见到糖糖和果果两个小家伙时的表现,就让石磊非常的满意,他不仅没有排斥两个小家伙,反而主动的和弟弟妹妹亲近了起来。
也表现出了一个大哥哥该有的责任感,不仅和弟弟妹妹分享着他刚到手的那些零食,还跑去拿来了不少家里的点心给弟弟妹妹吃,然后还在那细心的照顾着他们。
那小模样落在石磊眼里,实在是可爱极了,忍不住又夸奖了他几句,同样也少不了夸赞了忙着和玉玲珑姐妹俩聊得火热的程处月两句。
在家好好过了几天其乐融融的小日子,解解相思之苦,和小石珝以及糖果组合,跑到自家一直被维护的挺好的儿童乐园,去好好玩了玩,石磊还是不得不出门去溜达一圈了。
他都回来好几天了,总该去老岳程咬金,和那些叔伯们家里去晃悠一圈,感谢一下这段时间他们对家人们的照顾,还有给自己的帮助啊。
每到一处,石磊无一例外的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他这回到长安周边来了,未来的前途又变得明朗了起来,大家对他肯定又多了几份期许。而且之前石磊帮他们医治伤痛的情分还在呢,哪怕不是很相熟的那些,对石磊的归来也要送上一份祝福的。
原本一直像个病秧子一般的秦琼大门神,如今又变成了那个虎虎生风的猛将。说话也变得跟打雷一样了,中气十足了吗,好像不是大嗓门的,都不好意思跟其他武将打招呼一样。
这位也是对石磊最为感激的,前后变化太明显了,想不感激都不行啊。
尉迟门神和张士贵那里,也是石磊第一批要去拜访的人家。
和历史上不太一样的一点,原本雅州那边的僚人,甚至连同嘉陵两州的僚人,在近两年时间内都应该会有叛乱发生的。如果按照原本的生活轨迹的话,他们的小日子就太凄惨了点,有这样的行为也不算是很难理解的。
只是现在有了石磊的到来,有了胤这个新任的大头领在,还有两边倒那层羁绊在,这部分僚人通过贸易等手段,生活水平可是有了极大的改善,起码不会比内地的某些普通农户生活的差了。
再有胤这个统治力强悍的大头领,不停的在强调着石磊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必要时也不乏强力的手段,别忘了各大部族的武力,大都掌握在石家的特种军营里走出的那些僚人手中,说是受石磊的节制也不为过,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叛乱了。
而原本应当出现在平叛前线的张士贵,也就没有遵从历史的轨迹,现在依然干着禁卫军总司令的角色,还见天蹲皇城里呢。这也算是石磊成功改变了大唐的历史的其中一个写照吧。
忙于应酬的石磊,同时发现了一件大事,最近长安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吐谷浑扣边的事情,看来他这个大唐有数的猛将,尤其还是年轻猛将,这一波的功劳,就要着落在这事上了。是时候准备出征了!(。)
写给各位亲爱的读者们()
首先要给所有的朋友们道个歉(不是太监感言,所以麻烦各位亲放下你们手中的刀和板砖可以吗,淡定点,谢谢),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的和大家互动,好像也缺少了通过书来进行交流的这样一个过程,不是作者君变得高冷了,更不是我不像第一本书那么用心,那么在乎大家了。
其实这本书我用了比第一本书更多的心思,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第一本书完本以后我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去专心的查资料,翻史料,阅读每一个人物的小传,搞清楚大唐当时的历史风貌,人文风情。只是资治通鉴的大唐卷就翻了三遍,还买了多本相关的实体书看了也不止一遍,也跟一些历史作者借来了很多资料在看,等到我觉得对这一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了才真正开始构思这本书。
开书伊始呢,虽然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但我也一直在用这是历史文,不是原本的都市类别,所以成绩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来宽慰自己,只是真正上架以后这成绩还是迅速的打破了给自己找的这点遮羞布,毫无疑问的又扑街了。当然开局的局面比上一本能好一些,这也是我还能稍微安慰自己的一点。
另外也非常欣喜的看到竟然还有一部分老读者在时隔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后还在支持着我,这样的一份认可真的是对我本人莫大